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教] 請問是否可用注音學習客語跟台語

看板TW-language作者 (楓笛)時間9年前 (2015/02/23 14:43), 9年前編輯推噓26(260116)
留言142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原文恕刪 想回應一些推文但實在太多內容, 所以用回文來回,也算是回答原樓主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7.106.1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W-language/M.1424628908.A.8DB.html

02/23 02:22,
注音適用國語。
02/23 02:22

02/23 02:31,
這就是你只看到拼音教學的原因。
02/23 02:31

02/23 03:53,
注音只適用於國語其實不完全對 民國教育部發展過方音注音
02/23 03:53

02/23 03:53,
台語注音文獻 http://ppt.cc/kzdg
02/23 03:53

02/23 03:54,
現在要學的話可以參考吳守禮的版本 http://ppt.cc/tBGu
02/23 03:54

02/23 04:37,
我覺得用注音比用拼音難多了...
02/23 04:37

02/23 05:13,
有「臺灣方音符號」。我覺得聲母可以用注音符號,但是
02/23 05:13

02/23 05:13,
韻母用注音符號會有點複雜。
02/23 05:13

02/23 05:18,
舉個例,國語注音裡,ㄣ發"ən",而ㄧㄣ的ㄣ發"n"。
02/23 05:18

02/23 07:02,
所以兩位g大的日母字只有l聲母?如果是,可以用ㄌ。像我只
02/23 07:02

02/23 07:03,
用g、j兩聲母,就只能空格略過了。
02/23 07:03

02/23 07:06,
不是所有人的口音都能用注音表示,要考慮到這些人。
02/23 07:06

02/23 07:12,
要用羅馬字才行
02/23 07:12

02/23 07:12,
守禮仙的版本還不是用到擴增字母,原有注音是不敷使用的
02/23 07:12

02/23 07:15,
我記得檳城人也自己搞一套拼音,福建還有閩拼,這下熱鬧了
02/23 07:15

02/23 07:26,
我還是習慣有數字來標調,明顯多了。
02/23 07:26

02/23 07:28,
臺羅好不容易才在對岸漳泉人的論壇趕走閩拼,現在還有
02/23 07:28

02/23 07:29,
福州人、興化人支持閩拼。
02/23 07:29

02/23 07:50,
注音字母的體積比較大,很快又要換行了。
02/23 07:50

02/23 08:36,
不想看拼音的話,等於也不想看那些拼音寫成的細部討論了
02/23 08:36

02/23 08:43,
大概是想用注音重新一磚一瓦的建構出那些可以討論的東西
02/23 08:43
注音字母體積大,但是不是比拚音容易換行, 這一點得計算「資訊熵」才知道。得同時考量單位所占體積+單位的經濟程度。 若算注音是拼音兩倍體積,若算最大情況,拼音聲母就佔三格,韻尾就佔兩格, 若使用數字調號,台羅tshiong1也是佔了八個半格、四個全格,沒有多省空間。 先不論零聲母,注音至少在聲母空間是固定的,拼音就變來變去了。

02/23 09:59,
謝謝各位的意見 其實我是在香港論壇看到用注音標粵語
02/23 09:59

02/23 09:59,
發音才想來找找
02/23 09:59

02/23 10:00,
只是現行大部分都還是用拼音學 所以感覺注音系統似乎
02/23 10:00

02/23 10:00,
還是有些問題存在
02/23 10:00

02/23 10:03,
所以想來請教板眾 另外我在youtube上看到所謂的增補
02/23 10:03

02/23 10:03,
式注音 跟推文連結的注音系統不一樣,爬文好像也沒
02/23 10:03

02/23 10:03,
有討論,是否也存在著問題呢
02/23 10:03

02/23 10:03,
討論調值這類的場合出現時,注音就矮人一截了。
02/23 10:03
注音跟拼音都是「拼音系統」,使用符號越多,設計上越貼近目標語言,當然越精準 注音矮人一截是因為「拿華語注音去住閩語」 如果「拿閩語注音去住閩語」就很難說矮一截了 比較能詬病的大概是a~z是現代人熟悉的符號,而擴充的注音則不熟 不過「符號難認」從來不是我的藉口,所以對我來說兩者相當 (題外話:私以為語言跟文字都一樣需要被平等尊重, 拉丁字母不過是一種文字,日文字、韓文字、泰文字也都是文字, 沒有什麼誰拼誰比較優劣,只有「誰是為誰設計」自然會比較貼近 拉丁字母又不是為閩語所創,光是聲母三元對立就踢到鐵板,只好修改加長, 增加了「資訊熵」 注音符號也不是為閩語所創,一樣遇到問題,跟拉丁字母一樣都需要修正才能 順利用於拼注閩語)

02/23 10:05,
另外我的母語是客語 請問有推薦的注音教學嗎?謝謝
02/23 10:05
一樣,你可以用台灣方音符號 客語字典也有收錄 如果你要用拼音的話也不是不行,但閩客之間你會遇到撞牆期 因為二元對立時系統與其選p/ph不如選b/p(減少資訊熵) 所以後來漢語拼音、學漢語拼音的客語拼音,塞音都是拼b/p、d/t、g/k 這跟三元對立的閩語不同 你不只會發現客語b/p跟閩語b/p/ph很難對, 你的初濁時間分類知覺(VOT categorical perception)還會不斷干擾你 所以得花額外的力氣 當然,挺過、撐過就是你的 另外推薦你使用哈客網、教育部的客語辭典 先知道你想學的是什麼腔,再來煩惱拼注音系統比較實在

02/23 10:07,
客語我外行,板眾有客家人。
02/23 10:07

02/23 10:17,
注音標粵語...這...粵語有些特徵應該不適合用注音吧。
02/23 10:17

02/23 10:20,
例如:粵語"疆"的讀音。
02/23 10:20

02/23 10:24,
看到覺得挺有趣的 不過應該是小眾自己在玩XD
02/23 10:24

02/23 10:47,
還想到一點,發表論文用的是羅馬拼音,不是注音。
02/23 10:47
這之中有「拼音系統/文字」的議題 可以說台羅拼音或POJ在部分人的書寫上兼顧了文字的功能, 雖可規範,但在實證上,閩語使用者內部仍有分歧, 也就是「拼音」在部分使用者的認知上,已經兼備「正式文字」的地位
還有 106 則推文
還有 1 段內文
02/26 16:57, , 104F
及於漢語中古音。ㄞㄟㄠㄡ複合元音符號的設計是以簡
02/26 16:57, 104F

02/26 16:57, , 105F
馭繁,同時也分別對應了十三轍系統中的四種韻類。我
02/26 16:57, 105F

02/26 16:57, , 106F
所謂「不順不習慣」的部分來自於我們歷來使用注音符
02/26 16:57, 106F

02/26 16:57, , 107F
號的制約:最多三符號拼完音段。客觀來說,iui跟ㄧㄨ
02/26 16:57, 107F

02/26 16:57, , 108F
ㄧ是等位的。giun拼ㄍㄧㄨㄣ,kioi拼ㄎㄧㄛㄧ也沒什
02/26 16:57, 108F

02/26 16:57, , 109F
麼不妥只是因為制約才覺得不順,要多設計複合元音符
02/26 16:57, 109F

02/26 16:57, , 110F
號對應ㄝㄨ,ㄛㄧ也是做得到。同時發音規則也要依目
02/26 16:57, 110F

02/26 16:57, , 111F
標語言適度修正。工具是中性的,不適用也可以改造成適
02/26 16:57, 111F

02/26 16:57, , 112F
用,不習慣也可以久用變成習慣。
02/26 16:57, 112F

02/26 17:04, , 113F
工具是中性的 今天就是要拿韓文來拼客家話、拼台灣話
02/26 17:04, 113F

02/26 17:04, , 114F
、甚至是拼Mandarin都是做得到的,缺乏的音素就給他
02/26 17:04, 114F

02/26 17:04, , 115F
創造、讀法規範。都沒問題。
02/26 17:04, 115F

02/26 17:35, , 116F
P大前段說得不錯。但中段「三符號制約說」恰恰是我花
02/26 17:35, 116F

02/26 17:36, , 117F
了這麼多篇幅所反對的事情。注音不只是三符號拼完音段
02/26 17:36, 117F

02/26 17:37, , 118F
,且一定是聲母、介音、韻母的順序,因此說iui與ㄧㄨ
02/26 17:37, 118F

02/26 17:38, , 119F
ㄧ是等位、只是因符號數目制約而不習慣→這點是我整
02/26 17:38, 119F

02/26 17:39, , 120F
串文所反對的。我仍要再強調一次:注音在語音、音韻的
02/26 17:39, 120F

02/26 17:40, , 121F
不一致之中,選擇往音韻靠攏。P大或諸位當然可以重新
02/26 17:40, 121F

02/26 17:41, , 122F
選擇要往語音靠攏,可是應知曉注音之所取,恰恰是在「
02/26 17:41, 122F

02/26 17:42, , 123F
讓三個符號對應到有意義的音韻地位(音節角色)」只論
02/26 17:42, 123F

02/26 17:44, , 124F
符號數目而忽略符號所代表的地位,是相當可惜的。
02/26 17:44, 124F
換個顏色,我想要再次強調,之所以這麼勤勞說這麼多,是因為我想強調: 1.語音與音韻經常是不一致的。實際發出的語音, 跟語言內部的音韻系統,往往是有落差的。 2.符號系統通常得在上述不一致之中選邊站。以兩 套符號系統(拉丁字母、注音符號)來說,拉丁 字母較常是取語音,而注音符號是取音韻。 3.拿舊的符號系統拼寫新的語言,取語音的好處: (1) 貼近本來發音的狀況 取語音的壞處: (1) 舊有符號不敷使用 解決辦法: (a) 創造新符號(穩固符號數目,穩固資訊熵,如IPA,始終一符號一音) (b) 組合舊符號(減少學習困擾,犧牲資訊熵,如各種羅馬拼音,許多子音經常 得佔兩個字元如ng,遑論母音,五或六個獨立符號根本不夠) (2) 符號不反映音節結構 4.拿舊的符號系統拼寫新的語言,取音韻的好處: (1) 若是音韻結構相似的語言,只要稍作修改,仍能反映音節結構 取音韻的壞處: (1) 舊有符號不敷使用(音韻與真實的語音之間往往有落差,在習得另一語言的音韻 前,往往令人困擾) 解決辦法: (a) 棄守音韻、往語音靠攏、組合舊符號(應該就是諸位的想法了) (b) 執著音韻、創造新符號(我想提出來的觀點) 我只是想要明確列出這些可能,並沒有急著說孰優孰劣。 我渴望大家理解當輕易選擇了往語音靠攏的同時,到底真正被放棄掉的音韻是什麼。 上面這些都是停留在語言學知識內部的討論, 幾乎沒有談到實際執行面(推行的容易度、一般人習慣、輸入法blablabla) 我刻意將兩者分開來,請大家諒解 BTW 世界上以音韻角度設計的文字系統並不少,韓文、藏文、日文假名......都算是。 感謝大家共襄盛舉,歡迎繼續討論 :) ※ 編輯: mapleflute (140.112.147.133), 02/26/2015 18:08:59

02/26 19:24, , 125F
或許可以這麼說,注音的對象毋寧是音位而非音值。所
02/26 19:24, 125F

02/26 19:24, , 126F
謂最多三字原則或可說是韻腹韻尾合一字原則,那麼,
02/26 19:24, 126F

02/26 19:24, , 127F
方言音系非造字不可
02/26 19:24, 127F

02/26 19:25, , 128F
這種造字我也玩過,但文字沒人用也是罔然,那是政治力
02/26 19:25, 128F

02/26 19:25, , 129F
問題
02/26 19:25, 129F

02/26 19:44, , 130F
漢語當然可以解構,因為解構之後有助於準確掌握發音。令
02/26 19:44, 130F

02/26 19:46, , 131F
人無法同意的是全盤否定傳統做法,並貶為噱頭或守舊!
02/26 19:46, 131F

02/26 19:47, , 132F
一個發展已久的系統有他的優點和侷限,沒有必要大肆批評
02/26 19:47, 132F

02/26 21:08, , 133F
注音符號誕生幾年推行幾年,譽為傳統未免溢美
02/26 21:08, 133F

02/27 09:50, , 134F
注音符號是國語第一套拼音符號,當然是傳統了.以前有嗎?
02/27 09:50, 134F

02/27 11:02, , 135F
既然tiu說是以反切為基礎,傳統自然是延續已久的
02/27 11:02, 135F

02/27 11:03, , 136F
我想強調的是符號系統格局的歷史,並非符號本身誕生時間
02/27 11:03, 136F

02/27 11:04, , 137F
說「格局」又有點偏離,應該說是「聲韻調的架構」更精確
02/27 11:04, 137F

02/27 22:19, , 138F
切音字最早推行者是盧戇章,清末在廈門推廣了十幾年(
02/27 22:19, 138F

02/27 22:19, , 139F
廈門話)。改版後又增訂官話福州泉州廣東等方言版本。
02/27 22:19, 139F

02/27 22:19, , 140F
比章太炎的注音字母早了逾廿年
02/27 22:19, 140F

02/27 23:45, , 141F
其實所謂的架構(三拼法)恰好是反傳統的,王、廬的方案
02/27 23:45, 141F

02/27 23:50, , 142F
是雙拼法,和反切的傳統更接近
02/27 23:50, 142F
文章代碼(AID): #1Kwilud2 (TW-language)
文章代碼(AID): #1Kwilud2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