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世界主要國家兩次世界大戰的勝敗

看板Warfare作者 (Amierkavkasia)時間18年前 (2006/04/28 21:01),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73 (看更多)
※ 引述《javriy (喵仔)》之銘言: : ※ 引述《Tbilisi (Amierkavkasia)》之銘言: : : 這種鈔票其實已經也是快倒店了, 但戰後國府接收時, 陳儀要求繼續 : : 沿用這套發行體系跟幣值, 只是大日本帝國換成中華民國, 原來日本的 : : 臺銀券直接以 1:1 換成所謂的新臺幣 (依此類推, 現在其實該稱為新 : : 新臺幣 :p) , 而且光復前都已經在用千元鈔了, 光復後1946年第一次發 : : 行卻只發行到五百元鈔, 當然了, 想逆天是不可能的, 1948 年還是得發 : : 行千元鈔, 順便再加一個零, 然後到 1949 年時甚至得發行一百萬元面 : : 值的臺銀本票.... : : (本來中央銀行是有另印臺灣流通券, 代替原有臺銀券使用, 怎麼換算不 : : 知道, 但是確定絕不是1:1) :  --------------以下為不負責感想 有嘴炮之嫌-------- : 我覺得大幅度影響台灣惡性通貨膨脹 應該就是台灣貨幣體系套入大陸金融體系 我上面已經寫得很清楚啦, 陳儀還是完全維持原有的臺銀金融系統, 當時 大概就是已經知道法幣快玩完了, 刻意不用中央銀行臺灣流通券的 不過陳儀這點我認為是失算, 因為就算用臺灣流通券, 也跟大陸本地的法幣/ 金圓券完全無關, 東北流通券就是這樣, 完全關起來自己用, 跟大陸本地的法 幣/金圓券的匯率其實都一直是寫在紙上, 沒有什麼準備的. 我倒認為, 臺灣戰後的通膨是承襲日治末期那個連紙都沒得印的千圓券的發展, 並非直接受大陸的貨幣動蕩影響. 至於大家覺得戰後的通膨很大, 我是覺得還好, 臺銀本票最高面額不過百萬元, 發鈔量還在總字A軌而已, 看看當時的大陸, 金圓券 本票最高面額是千萬元, 但圖難見, 不好判斷發行量, 常用的五百萬元本票分南京 重慶兩地出, 重慶都用到 HT 字軌了, 這還沒算其他比較小隻的福州漢口成都分行, 而且別忘了還有南京跟廣州出的五百萬元鈔. 東北流通券本票面額更是高達一億八 千萬, 編號則是發, 支, 豐, 相, 項都有, 已經不知道到底怎麼排序的. 比較起來, 臺灣其實是小兒科. 而且國府到那都還願收各地偽幣, 英國人可就狠了, 到那都直接宣布原有日本或 相關偽政府所發鈔票一律作廢, 拿的人一塊錢都換不了, 全部歸零重來, 當然, 這 自然避免了接下日本末期的爛攤子, 不過人民就苦啦. 只是反正對英國人來說, 黃 猴子要餓死多少不關他們的事. 你希望政府用這種方式來解決通膨嗎? 甚至連美國佔領下的日本也好不到那去, 帝國時期舊鈔在 1946 年 3 月一律作廢, 新鈔尚未印就前只接受少量貼小證紙的舊鈔流通, 其他人自己想辦法去弄到駐日美 軍軍票用吧, 反正日本是戰敗國嘛, 美國要怎麼搞隨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7.142.61

04/28 21:48, , 1F
04/28 21:48, 1F

04/28 22:50, , 2F
對了, 要說通膨, 別忘了新疆60億元面額鈔
04/28 22:50, 2F

04/30 22:05, , 3F
04/30 22:05, 3F
文章代碼(AID): #14KX8ae8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5 之 73 篇):
文章代碼(AID): #14KX8ae8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