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與迦太基:兩個共和國(上)

看板Warfare作者 (臺大歷史系教授......Orz)時間16年前 (2007/10/09 16:19),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在研究戰史的時候,"文武關係"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政府組織的型態會影響到 國防體系的運作,而這點在精華區內所收錄的文章有提到,不過最近我從三合一 變成四合一了,所以關係圖也有了點變化,但因為BBS上面沒辦法用立體呈現的 方式,所以只好貼個網址: http://gps.wolflord.com/gallery/albums/userpics/10007/triangle.gif
在軍事這一塊角落中,"軍制"的型態會影響到戰略與戰術這兩項的發展,而軍制 本身是跟政治有所關聯的,而這個關聯性稱之為"文武關係".當然你們也可以從 此圖上發現戰略跟戰術本身也有其他條件與其直接相關的地方,比如說戰略與 環境要素的地理相關,而戰術則於科技要素的產能相關. 軍事史主要是討論軍事這一區塊內跟其他各個要素之間的互動影響關係,當然 這也是最近才出現的討論方式,因為過去較為注重的是個別戰役,將領,作戰單 位,與武器裝備等等的討論,比較不去考慮更大範圍的部份.當然這並不是過去 的方式是錯誤的,只不過(西方的)大學生越來越難教----欸,應該說整個史學界 都在鞭策自己對歷史提出更完整的論述,並轉化自己從過往的資料紀錄者轉為 資訊處理者的身分而已. 當然,接下來我不會對細節上多做討論,因為在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如果文武關 係之間沒有什麼結構性變化的話,較無法適應實際狀況的一方將會走入天擇的 下場,而我們也都知道布匿戰爭最後是誰被天擇的結果. 然而在進入正式討論之前,我還必須說明幾點: 1,跟羅馬共和國的狀況相比之下,跟迦太基有關的第一手史料全都是來自希臘 或羅馬人之手,而這兩者在當時都是迦太基的競爭對手,而他們對於迦太基的 紀錄必然會懷有些敵意,或是放入匪夷所思的八卦在裡面,而偏偏這些八卦很 可能影響我們對於迦太基情況的正確性,並且還因此做出錯誤的解讀. 比如說第二次布匿戰爭中迦太基內奸出賣漢尼拔在義大利遠征的情報,或是干 涉他作戰計畫的說法,實在不知道從何而來?因為古代又沒有衛星通訊,起碼連 電報都還沒有發明,漢尼拔在義大利半島上完全靠自己解決問題,甚至這場戰爭 還是他自己發動的情況下,"迦太基內奸說"若存在羅馬史料內,那很明顯的是在 自嗨.要是羅馬對迦太基的"政治作戰"能有那麼成功,漢尼拔早就掛在西班牙, 而不會翻山越嶺到義大利了. 2,即使是來自敵人之手,迦太基的資料還是非常稀少.換言之,可信度都已經不 高的情況下,稀少的這一點也很難做更深入的討論與解釋. 3,板上大部分的人對於這場戰爭的認識,主要來自鹽野七生,而鹽野七生的作品 卻是被翻譯過後的作品.這不是說鹽野七生不好,問題是她是日本人,已經把她 看過的資料給翻譯了一遍,又自己詮釋了一遍,而且她看的資料也大多是被詮釋 過的東西.當然台灣這邊又有翻譯了一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的人都是 看N手資料在討論的. 當然,有些人是因為聽到了"我老師說如何如何"的結果,那也跟看了鹽野七生的 版友的情況差不多,而且更糟糕的是:那位老師也說不定是看了鹽野七生的東西. 但這並不是說鹽野七生不好喔,只是說你們要注意到對於史料的詮釋者本身可能 有的偏見跟立場而已. 4,那麼通常會有的偏見跟立場是什麼呢?無論怎麼算,可以歸類成兩大類型: A,"商人誤國論":最常見的說法就是迦太基為商人所成立的國家,而他們將商業 利益放在國家利益之上,所以他們寧可避免於羅馬發生戰爭,也不因此發展軍備, 結果最後被羅馬所滅亡,所以這完全是商人性格中短視近利所造成的結果. B,"徵兵制比募兵制優秀論":另外一個常見的說法是迦太基主要依賴傭兵來保護 自己或開疆拓土,相較於羅馬主要採用國民兵的關係,所以羅馬最後能夠擊滅迦 太基,是因為國民組成的軍隊比較愛國,而傭兵組成的軍隊比較不太愛國. 但這兩大類都可以歸結成一句話:愛國主義至上,而且只要人人愛國,國家就不會 滅亡(當然也得愛國愛的是時候,如果愛的方式是臨時抱佛腳,那當然來不及),而 且越愛國則國家的力量就越強......諸如此類. 但這樣的偏見主要都是19-20世紀的史學家所遺留的偏見,而那個時代的確是什 麼都充滿了愛國主義的高調.當然這不是說愛國主義有什麼不對,但它終究是一 種偏見,而這種偏見本身會掩蔽住很多更深遠的歷史因素. 好,進入正文,請看下篇. -- 作者出外取材,下回休刊. -- 史役初,德步71師攻蘇軍穀倉。 三日後,守軍電:「嗚呼,缺糧也!請援之。」史達林覆電,云:「戰,可解饑也。」 復三日,守軍電:「嗚呼,無水也!請援之。」史對曰:「汝有彈藥,可以智取也!」 尋二日,守軍電:「嗚呼,彈藥已盡矣!」史答曰:「卿馬革裹屍,蘇聯不勝感激!」 守軍曰:「幹!」此後不復回電求援。 ——摘自《中華民國史記‧北狄列傳‧蘇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17.175

10/09 16:21, , 1F
下一期是262回嗎?XD
10/09 16:21, 1F

10/09 16:32, , 2F
那個"261"還是"260"喔
10/09 16:32, 2F

10/10 01:22, , 3F
10/10 01:22, 3F

10/10 02:27, , 4F
MRZ262
10/10 02:27, 4F
文章代碼(AID): #172pcTiy (Warfare)
文章代碼(AID): #172pcTiy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