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年表]第二次布匿克戰爭戰役進程表

看板Warfare作者 (回到未來)時間17年前 (2007/08/28 12:27),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 引述《ELFIN (回到未來)》之銘言: : 之後當然還是有增援 : 至少我印象中數得出來的就有四次 : 但是自從第一次布尼克戰爭敗北後,迦太基人一直無法重奪制海權 : 除了第一次增援成功之外 : 後來所有的本國增援無論兵甲糧秣沒一次成功的 : : 至於漢尼拔軍隊的組成 : 除了一開始帶過庇里牛斯山的三四萬西班牙兵,努米比亞騎兵之外 : 少數爬過山的戰象在進入北義的第一戰就用光了 : 後來主要都是靠高盧的同盟部落自願或雇傭式地加入 : 人數上一直非常有限,面對羅馬四個,六個,八個,後來二十個軍團的圍剿 : 要苛責漢尼拔軍隊的攻城能力我認為是太過了 : : 從戰略意圖上來說 : 漢尼拔應該不是把毀滅或佔領羅馬作為目標 : 他自己也很清楚憑手上那一點軍隊是辦不到的 : 他只想藉由一次次的勝利迫使羅馬聯盟內鬨或瓦解 : 迫使羅馬和談,讓出西西里與地中海 : 只可惜他低估了羅馬人的意志力與堅持 : 至於戰術上 : 由於漢尼拔長期處於兵力上的劣勢 : 戰術上的不斷機動是維持生存的唯一方式 : 時間上不允許漢尼拔採用大造攻城武器硬上的攻城方式 : 否則馬上就有被羅馬野戰軍夾擊在城下的危險 : 寶貴的兵力也不可能拿來浪費在城牆前面,否則要拿什麼來對付源源不斷的羅馬軍團? : 至於圍城斷糧就更不可能了 : 漢尼拔戰爭的後半段,從中義打到南義,在得不到援助的情況下 : 漢尼拔的主要戰略目標幾乎變成替部隊尋找糧秣與過冬的冬營地 : 為此甚至不得不冒險在面對大量羅馬軍團圍堵的情況下還將部隊分散過冬 : 否則他找不到那麼多糧秣 : : 整個漢尼拔戰役 : 重要的大城如加普亞,塔蘭托,不是自己開城投降就是被滲透內亂而開城 : 而且佔領的城越多,漢尼拔的兵力就越被分薄 : 在重敵環伺的情況下,佔領的城池至多只能跟當地貴族維持同盟關係,請他們支援糧食 : 根本不可能得到兵力的補充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203.68.125.23 : ※ 編輯: ELFIN 來自: 203.68.125.23 (08/28 11:28) : 推 elless:很不錯的見解喔^^幫你叫好 08/28 11:42 : 推 lordmi:這個見解跟鹽野女士的一樣,不過全盤看起來還是本國捨棄了 08/28 11:54 : → lordmi:漢尼拔使羅馬可以採長期抗戰,所以真是悲劇英雄一個 08/28 11:55 說迦太基本國捨棄漢尼拔我覺得不全對 畢竟迦太基並不是沒試圖支援 問題還是出在制海權上面,第一次戰役中羅馬人從菜鳥海軍開始 後來用登艦肉搏戰術擊敗以衝撞,弩箭為主的迦太基海軍後 迦太基人還是秉持著過去對海事的自信未能記取教訓 整個第二次布尼克戰役羅馬海軍從沒輸過 反而是在海上的耗損比較嚴重 其實關鍵戰場其實應賅還是在西西里 只要奪的下西西里島,就可以控制中南義的海岸 至不濟也應該拿回西部幾個由迦太基人開拓的重要港口城市 不求打敗敘拉古跟羅馬聯軍,至少得在西西里上形成對峙 迦太基海軍才有前進基地 尤其在那個航海技術,船艦強度不足的時代 擁有西西里,甚至是西西里西半部過去迦太基傳統勢力範圍中的幾個港口也好 無論是避風,補給甚至海戰局勢都會不同 說來扼腕,曾經稱霸地中海的迦太基人在短短二三十年內 居然變得連挑戰羅馬海軍的勇氣都喪盡了 話說回來 漢尼拔如果能在進攻北義的同時讓別動隊或本國配合進攻西西里 拿下agrigento跟palermo........ 這樣講好像也有些本末倒置........囧rz 正是因為海戰打不贏羅馬人,拿不回西西里 所以漢尼拔才不得不從西班牙出發進攻北義,想在談判桌上拿回來..... 總而言之 三次布尼克戰役,迦太基與羅馬的爭霸 其實是兩種發展程度不同的國家體制的戰爭 羅馬聯盟與公民兵制用Pax Romana證明 他們的政治組織與國家體制比貴族城邦或封建帝國都要先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8.125.23

08/28 12:36, , 1F
只是兩次戰後羅馬公民都死傷慘重,於是BC200之後轉為擴張
08/28 12:36, 1F

08/28 12:38, , 2F
帝國主義,第三次戰爭就是單方面屠殺可見心態的轉變
08/28 12:38, 2F
文章代碼(AID): #16qwGS92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6qwGS92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