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世界主要國家兩次世界大戰的勝敗

看板Warfare作者 (喵仔)時間18年前 (2006/04/29 17:25), 編輯推噓6(6017)
留言2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73 (看更多)
※ 引述《Tbilisi (Amierkavkasia)》之銘言: : ※ 引述《javriy (喵仔)》之銘言: : :  --------------以下為不負責感想 有嘴炮之嫌-------- : : 我覺得大幅度影響台灣惡性通貨膨脹 應該就是台灣貨幣體系套入大陸金融體系 : 我上面已經寫得很清楚啦, 陳儀還是完全維持原有的臺銀金融系統, 當時 : 大概就是已經知道法幣快玩完了, 刻意不用中央銀行臺灣流通券的 : 不過陳儀這點我認為是失算, 因為就算用臺灣流通券, 也跟大陸本地的法幣/ : 金圓券完全無關, 東北流通券就是這樣, 完全關起來自己用, 跟大陸本地的法 : 幣/金圓券的匯率其實都一直是寫在紙上, 沒有什麼準備的. : 我倒認為, 臺灣戰後的通膨是承襲日治末期那個連紙都沒得印的千圓券的發展, : 並非直接受大陸的貨幣動蕩影響. 至於大家覺得戰後的通膨很大, 我是覺得還好, : 臺銀本票最高面額不過百萬元, 發鈔量還在總字A軌而已, 看看當時的大陸, 金圓券 : 本票最高面額是千萬元, 但圖難見, 不好判斷發行量, 常用的五百萬元本票分南京 : 重慶兩地出, 重慶都用到 HT 字軌了, 這還沒算其他比較小隻的福州漢口成都分行, : 而且別忘了還有南京跟廣州出的五百萬元鈔. 東北流通券本票面額更是高達一億八 : 千萬, 編號則是發, 支, 豐, 相, 項都有, 已經不知道到底怎麼排序的. 比較起來, : 臺灣其實是小兒科. : 而且國府到那都還願收各地偽幣, 英國人可就狠了, 到那都直接宣布原有日本或 : 相關偽政府所發鈔票一律作廢, 拿的人一塊錢都換不了, 全部歸零重來, 當然, 這 : 自然避免了接下日本末期的爛攤子, 不過人民就苦啦. 只是反正對英國人來說, 黃 : 猴子要餓死多少不關他們的事. 你希望政府用這種方式來解決通膨嗎? : 甚至連美國佔領下的日本也好不到那去, 帝國時期舊鈔在 1946 年 3 月一律作廢, : 新鈔尚未印就前只接受少量貼小證紙的舊鈔流通, 其他人自己想辦法去弄到駐日美 : 軍軍票用吧, 反正日本是戰敗國嘛, 美國要怎麼搞隨便.   我的看法跟T大有些不同,但是我不是很清楚太平洋戰爭末期日本貨幣的通膨情形    但是以當時台灣的所流通的台灣銀行卷是可以等值的與日幣進行兌換 戰爭末期台灣的經濟狀況跟戰爭前的經濟狀況不是很清楚,有請大大們指點了    這裡先釐清一下   〔日治時代〕  -------------->   〔國府時期〕                1946發行台灣流通卷    1946 5/12   1948國共內戰加劇   台灣銀行卷   因陳儀反對失敗 發行台幣〔舊〕   發行定額本票    日幣為輔幣                       5千 一萬 十萬                                一百萬 1949 6/15 發行新台幣與美元掛勾                       5新台幣換1美元     台幣通膨的兇手有好幾個 先一個一個看   1.金元卷   1948 8月發行   禁止私人持有黃金、白銀、外匯。凡私人持有者,限於9月30日前收兌成金圓券,  違者沒收  〔金圓券一元折法幣300萬元,東北流通卷三十萬元〕  台灣沒有通金元卷另外發行台幣 但是台灣有沒有被影響到呢 有的!  當時金圓券一元兌換臺幣1,835元 那誰跟他換 就是國營產業,銀行機關儲備..等等         2.定額本票     舊台幣面額變遷    1946 1947 1948    1949  圓  1           5     100     1000〔中央〕  10000〔中央〕    10   〔第一印製場〕 1000〔第一〕  100000〔第一〕夭折!!   100          10000〔第一〕  〔中央印製場〕      定額本票 〔1948 一萬元台幣不敷使用特別發行〕   面額    圓  5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因該是主要元兇^^^^^^^^   舊台幣的發行額從1946底發行的53億元~~1949 6/14 5270億元  發行金額之鉅 蓋因為受中國大陸影響  那不是說台灣不流通中國大陸的法幣,金圓卷 ,沒被影響  其實是有,而且很大  因為舊台幣是可以接受金圓卷,法幣的匯兌  直到新台幣出現時才徹底脫鉤  3.供給需求面失衡    自1946~1949年止中國大陸對台灣移民超過160萬 對民生物資需求徵加  使物資供給不足,物價上升 1945~1948年物價膨脹5千多倍〔一說7千〕   國府對米糧進行控管徵收,使台灣糧食供給嚴重不足 加上舊台幣的濫發  當時有一說"扛一捆麻袋的鈔票,換一斗米"    所以台灣戰後的的惡性通膨我是覺得不管直接,或間接都受大陸影響巨大  畢竟日治時期台幣對日幣是1:1兌換 〔隨後日幣改革變遷 我不清楚  希望有人能補充比較〕 後來變成1:40000   民初中國大陸的金融體系面臨多次崩壞 又因為戰爭影響〔嗯..波瀾壯闊〕 改革多次 後又各地軍閥割據,派系不同 發行的貨幣多種 互相或不相流通   匯兌比多少都是上頭說的算,當時又面臨偽幣〔?〕橫行〔交戰國惡意破壞or軍閥收刮〕   發行狀況極不統一,又有政府的各項臨時條款 台灣相對較單純的貨幣金融體系  〔日治時期相比〕      實在不適合互相比較誰的發行量大,就以台灣而言是非常巨大的  而且當時法幣,東北流通卷跟台幣幣值相比相對幣值小非常多〔在高估金圓卷  還是很大〕      1金圓卷 = 舊台幣1835圓 = 30萬東北流通卷 = 300萬法幣  舊台幣當時被強迫實質匯兌 逃都逃不了,但是中國大陸紛亂的貨幣市場就沒一個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103.118

04/29 19:38, , 1F
補充一下 台銀卷與舊台幣等值兌換
04/29 19:38, 1F

04/29 19:55, , 2F
以香港為例 1945年不承認的只有日本軍票
04/29 19:55, 2F

04/29 19:57, , 3F
1946年4月 還是承認日佔時期發行的港幣
04/29 19:57, 3F

04/29 21:13, , 4F
你嗎幫幫忙, 香港銀行在日佔時期可沒發鈔
04/29 21:13, 4F

04/29 21:15, , 5F
臺銀券當然可以跟日銀券等值, 問題是日銀
04/29 21:15, 5F

04/29 21:15, , 6F
自己也開始通膨了, 而且以戰後情況看, 不
04/29 21:15, 6F

04/29 21:16, , 7F
會比國府法幣情況好到那去
04/29 21:16, 7F

04/29 23:15, , 8F
是ㄑㄩㄢˋ券,不是ㄐㄩㄢˋ卷
04/29 23:15, 8F

04/30 13:00, , 9F
謝謝指正 錯字太多 不好意思 m(_ _)m
04/30 13:00, 9F

04/30 13:09, , 10F
迫簽港幣 應該算吧 總發行量約為1.2億元
04/30 13:09, 10F

04/30 13:13, , 11F
但認真追究 也可以說不算 軍票也是 XD
04/30 13:13, 11F

04/30 13:19, , 12F
因為迫簽港幣是沒有儲備金下被迫發行
04/30 13:19, 12F

04/30 13:20, , 13F
我覺得戰後台幣價值可以跟日幣脫鉤
04/30 13:20, 13F

04/30 13:23, , 14F
台銀券在台發行13億 日投降又趁機發至28億
04/30 13:23, 14F

04/30 13:25, , 15F
台灣被國府接收後 在流通的貨幣也只有這些
04/30 13:25, 15F

04/30 13:26, , 16F
做為硬輔幣的日幣 對台灣通膨影響不大
04/30 13:26, 16F

04/30 13:27, , 17F
大部分人還是用台銀券 沒有濫發貨幣就不會
04/30 13:27, 17F

04/30 13:28, , 18F
影響到貨幣價值 因為台銀券是有儲備發行的
04/30 13:28, 18F

04/30 13:30, , 19F
雖然台銀券最後有通膨到 但是約為2倍左右
04/30 13:30, 19F

04/30 13:31, , 20F
跟舊台幣時期相比好很多了 這也是國府接管
04/30 13:31, 20F

04/30 13:32, , 21F
台灣會承認台銀券 因為日人很多資產是用
04/30 13:32, 21F

04/30 13:33, , 22F
台銀券結算 此外當時還留下了為數不少的
04/30 13:33, 22F

04/30 13:34, , 23F
外幣 有價債券 等等..
04/30 13:34, 23F
文章代碼(AID): #14Kp3xDm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6 之 73 篇):
文章代碼(AID): #14Kp3xDm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