Re: [問題] 宋朝積弱不振與中央集權的關係?

看板Warfare作者 (calebjael)時間16年前 (2007/11/05 15:03), 編輯推噓7(709)
留言16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8/34 (看更多)
※ 引述《tomasvon (lvye)》之銘言: : ※ 引述《NKN (NKN)》之銘言: : : 而認真地說 這一點他們是專家 而且非常強 : : 相對地 一離開陣地 宋軍就變得非常弱 : : 宋軍的人員多還有一個原因 就是他們的國防設計是幾乎處處設防 : : 另外宋朝的軍事科技的也是非常優秀的 : : 最終被金幹掉的原因之一是 在此之前宋軍發動攻遼 損失慘重 : : 於是金攻宋時 宋的防務非常空虛 : 這個說法有問題。 : 阿骨打以全裝軍二千騎起兵﹐數年內兼並士眾數萬﹐ : 又擊破遼帝親征的十余萬大軍﹐遼五京取其四﹐隻留 : 下南京給宋人打﹐殘遼的一點軍馬居然還能把宋北征 : 的號稱二十萬大軍打得落花流水﹐你覺得這樣的軍事 : 能力對比﹐就算宋軍不出兵保留實力又能怎樣~~ : 而且遼亡後﹐宋的防務就純軍事本身來說也不算太空虛﹐ : 西軍為主的征遼軍大敗以後﹐宋在華北投入很多資源扶 : 持郭藥師常勝軍等當地武裝﹐結果一系列愚蠢的政治措 : 施讓這些武裝在金軍南征時大部叛變~~ : : 以往史家批評宋的歲貢政策是出於民族主義多些 : : 認為給這些外族錢是恥辱 應該把他們打趴叫他們入貢才對 : : 但客觀地想想 用小錢買和平有什麼不好? : : 這一切都是因為宋非常非常有錢 經濟超發達的緣故 : : 那可是中國商船到達波斯灣的時代 : 大理迂回﹐就執行滅宋這個目標來說﹐是個失敗的作戰﹐ : 參見下面的轉文。 : : 才打掉南宋的 : : 蒙哥大汗可是在打南宋的攻城戰中死亡的 我倒認為﹐金兵的南侵與北宋的防務情況沒有太大的聯系。 從騎兵的發展來看﹐恰好就是金騎兵讓騎兵作戰上了一個全新的台階。 金之前的騎兵﹐無論是匈奴、突厥還是契丹﹐都沒有出現過一點突破千裡 突進﹐所以他們雖然也號稱對中原王朝有一定的威脅﹐卻始終沒辦法真正 進行大縱深作戰﹐但是金的騎兵卻與後來蘇聯朱可夫的大縱深作戰理論相 似﹐在敵人寬廣的防御正面上造成一點突破﹐然後裝甲機動部隊從這個缺 口沖入﹐對敵人縱深進行不間斷地連續打擊﹐不讓敵人組織起新防線。所 以金兵一突破宋軍防線﹐並不是急於清剿﹐而是主力直撲汴京﹐每次進軍 深入以千裡來計算﹐後來渡江追逐宋高宗﹐也是直追到高宗躲進海裡。應 該說﹐在此之前的任何王朝﹐都未曾面對過這樣的作戰模式﹐哪怕是換成 漢軍、唐軍﹐也難免在大縱深作戰面前措手不及。當然金騎兵也有他們的 不足之處﹐雖然在戰略上有新建樹﹐而在戰術上卻仍然停步﹐所以宋軍得 以尋找金兵主力進行決戰﹐我們可以看到金兵南侵的幾次失敗﹐都是在不 利的戰場裡被迫與宋軍進行決戰﹐決戰的人員損失是無法避免的﹐作為少 數民族的女真無法與宋軍對決這種消耗﹐隻能在騎兵裝備和戰術上又走重 裝老路弄鐵浮屠﹐然而虎王雖好﹐不是蟲海的對手。這個問題要到蒙古騎 兵興起才得以部分解決。要對付這種縱深作戰﹐以當時的宋朝來說﹐也隻 能是拼耗國力建立多點多線結合的縱深防御﹐就如後來余玠在四川築山城 或孟珙的三層藩籬作戰理論。 那麼對於忽必烈的大迂回作戰﹐並沒有你說的那麼失敗﹐首先﹐當時基本 的戰略態勢是蒙古攻南宋守﹐制約蒙古進攻的就是南宋的防御體系﹐在這 體系面前﹐蒙古的多次大小進攻所能取得的成效非常小﹐與其硬拼惡戰﹐ 不如迂回﹐才能讓進攻的靈活性再次回到蒙古手裡。其次﹐無論大迂回花 費了多少年﹐南宋是沒辦法幾年內就將防御的重心轉移到南方的﹐就算南 宋知道蒙古要迂回﹐將防御重心轉到廣西貴州一帶﹐兵力一旦調動﹐豈不 正是蒙古迂回戰術成功將宋軍主要注意力從已有的堅固築壘地域引開﹖第 三﹐蒙古的戰略重點﹐在於滅宋﹐而不是奪取四川湖北襄陽等地﹐眼光不 應該拘泥於一個地方的得失﹐假如大迂回能夠有一支特別部隊襲擊到杭州 去﹐以當時南宋的政權態度﹐搞不好戰爭就結束了﹐迂回的目的也不在於 佔領什麼地方﹐以迂回軍最終撤回江北來衡量這個戰略﹐是不恰當的。第 四﹐事實証明﹐那怕兀良哈台隻有萬把人﹐從廣西到湖南﹐還是他在主攻﹐ 進攻的主動權一直牢固地控制在蒙古手中﹐所以迂回部隊的作戰是成功的 戰略進攻而不是戰略退避。 事實上﹐真正讓兀良哈台發揮不善﹐最後不得不靠忽必烈策應的﹐不是迂 回戰術的問題﹐而是地理。是北方遊牧民族對南方水鄉地理的估計不足和 不適應。甚至我們可以估計﹐兀良哈台之所以不得不從湖南北上﹐就是他 終於在廣西湖南一帶見識到了水鄉的威力﹐否則假設沒有了長江﹐難保蒙 古不會真的直撲杭州﹐就算不打杭州﹐兀良哈台也得以從容跑馬過長江回 去。蒙宋的戰爭就回到了一開始被忽略了的原點﹐假如蒙古沒有一支可用 的水軍﹐就算迂回成功﹐就算奪得了四川和湖廣﹐蒙古要怎麼去繼續推進 到江浙去﹖宋軍防線可以迂回﹐水軍建設的問題始終無法迂回。對於蒙古 來說﹐最佳的組建水軍的路線就是漢水﹐漢水上遊控制在蒙古手裡﹐而下 遊北岸也容易控制到﹐再則蒙古的後勤物資運送到漢水沿岸各地也比運入 四川容易﹐襄陽之戰雙方拼的其實是對江河水域的控制能力﹐宋軍控制﹐ 則增援源源不斷進入襄樊﹐蒙古控制﹐則孤城早晚必破。而賈似道的弄權 恰好給了蒙古這樣的發展機會。六年之後樊城破﹐襄陽不降又能如何﹖隨 後的蕪湖丁家村﹐之後﹐南宋不滅就是奇跡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41.245.38

11/05 15:18, , 1F
我是蘿莉………………………………控﹐orz
11/05 15:18, 1F

11/05 15:28, , 2F
太抬高金人的騎兵了﹐翻翻霍去病和李世民的戰例吧
11/05 15:28, 2F

11/05 15:32, , 3F
還有李靖平吐谷渾,北路李大亮部窮追敵酋,沿南絲路窮追五
11/05 15:32, 3F

11/05 15:33, , 4F
千余裡~~
11/05 15:33, 4F

11/05 15:52, , 5F
沙漠曠野海洋的尺度﹐跟人口密集地帶是不同的。
11/05 15:52, 5F

11/05 15:53, , 6F
不要認為別人不知道你所知道的戰例﹐隻是那些不算縱深
11/05 15:53, 6F

11/05 15:54, , 7F
作戰……
11/05 15:54, 7F

11/05 16:09, , 8F
金國也是用蟲海戰術,虎王是壓陣的底牌
11/05 16:09, 8F

11/05 16:09, , 9F
蟲海(簽軍)挺不住虎王才被迫投入,通常這種對手也不是雜兵
11/05 16:09, 9F

11/05 16:10, , 10F
可是當虎王被蒙古更多的JS-2突騎給淹掉之後金就再見了 囧a
11/05 16:10, 10F

11/05 16:43, , 11F
虎王是指忠孝軍嗎?
11/05 16:43, 11F

11/05 16:48, , 12F
我是說佈陣啦,金國會戰是用砲灰衝前鋒,騎兵包兩邊
11/05 16:48, 12F

11/05 16:53, , 13F
另一部份主力置中在炮灰後進擊,讓炮灰海先淹過去
11/05 16:53, 13F

11/05 16:56, , 14F
鐵浮屠(鐵佛塔)便是宋兵形容金兀朮精銳壓陣親兵的用語
11/05 16:56, 14F

11/05 17:40, , 15F
看來宋降將劉整對於蒙古組建水軍以及突破山城防禦功勞甚大!
11/05 17:40, 15F

11/05 17:45, , 16F
蒙古突騎比較像T34/85吧,JS-2稍嫌笨重了點XDXD
11/05 17:45, 16F
文章代碼(AID): #17Bi0vgT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8 之 34 篇):
文章代碼(AID): #17Bi0vgT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