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北北基合併 聲浪再起

看板Urban_Plan作者 (邀棋前請先知會)時間13年前 (2010/12/29 15:52), 編輯推噓5(5022)
留言27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2 (看更多)
抽空回一兩點就好 ※ 引述《bigmorr (非正統論述*)》之銘言: : 推 dans:說實在的你要發這種無聊的幻想文可以去policy版 12/28 20:36 : → dans:policy版還會有大大象你推廣大南投縣(落後地區全部併起來)呢 12/28 20:37 : → dans:來到這邊也沒人理你實在很浪費你心神 12/28 20:37 : 回dans大 你說這是幻想文 我還可以接受 : 但你說我無聊 我就非常不能認同了... : 更何況我是基隆人 我想推廣的當然是大基隆市 : 你應該是看我的IP位置 才推測我在南投的吧? : 沒有人看 不代表問題不存在... : 推 dans:支持北北合併卻又不希望基隆被合併 這不是無聊幼稚是什麼? 12/28 21:41 : → dans:看到鄉、鎮改郡也看得出來根本是淨想學國外那一套的幼稚想法 12/28 21:41 : → dans:沒說你鬼扯就算客氣了 12/28 21:42 : dans大請理性 : 雖然我支持基隆市維持省轄市地位 : 但我上面已經有提到 : 基隆市要不要併入台北 我的立場是以公投決定 : 如果多數基隆市民支持要併入台北 我絕對沒有意見... : 更何況 維持北基分立的想法哪裡幼稚了? : 北北基一旦合併 總人口將高達680萬人 佔中華民國全國總人口的29% : 比日本首都圈的比例(佔日本全國人口的27%)還高 : 既然基隆有自己的生活圈 (基隆可是明列在政府劃分的18個地方生活圈之中) : 也已經有現成的行政區 拿來好好利用 加以擴大 有什麼不可以? : 至於鄉鎮改為郡 我也只是把這個想法丟出來作為參考 : 並沒有堅持一定要這樣做 : 請你說明我是「淨學國外那一套的幼稚想法」的根據為何? : 我學的是哪一國的做法? 日本? 韓國? 還是對岸那一國? : 請多提出建設性的發言 謝謝 相信這個「680萬人」是去維基百科抓台北市都會區人口的資料 那我就拿維基百科都會區人口資料 首爾 / 韓國: 49% 蘭斯台德 / 荷蘭: 40% 哥本哈根 / 丹麥: 33% 大台北 / 臺灣: 29% ←完全弱掉了 (比較落後的中南美、南非和國土太小的梵蒂岡、新加坡就不列了) 閣下這麼有本事何不去韓國和荷蘭嚷嚷? 日本也不是單核心國土又大 到底有哪裡可以拿來作對比的價值? 另外 鄉、鎮改郡的指控 我嚴重懷疑你抄襲秦始皇的構想 (誤)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34.240 ※ 編輯: dans 來自: 140.119.134.240 (12/29 16:31) ※ 編輯: dans 來自: 140.119.134.240 (12/29 16:32)

12/29 16:43, , 1F
人家怕的應該是單一行政區人口過多吧
12/29 16:43, 1F

12/29 16:44, , 2F
如果要拿首爾比大台北,應該是首爾特別市與大台北類比
12/29 16:44, 2F

12/29 16:46, , 3F
當然這樣改不見得會推翻你的看法啦
12/29 16:46, 3F
他本意的確是那樣 只是人口多不多其實我不認為是什麼重點 如果臺灣區域發展就是不均衡 多切幾塊真的就會比較好? 另外我的看法是學他的邏輯 我喜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提供建設性看法」這種事還是交給如big之流的專業的大大們來好了 ^^ ※ 編輯: dans 來自: 140.119.134.240 (12/29 18:21)

12/29 19:31, , 4F
其實我不專業 我的本科跟地方自治的關聯性不高... 不過台
12/29 19:31, 4F

12/29 19:33, , 5F
灣也不是單核心吧 台灣和日本都算是「首都一極集中」
12/29 19:33, 5F

12/29 19:36, , 6F
只是你喜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嗯... 我不置可否 = =
12/29 19:36, 6F

12/30 11:09, , 7F
1F,單一行政區人口多又如何?如果為了牽就人口而把原本同樣
12/30 11:09, 7F

12/30 11:09, , 8F
生活圈的地區硬生生的拆解成多個行政區,那才是顛倒因果了~~
12/30 11:09, 8F

12/30 11:10, , 9F
如果只是人口問題,那政府應該想的是如果把過度集中到大台北
12/30 11:10, 9F

12/30 11:11, , 10F
的問題給解決,把人口分散到其它地區以降低大台北人口過多的
12/30 11:11, 10F

12/30 11:11, , 11F
問題->但話說起來,這樣一來又有另一派要火大說這樣子的台北
12/30 11:11, 11F

12/30 11:11, , 12F
站上去世界的城市舞台就愈來愈弱....
12/30 11:11, 12F

12/30 13:30, , 13F
不同人口.面積.單位(行政區/都會區)在比較上請注意...
12/30 13:30, 13F

12/30 13:31, , 14F
原文應該是指"單一行政區"對比全國,比起別國"都會區"對比全國
12/30 13:31, 14F

12/30 13:32, , 15F
的比例要高的失衡現象做說明,你所舉的首爾.蘭斯台德.哥本哈根
12/30 13:32, 15F

12/30 13:36, , 16F
都是都會區.非單一行政區,且總面積都不小;即使一極化相當明顯
12/30 13:36, 16F

12/30 13:38, , 17F
的韓國,首爾特別市也沒有打算併掉仁川跟京畿道
12/30 13:38, 17F

12/30 13:48, , 18F
一級行政區跟生活圈/都會區本來就不一定要一致,人口分散是為
12/30 13:48, 18F

12/30 13:48, , 19F
了解決大台北一極化的失衡問題,跟行政區怎麼劃是兩回事
12/30 13:48, 19F
650萬是台北市都會區人口數,是原文作者引的... zZ

12/30 13:56, , 20F
其實光是首爾市不併仁川/京畿,也已經佔了全韓國20%多~
12/30 13:56, 20F

12/30 13:57, , 21F
至於北北基合併 大概佔全台灣30%
12/30 13:57, 21F

12/30 13:59, , 22F
至於什麼比例有一定什麼結果?台東市佔台東縣43% 也沒怎樣
12/30 13:59, 22F

12/30 14:00, , 23F
我猜想接下來又有人會講"葉爾欽效應"~~我只能說該效應不光
12/30 14:00, 23F

12/30 14:02, , 24F
只是看人口比例而已..
12/30 14:02, 24F

12/30 14:03, , 25F
該效應發作當初有幾個重要關鍵 1地方民選的葉爾欽擁有7成
12/30 14:03, 25F

12/30 14:04, , 26F
的民意基礎,中央的蘇聯政府卻不是 2 地方擁有過半實力
12/30 14:04, 26F

12/30 14:06, , 27F
台灣過去只有"省長民選"那段時間是有符合葉爾欽效應條件..
12/30 14:06, 27F
※ 編輯: dans 來自: 140.119.207.125 (12/31 17:46)
文章代碼(AID): #1D6kYjwt (Urban_Pl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D6kYjwt (Urban_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