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今天的空汙也未免太扯... 扯翻

看板TaichungBun作者 (北極星K)時間6年前 (2018/01/05 10:49), 6年前編輯推噓16(18271)
留言91則, 11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8/8 (看更多)
看到討論空氣盒子 基本上中研院有研究了 準確度高達九成以上 資料喔 茫茫大海 請很有空的人自己去找 呼吸是及時的 不是平均空氣 你出門要不要戴口罩 我都是看空氣盒子 這是它的好處 壞處就是有人放室內 (測空氣清淨機厲不厲害) 或放的地方不對 造成跟整個區域的趨勢不太一樣 這個很簡單 我都是直接忽視 環保局的監測儀器也不是沒有問題 1.設備超過15年 一般年限是10年 by蔡春進教授 2.手動會有誤差 鹽類會有誤差 by蔡春進教授 3.有時候會設備維修等等 例如昨天中午 就有推文說大里站就曾經歸零 空氣聯盟也曾舉出二林站也發現一樣的現象 族繁不及備載 其實 環保署還有研究空氣指紋 但每次被問 就支支吾吾 美國NASA也放了一些儀器在台中 空氣指紋 這些監測數據 不知道政府有沒有拿到 拿到後 不知道會不會公布 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7186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237.20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chungBun/M.1515120575.A.0F9.html

01/05 10:58, 6年前 , 1F
那個...空氣盒子是陳伶志主導的計畫
01/05 10:58, 1F

01/05 10:59, 6年前 , 2F
而他本人就是中研院院士
01/05 10:59, 2F

01/05 10:59, 6年前 , 3F
自己開發的產品當然要說很準啊......
01/05 10:59, 3F
中國也有研究 也是高達九成以上準確率 而且連南韓都來台灣 向空氣盒子取經 甚至做了多達數百頁的統計 證明空氣盒子有用 有興趣去下載空氣盒子的app 滑到南韓去 會發現南韓是世界數量第二多的國家

01/05 11:10, 6年前 , 4F

01/05 11:11, 6年前 , 5F
其實主推空氣盒子的NGO自己都承認準確度不及測站
01/05 11:11, 5F

01/05 11:11, 6年前 , 6F
建議拿來做趨勢觀察 或在附近無測站時輔助參考
01/05 11:11, 6F
""微型測站的準確度當然不及專業測站"" 他沒說是環保署的測站 因為環保署的有文列那些缺點 而這些缺點NGO都有提 但是環保署都在裝死

01/05 11:15, 6年前 , 7F
痾 "空品更詳盡資訊還是要參考環保署測站"
01/05 11:15, 7F
因為更詳細 就是只有pm2.5 你要看 SO2 O3等 當然只好參考環保署阿

01/05 11:15, 6年前 , 8F
該發文者所指的專業測站應該就是環保署測站
01/05 11:15, 8F

01/05 11:16, 6年前 , 9F
不然台灣還有其他專業測站嗎?
01/05 11:16, 9F

01/05 11:16, 6年前 , 10F
陳伶志回文不就是澄清與環保署測站的差異?
01/05 11:16, 10F

01/05 11:16, 6年前 , 11F
空氣問我喉嚨跟眼睛最知道
01/05 11:16, 11F

01/05 11:20, 6年前 , 12F
我對陳教授發文的理解與原PO不同喔
01/05 11:20, 12F

01/05 11:20, 6年前 , 13F
我認為他已經把空氣盒子的功能跟限制說得很清楚了
01/05 11:20, 13F

01/05 11:21, 6年前 , 14F
優: 接近民眾實際接觸的各式污染源
01/05 11:21, 14F

01/05 11:21, 6年前 , 15F
優: 五分鐘更新一次 較環保署每小時更新來的即時
01/05 11:21, 15F

01/05 11:22, 6年前 , 16F
缺: 準確度不及專業測站
01/05 11:22, 16F

01/05 11:22, 6年前 , 17F
空氣盒子數據不穩定最明顯例子就是昨天
01/05 11:22, 17F

01/05 11:22, 6年前 , 18F
缺: 使用與校正標準尚在研究當中
01/05 11:22, 18F

01/05 11:23, 6年前 , 19F
當雨天濕氣高時,空氣盒子彼此之間會出現很大差異
01/05 11:23, 19F

01/05 11:23, 6年前 , 20F
這跟環保署測站應該視為兩種互相配合的觀測方法
01/05 11:23, 20F

01/05 11:23, 6年前 , 21F
而且,應該沒有人空氣盒子買來會定期做校正吧?
01/05 11:23, 21F

01/05 11:23, 6年前 , 22F
雖說環保署測站老舊,但至少有定期維護
01/05 11:23, 22F

01/05 11:24, 6年前 , 23F
但"大範圍" "平均" 數值的高低應該以環保署為準
01/05 11:24, 23F

01/05 11:25, 6年前 , 24F
如果住家附近有特定汙染源 ex.工廠 餐飲 吸菸
01/05 11:25, 24F

01/05 11:25, 6年前 , 25F
這時候再輔以空氣盒子的數據做參考
01/05 11:25, 25F

01/05 11:30, 6年前 , 26F

01/05 11:31, 6年前 , 27F
這是空氣盒子開發者的FAQ 第一點就寫到準確度的問題
01/05 11:31, 27F

01/05 11:33, 6年前 , 28F
裡面就有a大說的空氣盒子容易被水氣影響高估的問題
01/05 11:33, 28F

01/05 11:34, 6年前 , 29F
第一點也提到設備價差上百倍 精準度會有落差
01/05 11:34, 29F

01/05 11:35, 6年前 , 30F
第四點也提到最快有可能使用一年後就失準
01/05 11:35, 30F

01/05 11:36, 6年前 , 31F
其實開發者自己很清楚這個設備的用途跟侷限
01/05 11:36, 31F

01/05 11:37, 6年前 , 32F
只是很多人可能用之前沒有好好了解 蠻可惜的
01/05 11:37, 32F

01/05 11:37, 6年前 , 33F
https://env.healthinfo.tw/air/ 中部pm2.5真的很
01/05 11:37, 33F

01/05 11:37, 6年前 , 34F
over 本地汙染源太可怕了吧..
01/05 11:37, 34F

01/05 11:40, 6年前 , 35F
彰化測站發生了什麼事?
01/05 11:40, 35F

01/05 11:41, 6年前 , 36F
每次看一片紫,怎會不準確
01/05 11:41, 36F
還有 20 則推文
還有 7 段內文
01/05 12:20, 6年前 , 57F
痾,我不大清楚你提宇昌案想表達的是什麼
01/05 12:20, 57F
你先討論看看 環保署為什麼怎麼不解決缺點的原因為何?!

01/05 12:21, 6年前 , 58F
總之中研院基層研究員沒在鳥政府,這是事實
01/05 12:21, 58F

01/05 12:22, 6年前 , 59F
如果你可以提供相關研究供參考,我很樂意閱讀
01/05 12:22, 59F

01/05 12:23, 6年前 , 60F
第一,我不確定您所謂“缺點”對於數值的影響如何
01/05 12:23, 60F

01/05 12:24, 6年前 , 61F
第二,我不在環保署工作,無從得知他們有無解決該
01/05 12:24, 61F

01/05 12:24, 6年前 , 62F
該缺點
01/05 12:24, 62F

01/05 12:25, 6年前 , 63F
所以我當然無法回答你他們為何不解決該缺點
01/05 12:25, 63F
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57978 中興環工莊秉潔教授認為,PM2.5濃度不應用20年前老舊手動量測,濾紙硝酸銨會揮發而 低估測值。 交大環工蔡春進教授認為 台灣用美國1997的PM2.5標準,己落後20年。另台灣的手動PM2.5採樣数据低估10-20%,每 年花數仟萬元作全台1/3测站比對,將自動儀器测值調成和手動儀器一樣,但自动儀器狀 況很不好,手動儀器PM2.5值又低估,真是很糟糕。 https://m.ctee.com.tw/industrynews/s/40502 長達四個月比對空氣盒子和環保署測站的監測數據,研究結果具參考價值。 https://goo.gl/Pma234 此外,參與LASS和空氣盒子推動的中研院陳伶志博士表示,環保署測站測量的是大氣均勻 混合後的濃度,通常是在距地10公尺左右的空曠處,#民間站點量的是生活區域的瞬間濃 度,兩者的測量工具、方法和目的都不相同,#直接拿來相比較是不洽當的。而質疑民間 測站的準確度是沒有必要的。二者的工作原理本就不相同,所得的數值當然會有出入,更 不用說兩者的成本天差地遠,怎可能要求幾百塊的東西和幾百萬的東西一模一樣。#只要 民間測站的數據有一定程度的準確性和彼此量測數值的一致性,那麼 #透過大量密集的民 間測站佈建與大數據分析,其所呈現的污染變化趨勢,便能具有一定程度的參考性。 官方測站或許準確性較高但不即時,跟民眾需求有落差,而微型測站不那麼準卻是即時數 值,#適合大衆自我防護。不同工具的定位不同,各有互補,環保局發這樣的新聞稿,是 想討罵捱嗎?

01/05 12:48, 6年前 , 64F
P大,你沒看你引的工商時報報導寫的是什麼嗎?
01/05 12:48, 64F

01/05 12:48, 6年前 , 65F
「在濃度高低變化與標準測站有相近的變化趨勢」
01/05 12:48, 65F
那你有看到環保署測站低估的問題了嗎?20年前的方法耶 還改手動 自動機器又老舊 都說低估10-20%了阿

01/05 12:49, 6年前 , 66F
報導說的"有參考價值" 指的是這個部分 不是絕對值
01/05 12:49, 66F

01/05 12:50, 6年前 , 67F
至於你引用陳伶志博士的部分 不就我上面說的?
01/05 12:50, 67F

01/05 12:50, 6年前 , 68F
空氣盒子的使用有其功能 也有其侷限
01/05 12:50, 68F

01/05 12:51, 6年前 , 69F
最後就是 你引用莊教授跟蔡教授的部分
01/05 12:51, 69F

01/05 12:51, 6年前 , 70F
不過莊教授也沒說低估是低估多少
01/05 12:51, 70F

01/05 12:52, 6年前 , 71F
也無從得知從報導的2016.12到現在是否有修正
01/05 12:52, 71F

01/05 12:52, 6年前 , 72F
所以最後其實就剩下你一開始就提的蔡教授見解而已
01/05 12:52, 72F
https://www.facebook.com/btsuang/posts/10215007104396238 這兩位都是專家 有錯誤 一定會被環保署打臉的 請問反駁文在哪裡?我只看到環保署挨打的份 連提都不敢提 何來改善之說?!

01/05 12:57, 6年前 , 73F

01/05 12:57, 6年前 , 74F
所以現在的問題應該是這個校正方式是否科學?
01/05 12:57, 74F
問題是有人覺得南韓人是笨蛋 空氣盒子很好用der 不用急著去說它不準 環保署自己的測站也不是很準 就這樣 ※ 編輯: polarisk (180.217.237.204), 01/05/2018 12:59:02

01/05 13:00, 6年前 , 75F

01/05 13:00, 6年前 , 76F
這篇報導裡面有環保署的回應
01/05 13:00, 76F

01/05 13:02, 6年前 , 77F
報導中提到 "依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所做報告,
01/05 13:02, 77F

01/05 13:02, 6年前 , 78F
手動、自動連續監測數值可做到 1:1"
01/05 13:02, 78F

01/05 13:03, 6年前 , 79F
而且沒人說空氣盒子沒價值吧 只是提醒你有其限制
01/05 13:03, 79F

01/05 13:03, 6年前 , 80F
我不大知道一直拿南韓有採購來說是什麼意思?
01/05 13:03, 80F

01/05 13:04, 6年前 , 81F
所以其他沒採購的國家都是笨蛋這樣嗎@@
01/05 13:04, 81F

01/05 13:33, 6年前 , 82F
如是討論 seek大一直拿出他的論點 反而原po就是要大
01/05 13:33, 82F

01/05 13:33, 6年前 , 83F
家認同她說的 是業配的話 吃相難看
01/05 13:33, 83F

01/05 14:37, 6年前 , 84F
離環保署測站5km以上的地方,還要嫌空氣盒子不準?
01/05 14:37, 84F

01/05 14:38, 6年前 , 85F
只要你家不是住在環保署測站附近,空氣盒子只要比你
01/05 14:38, 85F

01/05 14:39, 6年前 , 86F
的鼻子準就好了
01/05 14:39, 86F

01/05 15:42, 6年前 , 87F
離環保署測站近的地方 環保署測站數值比airbox準確
01/05 15:42, 87F

01/05 15:42, 6年前 , 88F
離環保署測站遠的地方 即使airbox比較不準 也還是比
01/05 15:42, 88F

01/05 15:43, 6年前 , 89F
環保署測站有參考性 此外airbox比較即時 環保署數據
01/05 15:43, 89F

01/05 15:43, 6年前 , 90F
比較遲鈍 兩者各自優劣大概就這樣了
01/05 15:43, 90F

01/07 00:06, 6年前 , 91F
笑死人 s大真的是秀才遇到兵 還遇到天兵
01/07 00:06, 91F
文章代碼(AID): #1QJkU_3v (TaichungBu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JkU_3v (Taichung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