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台灣軟體業的好公司

看板Soft_Job作者 (自立而後立人)時間10年前 (2013/12/22 03:34), 編輯推噓20(20081)
留言101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3 (看更多)
※ 引述《ntddt (哀便毛)》之銘言: : 一路上看下來覺得台灣勞方分享資訊的意願還不是很足, 小弟覺得可惜 : 除原po列那先公司外, 從推文也不過多了vmware, netapp幾家的資訊. : TonyQ大講的評估軟體工作好壞的方法論很重要, : 但"薪資工時比"這data似乎還是要靠大家訊息交換來取得最有效率. : 小弟本身在之前po的文章或推文都有揭露"薪資工時比"的資訊, 都是小弟 : 自身經驗取得, 有一定可信度. : 許多人不願揭露的理由大約是: : 1. 好職缺要自己去找, 不可能白白讓你知道 : 疑惑點:似乎是分享出來會威脅到自己? 難道更多人來應徵篩選出的強者當自己同事 : 不好嗎? 分享出來是不會威脅到自己,但會給人資跟面試官造成很多麻煩。 你一定沒當過面試官,不是更多人應徵就能篩選出更多強者, 更多人應徵只是代表更多看不完的履歷,反而更難找出履歷海裡面適合的人。 好的履歷不用多,一份就很夠你忙了。 : 2. 先問自己有沒那實力拿到好工作再說 : 疑惑點:知道跟拿到好像是兩回事吧?沒有一定要證明自己有實力才能知道好工作吧? 應該這麼說吧,要問的是你有什麼能力、有什麼背景、想要什麼工作, 才有辦法說適合你的好工作是什麼。 至於「沒有一定要證明自己有實力才能知道好工作」, 你可以想一下那些好工作的情報是從有實力的人來的還是沒實力的人來的, 他提供這個情報是希望鼓勵有能力的人還是沒能力的人, 這個問題的答案,我想是很清楚的。 所有的情報都是有價值的,不是誰活該該給你的。 : 3. 跟你講有好工作你也不一定拿得到, 就算拿到也不一定有一樣待遇 : 疑惑點:知道好工作的目的當然是想追求它,自己實力夠可能馬上得到,不夠的話 : 可以列為目標,知道待遇算是個目標,可以進去慢慢升.所以還是有很大的意義. : 不是說等所有人都夠格拿到這個好工作後才讓他們知道才算有意義吧? 我想別人跟我上一篇早就已經回你了,只是你讀不出來或沒看到。 這一段主要是會被質疑的困擾,倒楣點還會被說幫廠商打廣告, 而且職缺瞬息萬變,現在有不代表以後有。 : 4. 等你實力到位了,好工作自然就會找你了 : 疑惑點:當然等你實力到位且管道人脈到位,好機會自然就變多,但一樣與揭露資訊 : 完全不衝突吧.實力到位不代表瞬間"所有"符合實力的好工作就會找上門來,我相信 : 大部分還是要靠別人揭露的才知道吧. 或許我該換句話說吧,獲取情報跟確認情報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種。 實力到位,你就會知道什麼叫「瞬間符合實力的好工作都會找上門來」, 根據現在軟體業求才的飢渴程度跟我個人的經歷, 我是相信這種事情是存在的。 : 另外,小弟在軟體產業約8年心得是: "薪資工時比"高的職缺 8成是好職缺. : 因為好公司最懂要吸引高手的一大關鍵是"薪資工時比". : 因為真正高手在正常工時下產出還是ㄧ般人的幾倍, : 以薪資成本來說還是公司大賺(詳見Joel on Software) : 馬雲都說了 "錢不到位,心受委屈", 可見錢佔了很大關鍵阿. 問題是薪資工時比很有可能是其他許多條件下的結果,不是原因。 就算一間公司很賺錢也有不少人拿百萬, 結果你跟到爛老闆爛 BU,甚至做到爛職缺, 抱歉你可能一輩子都升不上去。 這種指標真的有意義嗎? 我是相信對要賣命的人來講有意義,但我想說的是, 任何現在的情報有一天未來都會過期,保持自己情報的觸角, 在這種狀態下隨時有管道 update 該知道的資料,也是一種能力。 --------------------------------- 既然都寫到這了,再多寫一點吧。 現況是在台灣高階人才職缺主要是兩種, 一種是採用小圈圈制的,另一種是學歷血統圈。 前者就是你到了某一個程度就能透過 reference 接觸到那一階的人, 然後能夠有機會去透過那一圈去介紹到你想作的工作。 這一圈的特徵是反正大家也是都在東征西討, 重點根本不是公司,而是人。 有多少人願意幫你背書人格上你是一個有格的人, 有多少人願意幫你背書技術上你是一個強者, 這兩個會決定你在那個圈子的評價,信用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後者我是很建議揭露,反正那個情報相對比較穩定。 而前者揭露也沒用,知道該怎麼做的早就都去作一些事情了。 當然,要改變這件事情也不是壞事,說實在話, 我也早就想打破「台灣沒有軟體產業」或「台灣都是假責任制」這種傳言, 我們看得見的高階職缺不是這麼沒有希望的, 而透過這些職缺我們也知道好些純軟公司其實是很賺錢的。 雖然比例上來講不會太多,粗估佔台灣公司 2~3% 左右就很了不起了。 但要改變這件事情,得從學會檢視公司體質跟分析職缺開始, 不是從那間公司曾經開過多少薪水開始。 找工作就跟買股票概念上是一樣意思的, 你要先知道這公司未來是看漲還是看跌。 馬雲說那句話,你跟我看到的剛好相反, 你看得是錢、不到位,我看到的是心、委屈了。 不過想想在台灣其實也不少地方的確該抱怨一下薪水沒錯, 像是台北 RD 一直都有聽說新手開在三萬以下的, 真的是很想說這些公司是想叫這些人怎麼活啊。 不過到百萬以上,"心" 其實才更難滿足。 不過人各有志也就還是提一下, 如果有人只想追求高薪之路,我會說就把目標放在跳槽吧。 然後要挑個好跳槽的領域,跳到跳不動為止大概就是你能力的上限這樣。 這大概是相對之下,對資料蒐集能力要求比較小的選項。 如果連要跳哪都找不到的話,那好像也就真的沒轍了這樣。 XD btw 在資訊圈裡面待公司個一兩年就算很有忠誠感了,工作就是戰場, 懂得自己該往哪走跟確定自己方向比無謂的對權威忠誠重要多了。 -- 之間的世界,反抗軍啟蒙軍的交集 帶著 Android 去旅行、去發現 在身邊渾然不覺的 另一個世界。 全世界,都是我們的 足跡與遊樂場。 ~ The world around you is not what it seems. ~ http://ingress.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15.68.19 ※ 編輯: TonyQ 來自: 58.115.68.19 (12/22 03:48)

12/22 08:15, , 1F
謝TonyQ大經驗分享,這很有趣,小弟也當過面試官,篩選履歷
12/22 08:15, 1F

12/22 08:16, , 2F
也待過幾家大外商,卻似乎看到的東西略微不同
12/22 08:16, 2F

12/22 08:20, , 3F
我完全同意 實力提升後 機會"比較多" 但不代表"全部"機會來
12/22 08:20, 3F

12/22 08:21, , 4F
我自己也是找新工作時報到後 才知道ㄧ些更好的 覺得遺憾 XDD
12/22 08:21, 4F

12/22 08:22, , 5F
想說當初早點知道就更好了,很多大大分享面試心得 就是某種
12/22 08:22, 5F

12/22 08:24, , 6F
程度的揭露.另外我是覺得揭露是what,重點是怎得到好工作的
12/22 08:24, 6F

12/22 08:24, , 7F
"how",這才是大家更不願揭露的吧?可能更會影響到自己..orz
12/22 08:24, 7F

12/22 08:26, , 8F
1.分享出來當然會影響到資方,本版應該是站在勞方吧?
12/22 08:26, 8F

12/22 08:27, , 9F
2.情報力很重要,勞方團結互助也很重要,看看國外glassdoor
12/22 08:27, 9F

12/22 08:28, , 10F
careercup等網站,前500大公司好職缺頗透明
12/22 08:28, 10F

12/22 08:30, , 11F
3.我認為分享是中性的 別人會誤會是他們理解不夠
12/22 08:30, 11F

12/22 08:30, , 12F
不代表分享本身是不應該的
12/22 08:30, 12F

12/22 08:33, , 13F
我十分同意T大最後一點,外國統計10大好工作理由,薪水非第一
12/22 08:33, 13F

12/22 08:34, , 14F
小弟只想表達,以自身經驗"薪資工時比"高的缺,80%是好缺
12/22 08:34, 14F

12/22 08:34, , 15F
這樣的指標可以幫助求職者有效率的篩選大部分工作,或定目標
12/22 08:34, 15F

12/22 08:35, , 16F
因小弟有太多浪費時間的面試經驗,從職缺內容到公司體質都ok
12/22 08:35, 16F

12/22 08:36, , 17F
拿到offer才很不ok.前提是我在人力市場上能拿到更好offer
12/22 08:36, 17F

12/22 09:02, , 18F
我知道你想表達這個啊,我想講得就是我的經驗跟你不一樣。
12/22 09:02, 18F

12/22 09:02, , 19F
That's all. XD
12/22 09:02, 19F

12/22 09:02, , 20F
我的意思是在談分享應該不應該之前,得先給他們動力分享,
12/22 09:02, 20F

12/22 09:03, , 21F
像我好了,我寫這兩篇文章純粹就是找我自己麻煩浪費我時間。
12/22 09:03, 21F

12/22 09:03, , 22F
反正知道的人早就知道了,不知道的人也看不進去。XD
12/22 09:03, 22F

12/22 09:04, , 23F
像我們這種閒著沒事還會想寫文章的人都已經夠少了,這種吃力
12/22 09:04, 23F

12/22 09:04, , 24F
不討好的事情就更不用說了。
12/22 09:04, 24F

12/22 09:07, , 25F
@ntddt 其實我覺得是你比較重視 $$ 高於其他部份,所以自然
12/22 09:07, 25F

12/22 09:07, , 26F
只看所謂工時薪資比,但不見得所有人都這樣囉。XD
12/22 09:07, 26F

12/22 09:28, , 27F
@TonyQ,大部分人都很重視$,只是我覺得"薪資工時比"是好指標
12/22 09:28, 27F

12/22 09:29, , 28F
可量化且揭露成本相對低的指標,總不好說主管怎樣,同事怎樣的
12/22 09:29, 28F

12/22 09:29, , 29F
如果台灣鄉民連揭露這點都做不到,其他就更難啦...XDD
12/22 09:29, 29F

12/22 09:31, , 30F
小弟看過太多朋友實力可拿遠遠破百的 卻實拿不到百
12/22 09:31, 30F

12/22 09:31, , 31F
我猜其中一關鍵就是不知道市場能給到多少...orz
12/22 09:31, 31F

12/22 09:33, , 32F
我也不知道能怎辦,對資方而言,勞方不一起提高談價水準
12/22 09:33, 32F

12/22 09:33, , 33F
價格就會一直低迷下去了...
12/22 09:33, 33F

12/22 10:20, , 34F
價格跟資訊透明度也許無正相關,反而是跳槽頻率有關
12/22 10:20, 34F

12/22 10:23, , 35F
像對岸現在是價格開太高,能力卻跟不上 XD
12/22 10:23, 35F

12/22 10:24, , 36F
勞方選擇太多薪資自然整個會提升
12/22 10:24, 36F

12/22 11:33, , 37F
@ntddt大比較在意錢是破百的話,那我們定義的"好"就有差距
12/22 11:33, 37F

12/22 11:33, , 38F
我是認為至少到150甚至180以上才叫做一個門檻
12/22 11:33, 38F

12/22 11:34, , 39F
過了這個門檻,其他想追求的條件就不一定是錢
12/22 11:34, 39F
還有 22 則推文
12/22 12:24, , 62F
說實話,0.5k/hr是原po問的,小弟是比較關心0.9k+的
12/22 12:24, 62F

12/22 12:26, , 63F
pv怎麼會可以跟這些公司比XD
12/22 12:26, 63F

12/22 12:27, , 64F
@ntddt大說看錢看CP值看軟體缺,那為何不能比?
12/22 12:27, 64F

12/22 12:28, , 65F
你看,丟出一個訊息馬上被question,不管是開玩笑或怎樣,
12/22 12:28, 65F

12/22 12:28, , 66F
pv以130算的確有0.5k 可推
12/22 12:28, 66F

12/22 12:28, , 67F
長期下來又有多少人願意丟出訊息呢?
12/22 12:28, 67F

12/22 12:29, , 68F
所以我才會強調,每個人對"好"的定義差太多了
12/22 12:29, 68F

12/22 12:29, , 69F
丟這種訊息只是徒增後面的問題,不如有興趣者自己站內信
12/22 12:29, 69F

12/22 12:30, , 70F
無戰意,只是覺得pv在ntd大大的提供公司列裡面實在有點
12/22 12:30, 70F

12/22 12:30, , 71F
哈 question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會怎樣嗎 不爽就不要回 XD
12/22 12:30, 71F

12/22 12:30, , 72F
突兀
12/22 12:30, 72F

12/22 12:31, , 73F
單純網路上說說談談OK,但有時候不知為何會被搞大阿
12/22 12:31, 73F

12/22 12:32, , 74F
不過看pv其它條件的確差很大 至少可以篩選到這一步
12/22 12:32, 74F

12/22 12:33, , 75F
每個人都觀點角度都不同,萬一有比較偏激或怎樣的
12/22 12:33, 75F

12/22 12:33, , 76F
有時候會搞得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的窘境.
12/22 12:33, 76F

12/22 12:34, , 77F
如@ntddt說的,PV只看錢是OK,其他條件有差..
12/22 12:34, 77F

12/22 12:34, , 78F
好奇搞大的案例是怎樣? 看後續怎操作吧 XD
12/22 12:34, 78F

12/22 12:34, , 79F
但這也是我說的,直接談不是比較適當? 畢竟考量太多了
12/22 12:34, 79F

12/22 12:36, , 80F
在網路上講就展開來講 我覺得台灣人極保守 我也是
12/22 12:36, 80F

12/22 12:38, , 81F
很難啦,我曾經做過,最後也是覺得這種事吃力不討好
12/22 12:38, 81F

12/22 12:39, , 82F
效果也不是特別大,不如回歸找親友最快
12/22 12:39, 82F

12/22 12:40, , 83F
沒有要討戰什麼的,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覺得分享資訊理所當然
12/22 12:40, 83F

12/22 12:41, , 84F
這樣,或許更多的大大會願意出來分享更有用的訊息
12/22 12:41, 84F

12/22 12:44, , 85F
推"不是理所當然",所以要想動機與理想給神人們 ^^
12/22 12:44, 85F

12/22 13:10, , 86F
我還贊同ntddt大~工作"錢"才是主要~
12/22 13:10, 86F

12/22 18:40, , 87F
我覺得是有版主說的圈子,但像nt大說的,資訊更公開,可
12/22 18:40, 87F

12/22 18:40, , 88F
以讓一些有些實力但不屬於這兩種圈子的人,多點資訊
12/22 18:40, 88F

12/22 18:42, , 89F
去參考跟評估自己目前的狀況
12/22 18:42, 89F

12/23 15:43, , 90F
只看了第一段,覺得根本是因噎廢食…愈多人應徵對公司才好吧
12/23 15:43, 90F

12/23 15:44, , 91F
履歷看不完這只說明了這系統有待改進,或是有更好的處理方法
12/23 15:44, 91F

12/23 16:05, , 92F
@vvind 這就跟軟體的運作一樣,不是越多 raw data 就越好
12/23 16:05, 92F

12/23 16:05, , 93F
raw data 如果沒有辦法良好的 filter 跟 process 的話,
12/23 16:05, 93F

12/23 16:05, , 94F
只會讓系統更混亂。
12/23 16:05, 94F

12/23 16:06, , 95F
然後我覺得你可以多看幾段,就會明白我為什麼這麼說。XD
12/23 16:06, 95F

12/23 16:37, , 96F
其實代換一下學歷血統也是人脈的一種形式
12/23 16:37, 96F

12/23 17:54, , 97F
舉google來說,他們就不怕raw data,但投的人應該要有自知之明
12/23 17:54, 97F

12/23 18:49, , 98F
@ntddt 你怎麼知道他們不怕, 搞不好是直接 drop 掉....XD
12/23 18:49, 98F

12/23 18:51, , 99F
@amozartea 是啊,只是學歷血統的效度問題。
12/23 18:51, 99F

12/23 19:42, , 100F
@TonyQ 也是,我相信G社的search algo會自動filter resume.XD
12/23 19:42, 100F

12/26 10:56, , 101F
TONY 推找工作就跟買股票概念上是一樣意思的,
12/26 10:56, 101F
文章代碼(AID): #1IjUrG91 (Soft_Job)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jUrG91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