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道家] 大逝遠反

看板Taoism作者 (☑一字千金)時間12年前 (2011/11/01 22:28), 編輯推噓4(4040)
留言4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1 (看更多)
: : : 我認為逐字考是正確的 : 我也是以此態度去判斷"周行而不殆"雖為增入,並未違反章旨 : 謝謝您的理解 關於 呵河坷阿(ㄜ)哥 這類字 有陽性和動態的意義 這牽涉到同源字跟古韻的東西 以我的能力暫時沒辦法解答的很充分 只能說 就算是古文 字也有其新舊演化之分 以右文說為例 要在文字中找到 系統的解釋 就會牽涉到文字的同源與否 它的使用判斷有其限制 並非是種黃金定律般的存在 蓋文字是不斷合流演進的 例如楚人可能把字詞的陰陽性分得鮮明些 加了秦晉的字和用辭後 念起來差不多的就寫成一樣的偏旁 這時候同聲類字中可能就有異類了 但各民族語言分陰陽性的例子不少 不能說現今雜染到 充斥著反例 就認定當時沒有一定的系統存在 除非真的相信文字完全都是倉頡造的 否則在完全解碼其演化前 必然存在反例與爭議空間 (這也是春秋就有訓詁學以及我行文會先舉反例的原因) 所以與其說 我把右文說當寶 不如說 我把它看成是種雙刃刀 只是在判斷這些字辭時 值不值得用? 如同在切河豚的時候 要選擇一把不能把肉切很好 但不會受傷的鈍刀           還是選擇一把危險 但可以河豚肉切得特別緊緻細密的刀           亦或找一把折衷的選擇  不管選擇那一把 總要保留些再被推翻的彈性 這些都是求道者必經的過程 因為我們永遠在渴望一把更好的刀 (故老子曰: 是以 能蔽而不成) 一般來說 疑義字的解釋  如果能找到 甲骨文到金文的演進方式 言之在理的話 差不多就可以確立或推翻了 以武字起源為例 春秋左傳作 止戈  字形沒錯 但意思為什麼會是停止干戈呢? 在窮兵黷武的時代中 崇尚武德的思想 是否真那麼普遍? 這中間有很大的懷疑空間 但仔細品味 止 的演進 最早它是當作 腳印 的用法 步 這個字就是兩個腳印所組成 所以將 止 看成腳印 止戈 解成 持戈行進 顯然是比 停止干戈 更有力的說法 雖然少了點浪漫情懷 但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思路演進上的緊密感 不少人在佛經或道經解讀上會犯些很莫可奈何的錯誤 是因為他們並不要求每步思路要怎麼踏得實在 只要最後聽起來的境界高就好 也難怪現在坊間名門一堆經解得讓人很無言 以前曾提過圓覺經的例子(這個不是我解的 但我同意這解法)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滅盡,不入斷滅~ 這 相因 只是作為相互依附的意思 偏偏就能有些和尚解成 互相成彼此的因果 還有人一直盧我問:有沒有可能 它們真的是互為因果?? 雖然思路的緊密感 有種主觀成份 直接排除掉某些選項 似乎也不太客觀 但有些地方真的要跳脫來看  真正的經典 不可能會容許 那些牛頭不對馬嘴的句子對在一起  即使它們個別聽來都有幾分道理 (請別拿聖經舉證 吐槽它會得罪一票人) 最後換個具象化的方式 談談 周行而不殆 的嚴重性在那 以上帝類比於道 四時運化之規則類比於周行而不殆 字辭    譯義             觀眾反應 有物    沒有對立區隔的實有本體    看老子寫什麼 混成    祂無上無下無外無內無始無端  原來在講 道       無變亦無窮盡 渾然而成     先天地生  祂是宇宙形成的本祖      理解道的始基性質 潚呵!   祂雖然清澈澄明        發現道之於人雖清澈得毫無隱瞞 漻呵!   卻廣大的令人不知其深遠    卻廣大的超越知識所能分割肯定 獨立而不改 祂是獨立而完滿的存在     了解 道 的純粹性       若非如此 不會道法自然    此時還focus on 道       遵循祂自身的律則 周行而不殆 對祂循環往復的運動作肯定   此時焦點不在 道 上                      而是放在四時循環的規律上                      道 在這段從本體變為規則 可以為天下母               觀眾以為母體就是這樣循環往復的規則 大逝遠反                 觀眾以為都是談循環往復的特性 道大~國中有四大             觀念開始與 大 脫節                       牛頭開始不對馬嘴           ~道法自然                因為無法理解此處所謂 大 的超越                      所以將 道法自然 曲解為道純任自然                      的天然或自然主義                      以為凡事放乎天然自然叫作合道                      某些儒家權威開始曲解道家為                      自我放逐主義 無法經世濟民 ____ 獨立起於祂的自足 不改起於祂的完滿 這是形容 超越知見 的 道 周行因為XXXX 不殆因為XXXX 至多也只能形容 知見得以想像 的 天 這和老子所提的道 是截然不同的存在 因為道是超越形名概念的,超越認知的; 我們的概念根本不能指涉道,更不能得知道的形態。 對道的指涉既然不可能,因此對道循環運動的肯定,當然是荒謬而不可能的。 而一些搞不清楚定義者 鬧的笑話也很多 例如許抗生繼承南宋葉適「有天地與人,而道行焉;未知其孰先後也。」的思想, 認為「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是錯誤的, 許抗生說: 「有天則有天道,有地則有地道,有人則有人道。  天不法道,道亦不法天,它們兩者之間的存在沒有先後的關係。  老子把「道」說成是先於天地而存在的,則顯然是錯誤的。」 這裡提出幾個觀念加以澄清: 壹、「道」不是存在於事物之中的原理,   所以「有天則有天道,有地則有地道,有人則有人道。」   其中所說的「道」只不過是事物的原理或物理,   和老子的「道」完不同。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正是在說明「道」不是天地本身的原理,當然更不是人本身的原理。 貳、「先天地生」的「先」字和第四章:「象帝之先」的「先」一樣,   是「本祖」的意思,並不是指時間的先後。   因為「道」是無限的,時間是局限閉鎖的,   局限閉鎖的時間不能指涉「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227.64 ※ 編輯: nknuukyo 來自: 122.116.227.64 (11/02 20:30)

11/03 16:04, , 1F
武者,一代到此為止,止戈則是動武需以戰止戰,非增
11/03 16:04, 1F

11/03 16:04, , 2F
添新戰役~
11/03 16:04, 2F

11/03 16:13, , 3F
你說持戈行進,我很難接受~
11/03 16:13, 3F

11/03 17:42, , 4F
b君似乎忽略了一個點 那就是左傳說的武的功能中 戢兵是
11/03 17:42, 4F

11/03 17:43, , 5F
其一 從這個文本的脈絡觀察 這邊應該不是談武的意義喔
11/03 17:43, 5F

11/03 17:44, , 6F
(這邊的武是當軍事行動解)
11/03 17:44, 6F

11/03 18:08, , 7F
v君的邏輯,恕在下無法苟同~建議針對n君上下文來判讀
11/03 18:08, 7F

11/03 18:09, , 8F
左傳: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
11/03 18:09, 8F

11/03 18:10, , 9F
安民、和眾、豐財者也。」其中並無持戈行進之義~
11/03 18:10, 9F

11/03 18:12, , 10F
這種說法是: 為賦新"意"強說"走",無法認同~
11/03 18:12, 10F

11/03 20:22, , 11F
不 我是說 止戈為武的原文如您所引這段
11/03 20:22, 11F

11/03 20:22, , 12F
其所指乃>戰爭的功能有....止戰
11/03 20:22, 12F

11/03 20:23, , 13F
而非指 戰爭的意義...止戰
11/03 20:23, 13F

11/03 20:23, , 14F
您既然所引用的文本所談的是武的功能為止戈 那放在這邊的
11/03 20:23, 14F

11/03 20:24, , 15F
討論 武的意義是__ 恐怕是引證上的錯誤了
11/03 20:24, 15F

11/03 20:25, , 16F
如果您反對武的意義有"持戈步行"的說法 或許要從其他角度
11/03 20:25, 16F

11/03 20:26, , 17F
切入或引證 一點淺見 供您參考
11/03 20:26, 17F

11/03 20:31, , 18F
如果持戈步行=戰,那總統府前的遊行就是戰了~
11/03 20:31, 18F

11/03 20:33, , 19F
別急 我沒說甚麼是戰 我只是說 您所引的內容無法說明甚麼
11/03 20:33, 19F

11/03 20:33, , 20F
b兄 坦白說以前看佛板文章覺得您程度不錯
11/03 20:33, 20F

11/03 20:33, , 21F
是戰(or戰是甚麼) 對吧
11/03 20:33, 21F

11/03 20:34, , 22F
回v大,我不覺得我引的內容要說明什麼~
11/03 20:34, 22F

11/03 20:34, , 23F
不過今天似乎有點激動 人晚節要能保 想清楚再動作較好
11/03 20:34, 23F

11/03 20:35, , 24F
^^
11/03 20:35, 24F

11/03 20:37, , 25F
言語文字如果可戰,那就"干戈"之形訴於文字的條件就
11/03 20:37, 25F

11/03 20:37, , 26F
打錯更正(甚麼是"武"or"武"是甚麼)
11/03 20:37, 26F

11/03 20:38, , 27F
不成立了;如果n大認為我在用文字戰,那你講的干戈
11/03 20:38, 27F

11/03 20:38, , 28F
連飛行器都出來跟造字扯上關係了 也不用言語就自敗了..
11/03 20:38, 28F

11/03 20:39, , 29F
之形要在文字就不成立了。難道創文字都要"會意"?
11/03 20:39, 29F

11/03 20:40, , 30F
飛行器是n大先提出的,小弟只是藉題發揮,如果你認為
11/03 20:40, 30F

11/03 20:40, , 31F
連飛行器都出來跟造字扯上關係了 也不用言語就自敗
11/03 20:40, 31F

11/03 20:40, , 32F
那倒是n大先提出的舉例~
11/03 20:40, 32F

11/03 20:41, , 33F
勉強說總統府前持戈前進是戰好了,雖然絕多數人無法
11/03 20:41, 33F

11/03 20:42, , 34F
同意,但你也可以解釋成統戰,要嚇嚇他們等藉口,展
11/03 20:42, 34F

11/03 20:43, , 35F
示國防實力等,算是戰等的說法~
11/03 20:43, 35F

11/03 20:44, , 36F
古人本來就不可能先用交通工具動武 然後才用步
11/03 20:44, 36F

11/03 20:45, , 37F
我拿這最根本的東西駁你 還硬凹成飛行器算不算行
11/03 20:45, 37F

11/03 20:45, , 38F
擺明以今人之是駁古人之非 不倫不類
11/03 20:45, 38F

11/03 20:47, , 39F
連教老外中文 他們都曉得這種作法很無聊
11/03 20:47, 39F

11/03 20:48, , 40F
再說一次,飛機是某人先提的;再者,你的理既無法穿
11/03 20:48, 40F

11/03 20:48, , 41F
這樣瞎搞自然沒中文字找不到反例 若還能以此沾沾自喜 
11/03 20:48, 41F

11/03 20:48, , 42F
那我也只有見不賢內自省了...
11/03 20:48, 42F

11/03 20:48, , 43F
越時空,也算不成理,僅算推論~無法成理
11/03 20:48, 43F

11/03 20:50, , 44F
戰象、戰虎與海戰船古代有之~沒有特殊~
11/03 20:50, 44F
文章代碼(AID): #1Ei07twI (Taois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i07twI (Tao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