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台灣的道路系統

看板Urban_Plan作者 (阿伯)時間15年前 (2008/11/11 11:28), 編輯推噓6(602)
留言8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43 ※ 引述《popper921 ()》之銘言: 提供一些看法,我沒有持啥立場,只是說說一些觀點 :p 1.以改建手法拓寬道路 市區內的主要幹道,當然可以先從解決路邊停車和併排開始 然後,主要幹道旁的建築物,在最近這幾年新建的,幾乎都會退縮空間 所以要拓寬道路,可能要留待道路兩旁的建築物幾乎都退縮之後才有可行性!? 或者是整個街廓進行都市更新重建,那道路系統自然也能符合現在需求。 2.減少私人載具 何從根本面的 減少私人運具著手? 鼓勵公車、輕軌、捷運運輸系統的設置呢? 3.增加道路系統 如果平面道路不行增加,那地下道和天橋呢? 當然涉及到都市之類的問題。 又,待主要城市的鐵路都地下化,地上就會出現新的交通用地 或許可藉由這些交通用地來進行一些利用,或者鐵路和道路系統一起地下化。 4.強化聯外和邊境道路的功能,減少穿越性交通。 有些城市還有得這樣作,例如高雄縣市、台南縣市 另外,淡水的那條公路,或許也有這樣的機能,只是被許多人反對。 -- 國家研究院 政治, 文學, 學術 Academy 研究 Σ科學學術研究院 Interdiscipl Core Σ 跨領域.學術總合研究中心 Urban_Plan 都計 ◎都市規劃討論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55.135

11/11 12:10, , 1F
淡水的聯外道路 我會支持芝投公路的方案...
11/11 12:10, 1F

11/11 13:30, , 2F
高架道路是城市面貌最大的傷痕,立體化只花更多錢引更多車
11/11 13:30, 2F

11/13 03:32, , 3F
3所提的立體性穿越設施,主要是沒有足夠誘因吸引人去走
11/13 03:32, 3F

11/13 03:33, , 4F
且對老弱婦孺等的使用者實在不夠體貼
11/13 03:33, 4F

11/13 11:14, , 5F
3所提的應該是指道路而不是人行道吧 也才會有二樓的推文
11/13 11:14, 5F

11/13 11:16, , 6F
我在美國沒看過人行地下道或天橋orz
11/13 11:16, 6F

11/14 14:42, , 7F
我覺得高架道路很漂亮,尤其是雙層、閘道處
11/14 14:42, 7F

12/02 00:52, , 8F
2才是王道 把路還給人走
12/02 00:52, 8F
文章代碼(AID): #196FlbkC (Urban_Plan)
文章代碼(AID): #196FlbkC (Urban_P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