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勿劉銘傳

看板TW-history作者時間17年前 (2006/11/20 06:23), 編輯推噓9(904)
留言13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http://blog.yam.com/weichen/archives/2498086.html http://myurl.com.tw/k5c3 寧勿劉銘傳 近來的首都政壇吹起一陣劉銘傳風,馬市長自許為劉銘傳的傳人,多次寫文章將自 己直接往劉銘傳連結。最近宋楚瑜也出了一本書,名為《寧為劉銘傳》,以此宣示 他參選台北市長的決心。不過,劉銘傳已為後世所過度美化,也是除了鄭成功外, 少數在臺灣、中國都有極高歷史評價的人物。事實上的劉銘傳,真的有這麼完美? 這是值得商榷的。 劉銘傳在台種種治績最為人所詬病的,無非是美其名為「開山撫番」,實則是對原 住民的血腥屠殺與武裝殖民,其中最為殘暴的首推1887年討伐卑南呂家望社之役, 此役甚至動用到隔年正式成軍,號稱亞洲第一大的北洋海軍。因劉銘傳的請求,天 津鎮總兵丁汝昌率當時陣中最精良、甫抵國門的致遠、靖遠兩艘巡洋艦前來助陣, 在海陸連番砲擊下,幾至夷平呂家望社。類似慘無人道的武力征討,或是欺詐誘殺 不斷,原住民不是被滅族,就是逃離原本的活動領域,往深山遷徙。劉銘傳並將漢 人移往原住民區域,剝奪原住民生存空間,也導致原漢關係的緊張不斷。胡適的父 親胡傳就曾對劉銘傳的開山撫番留下如此嚴厲的評語:「臺灣自議開山以來,十有 八年矣。剿則無功;撫則罔效;墾則並無尺土寸地報請升科;防則徒為富紳土豪保 護茶寮、田寮、腦寮,而不能禁兇番出草。每年虛糜防餉、撫墾費為數甚鉅。明明 無絲毫之益,而覆轍相蹈,至再、至三、至四,不悟、不悔;豈非咄咄怪事哉!」 而劉銘傳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自強新政,其實也很有檢討空間。首先是極度地重北輕 南,因湘、淮派系之爭,在劉銘傳假公濟私,捏造許多不實指控,整肅掉深獲南部 士紳支持的臺灣道劉璈後,使臺灣南部士紳無法信任劉銘傳的領導,加上清丈事業 的種種缺失,非但無法公平課稅以減輕人民負擔,反徒增民擾,而激起自耕農施九 緞的抗官事件,深得民心的施九緞屢為民眾所掩護,始終未被官府所緝捕。因此, 劉銘傳的種種新政,皆以臺北為中心,刻意忽略南部,開啟臺灣往後百餘年重北輕 南的傳統。而吏治之不良等弊端,更是嚴重打擊劉銘傳新政之成果。 劉銘傳也無視臺灣財政之困難,建省之初,本由福建省撥鉅款協助臺灣,然種種新 政耗費鉅資,劉銘傳又無法有效籌措財源,所為之新政又無裨閩省,以致於閩省協 餉漸減,新政遂成臺灣財政上極大之負擔,而赤字連連。 即便劉銘傳最為後世所傳頌的鐵路建設,其實也言過其實。當年劉銘傳倡設臺灣鐵 路,並採官督商辦的方式,擬由李彤恩前往南洋招募商股一百萬,欲以此完成基隆 至彰化之鐵路,不過這項工程耗資過鉅,各商觀望,募股不順,最後不得不收歸官 營,且工程艱困,光基隆新竹段之經費已逾百萬。已營運路段的品質也相當粗糙, 時任美國領事館記者James W. Davidson就在其作《台灣之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中,對臺灣鐵路興築與營運的種種缺失, 有極生動的描述。所以在日本統治臺灣後,全面放棄此路,另築新路。 劉銘傳矯枉過正的酷吏性格也往往為人所忽略。例如為了維繫新式郵政的效率,劉 銘傳定了一個嚴格標準,不准負責遞信的汛塘兵有所延誤。「淡新檔案」內就有位 小兵吳瑞啟在送信途中因故遺失信件,讓劉銘傳怒不可遏,索性將這位倒楣的小兵 殺頭立威。以如此剛愎自用的方式推行新政,導致劉銘傳的諸多新政在臺根本不得 民心。 劉銘傳去職後,繼任的邵友濂,衡量現實之因素,採取較為穩健之作法,將諸多成 效不彰的新政紛紛停辦,即便邵友濂本身很重視鐵路經營,也得忍痛停修鐵路。同 時澄清吏治,開闢財源,改善臺灣的對外關係,並整頓臺灣的兵務、防務,對臺灣 實為貢獻良多,且將劉銘傳時代的諸多缺失作一矯治。最後竟落得後世短淺、僵化 之惡評,實屬無妄。 以臺北市當下之環境與發展,與其多幾個劉銘傳這種不知節度的開拓式首長,不如 來幾個穩健作風的邵友濂。若要論對臺北市發展的貢獻,日本時代的後藤新平,或 是戰後的高玉樹,也都比劉銘傳的影響還要深遠。想要神話劉銘傳、吃劉銘傳豆腐 ,實在可以免了。 本文刊於2006.11.20中國時報 -- http://blog.yam.com/weichen/ 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 阿摩司書5:2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3.8.80

11/20 09:37, , 1F
用現在規劃觀點看那時?
11/20 09:37, 1F

11/20 12:57, , 2F
不妨修一下「神話劉銘傳」,吃的是台北市民的豆腐:p
11/20 12:57, 2F

11/20 18:24, , 3F
感覺中時登這篇是在打擊宋楚瑜
11/20 18:24, 3F

11/20 19:01, , 4F
應該是說要以一個比較持平的角度去看劉銘傳吧
11/20 19:01, 4F

11/20 19:02, , 5F
過度神話不是什麼好事
11/20 19:02, 5F

11/20 20:36, , 6F
....那他到底是好官還是爛官.....我暈了...
11/20 20:36, 6F

11/20 20:48, , 7F
對北台灣來說是好官,對南台灣來說是壞官
11/20 20:48, 7F

11/21 20:50, , 8F
我在想~會不會是當初清政府只重視台南.他才會這樣做
11/21 20:50, 8F

11/21 20:51, , 9F
而且鐵路是從基隆開始...當然一切建設都要從北部開始
11/21 20:51, 9F

11/21 20:52, , 10F
所以這應該不算重北輕南吧~~劉銘傳只是想平衡南北的分量吧
11/21 20:52, 10F

11/21 21:31, , 11F
好官跟爛官是很難論定的 尤其在歷史上 個人以為
11/21 21:31, 11F

12/21 02:38, , 12F
劉銘傳會重北輕南是要對付當時的台灣道劉璈 因為他們分屬
12/21 02:38, 12F

12/21 02:39, , 13F
不同派系
12/21 02:39, 13F
※ 編輯: wetteland 來自: 61.229.107.115 (12/04 11:40)
文章代碼(AID): #15ODbcFU (TW-history)
文章代碼(AID): #15ODbcFU (TW-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