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林百里:廣達淨利率只剩1.41% 怎麼吸收25%關稅?

看板Tech_Job作者 (deaddead)時間5年前 (2019/05/16 12:19), 編輯推噓33(35258)
留言95則, 4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原文恕刪) 小弟身為一代工廠台幹 比誰都希望工廠遷出中國 遷回台灣 台灣發大財 無奈事情就是不會那麼簡單 筆電畢竟不是泡麵 iPhone 也不是球鞋 下面對林董是不是腳麻這個問題 分享一點心得 供各位先進參考指教 ---------- 關稅對產品來說 是成本問題 計算關稅所增加的成本很單純 而且未必是代工廠需要吸收的生產成本 直觀上只是品牌廠對代工產品的進貨成本增加 其真正會對代工廠造成的傷害 有二 1. 品牌廠成本增加 提高售價 銷量下滑 代工廠的訂單量下降 營收下滑 2. 品牌廠自行吸收 利潤降低 回頭壓榨代工廠 降低代工費 代工廠毛利再降 這兩種狀況 其實都是代工廠的日常 並不因為這次原因是貿易戰而特別致命 代工廠本身有一套應對措施 1. 品牌廠因為點點等等種種原因減少訂單 代工廠業務下滑 代工廠先自救 調整產能 開發新業務 爭取新客戶 品牌也會自救 開始降價促銷 代工廠訂單自然回補 近期例子 就是水果新機 果粉不再當盤子 其實比關稅加重還難解決 2. 品牌廠再次要求降低代工費 代工廠照例開會講價 一邊說退無可退 不爽不要下單 一邊優化良率 裁減人力 省水省電 超越極限 雖然 25% 這個數字有點大 對品牌廠和代工廠都有點痛 但現階段反正還不是 100% 會發生 範圍也還侷限在美國 真的課下去 也還可以和品牌廠協商 Next Check Point 還在六月底 只有股民需要恐慌 最終要真是回歸到要和對手比誰的成本低 誰的代工便宜 那就各憑本事 反正大家都頂著 25% 在頭上 代工廠在板上被批得一文不值 但五哥久戰殺場 不是吃素的 也不是被嚇大的 殺價搶單 共體時艱 根本 ODM 本職學能 是啊 你家總統要美國再次偉大 要中國跪地求饒 但要轉單 不看價格 先看產能 產能擴充不是一天兩天 代工品質和信任默契更是積年累月 品牌廠找的到 2nd Source 就快點轉單 轉不了就自己吸收 調整促銷方案 檢討定價策略 受不了就去買議員對總統施壓 關稅本質上是政治問題 ---------- 遷廠不是必然 遷廠只是減低生產成本其中一個方案 而遷廠能減少多少成本 很難估量 蓋新廠 擴產線 佈人力 調良率 本身就是先大手投資 再期望回收的燒錢動作 場地廠房產線的硬體成本還好計算 政府的補助和支援也能檢討商量 關鍵在人員的招募管理 和訓練成本 才是燒腦難題 人員數量直接關係到產能 人力素質對生產良率更為致命 關稅增加 25% 你就受不了了 良率往下掉個 10% 你去試試看 別提提升良率所付出的時間成本 光是產生的物料報廢成本就是一筆鉅額爛帳 大客戶的旗艦產品 設計高端精密 組裝難度絕非一般 對人力素質要求越高 產量越多 遷廠成本就越大 公司本身成本就是一大難題 如果再考量到相關供應練的運輸 採購 和支援成本 難度倍增 遷廠到底有沒有幫助 遷多少東西 遷到哪裡 其實是科學問題 評估報告隨便一寫都是好幾個月 和好幾百頁 小的案子搬了省不了多少 大的案子搬了賠的更多 結果出來 搞不好還是不遷成本比較低 兩害相權取其輕 真的非要遷廠 也不僅僅是一年半載的大工程 林董隨手抓個 Buffer 就需要好幾季 遷完 說不定貿易戰不打了 說不定民主黨上台了 說不定這個產品不做了 靠 何苦來哉 就算真走到了遷廠 也必須和品牌廠協商 遷廠的成本 你願不願意吃 減少了產能 你願不願意等 品質的隱患 你願不願意賭 品牌廠要是不同意 代工廠也沒理由急著遷 更不會為遷而遷 ---------- 電子五哥客戶分散 產品分散 和產線分散 早已經玩了很多年 關稅 25% 好像世界末日 風雨欲來 其實現階段也就影響成本和訂單的一個 Factor 反而大陸人力成本早就成長不只一倍 五哥各種佈局早就行之有年 半成品組裝也不是甚麼新招 能搬的早搬了 搬的動的或許就加快腳步 搬走如果沒有比較好 大家還不就繼續撐著 每年這個時間點 今年的機種 頭都了洗一半 明年的訂單 也已經談得差不多 訂單在手 有恃無恐 誠如林董所言 1. 兩手一攤 2. 客戶買單 3. 拎刀ㄟ代誌 肉鬆身為二哥 針對貿易戰首先開槍 直接定調 明確表態 不畫大餅 不涉政治 就事論事 霸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9.165.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57980343.A.E1C.html

05/16 12:27, 5年前 , 1F
好喔,就繼續腳麻下去
05/16 12:27, 1F

05/16 12:29, 5年前 , 2F
韓國都能跑到越南,台商就跑不動,被貿易戰玩死剛好
05/16 12:29, 2F

05/16 12:34, 5年前 , 3F
越南排華曾暴動過,台塑也被越南政府刁難停工和賠款
05/16 12:34, 3F

05/16 12:35, 5年前 , 4F
就是趁機裝窮喊要錢
05/16 12:35, 4F

05/16 12:36, 5年前 , 5F
明明大家講的就是其他廠可以提早動作,但是為什麼就他
05/16 12:36, 5F

05/16 12:36, 5年前 , 6F
慢一步,你講再多,事實是廣達早就可以做了,不過他現
05/16 12:36, 6F

05/16 12:36, 5年前 , 7F
在喊話應該只是想凹政府補助啦!
05/16 12:36, 7F

05/16 12:36, 5年前 , 8F
內文寫得很詳盡 也貼近現況
05/16 12:36, 8F

05/16 12:36, 5年前 , 9F
定調個頭啦!
05/16 12:36, 9F

05/16 12:55, 5年前 , 10F
林董的廠剛好都在大陸,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
05/16 12:55, 10F

05/16 12:58, 5年前 , 11F
台塑被刁難是因為把臺灣的標準拿去越南用吧…
05/16 12:58, 11F

05/16 13:10, 5年前 , 12F
那些花大錢轉移產線的公司為什麼要花大錢? 不就不敢賭
05/16 13:10, 12F

05/16 13:11, 5年前 , 13F
把那些遷廠的費用省下來,EPS比人家好看,就賭中國絕對沒事
05/16 13:11, 13F

05/16 13:12, 5年前 , 14F
今天賭輸了就甘願一點,看是要遷廠還是乾脆收一收
05/16 13:12, 14F

05/16 13:12, 5年前 , 15F
講這麼多 幾年前一堆外商就在跑了 這些人還在執迷不悟
05/16 13:12, 15F

05/16 13:12, 5年前 , 16F
一起下去探親很好啊
05/16 13:12, 16F

05/16 13:16, 5年前 , 17F
這邊有一個大家不想正視的地方是,日韓深耕東南亞,都是
05/16 13:16, 17F

05/16 13:16, 5年前 , 18F
整個產業含供應鏈打包一起移動,中間是有國家穿針引線的
05/16 13:16, 18F

05/16 13:17, 5年前 , 19F
先不說台灣單一公司沒這種號召力,政府也無法和東南亞國
05/16 13:17, 19F

05/16 13:18, 5年前 , 20F
家進行產業戰略等級的對話,沒供應鏈光搬組裝線是自殺阿
05/16 13:18, 20F

05/16 13:25, 5年前 , 21F
就繼續腳麻下去吧...
05/16 13:25, 21F

05/16 13:29, 5年前 , 22F
台灣政府也有幫忙啊,問題是很多企業不買單,認為把產線移出
05/16 13:29, 22F

05/16 13:29, 5年前 , 23F
看看日韓這幾年在東南亞的投資金額
05/16 13:29, 23F

05/16 13:30, 5年前 , 24F
中國就是意識形態作祟,這點跟日韓完全不同啊
05/16 13:30, 24F

05/16 13:30, 5年前 , 25F
你就知道新南向政策喊的多口號了
05/16 13:30, 25F

05/16 14:04, 5年前 , 26F
愛賭活該 哈哈
05/16 14:04, 26F

05/16 14:05, 5年前 , 27F
萬一三星趁機在越南把產業鏈建立起來,nb代工不就要大洗
05/16 14:05, 27F

05/16 14:05, 5年前 , 28F
牌了
05/16 14:05, 28F

05/16 14:33, 5年前 , 29F
現在想去越南能搶得到人和土地嗎?
05/16 14:33, 29F

05/16 14:33, 5年前 , 30F
南越早就一堆廠商在搶土地了,好地段的工業區都被搶到差
05/16 14:33, 30F

05/16 14:33, 5年前 , 31F
不多了
05/16 14:33, 31F

05/16 15:05, 5年前 , 32F
先撤的代工廠就會吃下所有來自美國的訂單,晚徹的就等死
05/16 15:05, 32F

05/16 15:05, 5年前 , 33F
合情合理
05/16 15:05, 33F

05/16 15:05, 5年前 , 34F
還在以為不關己事的代工廠就死定了
05/16 15:05, 34F

05/16 15:22, 5年前 , 35F
還在賭民主黨上台停止關稅……
05/16 15:22, 35F

05/16 15:34, 5年前 , 36F
內文寫得沒錯.... 可是 有其他競爭者啊... 別人利潤比
05/16 15:34, 36F

05/16 15:34, 5年前 , 37F
你多25% 就是有利可圖啊.... 會不會直接就挖你的人 在
05/16 15:34, 37F

05/16 15:34, 5年前 , 38F
越南設廠了 你能不去 還繼續腳麻 看著單漸漸被搶走嗎?
05/16 15:34, 38F

05/16 15:35, 5年前 , 39F
而且代工移出中國是遲早的事 沒提早佈局 就是要被淘汰
05/16 15:35, 39F

05/16 15:37, 5年前 , 40F
而且去年外商早就開始移了 就台灣人賭性堅強 跟天災不
05/16 15:37, 40F

05/16 15:37, 5年前 , 41F
遷村有87%像
05/16 15:37, 41F

05/16 15:37, 5年前 , 42F
這篇非常寫實,不過中國人工繼續漲下去,遲早還是要搬
05/16 15:37, 42F

05/16 15:57, 5年前 , 43F
六弟怎麼辦?
05/16 15:57, 43F

05/16 16:07, 5年前 , 44F
讓我之前看印度的智慧手機視頻,説很多都在東南亞生產了
05/16 16:07, 44F

05/16 16:07, 5年前 , 45F
,雖然設計可能還在國外,什麼市佔率高的小米、三星、OP
05/16 16:07, 45F

05/16 16:07, 5年前 , 46F
PO、VIVO、白牌很多早都移到東南亞生產啦
05/16 16:07, 46F

05/16 16:10, 5年前 , 47F
説很多打不進去的就是的非當地生產的成本硬是比其他人
05/16 16:10, 47F

05/16 16:10, 5年前 , 48F
高,價格怎麼都玩不贏別人
05/16 16:10, 48F

05/16 16:25, 5年前 , 49F
共體時艱這四個字內行xddd,每年都會出現在摸頭信
05/16 16:25, 49F

05/16 16:45, 5年前 , 50F
推好文分享
05/16 16:45, 50F

05/16 17:17, 5年前 , 51F
專業 巷子內
05/16 17:17, 51F

05/16 17:27, 5年前 , 52F
又是僥倖心態加上萬年覺得老闆一定比你聰明大絕
05/16 17:27, 52F

05/16 17:32, 5年前 , 53F
好文推推!
05/16 17:32, 53F

05/16 17:43, 5年前 , 54F
代工/歪包的應該是沒那麼多廢話XD
05/16 17:43, 54F

05/16 17:43, 5年前 , 55F
代工不就是能不能跟什麼時候的問題而已嗎XD
05/16 17:43, 55F

05/16 18:15, 5年前 , 56F
可是前幾天一哥狐狸的老闆才說他只要幾個月就可以搬耶
05/16 18:15, 56F

05/16 18:16, 5年前 , 57F
二哥肉鬆的老闆卻說要好幾季才能遷,是誰的問題呀?
05/16 18:16, 57F

05/16 18:20, 5年前 , 58F
其實核心問題是代工遲早死啦XDD
05/16 18:20, 58F

05/16 18:21, 5年前 , 59F
台灣老闆還不想辦法轉型 代工到哪都是死
05/16 18:21, 59F

05/16 18:23, 5年前 , 60F
現在只是在看怎麼延續這代的壽命 能撈就撈
05/16 18:23, 60F

05/16 18:31, 5年前 , 61F
推專業好文 感謝
05/16 18:31, 61F

05/16 18:43, 5年前 , 62F
推不同角度的看法
05/16 18:43, 62F

05/16 19:10, 5年前 , 63F
25趴不是蓋的,不只課中國出口,連美國工廠在中國一樣
05/16 19:10, 63F

05/16 19:10, 5年前 , 64F
課 課下去那些單要代工廠自己吸掉還是轉嫁成本?
05/16 19:10, 64F

05/16 20:04, 5年前 , 65F
代工如果這麼無腦好做, 大陸早就全吃掉了
05/16 20:04, 65F

05/16 20:12, 5年前 , 66F
他就是轉得太慢 早幾年到別國蓋一、兩個廠 現在就是擴廠
05/16 20:12, 66F

05/16 20:12, 5年前 , 67F
擴產線的問題
05/16 20:12, 67F

05/16 22:16, 5年前 , 68F
推一個 我可以確定你是專業的代工廠台幹
05/16 22:16, 68F

05/16 22:51, 5年前 , 69F
太天真了 照你的邏輯老闆有考慮這麼多當年就不會中國
05/16 22:51, 69F

05/16 22:51, 5年前 , 70F
05/16 22:51, 70F

05/16 23:06, 5年前 , 71F
文內有提到打完了或不打了..但就沒想過繼續打還加碼嗎 = =
05/16 23:06, 71F

05/16 23:06, 5年前 , 72F
25%硬扛..那50%呢 = =? 雖然貿戰玩到全面25%就已經是個轉折
05/16 23:06, 72F

05/16 23:07, 5年前 , 73F
但是全面25%還是沒談和..美國會不想繼續疊高嗎 = =? 雖然效
05/16 23:07, 73F

05/16 23:08, 5年前 , 74F
沒前面好..但是這種玩法剛好玩死 賭太大死稱在那的阿 - -
05/16 23:08, 74F

05/17 01:11, 5年前 , 75F
共體時艱
05/17 01:11, 75F

05/17 01:50, 5年前 , 76F
就..賭吧 自許大到不能倒 嘻嘻
05/17 01:50, 76F

05/17 06:06, 5年前 , 77F
年代向前看凝觀說 謝金河臉書:廣達林百里半夜打電話給沈
05/17 06:06, 77F

05/17 06:07, 5年前 , 78F
榮津 要回台投資五百億 嘻嘻嘻 還是怕到了阿 結案
05/17 06:07, 78F

05/17 06:18, 5年前 , 79F
年代向前看來賓: 仁寶等等自承現在要回台已經有點慢了
05/17 06:18, 79F

05/17 06:18, 5年前 , 80F
建議看昨天年代向前看 整集都在討論這個 跟我說的一樣 哈
05/17 06:18, 80F

05/17 12:04, 5年前 , 81F
台肯
05/17 12:04, 81F

05/17 12:51, 5年前 , 82F
這些大老闆都比你我會做生意 否則當不了大老闆
05/17 12:51, 82F

05/17 13:27, 5年前 , 83F
你就說你就好 會做生意多的是 別扯到別人
05/17 13:27, 83F

05/17 16:45, 5年前 , 84F
當年日本被雷根課到100%...
05/17 16:45, 84F

05/17 16:59, 5年前 , 85F
文章很好,用不同觀點看事情
05/17 16:59, 85F

05/17 16:59, 5年前 , 86F
不過鄉民自有成見
05/17 16:59, 86F

05/17 16:59, 5年前 , 87F
不喜歡接受不一樣的觀念
05/17 16:59, 87F

05/17 17:15, 5年前 , 88F
推專業 這些大企業內部一定評估過什麼時機點最適合搬
05/17 17:15, 88F

05/17 17:16, 5年前 , 89F
現在還沒動作就代表還不到時機 或是 還不能公開講明
05/17 17:16, 89F

05/17 17:16, 5年前 , 90F
如果不搬 最後結果如何只能等時間證明囉
05/17 17:16, 90F

05/17 22:40, 5年前 , 91F
就雞蛋都放在中國呀 越放越多想跑的時候跑不了了
05/17 22:40, 91F

05/18 10:27, 5年前 , 92F
就已經輸到快脫褲了 還在嘴硬 做生意實打實的東西
05/18 10:27, 92F

05/18 10:27, 5年前 , 93F
選擇錯誤就像賭輸了 賭輸就賠錢阿 嘴硬有個屁用
05/18 10:27, 93F

05/18 23:40, 5年前 , 94F
林老闆只是想要唉兩聲,林口廠擴廠的速度快的咧,嘴巴
05/18 23:40, 94F

05/18 23:40, 5年前 , 95F
說很很難,身體很誠實啊
05/18 23:40, 95F
文章代碼(AID): #1StEItuS (Tech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StEItuS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