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待業計畫

看板Salary作者 (SkyBotany)時間6年前 (2018/01/02 08:16),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2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6/8 (看更多)
※ 引述《mainsa (科科)》之銘言: : 說真的 你文章裡面87%都是無時無刻就該做的事情 : 講成待業計畫也只是想為難堪的"待業"時間減少一些尷尬而已 : 待業說難聽點就是失業 無業 寫洋洋灑灑一堆計畫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先說一下待業計畫的主要目的 1.作好準備降低待業期間的焦慮和徬徨(無論是否自願) 2.妥善利用待業期間相對自由的時間 不要浪費 3.如果求職面試時 面試官想了解你待業期間的安排 妥善的安排有機會加分 待業計畫並不能取代工作期間的其他規劃 (但整體方向 應該和中長期的職涯發展 生涯規劃一致) 並不是說有了待業計畫 其他規劃都不用做 另外這些建議可能不適用某些版友 但並不代表別人不需要 : ※ 引述《skyprayer (SkyBotany)》之銘言: : : 現在就業市場變化很快 : : 職涯發展也不像過去許多工作者 : : 一生只待在一兩間公司 : : 換句話說 不少人有機會經過多次待業期 : : (當然也有人總是能無縫接軌) : : 有時是自己想要轉換工作 離職後進入待業期 : : 也有可能突然遭到資遣 或是公司經營不善 強制進入待業期 : : 那麼何不每年度都花一點點時間 預先擬定個"本年待業計畫" : : 就像是逃生防災計畫一樣 有備無患 : : 另外善用待業期的自由時間 也有助於提升職業發展空間 : : 甚至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 : (能妥善安排待業期的人其實不多) : : 工作五年下來 經過3次待業期 (半年 2個月 1個月) : : 求職面試的時候這三段待業期從沒被負面檢視 : : 而且還因為那時的規劃 得到不小的加分效果 : : 提供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 : ------- : : 事前規劃 : : 就算已經有工作 還是可以假想一下 : : 如果我明天沒工作時 該怎麼辦 可以做些甚麼? : : (當然也不是每天想 一年或半年花十幾分鐘想想其實就夠了) : : 建議可以依照輕重緩急分數個層面來思考和規劃 : : 1.預備現金存款 : : 待業期間除非有其他被動收入 : : 不然意味著穩定現金收入將短暫的中斷 : : 另外如果想在待業期間作些其他規劃 往往也需要增加一些開銷 : : 如果沒了工作收入 就得評估現在手上的資源能在不吃緊的情況下過多久? : : 待業期間如果被缺錢的狀況逼急了 : : 很多機會選項會消失 而且個人的判斷能力也會大受干擾 : : 不少人因為缺錢 只好委屈接受比較差的工作 : : 所以手上留存一筆待業期可動用的存款 是很重要的事 : : 至於要留多少 可以以個人現況每月開銷為基準 預留至少半年的存款 : : 此外還要考量是否可能至外縣市甚至海外工作 : : 待業期間是否有其他成本較高的計畫打算進行? : : (個人會留一年的開銷 另外10W作為特殊計畫預備使用) : 你存款難道是為了準備被失業而存的嗎? 這規劃有夠詭異 : 不管會不會失業 要不要失業 存款都是一定要存的 : 緊急預備金更是所有理財規劃基礎中的基礎 是基礎沒錯 也因為很重要所以在這邊還是要提到 : 這叫做待業計畫不是很奇怪嗎? : 簡單問就好 你不失業的話難道就不存款了嗎? 這段是說明留一筆錢 可在待業期間維持生活所需還可靈活運用的重要性 : 我個人有自信絕對不可能被失業 但是每年還是至少存個五六十萬 : 這才是合理的規劃吧 要存多少 得看個人每月開銷還有打算待業期間的規劃而定 你個人有自信絕對不可能被失業是好事 每年存50~60萬也很好 但這是否同樣條件 挪到他人身上仍為合理規劃 都還是得視個人情況而定 畢竟每人的日常開銷 預計做的事還是有不小的差異 : : 2.如何在待業期間提升工作能力並提出證明 : : 在台灣因為工時平均較高 : : 不少人可能都沒有較充足的時間可以安排自己的工作能力學習計畫 : : 或是公司與外界聯繫較為封閉 跟不上產業較新的技術 觀念 : : 那麼待業期間也不失為一個可以自我充實的好時機 : : 常見的管道有 : : a.參加進階職業技能訓練 : : b.參加專業領域的研討會 學會會議 : : c.創作更好的個人作品 : : d.閱讀業界最新的專業書籍 期刊 : : e.在國內外專業領域網路論壇 : : f.考取專業證照執照 檢定測驗 : : g.安排專業相關參訪 (可以兼作旅遊) : : h.承攬專業度高的短期工作 : : 除了決定怎麼樣自我學習外 : : 別忘了先規劃怎麼在日後求職時 證明你的能力有所提升 : : 證照執照 技能訓練會有相關證明 可當作履歷附件 : : 個人作品可以規劃成作品集 用適合的方式呈現 : : 至於其他部分 也可以作成某種成果集或報告書 展現你對該領域的心得和看法 : : 另外雖然大家都說短期工作沒加分會扣分 : : 但還是有些例外 某些專業性高的短期工作如果有好表現 其實有機會加分 : 又是本末倒置黑人問號的規劃 : 一個專注在本業上的人 在業期間就應該時時準備好自己 : 並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以及雖非專業技能 但職場上必備的人際相處技能 : 在業時不好好準備好搞到失業了 無業了 才在說自己去參加研討會 考證照三小的 有些研討會或是證照執照可能剛好在全職工作時 抽不出身參與或充份準備 如果進入或即將進入待業期 利用時間好好安排不是挺好的? 相對自由的時間和某些工作時間卡的死死的 能做的安排規劃還是有些不同 : 恕我直言 這種事很像自己多年工作的專業不值一提 : 才臨時抱佛腳搞來填滿空蕩蕩履歷的一些東西 履歷當然還是以專業技能 工作經驗為主 也沒有要大家以待業期間的安排做為履歷的主體 但妥善的安排待業期 也有機會提升自己在專業領域上的能力 那麼就有機會成為加分的地方 當然如果基礎不好 靠加分效果也有限 另外會提這部分 也是因為有些行業或公司 工時很高 又缺乏彈性 也沒有支持員工提升專業能力的意願 基層員工環境又封閉 不知道同業或同領域其他公司在做些甚麼 久了也可能會和大環境脫節 造成自己競爭力上的危機 那何不利用待業期間 看看所處的產業環境 各公司成果 最新的技術運用 : 恕我直言 這甚至比慘白一片的履歷還要更糟糕 : : 3.健康管理 : : 待業期間很適合安排健康檢查 : : 檢視一下上一份工作對身心造成的影響 : : 也針對自己的健康狀態 規劃下一份工作的條件 : : 另外待業期間也是養成規律運動的好時機 : : 就算沒維持下去 至少也比沒動到好 : : (但不要一開始太求好心切 強度一下太高 那容易受傷) : 一樣 健康的身體是人生的基礎 難道你不失業就不用維持身體健康了嗎? : 失業才來安排健康檢查也很黑人問號 : 你知道勞基法對健康檢查的相關規定嗎? : 雇主必須為勞工提供健康檢查 40歲以下每五年一次 超過40每三年一次 : 特殊項目的工作環境會有特殊的規定 我就不細談 有些人工作環境真的不是很好 忙到忘了要健康檢察或根本難以安排 : 甚至不少公司都優於勞基法 給予每年一次的健康檢查 但更多中小型公司連勞基法規定的基礎都沒做到 : 我待的公司就是每年一次且值一萬多的健康檢查(包含65歲以上才會篩檢的一堆癌症指標) : 我只能說 這種等級的健檢我有工作的時候都花不下去了 : 更不用說失業的時候有可能掏出一兩萬來做一般來說只建議65歲老人做的篩檢嗎? : 這反而是工作的時候才能做的 失業的時候根本想都別想 為什麼失業的時候想都別想? 如果預先存個2~3萬 每三年做一次較完整的全身檢查 好過不了解自己身體狀況 等身體出狀況再來補救會好更多 工作期間想要做胃鏡 直腸鏡才麻煩吧 : 更重要的是 就業期間一樣得規律運動 才有良好的體力和精神做好工作過好生活 : 你工作時就不運動 失業才來運動 還要怕強度太高 真的超黑人問號 : 難怪工作都做不久 還要做鬼扯的"待業"計畫 當然工作期間能規律運動是好事 但如果還沒有這樣習慣的人 也可以嘗試在待業期間養成這樣的習慣 另外不常運動的人 有時候會一時興起運動過度受傷 所以特別提醒一下 : : 4.求職規劃 : : 當然下一份工作還是很重要的事 : : 待業前期好好檢視一下上一份工作是否在自己設定的長期目標路徑上 : : 自上份工作結束後 自己累積了哪些籌碼 哪方面獲得成長? : : 下一份工作怎麼讓自己能更接近長期目標 : : 哪些籌碼可以好好運用 找到更好的工作 : : 重新檢視調整自己的履歷 自傳 作品集 : : 也可以進一步尋求推薦人 引薦人 : : 作好準備後便可以開始求職 : 這個我就不提了 只能說是唯一有用但又很廢話的一項 : 因為都失業的當然要立刻馬上現在做好求職規劃啊 : 基本上我無時無刻都在做這個求職規劃 因為對於現狀不滿意 : 賺80萬不夠想賺100萬 賺100萬不夠想賺150萬 賺150不夠想賺200萬 : 我只能說 永遠都要讓自己處於主動的立場 而不要被動去因應 : 不要等到被失業了才在想要去找下一份工作 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很難找到更好的工作 所以才會建議大家每年花點時間想想 如果自己手上這份工作沒了 是否有足夠的準備 在待業期間找到更好的職缺 : 在自己的工作岡位上做到最好 做到不會輕易被砍 這點也只能做到不會輕易被砍 至於公司會不會倒 還是得看公司高層的能力 有些人能力很強 但公司高層照樣把公司經營到解散 : 但也不要安於現況 要一直提升自己 一直找更好的機會才是正確的作法 : : 5.人際關係維繫 : : 平常工作忙 可能錯過不少聚會 也沒空拜訪重要的人 : : 既然待業時間較多 何不抽些時間陪陪家人 拜訪友人 : : 不用太在意自己現在處於待業中 而降低與他人聯繫的機會 : : 待業的情況其實很正常 沒甚麼大不了的 : : 有時反而會因為這樣的聯繫 多出不少機會 : : (幾個接案和工作機會就是這樣來的~) : ?????????????一樣黑人問號 : 失業了好閒好開心 還有空寫失業計畫 噢 不對 是待業計畫 : 但是親朋好友可沒失業呢 假設平常工作都沒在理這些家人朋友 我只有說錯過聚會或沒空拜訪 並不是說工作期間 就不需要和親友保持好聯繫 現在的社交軟體很發達 但是網路上的聯繫還是比不上實際的見面 有時大家工作都忙 甚至不在同一地區工作 既然待業期間時間較自由 安排一下主動拜訪不是很好嗎? : 那失業的時候真的會有人有空理你嗎? 反而避之惟恐不及的情況要更常見 : 因為失業才扒上門來借錢的情況所在多有 : 平常就要維繫好感情才是正途 : 平常就要維繫好感情才是正途 : 平常就要維繫好感情才是正途 : : 6.休閒安排 : : 當上面各方面的準備都完備後 : : 還有剩餘的資金和時間 也別忘了安排一下在職期間比較難安排的旅遊 : : 或是從事一些之前一直想要進行但總是沒時間的休閒活動 : : 也因為上面的各方面準備如果充足 : : 這時你也比較不會陷於待業期的慌亂不安中 : : 可以放心盡情的好好享受這段自由時光~ : 這個我就不提了 和健康那段一樣 是平常就要做的事情 : 這樣才有辦法維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品質 : 而且錢也是關鍵 工作的時候存款一直在增加 : 那花個十幾萬出國滑個雪很爽很可以散心 : 但是失業的時候幹這種事只會讓自己更焦慮 也不可能放鬆心靈 做好準備的話 為什麼會更焦慮? 上面這些計畫都準備好 心理會踏實很多 怎麼沒機會放鬆心靈? : : ----- : : 自己在確定要進入待業期時 : : 就會開始通知過去接案的合作對象 : : 通常還沒離職時 手上就有一些案子可以作了 : : 練習工作上不足的技能 學習一些新的技術和知識 : : 另外也會報名相關領域的研討會 研討會時認識多一些可能合作的人 : : (可以準備自己的個人名片 聯絡方式永遠跟著自己) : : 也會預想面試時可以拿出哪些待業期間的成果 : : (個人作品集裡有不少作品就是待業期間的接案或個人創作) : : 待業期間的成果 心得也會分享在相關論壇和個人FB上 : : 有時還會覺得待業期間比上班還充實 忙碌~ : : 因為有事先準備 所以很容易交待 待業期的問題 : : 新的工作也是因待業期間的接案表現不錯 合作愉快 : : 獲得朋友的推薦得到面試機會 : : 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 : 也歡迎大家討論各自待業期間的準備~ : 再次強調 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職期間就該持續進行的事情 : 存款這種事情必須要但可能力有未逮 工作能力的提升可能比較空泛就不提 : 健康 人際關係 休閒 是關鍵的關鍵 : 為工作而生活還是為生活而工作 這是很老生常談的話題 : 但是你如果顧不好這幾項 還談什麼工作 談什麼失業計畫 : 不管有沒有工作 失不失業都要顧好健康人際關係和休閒 : 而不是等到失業才想起這些好嗎 有夠可怕的文章 並不是要大家失業才開始準備這些 一開始就有提到 每年或半年抽個空 做些假設性的檢視和思考即可 真的進入待業期再做比較細節的安排和規劃 就不會那麼慌亂 也能讓待業期間過得更豐富 而不會浪費 另外如果你職場發展內外條件都很好 這些提醒 心得對你都是基本中的基本 甚至在你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那恭喜你 你有不錯的能力 際遇 但也別忘了 還是有些人需要給些建議和提醒 台灣勞動市場上 也不是每間公司都守規矩 能給予基礎的彈性和保障 有不少工作者真的因為工作原因 導致某些活動和計畫在工作期間難以進行 你能做到的 或許還是有很多人沒能做到 環境不允許 或是不知道為何要做 這篇文一開始就是針對可能的待業期如何做準備提供一些心得 也就沒多在正職工作期間的安排上多作著墨 但並不能說沒寫到就是不重視 希望大家不要誤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16.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514852165.A.0AF.html

01/02 10:52, 6年前 , 1F
你一回我更覺得像自我安慰文....越講越尷尬
01/02 10:52, 1F

01/04 00:21, 6年前 , 2F
勸你別再跳出來了 硬坳大家都看不下去
01/04 00:21, 2F
文章代碼(AID): #1QIiz52l (Sala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Iiz52l (Sa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