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改編SHE中國話之超high的台灣話

看板TW-language作者 (recta sequi)時間17年前 (2007/05/12 01: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15 (看更多)
※ 引述《MilchFlasche (sarang kua phieonghua)》之銘言: 43 : 1.台北市的戰後中國移民人口比例比台灣的平均比例更高, : 換言之台北市的確有比較高的「外省人」集中度 : (是不是鬧區並非所論,只要是在台北市的行政區內都算) 絕對不只是比較高而已 台北市最後的外省籍人口比例 比起本島第二的新竹市和桃園縣 多了五成左右 足足是全國平均的兩倍 或者直接說 所謂的國語霸權或者是省籍問題 嚴格說來 都是圍繞著台北市發生的 : 2.所以台北市的族群來源比起台灣其他市縣鄉鎮更加複雜, : 口語溝通更容易傾向以華語為主 這點我很懷疑 不要忘了台北人口的複雜是從漢族移民成形就開始的 所謂台北標準腔的大稻埕同安腔台語其實一直都不是盆地多數人的母語 但卻是共同的溝通語 如果把台語這半世紀來在台北盆地的相對式微 推向族群多元的因素 我覺得不大恰當 另外要提醒的是 台北市不管眷村或非眷村外省人口 分布都較中南部為零散 也就是說除了幾個大眷村外 台北市的外省籍人口對台語的需求不見得較低 : 3.因此,家長更會注重華語教育。 : 這樣或許就能融合我們兩人的見解了?:p : 但是2到3之間其實有待證實:p 所以我的看法其實是 台北的國語優勢並非來自於極高的外省比率(因為此一優勢 不只存在於外省人或其他以非台語為母語者 也存在於福佬城鄉移民 特別是其下一代) 而是外縣市居民來到台北市後 因為接觸到由政治核心(特別在政府機關)的國語優勢 讓他們認同單一語言的意識形態 並非難代表農村與落後的台語 相比之下台北在地人因為不存在這種都市焦慮 而且也因為普遍來說較好的經社條件 讓這種對(其實是台北)國語的傾慕 不那麼強烈(其實這在現在的英語教育不也常看到?) 台北在地人和城鄉移民及外省人在社會文化與觀念上的差異 其實在世界上不難找到 去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O. Pamuk筆下的伊斯坦堡也有類似現象 只是因為某些奇特因素 這種同一個都市的不同群體在社會(當然包括語言)上的分歧 在台灣較少被書寫而已 --- 對了 我的大稻埕人阿公還在的時候常恐嚇我不學台語 等台灣獨立就要把我丟進太平洋 後來我才發現不少跟我們家有類似背景的人 小時候都被這麼恐嚇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7.16.198 ※ 編輯: eslite12 來自: 59.117.16.198 (05/12 01:19)
文章代碼(AID): #16HAHhiQ (TW-langu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3 之 15 篇):
文章代碼(AID): #16HAHhiQ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