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是不是可以作多了

看板Stock作者 (ZM)時間4年前 (2020/03/02 09:24), 4年前編輯推噓25(33830)
留言71則, 37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3/21 (看更多)
資訊不明朗與不確定性是天經地義的,情報永遠不夠 投資,或者說整個人生,本來就是與不確定性的博弈 你必須學習如何在情報不足之下判斷事物、做出決策(或是決策什麼都不做)、抵達真相 這需要的是框架的練習,有時利用數學,有時利用藝術直覺 所以在這種難得的機會,多思考多討論不是壞事,如果你夠堅強而不是玻璃心 首先在病毒這個案例裡,要看的第一優先反而不是數學統計,而是大量的個案 我在這邊可以分享一些最有價值的情報個案與推理過程 1. 帶病毒者最大的症狀是「無症狀」,至少佔80% 這件事代表所有的統計都看看就好,分母全部都有問題 因為沒有驗出來的一定遠遠更多,人類也沒有一個國家具有足夠的檢驗能力 在此的不確定性: 你永遠不知道分母多少 在此的確定: 你雖然不知道分母多少,但分母一定更多 因此重症率、死亡率都會比表面統計低,數據沒有參考價值 多看個案,以及發揮藝術直覺較有用 2. R0與死亡率是不需要特別觀察研究的數據,因為這兩個數據是隨外部環境變動的 當社會警覺很高,採取封城、降低交通等作為,R0就會變低 反之若沒有警覺,R0就會變高,此乃天經地義 因此R0並不能代表一個病毒的傳染力高低 R0代表的是這個病毒在「某段時間內」的「當下」傳染「嚴重狀況」 這是沒意義資訊,誤差也極大 有價值的情報反而是個案,比如: 戴著口罩也會中 - 傳染力很強 吃飯與電梯內共用一小段時間就會中 - 傳染力很強 鑽石公主號等個案的快速傳播 等等 在此的不確定性: 你永遠不知道R0到底多少 在此的確定:你大致知道: 傳染力比流感和SARS強,傳染力很強 為什麼說死亡率也是不需要關心的數據,因為死亡率與有沒有被妥善醫療有直接關係 重症後,因為沒有解藥,採取的是支援療法 所謂的支援療法,就是醫生和顧問一樣隨時監看你的身體狀況,然後對症下藥 你出現A症狀就給你A症狀的藥,你出現B症狀就給你B症狀的藥或某種處置 你營養不夠就幫你打營養,水不夠就幫你打水 如此減輕你的身體負擔,讓你的身體能夠過去 但這種即時監看即時反應,無法被SOP也無法AI自動化,超耗人力 量產醫生顧問又非常困難 光從這個情報你就能知道,死亡率統計是沒有意義的數據 他是隨你的被醫療狀況不一樣而跳動改變的 統計出來的死亡率不是病毒真正的強弱殺傷機率 所以那邊關心中國數字,或是世界數字,加加減減自己微調的反而是關注到雜訊 3. 2020年的全球化程度在市面上反而比較少人關心 2020年和2010、2000年其實又差很多 你把航班交通的數字,還有歐盟拆除邊界 後人流的狀況拉出來看,所有報表都顯示人流的狀況逐漸大升 由前面知道的此病毒傳播力極強,加上人類全球化狀況空前 因此此病毒不可能短暫平息,研發出有效解藥並大量生產是唯一解 但就算是流感,流感有疫苗,不代表流感能撲滅 判斷此病毒最終是與人類共存,是合理的推斷 政府會逐漸朝向洗地維穩,告訴大家沒事兒沒事兒,實際上也的確如此 醫療與防疫也遲早會認清現實,改走分流模式 4. 對社會的影響 人類歷史是渡過中世紀黑死病鼠疫、天花、傷寒等等的歷史 也度過兩次世界大戰 只可以確定的是:就算如中世紀,人類人口消失1/3~1/2 人類社會仍可生存下來保持運作,也必定可以生存下來 想像成末日又太過度 5. 社會的恐慌值是不可預測的另一回事 VIX指數是落後指標,代表恐慌的意義仍不夠全面 全球疫情遲早流感化,這是早就確定的,這不是一個問題 真正的問題是,各個國家的市場狀況不是看疫情 而是一種叫做「恐慌值」的藝術性不可量化指標 這個指標又因為同溫層的關係,每個國家互相隔絕,值都不一樣 同一個國家裡,街頭大嬸和投行專家的值也不一樣 這對市場的影響,又看該國某市場裡散戶和機構的佔比如何,又會有所不同 邊際效用遞減是一個定律,所有事情都會習慣,恐慌也會習慣,一直恐慌很煩 但問題是「多久才會習慣」,這是完全不可預測的 也許很快,也許很慢,也許A國超快習慣,也許B國超慢習慣 也許習慣了,明天因為新事件,又突然不習慣了 這才是現在市場不確定性的根本來源,所以應該超保守操作 ※ 引述《dearevan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之銘言: : 現在資訊不是很明朗 : 沒在特別追蹤的人,非醫療專業,很難說的清楚到底這個瘟疫問題有多嚴重 : 比如 : 1. 傳染能力,R0值是1-3 或以上?病毒是否怕熱? : 2. 重症比例,10%?20%? : 3. 死亡率,0.5 - 8% ? : 4. 後遺症,染病康復之後,終身肺損傷,睪丸損傷,免疫系統損傷??? 比例佔多 : 少??? : 以上的問題到現在都還在進行中,要等整個瘟疫告一段落才會有比較明確的認知 : 以前1918的西班牙流感 H1N1,R0值是1.8,死亡率約2.5-5% : 最終造成全球五千萬人死亡 (當時世界人口17億) : 不過當時對病毒的知識,預防感染方法,治療方法幾乎是一無所知,所以才造成這麼 : 高的傳播與死亡數目 : 現在意識到武漢肺炎的威力有可能追上1918流感,提早部署預防,可能讓被感染人數 : 降低到一定比例再說了,感染不會一次就全體人類都發生,會有階段性的擴散,所以 : 就看誰能先控制這波擴散的趨勢,避免失控 : 不然用最簡單的數學假設全球2/3感染,20%重症,死亡率3% : 那要搞殘10億人,病死1.5億人(也不到全球死幾十億人) : 現在要拼的是 : 1. 有效的治療藥物,控制病程發展 ,甚至治癒病人(吉利德那隻目前希望最大) : 2. 疫苗 (順利的話,1-2 年內可以上市) : 至於對產業的影響 : 這波疫情讓未來智慧網路商機越來越大,有不少地區雖然停課了,但學生改成在家透過影 : 音視訊等網路方式上課 : 逛實體店面的人潮減少,相對來說網路商店採買量增加 : 整個產業的型態會因此不得不改變 : 但要改變之前都會有一波陣痛過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57.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83112264.A.FDC.html

03/02 09:25, 4年前 , 1F
一天撿一張 不跌怎麼撿 別急~~XD
03/02 09:25, 1F

03/02 09:26, 4年前 , 2F
股市本生就是不確定
03/02 09:26, 2F

03/02 09:27, 4年前 , 3F
推這篇
03/02 09:27, 3F

03/02 09:28, 4年前 , 4F
優質文,幫推。
03/02 09:28, 4F

03/02 09:32, 4年前 , 5F
認真文推
03/02 09:32, 5F

03/02 09:32, 4年前 , 6F
美國新高沒反應及總經。
03/02 09:32, 6F

03/02 09:33, 4年前 , 7F
好文
03/02 09:33, 7F

03/02 09:34, 4年前 , 8F
優質
03/02 09:34, 8F

03/02 09:35, 4年前 , 9F
03/02 09:35, 9F

03/02 09:35, 4年前 , 10F
人類消失1/3講得輕鬆 恐慌就是沒人想當那1/3啊XD
03/02 09:35, 10F

03/02 09:36, 4年前 , 11F
問主力要不要做多
03/02 09:36, 11F

03/02 09:38, 4年前 , 12F
今天亞股就台股最弱
03/02 09:38, 12F

03/02 09:39, 4年前 , 13F
推個
03/02 09:39, 13F

03/02 09:40, 4年前 , 14F
只同意不可預測 留於雅加達
03/02 09:40, 14F

03/02 09:40, 4年前 , 15F
有道理,小散戶就是不習慣才常畢業,喔!對,我畢業
03/02 09:40, 15F

03/02 09:40, 4年前 , 16F
03/02 09:40, 16F

03/02 09:44, 4年前 , 17F
那還有哪國貨幣最後能保有公信力
03/02 09:44, 17F

03/02 09:47, 4年前 , 18F
原油正2太早賣了....
03/02 09:47, 18F

03/02 09:49, 4年前 , 19F
通篇唬爛 80%無症狀的數據哪來的
03/02 09:49, 19F

03/02 09:49, 4年前 , 20F
優文
03/02 09:49, 20F

03/02 09:49, 4年前 , 21F
聰明人寫得文章
03/02 09:49, 21F

03/02 09:49, 4年前 , 22F
誰跟你死亡率不重要 死亡率超過10%的時候看看話發生
03/02 09:49, 22F

03/02 09:49, 4年前 , 23F
什麼事
03/02 09:49, 23F

03/02 09:50, 4年前 , 24F
無症狀頂多30% 80%到底哪來的
03/02 09:50, 24F

03/02 09:50, 4年前 , 25F
不過會以為東芝 = 夏普的人 水準也不用太期待
03/02 09:50, 25F

03/02 09:50, 4年前 , 26F
你要講股市心得就講股市心得就好 不要在這邊傳播錯
03/02 09:50, 26F

03/02 09:50, 4年前 , 27F
誤信息
03/02 09:50, 27F
看不懂的人就永遠看不懂,有的人連google基本功都沒按齊就很秋也是超屌 就像我常說的名言,你自己笨,沒有人有義務教到你懂 ※ 編輯: ZMittermeyer (223.136.157.31 臺灣), 03/02/2020 09:55:21

03/02 09:55, 4年前 , 28F
推心得
03/02 09:55, 28F

03/02 09:58, 4年前 , 29F
認同
03/02 09:58, 29F

03/02 10:00, 4年前 , 30F
太空泛了...再恐慌2個月 會倒閉一片中小企業
03/02 10:00, 30F

03/02 10:00, 4年前 , 31F
這樣的後續效應可以習慣就好??
03/02 10:00, 31F

03/02 10:10, 4年前 , 32F
瞬間消失1/3影響未必可控,現代分工太瑣碎了?
03/02 10:10, 32F

03/02 10:11, 4年前 , 33F
恐慌一個星期就崩潰
03/02 10:11, 33F

03/02 10:17, 4年前 , 34F
推本文理性分析現況與預測
03/02 10:17, 34F

03/02 10:19, 4年前 , 35F
假設這病不會致命好了,一間公司人傳人有3~40%的人
03/02 10:19, 35F

03/02 10:19, 4年前 , 36F
在發燒或不舒服,嚴重的還請假,病好的回來還有繼續被
03/02 10:19, 36F

03/02 10:19, 4年前 , 37F
再傳染的可能,請問這一點影響都沒有?
03/02 10:19, 37F

03/02 10:20, 4年前 , 38F
小孩或老人中標,請問你為人父母子女還能好好工作?
03/02 10:20, 38F

03/02 10:20, 4年前 , 39F
這很基本的不是嗎?
03/02 10:20, 39F

03/02 10:42, 4年前 , 40F
無症狀比例是有小樣本數去反推推估的,區間範圍很大
03/02 10:42, 40F

03/02 10:43, 4年前 , 41F
目前估計是16%~66%,80%算是極端值了
03/02 10:43, 41F

03/02 10:43, 4年前 , 42F
不懂統計與查證資料不要來秀下限...
03/02 10:43, 42F

03/02 10:44, 4年前 , 43F
他最後就是像流感一樣...毒性降低,也不容易根絕
03/02 10:44, 43F

03/02 10:47, 4年前 , 44F
好吧,結論就現在不確定性超高,沒人知道會怎樣
03/02 10:47, 44F

03/02 10:47, 4年前 , 45F
傳染力比較強這個也許是正確的,但目前還有很多不
03/02 10:47, 45F

03/02 10:47, 4年前 , 46F
確定的數據,沒有公開透明化或大量追蹤,有些後續
03/02 10:47, 46F

03/02 10:48, 4年前 , 47F
會劇減或波動,要最後才能判定。
03/02 10:48, 47F

03/02 10:49, 4年前 , 48F
R0和死亡率明明就很重要...你才知道如何控制阿...
03/02 10:49, 48F

03/02 10:49, 4年前 , 49F
笑死 80%無症狀怎來的,這樣算散播假消息嗎?
03/02 10:49, 49F

03/02 10:49, 4年前 , 50F
這到底是什麼奇怪的推論...流行病學家都白癡嗎
03/02 10:49, 50F

03/02 10:50, 4年前 , 51F
說別人不會google 那你到是拿出來80%的證據
03/02 10:50, 51F

03/02 10:51, 4年前 , 52F
其他的更好笑,到底有誰買股票的時候是資訊充足的
03/02 10:51, 52F

03/02 10:51, 4年前 , 53F
情況下買
03/02 10:51, 53F

03/02 10:54, 4年前 , 54F
原PO應該是看到媒體寫的。台大醫生說的...但有可能
03/02 10:54, 54F

03/02 10:54, 4年前 , 55F
台大醫生自己也不懂或記者誤解
03/02 10:54, 55F

03/02 10:55, 4年前 , 56F
死亡率非常重要,至少可了解各種療法是否改善
03/02 10:55, 56F

03/02 10:56, 4年前 , 57F
輕症重症的演變等等,能夠控制住就不會慌亂
03/02 10:56, 57F
你應該去參考一下「控制論」 最有名的應用,是管理飛彈在大氣在完全不可能預測的不確定性之下 還能讓彈道炸到正確的地方 歷史早已證明,人類從來沒有辦法演算大氣,但人類早就能把飛彈想炸哪裡就炸到哪裡 你的這種思維是控制論出現前的流派,嘗試去預測大氣,對大氣建立模型 認為人類只要建立了模型,就不會恐慌,殊不知那才是永遠不可能辦到的 最後人類征服不確定性,都不是你這種思維 ※ 編輯: ZMittermeyer (223.136.157.31 臺灣), 03/02/2020 11:15:19

03/02 11:22, 4年前 , 58F
民粹的社會不需要你這種言論來製造恐慌
03/02 11:22, 58F

03/02 11:23, 4年前 , 59F
台灣離中國這麼近 也才三十多例 防疫世界第一
03/02 11:23, 59F

03/02 11:23, 4年前 , 60F
我們健保世界第一 其他國家外強中乾 嫩
03/02 11:23, 60F

03/02 11:26, 4年前 , 61F
沒這次武漢病毒 我真的還不知道德國日本有多廢
03/02 11:26, 61F

03/02 11:30, 4年前 , 62F
要順時中 時中說日本跟台灣差不多 別罵日本廢
03/02 11:30, 62F

03/02 11:34, 4年前 , 63F
推!
03/02 11:34, 63F

03/02 12:11, 4年前 , 64F
推好文
03/02 12:11, 64F

03/02 12:35, 4年前 , 65F
我一點都不覺得德國或日本多廢
03/02 12:35, 65F

03/02 12:43, 4年前 , 66F
優文
03/02 12:43, 66F

03/02 13:24, 4年前 , 67F
推..
03/02 13:24, 67F

03/02 20:29, 4年前 , 68F
03/02 20:29, 68F

03/04 10:13, 4年前 , 69F
優文推
03/04 10:13, 69F

03/06 21:50, 4年前 , 70F
ZM 大認為日本的策略是否是朝 "減害" 而非 "圍堵"
03/06 21:50, 70F

03/06 21:51, 4年前 , 71F
的方向走??
03/06 21:51, 71F
文章代碼(AID): #1UN618_S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UN618_S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