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為什麼我選擇指數化投資(四)

看板Stock作者 (遠)時間5年前 (2019/03/03 18:16), 5年前編輯推噓29(29029)
留言58則, 29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young23 (復原)》之銘言: : 標題: [心得] 為什麼我選擇指數化投資(四) : 時間: Sun Mar 3 14:16:50 2019 : : 我們來談談VTI : : 我就是在等你說這句話 : : : : 以下我們部分節錄綠角的基金八堂課(2016補課版)第157頁 : "股市投資應該全球分散,投資人假如將資金重押單一區域或國家,而該市場卻表現低劣 : ,將帶來悲慘的投資結果。分散全球的投資策略,可以避開這個可能。" : : 我們再來看看綠角對於柏格投資美國而不贊成投資全世界的看法 : https://reurl.cc/5Oo6R : "各位讀者朋友大概也知道,我一向是贊成全球分散投資的。 : 這方面,投資金律作者William Bernstein也持相同看法,應該要全球分散。 : 但我們不會因為這方面跟柏格先生看法不同,就把這個問題特別拿出來講, : 說柏格贊同單一國家投資,是宣揚錯誤投資資訊。根本沒必要,也不會這麼做。 : 我們不會為了這個小癥結,每次提到柏格先生,就說他贊成單一國家投資,說他不對。 : 這根本是雞蛋裡挑骨頭。而且,有時候看起來,柏格這麼做還真有較好的成果。 : 譬如金融海嘯以來,美國股市的確是全球股市中表現相當不錯的區塊。 : 而且柏格是從一開始就抱持這個看法。 : 而不是像最近幾年,有些投資人開始看好美國, : 說:"全球投資?沒必要,買美國就好。" : 真不知道他是真的如此認為,還是看到美國股市前幾年有良好的表現才這麼想。" : : :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綠角建議分散投資全世界,而且並不反對柏格投資全美的觀點 : 或許你可以解讀,那是綠角不反對柏格,而不是他不反對投資全美 : 又或者說,綠角反對的是看到最近幾年表現好就投資全美的跟風潮 : 你這裡忽略了柏格的重點,柏格自己有說他的重點是因為他(以及主 要面向的讀者)是美國人,用的是美金,所以認為不需要特別增加 外國股市配置來增加一個匯率風險, 可是對台灣人來說,把資金幾乎全押在美金資產本身就是另一個風險。 這個情況明顯不同。 :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要告訴各位版友 : 我們可以不是那樣的人,不是因為VTI最近幾年的年化報酬率贏過VT我們才投資全美 : : 我們先從一個觀念開始講起, : 投資VTI真的是投資單一國家嗎? : 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 美國的產業、公司、股票跟全世界其他國家沒有關係嗎? : : 美國公司的投資觸角遍布全世界 : 我想上面這句話不會有人反對吧? : 下次有人再跟你說投資美國是投資單一國家,你可以大聲地反駁 : : 不然你以為美國已經跟韓國、加拿大、墨西哥重簽貿易協定 : 準備跟中國、日本和歐盟簽貿易協定是簽好玩的喔? : 美國公司跟上述這些國家有大量的貿易往來, : 而這些國家不就是組成VT的大部分嗎? 日本和全世界各國沒有貿易往來嗎?所以按你這麼說單買日本也可以? 台灣和全世界各國沒有貿印往來嗎?所以買台股也等於買全世界? : : 等等,還沒提到風險?! : 不用敲碗啦,這不就來了嗎? : : 因為VT與VTI成立的時間太晚, : 而VTI,其追蹤指數所能查到的資料太少,成立時間也不夠久 : 所以我們用標普500來代表美國的股市 : EAFE index代表美國以外的已開發市場指數(綠角和伯恩斯坦都以此為基礎) : EAFE index(摩根史坦利歐澳遠東指數) : https://reurl.cc/E1nYn : 伯恩斯坦部分請參照投資金律新版170頁(分別以標普500及EAFE代表美國及外國) : 所以不要跟我爭論EAFE和VT在在外國市場的組成不盡相同 : VTI也與標普500指數不盡相同 : 因為如果要長期比較,這兩個指數的資料最容易尋找 : : https://reurl.cc/3eaL0 : 我們來看一看2000年一月到2015年,EAFE與標普500的比較 : 紅線是EAFE,藍線是標普500 : 如果你跟我說,紅線比較分散,所以它可以避免風險, : 我可以告訴你,在過去15~20年的期間,你是錯的 : EAFE遭遇下跌時跌幅明顯較大 : : 我知道你要抗議了,2000年到現在也快20年而已 : : : 我們都知道衡量風險最常用的就是標準差 : 我們來看看標準差,1970-2017 : 標普500標準差16.31% : EAFE index 22.01% : 將近6%的標準差差距可不是開玩笑 : https://www.bogleheads.org/wiki/MSCI_EAFE_index : https://www.bogleheads.org/wiki/S%26P_500_index : 同場加映1926-2017,標普500的標準差是19.78%(81年的數據) : : 好的,我知道你要說標準差不一定可以完全評估風險 : 那我們來看歷史,好嗎 : https://reurl.cc/p5gRa : https://www.bogleheads.org/wiki/MSCI_EAFE_index : 那我們來看看1970開始到2018年 : 以下是所有所有標普500下跌年分,EAFE與其比較的差距(+代表少跌,-代表多跌) : 1973 +0.55% : 1977 +26.12%(這一年EAFE上漲18.06%) : 1981 +4.88% : 1990 -18.15% : 2000 -5.07% : 2001 -9.57% : 2002 +5.85% : 2008 -6.6% : 2018 -8.23% : 那有沒有標普500沒有跌,但EAFE卻下跌的年份呢 : 以下為標普500該年上漲,EAFE該年下跌以及其跌幅 : 1974 -23.16% : 1982 -1.86% : 1992 -12.17% : 2011 -11.73% : 2014 -4.48% : 2015 -0.39% : 也就是說,從1970-2018,標普500有9年的時間下跌 : EAFE則是14年 : 標普500下跌時,除了1977年以外,EAFE index都下跌 : 但EAFE有六年下跌時,標普500是上漲的 : 重點不在是不是一起跌,股市一起跌是正常的,重點是在一些年分 eafe是不是有跌得比較少,一個跌得多一個跌得少代表走勢不一樣, 然後一起買就有較大的機會可以降低波動。然後如果有數據還應該要 把新興市場加進來。(舉個類似的例子,一般認為在純債券投資中 加進部分的股票反而能降低風險,你會因為拿股票的標準差去跟債券 比,發現股票的標準差比較大,就否定這個看法嗎?) : 配置美國以外的市場因為更加分散所以可以降低風險,這並不容易達到 : 不論從標準差,或者歷史下跌的年份都是標普500佔優 推文已經有提到了,你拿 eafe去跟美股比然後說全球分散風險大這是有問題的, 要拿美股去跟全球來比才是對的。 : : 其實"投資世界因為更加分散所以可以降低風險"只是一個很直觀的推論 : 它跟"美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金融崩潰,其他地方也躲不掉"一樣 : 都是一個直觀的推論 : 但是長期的數據告訴我們(將近50年), : 投資標普500相較於投資美國以外,面臨較低的風險 : 未來如何我不知道,因為你參考的依據的是直觀還是數據,完全是你的自由 : 我選擇相信長期的歷史數據 : :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報酬,就像文章開頭所說, : 我沒有辦法保證VTI將來的表現一定好過VT,也不會單用報酬建議你買VTI取代VT : 報酬部分僅供參考 : https://reurl.cc/r6glZ : S&P500 VS.全世界除美國以外的市場報酬 : 1970-2017(加入2018的數據差距將更拉大) : 同樣的,這是我能夠找到最長期的數據 : 指數的年化報酬10.37% VS. 8.77% : 千萬不要小看這1.6%的年化報酬律 : 還記得綠角在提到費用的時候嗎? : 1.5%的費用差距持續40年的時間... : 這兩個指數1.6%年化報酬持續將近50年的時間,差距有多大,看圖就知道了 : 價格的差距是5346.0%(標普500勝) : 將近50年,夠長期了吧 你要是實際看一下裡面的圖兩條線的走勢,就知道這50年美國贏全球年化1.6%的關鍵 不是別的,就恰好是「最近這10年大贏全球」也就是說, 你早10年來看就不會有這個結論了。 你雖然看起來比了50年,但實際上就是正是因為 「美國股市前幾年有良好的表現」才得出這個結論。 : 至於是不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我就不清楚了 : 股市表現長期會回歸平均值沒錯 : 但美國與美國以外股票報酬的差距,長期也會趨近於沒有嗎? : 這我就不敢確定了 就是因為不確定,所以你光去拿「近50年比」也不代表一切, 你拿某個要年代近期超強的股市回推,其實都是有可能 贏全世界。 甚至我們來比更長的100年 瑞典、澳洲的長期報酬還贏美股。 但就代表未來嗎?不能吧,因為 事實上就是很可能會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事實上近50年每十年來看就是如此) 美股近十年漲多造成它股價估值高於歷史平均, 要相信它會繼續高下去可以是一種信念,但我不覺得你有講出 足夠合理的理由。 : : 是的,你看VTI和VT,報酬率和標準差並沒有像美國與美國以外那麼大的差距, : 在我的觀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VT裡面有一半以上的美國 : 同時這個比較也很短期 : 2008/6,VT創立開始,總報酬率 : VTI:117.08% : VT:47.34% : 10年標準差 : VTI:13.39% : VT:14.36% : 你當然可以投資世界,因為投資VTI就是投資世界 : 如果你要投資世界,又不想買VTI : 我還是不建議你買VT : 綠角的課堂其實教的是如果你不想照顧太多ETF,你才買VT : 如果你真的想降低美國以外股票的風險同時又想投資世界 : 你應該將全世界分成幾個區塊,分別持有這些區塊的ETF : 然後依比例進行 : 再平衡 : 再平衡 : 再平衡 : 因為再平衡這個動作可能可以幫忙你降低風險、增加報酬 : 如果沒有再平衡這個動作, : 美國以外的股票長期表現不論報酬和風險都明顯遜於美國 : 就像購買VT一樣,你將承受長期以來外國股票不如美國股票的損失 : 但即使是你分區購買並且再平衡,你還是不見得能贏過VTI : : : 因為在我的眼中,投資VTI就是投資全世界 : VTI本身就是一個很棒的投資配置 : 你可以想像VTI就是一個美國與美國以外國家的配置 vti就是一個偏重美國的配置,就是把投資只集中在目前 全球41%多市值的股票上(關於市值參見前面轉的全球市值的文章) ,排除掉另外58%多(這包括在美國上市,但總部和營收主要在其他 國家的股票,可參見我之前介紹美股的文章) ,光靠想像不會讓它自動變成等同於全世界。 (就像我們不會說因為全國各企業都跟金融業有關,所以 說買金融股就等於買所有的台股) : 投資VT只是在降低美國的比例 : 上篇文章我提到,不完全相關的資產類別依比例結合 : 投資組合的標準差(風險)常常小於全部或多數的個別資產 : 這也是為什麼指數化投資可以降低風險的理由 : 從今天的文章我們可以看到,美國就是那強大的例外 : VTI與VT的對決 這個對決就是近十年的對決,就是標準的,拿近期的表現當 作根據的例子。 : 標普500與EAFE的對決都讓我們看到了這個結果 : 這個前面講過了,是不合理的類比。 : : : : : : : : : : : : : : 如果你長期觀察綠角,你就會知道,他的理論依據主要來自威廉.伯恩斯坦 : 綠角之所以贊成配置全世界,也是因為伯恩斯坦 : 我們看書或者找尋科學實證,不應該看了就相信,只因為他是綠角 : 只因為他是伯恩斯坦,就代表我們一定要相信他們說的所有話嗎 當然不是,但你這篇說只要押美股的理由我認為不夠堅實。 : 這就像很多人拿柏格預測美股將來的年化報酬率只剩4%來做依據 : 你們知道柏格這樣的話講過多久了嗎? : https://reurl.cc/x6G21 : 他2011年就告誡投資人要有預期美股將來扣除費用、通膨和稅以後會只剩1~2%的報酬 : 你能說他已經錯了8年左右嗎? 當然不能啊,他說的一向是長期而不是短期。而且2011年說的是名目7%, 2017年時因為股市漲更多本益比偏高所以他認為只剩4%。 他說的準不準我也不確定,但要現在說他不準當然言之過早。起碼過一個熊市 循環之後再說。 而不論他說的準不準,我認為至少估計的理由(股息率、成長率以及 本益比變化)是合理的。 : 就像綠角和伯恩斯坦並沒有告訴你,長期來看外國股票的標準差大於美國 : 並不存在全能全知的個人,他所有的論述都沒有錯誤 : 本系列文章旨在於提供不同於綠角的指數化投資觀點,並不為了挑戰 : 我還是崇拜綠角,一如往昔 : 相信他有看到我的文章 : : 下一篇,有獎徵答(批幣啦),敬請期待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28.37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51593851.A.C92.html : 噓 yunf: 對帳單阿 03/03 14:21 : 推 kaiming7955: 我只對大量ETF容易對市場引發震盪有疑慮而已,跟以前 03/03 14:23 : → kaiming7955: CDO一樣。 03/03 14:23 : 推 cancerkary: 其實我更想探討的是,什麼情況會破壞被動式投資及ETF 03/03 14:26 : → cancerkary: ,如大蕭條、惡性通膨、30年債牛轉熊 03/03 14:26 : 推 telnet0512: 建議去foreign_inv 這裡是聊標的找飆股嘴砲的地方 03/03 14:31 : 選擇PO在股版是因為希望可以獲得更多的討論,相信ETF的討論也符合本版版旨 : 推 DustToDust: 一個月沒飆兩倍我就懶了 03/03 14:33 : 推 Oalnenya: 要證據? 這篇vanguard報告的第二張圖自己看 03/03 14:33 : → Oalnenya: https://personal.vanguard.com/pdf/ISGGEB.pdf 03/03 14:34 推相關資料 : 謝謝你提供資料 : 你資料中所謂的global market : the global market return, including both developed and emerging markets, : is represented by the MSCI All Country World Index. : MSCI All Country World Index,確實在標準差的比較上贏過了MSCI US Index : 和我文章中比較美國與美國以外的標準不同 : 是我有欠考慮 : 我更正內文的文字 : : 至於你資料中的ASCWI : 它和VT的比較如下 : https://reurl.cc/o5gGq : : 推 iamala: 離開美國,越遠越好。算命的說的。 03/03 14:36 : → yunf: 最好是一個月有兩倍 03/03 14:37 : → yunf: 權證還有可能 03/03 14:37 : 推 IanLi: ETF在股板討論很正常啊 03/03 14:44 : 推 kichikuou: 股版沒有一年兩百趴投報率都不要拿出來討論 03/03 14:46 : → yunf: 就是有理論派 可是理論又不太經的起考驗 03/03 14:48 : → yunf: 算一大堆資料選好看的出來講 並沒有考慮到真實投資時遇到的 03/03 14:49 : → yunf: 變化 就好像用波浪回推都可以解釋的通 但是要預測未來就 03/03 14:50 : → yunf: 很容易失準 03/03 14:50 : 推 killer1: 如果我年年穩定賺3百萬到退休,沒有煩惱,這種投資方法一 03/03 14:54 : → killer1: 定贏 03/03 14:54 : 推 killer1: 柏格的書就寫了 美國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市場 美國的公司又 03/03 15:07 : → killer1: 是在全球營運 不用麻煩了 投資美國就是投資全世界 MSCI A 03/03 15:07 : → killer1: CWI美國佔了多少比率?這個問題,我挺柏格 03/03 15:07 : → yunf: 都是用講的 實踐的出來來至少連續三年再說 03/03 15:09 : 推 siesan: 標題應該改:為什麼我選擇美股ETF 03/03 15:09 : → yunf: 就像一堆人挺巴菲特一樣 但又有幾個能跟巴菲特一樣? 03/03 15:09 : 推 telnet0512: ETF長期持有派在大海嘯發生時要挺得過去不中途贖回, 03/03 15:10 : → telnet0512: 最後就算撐過去了也只是資產回到海嘯前水準,感覺比 03/03 15:10 : → telnet0512: 較適合大資金,散戶的優勢在靈活進出再現金加碼,當然 03/03 15:10 : → telnet0512: 有可能反而賠一屁股,卻也有機會靠這波海嘯資產翻倍, 03/03 15:10 : 推 sgxm3: 上一篇還沒啥狐狸,怎麼這篇狐狸都回來插牌子了? 03/03 16:14 : 推 jay0117: 股版都重壓一檔 求身家翻倍 這賺太慢沒人有興趣 03/03 16:40 : 推 discoveryray: 這邊都一支股票翻倍 沒人在乎選VT還是VTI啦 03/03 16:53 : 推 dojob: OK的,我信你了 03/03 17:06 : 推 shadow0326: 不反對你的結論,不過你前半篇文的論述很怪,去掉美國 03/03 17:25 : → shadow0326: 的全球指數,那就不是真的全球了呀 03/03 17:25 推這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226.20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51608168.A.B26.html ※ 編輯: ffaarr (114.36.226.204), 03/03/2019 18:20:05 ※ 編輯: ffaarr (114.36.226.204), 03/03/2019 18:20:33 ※ 編輯: ffaarr (114.36.226.204), 03/03/2019 18:25:15 ※ 編輯: ffaarr (114.36.226.204), 03/03/2019 18:27:21 ※ 編輯: ffaarr (114.36.226.204), 03/03/2019 18:30:19

03/03 18:30, 5年前 , 1F
真的知識淵博 哆啦王
03/03 18:30, 1F

03/03 18:47, 5年前 , 2F
厲害
03/03 18:47, 2F

03/03 18:56, 5年前 , 3F
你太好心了吧
03/03 18:56, 3F

03/03 19:01, 5年前 , 4F
多啦王
03/03 19:01, 4F
※ 編輯: ffaarr (114.36.226.204), 03/03/2019 19:08:44 ※ 編輯: ffaarr (114.36.226.204), 03/03/2019 19:10:00 ※ 編輯: ffaarr (114.36.226.204), 03/03/2019 19:12:59 ※ 編輯: ffaarr (114.36.226.204), 03/03/2019 19:17:14

03/03 19:22, 5年前 , 5F
小叮噹
03/03 19:22, 5F

03/03 19:27, 5年前 , 6F
參見哆啦王
03/03 19:27, 6F

03/03 19:44, 5年前 , 7F
多啦王
03/03 19:44, 7F

03/03 19:54, 5年前 , 8F
大推哆拉王
03/03 19:54, 8F

03/03 20:22, 5年前 , 9F
推個
03/03 20:22, 9F

03/03 20:50, 5年前 , 10F
03/03 20:50, 10F

03/03 20:55, 5年前 , 11F
同意 主要還是匯率風險
03/03 20:55, 11F

03/03 22:14, 5年前 , 12F
推 嚴謹
03/03 22:14, 12F

03/03 22:18, 5年前 , 13F
03/03 22:18, 13F

03/03 22:19, 5年前 , 14F
總有某個市場近期來看會贏全球配置,然後就會自動被認為會
03/03 22:19, 14F

03/03 22:19, 5年前 , 15F
永遠贏....
03/03 22:19, 15F

03/03 22:40, 5年前 , 16F
受教了
03/03 22:40, 16F

03/03 22:54, 5年前 , 17F
03/03 22:54, 17F

03/03 23:01, 5年前 , 18F
哆啦王!
03/03 23:01, 18F

03/03 23:31, 5年前 , 19F
推多拉王 歷史上常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原因就是因為一個
03/03 23:31, 19F

03/03 23:32, 5年前 , 20F
國家的市場胃納量有限 往上衝時吸引全球資金導致市值高
03/03 23:32, 20F

03/03 23:33, 5年前 , 21F
估本益比下降 然後等到有另一個市場開始吸金時 錢就過去
03/03 23:33, 21F

03/03 23:34, 5年前 , 22F
了 不過這個十年不是那種算得出來週期的十年 沒辦法算出
03/03 23:34, 22F

03/03 23:34, 5年前 , 23F
一個平均值和標準差說多久會反轉 可能20年和5年的機率也
03/03 23:34, 23F

03/03 23:34, 5年前 , 24F
沒和10年差很多
03/03 23:34, 24F

03/03 23:35, 5年前 , 25F
所以美國可能再熱10年 也有可能明年就反轉
03/03 23:35, 25F

03/03 23:43, 5年前 , 26F
推,感謝你出來寫文章打臉這種半瓶水叮噹響的文章。
03/03 23:43, 26F

03/03 23:44, 5年前 , 27F
懂一半、懂片面又愛出來現,比完全不懂的人還可怕。
03/03 23:44, 27F

03/03 23:45, 5年前 , 28F
看他不斷想用歷史紀錄說服改標的就覺得他沒掌握精神。
03/03 23:45, 28F

03/03 23:50, 5年前 , 29F
他也許適合玩技術分析,選個股投資,而不是指數化投資
03/03 23:50, 29F
雖然和young23意見不同,不過他還是有些不錯的意見想法, 希望大家可以理性討論,不要互相攻擊。

03/04 00:10, 5年前 , 30F
補充一下 依據多拉王前一篇各國股市市值比例來計算 美國
03/04 00:10, 30F

03/04 00:11, 5年前 , 31F
佔41% EAFE大概佔31% 所以整個EAFE市值比美國小 統計上
03/04 00:11, 31F

03/04 00:11, 5年前 , 32F
標準差比美國高好像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03/04 00:11, 32F

03/04 00:22, 5年前 , 33F
認真 給推
03/04 00:22, 33F

03/04 00:27, 5年前 , 34F
不要因為名人出來說話就亂踩人 你也可以提出證據質疑上篇
03/04 00:27, 34F

03/04 00:28, 5年前 , 35F
的人啊 討論本來就是互相切磋的 懂片面又愛出來現?期待你的
03/04 00:28, 35F

03/04 00:28, 5年前 , 36F
高見啊
03/04 00:28, 36F

03/04 00:41, 5年前 , 37F
罵人半瓶水的確是不好 很多事情本來就存在爭議 牛頓和惠
03/04 00:41, 37F

03/04 00:41, 5年前 , 38F
更斯也曾經為某個觀點吵了半天
03/04 00:41, 38F

03/04 00:42, 5年前 , 39F
說一下這兩方意見就類似在吵買股王比較好還是買指數比較
03/04 00:42, 39F

03/04 00:42, 5年前 , 40F
好 有人覺得強者恆強 股王一定是有他利害的地方 所以看
03/04 00:42, 40F

03/04 00:43, 5年前 , 41F
好股王 有人覺得股王總有一天會殞落 所以寧願買指數
03/04 00:43, 41F

03/04 00:44, 5年前 , 42F
至於最後誰的報酬率高? 說真的 人生短短幾十年而已 這個
03/04 00:44, 42F

03/04 00:44, 5年前 , 43F
結果影響最大的因素會是=>"運氣"
03/04 00:44, 43F

03/04 00:45, 5年前 , 44F
你可以說丟硬幣10000次可能有5000次正面 但是只丟3次呢?
03/04 00:45, 44F

03/04 00:51, 5年前 , 45F
多啦王
03/04 00:51, 45F

03/04 00:54, 5年前 , 46F
當然是2009買大粒光2017出脫 幹嘛買0050 一堆爛股
03/04 00:54, 46F

03/04 02:53, 5年前 , 47F
樓上大大的邏輯 那買蘋果估狗亞馬遜就好 幹嘛買VTI一堆
03/04 02:53, 47F

03/04 02:53, 5年前 , 48F
爛股? 可是這跟指數投資要的目的又相反了
03/04 02:53, 48F

03/04 03:24, 5年前 , 49F
躲在推文貶損他人實在是...
03/04 03:24, 49F
※ 編輯: ffaarr (114.36.251.237), 03/04/2019 06:42:07

03/04 11:51, 5年前 , 50F
這篇才是真正全面的觀點
03/04 11:51, 50F

03/04 14:18, 5年前 , 51F
感謝哆啦王指點,差點就全賣全押VTI
03/04 14:18, 51F

03/04 15:27, 5年前 , 52F
其實兩個市場波動的相關係數不為1就有分散風險的效果了
03/04 15:27, 52F

03/04 15:29, 5年前 , 53F
說「美國漲全球漲、美國跌全球跌。所以全球資產配置無助
03/04 15:29, 53F

03/04 15:29, 5年前 , 54F
降低風險的人」沒有搞懂這個道理。
03/04 15:29, 54F

03/04 15:31, 5年前 , 55F
兩市場波動不需反向,只要不完全同步-也就是相關係數不
03/04 15:31, 55F

03/04 15:31, 5年前 , 56F
需為負值,只要不等於1-就有分散風險的效果。
03/04 15:31, 56F

03/04 15:49, 5年前 , 57F
\哆啦王/
03/04 15:49, 57F

03/04 23:13, 5年前 , 58F
說得好 2000~2008 最夯的是新興市場那時候美股根本沒人要
03/04 23:13, 58F
文章代碼(AID): #1SUwbeic (Stock)
文章代碼(AID): #1SUwbeic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