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從分紅費用化開始「回不去」的藉口「不可.

看板Tech_Job作者 (Anubis)時間10年前 (2014/02/24 10:52), 編輯推噓14(14017)
留言31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來,為了賺P幣,我要來戰鬼話連篇的整個文章的邏輯思考! 1,分紅費用化是對的,因為避免這些經理人兼股東消費小股東的正義。 2,就算沒有分紅費用化,請問公司所有資金配置的研發比例占多少? 3,政府提供租稅優惠,幫廠商找客戶辦展覽,請問是還要政府是要提供什麼才叫 政府有幫助? 免費的研發+免費的勞工?? 4,國外的創投環境只會比台灣的更苛刻吧??若說angel investor對回收的效益的 要求,有比台灣廣大被坑殺的小股東跟政府的官商勾結來的容易嗎? 5,工研院不做研究,台灣的廠商做不做研究?? 6,整篇說是分紅費用化造就回不去,有沒有說明整間公司為什麼從上到下的股東 跟經理人,就是不花錢在人力跟研發的環境??到底是上下自肥,還是經理人的 決策有問題??? 我不針對發文者的公司做批判,只是這麼多上市櫃公司的行為跟作為,實在也難 讓人認同這些國家提供優惠及輔導的良好立意,被層層轉化到經理人及股東們去 買跑車,買房,養小三的實際作為上。講實在一點,就是這些資源及利潤嚴重的 分配不均了,被消費的層面擴大了,這時後再講回不去跟分紅費用化有關,誰要 去相信??!! ※ 引述《stevenyeh (steven)》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J2frXHh ] : 作者: stevenyeh (steven) 看板: Gossiping : 標題: [新聞]從分紅費用化開始「回不去」的藉口「不可. : 時間: Mon Feb 24 09:16:14 2014 : 從分紅費用化開始 「回不去」的藉口 「不可逆」的苦果 : 1.媒體來源 : 2014/02/24 電子時報 記者/陳慧玲 :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 在產業競爭的過程中,殺價或任何競爭手段可以讓對手失敗,卻不會讓對手在一夕之間消 : 失,因為,競爭只是催化劑,所有公司的滅亡都是自殺的結果。諾基亞(Nokia)是如此, : 摩托羅拉(Motorola)又何嘗不是。鑑古知今,持續犯錯的自殺式行為,才是滅亡消失的原 : 因。企業如此,產業如此,國家也是如此。 : 台灣電子產業當前遭遇的困境,其實是敗在1997年到2008年之間政策環境的改變。 : 有人問我,我敢不敢投大錢在3、5年後才可能起來的技術?我必須說,我敢投資,但我的 : 股東不會同意。 : 在台灣,即使是掛牌公司,就算1年能賺新台幣30億元,但若宣布投資新台幣10億元在3年 : 後或5年後才可能起來的產品技術上,第一個被修理的就是公司股價。 : 這不是在不在乎公司股價的問題,當公司需要吸引人才,股價是最快能得到認同的指標。 : 所以,股價被修理或許是小事,但長期下來的雪球效應就會是大事,是關乎人才的大事。 : 不可逆?回不去? 是藉口還是苦果 : 在台灣,不論是新創公司或是掛牌公司,要投入基礎科學與先進技術研究,不只是熱情或 : 是勇氣的問題,也不只是有沒有錢的問題,而是有沒有辦法把錢拿出來花,是環境、是思 : 維的問題。 :   : 與其他國家的企業相比,以前日本企業賺錢的時候,的確是做許多基礎先進科技投資,但 : 後來不賺錢了,就由日本政府跳出來做;同樣的,我們看到三星集團(Samsung Group)在 : 先進科技上的投資,但南韓政府研究機構的投資也相當可觀。 : 回過頭來看台灣,很多人詬病工研院,但不可否認的是,工研院對台灣電子業人才培育是 : 有貢獻的。近幾年工研院等法人單位的預算被立法院大砍特砍,讓這些單位忙著為生計打 : 算,還有辦法可以做什麼尖端研究嗎? : 很多人說工研院、資策會等法人單位不爭氣,既做不出什麼好產品、又要與民爭利。這當 : 然是必須改變的問題,但在先進科技投資上,法人研究單位應該要有的角色則是另一個問 : 題。 : 民間企業沒有能力、沒有餘裕,政府單位沒有資源、沒有條件,那麼,在攸關未來競爭力 : 的先進科技投資布局,台灣究竟要靠誰? : 這是台灣過去這10多年逐漸生成的怪現象之一,也是我們現在正在嚐的苦果。因為,相較 : 於大陸政府大舉透過政策扶植產業,台灣這幾年談的不是扶植,而是公平。 : 當年員工分紅費用化要實施之前,其實就有許多爭議存在。當初推動員工分紅費用化的理 : 由除了租稅公平正義外,政府與學界拿出來告訴電子業的說法是,若台灣公司的財報標準 : 與美國一致,企業享有的本益比就能比照美國NASDAQ市場的本益比。但事實上,現在台灣 : 科技企業的本益比有比較高嗎?而整個分紅費用化制度設計之初,還有庫藏股、特別股等 : 配套措施,當初也說好要逐一落實,現在呢? : 坦白講,當年如果沒有員工分紅配股,台灣不會吸引、培養、蓄積出這麼多電子業人才。 : 但在分紅費用化之後呢?講實話,電子業工時很長,折算下來的報酬率其實不高。這樣一 : 來,電子業還有吸引力嗎? : 台灣的優秀學生選讀的科系從醫學院轉變成電子工程,其實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轉變。但如 : 今電子業已不再是優秀學生的選擇,所以對電子業而言,現在台灣人才越來越少,國外的 : 人才又進不來。一個產業幾十年打下的基礎,短短5年就這樣流逝消失。 : 這也是台灣過去幾年出現的怪現象,也是我們現在正在嚐的苦果。而健保制度對醫生體系 : 的影響,教改制度對未來社會結構的挑戰,也都是如此。 : 5年前,業界就有人預言諾基亞會從一線品牌業者之列中消失,我相信,當時的諾基亞不 : 是不知道問題所在,但為何無法扭轉命運?事實上,許多公司都有同樣的狀況,明知有錯 : 、明知有問題,卻沒有做出改變,最後的結果自然就與預期一樣。 : 我想舉一個例子,若干年前,新加坡政府原本推動的製造業發展政策明顯陷入困境,因而 : 轉向開放賭場,發展旅遊服務業。當時,這在新加坡內部也引發很大的爭執衝突。 : 對國家領導人而言,當國家發展遭逢困境、浮現隱憂,國家領導人的選擇,決定了「可逆 : 」,或是「不可逆」,所謂的「再也回不去了」,忽略的是事在人為的選擇。 : 創業潮沒有消失只是艱苦 最擔心撐不住  : 當年我們創業的時候,政府沒有特別做什麼,只是給了一個環境,有租稅優惠,有好學校 : ,有好人才,就是這樣而已。有人問我說,2000年之後創業的人是不是更辛苦? : 創業都是辛苦的,但不可否認,單以電子領域來看,現在創業的確是更辛苦,因為創業門 : 檻越來越高。當年,我們拿出新台幣3,000萬元就可以創業,但現在可能要3,000萬美元, : 因為製程、技術整合、人力團隊等要素的成本都更高了。 : 另一個更辛苦的原因在於題目越來越少,現在市場資訊太透明,市場要什麼大家都知道, : 能做的早就有人做。而以前台灣新創公司會羨慕美國公司可以募資5,000萬美元、找200個 : 人、做3年不求獲利,但現在大陸新創公司也有同樣的待遇,甚至是更好。只不過,台灣 : 新創公司從過去到現在,都沒有這樣的環境。所以,在台灣創業辛不辛苦?當然辛苦,而 : 且是越來越辛苦。 : 要募錢、要找人,都不是容易的事,台灣有沒有足夠的人?美國人、印度人會不會來?這 : 些都是問題。而有沒有好題目?我們能不能做得來?能不能繼續做下去?則是3個不同層 : 次的問題。 : 台灣現在還是有創業潮,很多年輕人都比我那一代更勇敢,更不怕死,因為他們面對的環 : 境條件比我當時更辛苦。台灣這一波創業潮,也許還是會有很多失敗,但有持續創業的這 : 一代,台灣就還有累積的機會,除了養出人才以外,也堆積出台灣未來的可能性。 : 過去那些不可逆的苦果,不能成為回不去的藉口,對於已經證明是錯的事,我們不能蓋起 : 來假裝沒看到,必須要做出改變,要為下一代做出改變。這一代創業的艱困是事實,但只 : 要創業潮還在,不論再怎麼辛苦,台灣總是還有機會再賭一把。(本文由潘健成口述,記 : 者陳慧玲撰寫。) 潘健成1997年畢業於交通大學,1999年獲交大碩士學位,2000年創立 : 群聯電子,現任群聯電子董事長。 : 3.新聞連結: : (超過一行或有中文網址請縮個網址! 板規內文有提供縮網址網站)←看完可刪除此行 : 4.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劣文"請注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7.11.24

02/24 10:57, , 1F
台灣分紅費用化已經失去當初設立的意義
02/24 10:57, 1F

02/24 11:00, , 2F
好久不見...這裡是台灣(我指失去原本立意好像也正常,哈哈)
02/24 11:00, 2F

02/24 11:04, , 3F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啊 每個人努力把自己口袋塞滿
02/24 11:04, 3F

02/24 11:05, , 4F
管他啥未來的 把自己口袋裝飽飽就對了
02/24 11:05, 4F

02/24 11:07, , 5F
替代方案才是重點
02/24 11:07, 5F

02/24 11:08, , 6F
政府強制介入,提撥故定獲利給員工
02/24 11:08, 6F

02/24 11:12, , 7F
推這篇 根本就公司自己不願投資 硬要政府提供資源人才
02/24 11:12, 7F

02/24 11:13, , 8F
但政府需要提供更好的創業環境是對的
02/24 11:13, 8F
我是擔心「提供更好創業環境」這個良美立意又被拿去利用。 這些資本家要設立一家小公司的難度,簡直是太低了。當所有 營造出來的資源,在原本政府審核能力人立資源全部不足的情 況下,就好比企業放款,創業貸款,被這些資本家拿去運用的 機會就非常的大。 好比說我們的公益彩券,又是要保護弱勢又是要身障人士等等 的規定,重點來了,創立要保證金xxx萬好像(?!),那麼這些 社會弱勢的人士,光是要創立就要先弄出這些保證金,請問是 哪裡來?? ※ 編輯: damm 來自: 122.117.11.24 (02/24 11:19)

02/24 11:19, , 9F
他跟本沒說費用化是錯的 他質疑的是配套沒做
02/24 11:19, 9F
我就是要講這個好笑,請問他要什麼「配套」去配合他的「實際作為」?

02/24 11:21, , 10F
配套這兩個字根本沒有出現在台灣政府跟老闆的字典裡
02/24 11:21, 10F

02/24 11:21, , 11F
對阿,本來就給他很多配套了,他做了什麼?
02/24 11:21, 11F
※ 編輯: damm 來自: 122.117.11.24 (02/24 11:22)

02/24 11:24, , 12F
只養工研院還不夠 還要免費技轉才叫做挺 lol
02/24 11:24, 12F

02/24 12:02, , 13F
關於4 創投環境不好是要怎麼發展到官商勾結坑殺股民的時期?
02/24 12:02, 13F

02/24 12:20, , 14F
有這麼多大大憂國憂民真是件好事!
02/24 12:20, 14F

02/24 12:47, , 15F
台灣公司最大問題就是股東只想壓員工收入
02/24 12:47, 15F

02/24 13:01, , 16F
推 這篇原文說分紅費用化之後→"科技業工時長,但報酬率折
02/24 13:01, 16F

02/24 13:01, , 17F
算不高"
02/24 13:01, 17F

02/24 13:07, , 18F
撰稿記者不覺得這樣寫哪裡怪怪的? XD
02/24 13:07, 18F

02/24 13:09, , 19F
那不就剛好證明分紅費用化可以讓ROE趨近真實嗎?
02/24 13:09, 19F

02/24 13:19, , 20F
我覺得原文說分紅費用化後造成經濟頹靡 股價下跌 根本自打嘴
02/24 13:19, 20F

02/24 13:20, , 21F
巴 原文作者是老闆 他說吸引不到人才 如果你願意給員工好分紅
02/24 13:20, 21F

02/24 13:21, , 22F
不要差過去太多 人才會流失? 所以你的說法間接證實了如果你們
02/24 13:21, 22F

02/24 13:21, , 23F
願意付出成本請人 經濟不會一蹶不振 現在的慘況根本自找的
02/24 13:21, 23F

02/24 13:23, , 24F
創業成本變高 但創業需要前人投資啊 你們願意投資嗎
02/24 13:23, 24F

02/24 13:35, , 25F
鬥臭最行 專門鬥中產階級 高級老闆都不鬥 ㄏㄏ
02/24 13:35, 25F

02/24 13:36, , 26F
國外要挖 台灣的錢砸得過大陸美國嗎
02/24 13:36, 26F

02/24 13:59, , 27F
"配套"明白的說,就是"我不能把人事成本轉嫁給股東了,政
02/24 13:59, 27F

02/24 14:00, , 28F
府要找一個新的替死鬼出來",都沒想過自己拿超過嗎.ㄎㄎ
02/24 14:00, 28F

02/24 14:18, , 29F
就是當年分紅化發股票股本膨脹太多,現在獲利都很難看
02/24 14:18, 29F

02/24 14:20, , 30F
而且現在還是可以發股票,只是要照價認列成本
02/24 14:20, 30F

02/24 18:41, , 31F
原文是幫現在政府解套... 很明顯呀...
02/24 18:41, 31F
文章代碼(AID): #1J2hFpP- (Tech_Job)
文章代碼(AID): #1J2hFpP- (Tech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