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展訊放話 5年內打敗聯發科

看板Tech_Job作者 (yytseng)時間8年前 (2015/09/21 16:12), 8年前編輯推噓11(19863)
留言90則, 2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12 (看更多)
台灣老闆和工程師最厲害的是 cost down 大陸強的是銀彈和企圖心加市場 美國強在理論演算法並主導規格 各有長處,但是現在cost down不好做,因為Moore's Law遇到瓶頸 手機市場已經剩下餅渣,物聯網還要再等五年 現在比的是氣長,所以企業國家化,大者恆大合併遊戲開始,看誰能撐到2020 大M能不能撐過去,就要看新政府,光憑自己一家很難跟 韓國 中國 新加坡 舉國戰力對決,至於大魔王intel我認為先把小怪清掉再來說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80.67.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442823144.A.972.html ※ 編輯: yytseng (210.80.67.18), 09/21/2015 16:20:48

09/21 16:21, , 1F
現在每家都搞物聯網,到時候會不會爛掉也難說
09/21 16:21, 1F

09/21 16:22, , 2F
不太懂costdown跟mooreslaw之間有什麼極大的關聯性??
09/21 16:22, 2F

09/21 16:25, , 3F
Moore's law 就在講cost down經濟學
09/21 16:25, 3F

09/21 16:25, , 4F
原來先進製程只是在cost down啊
09/21 16:25, 4F

09/21 16:26, , 5F
現在講物聯網就跟你2002年講智慧手機市場一樣
09/21 16:26, 5F

09/21 16:28, , 6F
樓上噓的有做過先進製程嗎?我的設計從0.18um到10nm都有
09/21 16:28, 6F

09/21 16:32, , 7F
做一個新製程老闆第一條件就是面積小一半
09/21 16:32, 7F

09/21 16:33, , 8F
所以是,現在icdesign要costdown大部份都靠製程前進嗎
09/21 16:33, 8F

09/21 16:33, , 9F
09/21 16:33, 9F

09/21 16:34, , 10F
何以見得五年後物聯網可以起來?
09/21 16:34, 10F

09/21 16:34, , 11F
你的唬爛跟視野的確是早一步走到定律的盡頭
09/21 16:34, 11F

09/21 16:39, , 12F
五年是上禮拜SNUG中工研院的一個人說的,至少有憑有據
09/21 16:39, 12F

09/21 16:39, , 13F
不是「只cost down」 但cost down的確是重點之一
09/21 16:39, 13F

09/21 16:40, , 14F
上面視野好的請你把錢全部買IC設計股,保你賺翻(轉)
09/21 16:40, 14F

09/21 16:41, , 15F
2002年有本錢搞手機的公司不多,物聯網門檻沒有手機高
09/21 16:41, 15F

09/21 16:42, , 16F
物聯網起不起得來的關鍵是平台 要看最後平台戰誰勝 以
09/21 16:42, 16F

09/21 16:42, , 17F
蘋果來說 就是home kit carplay siri apple watch
09/21 16:42, 17F

09/21 16:42, , 18F
關鍵絕對不是硬體 硬體絕對人人會做
09/21 16:42, 18F

09/21 16:44, , 19F
樓上的只想到應用,物聯網關鍵在聯網,忘了嗎?
09/21 16:44, 19F

09/21 16:45, , 20F
網路環境才是物聯網起飛的開始,沒有5G,沒有物聯網
09/21 16:45, 20F

09/21 16:45, , 21F
apple也不太可能做出所有的家電 穿戴 一定是靠加盟 選
09/21 16:45, 21F

09/21 16:45, , 22F
邊站 選對邊 可能有渣可以吃 選錯邊 吃土吧
09/21 16:45, 22F

09/21 16:46, , 23F
點對點的無線環境,無法發展真正物聯網
09/21 16:46, 23F

09/21 16:46, , 24F
為什麼 4G不行嗎
09/21 16:46, 24F

09/21 16:47, , 25F
物聯網三個重點,聯網硬體,服務平台,雲端數據,台灣能吃哪?
09/21 16:47, 25F

09/21 16:48, , 26F
台灣都是只能做硬體而已啊 大家都知道
09/21 16:48, 26F

09/21 16:50, , 27F
以後硬體就是只有頂尖一到兩家賺得到錢
09/21 16:50, 27F

09/21 16:50, , 28F
類比/RF 製程微缩对於die size 精簡效果不大
09/21 16:50, 28F

09/21 16:52, , 29F
台灣做的也許有看過Analog比Digital大的,但佔soc最大面積
09/21 16:52, 29F

09/21 16:52, , 30F
的是記憶體
09/21 16:52, 30F

09/21 17:07, , 31F
我認為這論點是有一定道理的
09/21 17:07, 31F

09/21 17:08, , 32F
在28轉20時最明顯
09/21 17:08, 32F

09/21 17:09, , 33F
面積微縮的效益和雙重微影成本提升間
09/21 17:09, 33F

09/21 17:10, , 34F
導致很多客戶直接跳16或14
09/21 17:10, 34F

09/21 17:10, , 35F
不然就留在28
09/21 17:10, 35F

09/21 17:23, , 36F
Analog/RF 對於製程改變幾乎要重新燒爐,加上面積微縮
09/21 17:23, 36F

09/21 17:25, , 37F
微縮效益不大, 所以反而會是製程選擇第一考量的block
09/21 17:25, 37F

09/21 18:02, , 38F
20nm 以下不一定cost划算 反而是為了performance/power
09/21 18:02, 38F

09/21 18:05, , 39F
MTK 能不能熬過去要靠自己 政府的幫助不大
09/21 18:05, 39F

09/21 18:06, , 40F
展訊那種政府的玩法 台灣是不可能的
09/21 18:06, 40F

09/21 18:08, , 41F
MTK 如何找到下一個大市場並切入 才是真正的挑戰
09/21 18:08, 41F

09/21 18:44, , 42F
現在這種I/O速度要怎麼做務聯網@@
09/21 18:44, 42F

09/21 18:44, , 43F
I/O現在真的超慢der
09/21 18:44, 43F

09/21 18:44, , 44F
HW的速度全卡在IO
09/21 18:44, 44F

09/21 19:21, , 45F
你講的io是什麼
09/21 19:21, 45F

09/21 19:49, , 46F
物聯網要贏只有把科技整合成先進的生活文化方式包裝好
09/21 19:49, 46F

09/21 20:01, , 47F
物聯網的關鍵在軟體 做硬體的大公司佔不到好處
09/21 20:01, 47F

09/21 20:25, , 48F
先進製程不是為了CD不然是為什麼? 半導體就是不斷在降低
09/21 20:25, 48F

09/21 20:25, , 49F
成本提高效能 線寬下不去就準備傳慘化
09/21 20:25, 49F

09/21 20:33, , 50F
物聯網技術門檻很低,5年後你確定能分到大餅??
09/21 20:33, 50F

09/21 21:09, , 51F
由於每個人周圍的裝置可以達到一千至五千個,所以物聯
09/21 21:09, 51F

09/21 21:11, , 52F
網可能要包含500兆至一千兆個物體
09/21 21:11, 52F

09/21 21:24, , 53F
物聯網?網通之神broadcom都賣給avago了.
09/21 21:24, 53F

09/21 21:24, , 54F
BROADCOM一定知道以後這塊競爭激烈.大陸廠商一堆
09/21 21:24, 54F

09/21 21:25, , 55F
台廠目前僅存三家.發科.瑞昱.聯詠(正要做)
09/21 21:25, 55F

09/21 21:27, , 56F
呵呵..竟然被菜鳥噓..ptt真是老人禁地
09/21 21:27, 56F

09/21 21:29, , 57F
我不是菜鳥啊.我做10年了.手機
09/21 21:29, 57F

09/21 21:30, , 58F
其實大陸COST DOWN能力也很強.不然發科當初2g後期就不會慘
09/21 21:30, 58F

09/21 21:32, , 59F
上面兩個
09/21 21:32, 59F

09/21 21:34, , 60F
被菜鳥噓是因為你講的沒什麼道理,感覺在吹牛
09/21 21:34, 60F

09/21 21:34, , 61F
網路不是走到底了,而是剛要改朝換代..ethernet phy要大改
09/21 21:34, 61F

09/21 21:35, , 62F
會說物聯網技術很低的大概已為只有小米手環會連網
09/21 21:35, 62F

09/21 21:36, , 63F
不會有市場啦.目前頻寬夠用了
09/21 21:36, 63F

09/21 21:40, , 64F
別亂吁 老魯可是10nm design的腦子 容量至少高達兩顆mo
09/21 21:40, 64F

09/21 21:40, , 65F
s起跳
09/21 21:40, 65F

09/21 21:42, , 66F
目前頻寬差的遠,正在改100Gbe
09/21 21:42, 66F

09/21 21:45, , 67F
喜歡耍嘴皮沒關係,我們老人繼續賺,你們慢慢找工作
09/21 21:45, 67F

09/21 21:50, , 68F
我家都還在用100m呢.還架了許多IPCAM.
09/21 21:50, 68F

09/21 22:00, , 69F
製程誠如樓上所言 不僅僅只有cost down 跑分 performence a
09/21 22:00, 69F

09/21 22:00, , 70F
nd low power 才是重點 很多公司沒有shrink主要是插電而不
09/21 22:00, 70F

09/21 22:00, , 71F
是吃電池
09/21 22:00, 71F

09/21 22:00, , 72F
而broadcom合併的另一個說法是為了避稅 我還挺認同的
09/21 22:00, 72F

09/21 22:04, , 73F
至於物聯網...我是有點擔憂M 看得出來整波合併案都往這方向
09/21 22:04, 73F

09/21 22:04, , 74F
問題整個市場還沒爆發 也不知道會不會泡沫化 而內部管理
09/21 22:04, 74F

09/21 22:04, , 75F
理問題卻日益嚴重
09/21 22:04, 75F

09/21 22:07, , 76F
b+a 合併是為了吃cloud server,避稅是新加坡政府福利
09/21 22:07, 76F

09/21 22:10, , 77F
用到 finfet 是為了賺Vdd 跟Ioff 效能反下降,因cap大增
09/21 22:10, 77F

09/21 22:29, , 78F
cost不能單看chip area, 光罩/tool/開發人力也要算進去
09/21 22:29, 78F

09/21 22:32, , 79F
量不夠"很"大的chip根本不划算
09/21 22:32, 79F

09/21 22:32, , 80F
固定成本就不用嘴了
09/21 22:32, 80F

09/21 22:33, , 81F
而且像是AP這種競爭激烈的chip, 不往下走根本就是投降
09/21 22:33, 81F

09/21 22:36, , 82F
但是其他更多數的ic 是不一定會再往20nm 以下走
09/21 22:36, 82F

09/21 22:38, , 83F
另一個考量是 數位不夠大 不會往下走
09/21 22:38, 83F

09/21 22:40, , 84F
整個製成競爭的故事 有可能在20nm開始不同了
09/21 22:40, 84F

09/22 08:36, , 85F
好像不是避稅.內部人說 真得是A併B,
09/22 08:36, 85F

09/22 21:29, , 86F
這串推文真的是看的出好幾個前輩高手
09/22 21:29, 86F

09/22 21:34, , 87F
看趨勢本來就因人而異,但以自身工作經驗得出的觀察和
09/22 21:34, 87F

09/22 21:34, , 88F
判斷至少言之有物
09/22 21:34, 88F

09/22 22:58, , 89F
社會組不要來亂
09/22 22:58, 89F

03/15 21:04, , 90F
三年後回來看這篇,發現台灣物聯網還在爬
03/15 21:04, 90F
文章代碼(AID): #1L_xlebo (Tech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L_xlebo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