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政院拍胸脯 助攻台積1奈米已刪文

看板Stock作者 (羅莉仔)時間3年前 (2020/10/10 05:29), 3年前編輯推噓41(42120)
留言63則, 43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Lushen (wind joker!!!)》之銘言: : -------------------------------發文提醒---------------------------------- :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goo.gl/ 縮網址,連結能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會以1-2-3&一行文規範水桶處份。 : ---------------------------按ctrl+y可刪除以上內容。---------------------- : 1.原文連結: :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4921604 : 2.原文內容: :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昨(8)日出席活動時表示,先進半導體將是政府產業政策發展重 : ,他強調政府將竭力協助台積電(2330)在1奈米與各項投資上,幫忙解決土地、水、 : 等需求,讓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保持全球領先地位。 : 這是政府首度對台積電1奈米製程表態爭取,格外引起關注。在台積電等企業領頭下, : 灣的半導體產業產值不斷成長,根據我國半導體產業界的預測,半導體出口值全年將達 : 3兆元,將超越南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部也樂觀評估,到2030年將達成產值5兆元 : 標。 : 沈榮津昨日出席《哈佛商業評論》舉辦之「2020 HBR台灣CEO 100強贈獎典禮」活動, : 致詞指出,因台灣各界攜手共同防疫,讓台灣可以生活如常,而政府持續檢視內外投資 : 境,並推出「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鼓勵台商回台,並期盼重新定位台灣為高 : 製造中心。 : 沈榮津表示,隨著科技的發展,5G、AI(人工智慧)與先進半導體,將是政府產業政策 : 展重點。 : 他進一步指出,政府持續關切半導體產業發展,尤其看到在台積電、聯發科的努力下, : 經看到成果,政府也珍惜機會,將竭盡全力協助。 : 對於台積電近期在台灣持續擴大投資,沈榮津說,政府將協助台積電在1奈米製程等各 : 投資,並幫忙台積電解決土地、水、電等問題,讓台積電在先進製程保持全球的領先地 : ,同時政府也將建立半導體產業相關的產業鏈。 : 沈榮津也提及能源轉型議題,他表示,政府將持續推動離岸風電產業,像是這次也獲獎 : 世紀鋼董事長賴文祥,配合政府政策,帶動水下基礎發展,相信目前推動的政策有助未 : 境發展。 : 「2020《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 HBR)全球繁體中文版「台灣 : CEO100強」,透過評比選出市值前300強企業,並在今年評比表揚「最會幫股東賺錢的 : 司領導人」,也選出100位公司決策領導人。 : 3.心得/評論: : ※必需填寫滿20字 : 行政院開金口了 : 台積電 1nm yes! : 不然前陣子在吵土地的事情 超擔心台積電會找不到適合的地方做晶片 =口= : 今年台積電狂買地 希望蓋好之後營收可以繼續噴噴噴! 看到推文 就忍不住想回一下 現在的製程命名早就脫離真實的物理尺度了 不管是I皇還是GG 20奈米以下基本上都是維持10-20奈米的大小 (從TEM的得知) 這是從三星20奈米開始使用finfet開始的 FinFet因為有三個gate 所以三星就用了等效閘極來命名他們的製程 然後台積不甘示弱就跟上 I皇那時候還覺得自己很屌 所以就沒有換 現在總共有三種製程定義法 就原始的摩爾定律來說每兩年 晶片面積要小一倍 所以線寬就是少0.7倍 也就是7nm->5nm(4.9nm)->3nm->2nm->1.5nm->1nm 這從14nm以後基本上沒人做的到 所以他們轉向第二種方法 電晶體密度 在兩年之中翻倍 I皇基本上都用這種方法來定義 14-10nm intel 密度增加了2.2倍 TSMC只增加了1.6倍 既然不能縮小線寬 在有限的面積上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往上疊 這就是為什麼TSV的相關 技術或是3D封裝現在這麼流行 兩家公司對製程態度也不太相同 I皇以為自己很強 所以當初訂了非常困難的目標 不用EUV來微縮10nm EUV 很強大但是throughout很低而且很貴 所以如果製程一直採用EUV 成本會爆炸性上升 I社覺得自己有外星人加持 所以就不打算用 而GG則是用力壓搾ASML 突破光罩的缺點 讓製程便宜很多 GG比較務實他們覺得每個製程只要有進步就能當作一個新製程 一切以良率為主 就拿最新的GAA製程來說 TSMC是要2nm採用 所以可以預期3nm->2nm的變化 製程應該沒有微縮而是只採用新元件 這會讓良率比較簡單的控制 而從VLSI的I社的報告來看 他們大概又要微縮和架構變換一起做了.... 還有一種比較少聽到定義是運算效率多兩倍 這種通常是因為硬體方面沒辦法再提升了 所以透過電路架構來增加效率 這是以電路設計為主的公司(某N社)的說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105.224.94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02278976.A.0D3.html

10/10 05:40, 3年前 , 1F
頭推.謝謝解說. N是剛買ARM那家吧?
10/10 05:40, 1F

10/10 05:41, 3年前 , 2F
台灣新鮮的肝也很重要,你各位還不趕緊生小孩,把套
10/10 05:41, 2F

10/10 05:41, 3年前 , 3F
子拿掉(高音搔聲
10/10 05:41, 3F

10/10 05:44, 3年前 , 4F
這版沒幾個人聽得懂啦~
10/10 05:44, 4F

10/10 07:01, 3年前 , 5F
GG就很台灣人做法阿
10/10 07:01, 5F

10/10 07:19, 3年前 , 6F
我居然看懂了
10/10 07:19, 6F

10/10 07:48, 3年前 , 7F
電晶體密度吧
10/10 07:48, 7F

10/10 07:56, 3年前 , 8F
不管那種米.效率增加,成本降低.功能增強都管用.一
10/10 07:56, 8F

10/10 07:56, 3年前 , 9F
顆實用IC.都是mm計算.nm沒意義.網上在談是洗酸民腦
10/10 07:56, 9F

10/10 07:56, 3年前 , 10F
10/10 07:56, 10F

10/10 08:04, 3年前 , 11F
嗯 跟我想的一樣
10/10 08:04, 11F

10/10 08:21, 3年前 , 12F
閘極長度沒辦法變太小,但寬度還是有縮小,整體密
10/10 08:21, 12F

10/10 08:21, 3年前 , 13F
度才有辦法提升
10/10 08:21, 13F

10/10 08:25, 3年前 , 14F
好文
10/10 08:25, 14F

10/10 08:28, 3年前 , 15F
好文推
10/10 08:28, 15F

10/10 08:34, 3年前 , 16F
簡單易懂 推
10/10 08:34, 16F

10/10 08:37, 3年前 , 17F
物理極限一直都在那 除非出現新材料突破
10/10 08:37, 17F

10/10 08:49, 3年前 , 18F
推 不過真的了解的人真的很少
10/10 08:49, 18F

10/10 09:06, 3年前 , 19F
果然是這樣嗎
10/10 09:06, 19F

10/10 09:07, 3年前 , 20F
原來如此
10/10 09:07, 20F

10/10 09:08, 3年前 , 21F
文組看不懂
10/10 09:08, 21F

10/10 09:12, 3年前 , 22F
我好像懂了
10/10 09:12, 22F

10/10 09:14, 3年前 , 23F
好文 推推
10/10 09:14, 23F

10/10 09:21, 3年前 , 24F
正要發文而已 被你先發了
10/10 09:21, 24F

10/10 09:26, 3年前 , 25F
不推的話別人不知道我看得懂
10/10 09:26, 25F

10/10 09:33, 3年前 , 26F
不推的話別人不知道我看不懂
10/10 09:33, 26F

10/10 09:55, 3年前 , 27F
趕快推
10/10 09:55, 27F

10/10 09:56, 3年前 , 28F
原來如此
10/10 09:56, 28F

10/10 09:57, 3年前 , 29F
你只要看懂"等效"兩個字就可以了
10/10 09:57, 29F

10/10 09:57, 3年前 , 30F
I從skylake到現在,一次次刷下限
10/10 09:57, 30F

10/10 10:01, 3年前 , 31F
我理組的但看到要動腦的文就先END
10/10 10:01, 31F

10/10 10:03, 3年前 , 32F
改為等效其實是合理
10/10 10:03, 32F

10/10 10:04, 3年前 , 33F
直接看電晶體密度最準
10/10 10:04, 33F

10/10 10:04, 3年前 , 34F
14/10/7/5/3的毎代密度都明顯差異
10/10 10:04, 34F

10/10 10:05, 3年前 , 35F
間距反而因為結構改變不準確
10/10 10:05, 35F

10/10 10:05, 3年前 , 36F
1nm 看到政府這種文宣 就知道政府白癡到炸
10/10 10:05, 36F

10/10 10:12, 3年前 , 37F
晶圓代工廠本來就3/2/1持續喊下去
10/10 10:12, 37F

10/10 10:12, 3年前 , 38F
那跟蔥敢質疑大GG
10/10 10:12, 38F

10/10 10:15, 3年前 , 39F

10/10 10:16, 3年前 , 40F
無論GG對1nm/2nm定義是什麼 質疑嘲諷大GG的,才是白
10/10 10:16, 40F

10/10 10:16, 3年前 , 41F
癡到炸.
10/10 10:16, 41F

10/10 10:17, 3年前 , 42F
到時候就不要捧GG晶片喊真香
10/10 10:17, 42F

10/10 10:18, 3年前 , 43F
大廠年砸百餘億美元 彙集世界菁英
10/10 10:18, 43F

10/10 10:19, 3年前 , 44F
人家敢喊出來 就是有一定研究可行性
10/10 10:19, 44F

10/10 10:23, 3年前 , 45F
10/10 10:23, 45F

10/10 10:29, 3年前 , 46F
10/10 10:29, 46F

10/10 10:43, 3年前 , 47F
不推的話別人不知道我看不懂
10/10 10:43, 47F

10/10 10:45, 3年前 , 48F
只會護航政府的人就是白癡到爆炸
10/10 10:45, 48F

10/10 10:57, 3年前 , 49F
台積電不敢嗆改嗆政府 結果都是一奈米 白痴到爆炸
10/10 10:57, 49F

10/10 10:58, 3年前 , 50F
——簽名檔已生成——
10/10 10:58, 50F

10/10 11:02, 3年前 , 51F
原來如此
10/10 11:02, 51F

10/10 11:03, 3年前 , 52F
重點是在功耗跟效能,台G已帶領AMD回春
10/10 11:03, 52F

10/10 11:03, 3年前 , 53F
希望有另一個公司可以出來跟Nvidia 抗衡
10/10 11:03, 53F

10/10 11:08, 3年前 , 54F
製程沒有微縮 看到這就知道圈外人了
10/10 11:08, 54F
我的確不是GG圈內人啊 不過我在波特蘭工作 鑑賞過幾次I皇和GG的 TEM 這樣可以勉強算圈內人吧 br2658 : 蛤 throughput吧 10/10 11:36 拼錯了...throughput沒錯

10/10 11:37, 3年前 , 55F
沒微縮那段話有問題,晶體密度沒增加怎麼跟外界解
10/10 11:37, 55F

10/10 11:37, 3年前 , 56F
釋 ?
10/10 11:37, 56F

10/10 11:41, 3年前 , 57F
台積電製程進步哪一次密度沒增加 ?
10/10 11:41, 57F
跟上面某樓的推文說的一樣 長度沒大變化 但是其他設計都變了 電晶體不是完全一個挨 一個的 ※ 編輯: sethero5 (76.105.224.94 美國), 10/10/2020 12:05:57

10/10 12:07, 3年前 , 58F
10/10 12:07, 58F

10/10 12:09, 3年前 , 59F
推推
10/10 12:09, 59F

10/10 12:10, 3年前 , 60F
10/10 12:10, 60F

10/10 12:16, 3年前 , 61F
台積明明就是用效能 你看蘋果每次說明會不就知道了`
10/10 12:16, 61F

10/10 12:16, 3年前 , 62F
…外部人喔
10/10 12:16, 62F

10/10 12:21, 3年前 , 63F
1nm這名稱到處喊 政府跟文組 一樣白癡到炸
10/10 12:21, 63F
文章代碼(AID): #1VWDP03J (Stock)
文章代碼(AID): #1VWDP03J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