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待業計畫

看板Salary作者 (科科)時間6年前 (2018/01/01 22:02), 編輯推噓12(12021)
留言33則, 14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5/8 (看更多)
說真的 你文章裡面87%都是無時無刻就該做的事情 講成待業計畫也只是想為難堪的"待業"時間減少一些尷尬而已 待業說難聽點就是失業 無業 寫洋洋灑灑一堆計畫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 引述《skyprayer (SkyBotany)》之銘言: : 現在就業市場變化很快 : 職涯發展也不像過去許多工作者 : 一生只待在一兩間公司 : 換句話說 不少人有機會經過多次待業期 : (當然也有人總是能無縫接軌) : 有時是自己想要轉換工作 離職後進入待業期 : 也有可能突然遭到資遣 或是公司經營不善 強制進入待業期 : 那麼何不每年度都花一點點時間 預先擬定個"本年待業計畫" : 就像是逃生防災計畫一樣 有備無患 : 另外善用待業期的自由時間 也有助於提升職業發展空間 : 甚至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 : (能妥善安排待業期的人其實不多) : 工作五年下來 經過3次待業期 (半年 2個月 1個月) : 求職面試的時候這三段待業期從沒被負面檢視 : 而且還因為那時的規劃 得到不小的加分效果 : 提供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 ------- : 事前規劃 : 就算已經有工作 還是可以假想一下 : 如果我明天沒工作時 該怎麼辦 可以做些甚麼? : (當然也不是每天想 一年或半年花十幾分鐘想想其實就夠了) : 建議可以依照輕重緩急分數個層面來思考和規劃 : 1.預備現金存款 : 待業期間除非有其他被動收入 : 不然意味著穩定現金收入將短暫的中斷 : 另外如果想在待業期間作些其他規劃 往往也需要增加一些開銷 : 如果沒了工作收入 就得評估現在手上的資源能在不吃緊的情況下過多久? : 待業期間如果被缺錢的狀況逼急了 : 很多機會選項會消失 而且個人的判斷能力也會大受干擾 : 不少人因為缺錢 只好委屈接受比較差的工作 : 所以手上留存一筆待業期可動用的存款 是很重要的事 : 至於要留多少 可以以個人現況每月開銷為基準 預留至少半年的存款 : 此外還要考量是否可能至外縣市甚至海外工作 : 待業期間是否有其他成本較高的計畫打算進行? : (個人會留一年的開銷 另外10W作為特殊計畫預備使用) 你存款難道是為了準備被失業而存的嗎? 這規劃有夠詭異 不管會不會失業 要不要失業 存款都是一定要存的 緊急預備金更是所有理財規劃基礎中的基礎 這叫做待業計畫不是很奇怪嗎? 簡單問就好 你不失業的話難道就不存款了嗎? 我個人有自信絕對不可能被失業 但是每年還是至少存個五六十萬 這才是合理的規劃吧 : 2.如何在待業期間提升工作能力並提出證明 : 在台灣因為工時平均較高 : 不少人可能都沒有較充足的時間可以安排自己的工作能力學習計畫 : 或是公司與外界聯繫較為封閉 跟不上產業較新的技術 觀念 : 那麼待業期間也不失為一個可以自我充實的好時機 : 常見的管道有 : a.參加進階職業技能訓練 : b.參加專業領域的研討會 學會會議 : c.創作更好的個人作品 : d.閱讀業界最新的專業書籍 期刊 : e.在國內外專業領域網路論壇 : f.考取專業證照執照 檢定測驗 : g.安排專業相關參訪 (可以兼作旅遊) : h.承攬專業度高的短期工作 : 除了決定怎麼樣自我學習外 : 別忘了先規劃怎麼在日後求職時 證明你的能力有所提升 : 證照執照 技能訓練會有相關證明 可當作履歷附件 : 個人作品可以規劃成作品集 用適合的方式呈現 : 至於其他部分 也可以作成某種成果集或報告書 展現你對該領域的心得和看法 : 另外雖然大家都說短期工作沒加分會扣分 : 但還是有些例外 某些專業性高的短期工作如果有好表現 其實有機會加分 又是本末倒置黑人問號的規劃 一個專注在本業上的人 在業期間就應該時時準備好自己 並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 以及雖非專業技能 但職場上必備的人際相處技能 在業時不好好準備好搞到失業了 無業了 才在說自己去參加研討會 考證照三小的 恕我直言 這種事很像自己多年工作的專業不值一提 才臨時抱佛腳搞來填滿空蕩蕩履歷的一些東西 恕我直言 這甚至比慘白一片的履歷還要更糟糕 : 3.健康管理 : 待業期間很適合安排健康檢查 : 檢視一下上一份工作對身心造成的影響 : 也針對自己的健康狀態 規劃下一份工作的條件 : 另外待業期間也是養成規律運動的好時機 : 就算沒維持下去 至少也比沒動到好 : (但不要一開始太求好心切 強度一下太高 那容易受傷) 一樣 健康的身體是人生的基礎 難道你不失業就不用維持身體健康了嗎? 失業才來安排健康檢查也很黑人問號 你知道勞基法對健康檢查的相關規定嗎? 雇主必須為勞工提供健康檢查 40歲以下每五年一次 超過40每三年一次 特殊項目的工作環境會有特殊的規定 我就不細談 甚至不少公司都優於勞基法 給予每年一次的健康檢查 我待的公司就是每年一次且值一萬多的健康檢查(包含65歲以上才會篩檢的一堆癌症指標) 我只能說 這種等級的健檢我有工作的時候都花不下去了 更不用說失業的時候有可能掏出一兩萬來做一般來說只建議65歲老人做的篩檢嗎? 這反而是工作的時候才能做的 失業的時候根本想都別想 更重要的是 就業期間一樣得規律運動 才有良好的體力和精神做好工作過好生活 你工作時就不運動 失業才來運動 還要怕強度太高 真的超黑人問號 難怪工作都做不久 還要做鬼扯的"待業"計畫 : 4.求職規劃 : 當然下一份工作還是很重要的事 : 待業前期好好檢視一下上一份工作是否在自己設定的長期目標路徑上 : 自上份工作結束後 自己累積了哪些籌碼 哪方面獲得成長? : 下一份工作怎麼讓自己能更接近長期目標 : 哪些籌碼可以好好運用 找到更好的工作 : 重新檢視調整自己的履歷 自傳 作品集 : 也可以進一步尋求推薦人 引薦人 : 作好準備後便可以開始求職 這個我就不提了 只能說是唯一有用但又很廢話的一項 因為都失業的當然要立刻馬上現在做好求職規劃啊 基本上我無時無刻都在做這個求職規劃 因為對於現狀不滿意 賺80萬不夠想賺100萬 賺100萬不夠想賺150萬 賺150不夠想賺200萬 我只能說 永遠都要讓自己處於主動的立場 而不要被動去因應 不要等到被失業了才在想要去找下一份工作 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很難找到更好的工作 在自己的工作岡位上做到最好 做到不會輕易被砍 但也不要安於現況 要一直提升自己 一直找更好的機會才是正確的作法 : 5.人際關係維繫 : 平常工作忙 可能錯過不少聚會 也沒空拜訪重要的人 : 既然待業時間較多 何不抽些時間陪陪家人 拜訪友人 : 不用太在意自己現在處於待業中 而降低與他人聯繫的機會 : 待業的情況其實很正常 沒甚麼大不了的 : 有時反而會因為這樣的聯繫 多出不少機會 : (幾個接案和工作機會就是這樣來的~) ?????????????一樣黑人問號 失業了好閒好開心 還有空寫失業計畫 噢 不對 是待業計畫 但是親朋好友可沒失業呢 假設平常工作都沒在理這些家人朋友 那失業的時候真的會有人有空理你嗎? 反而避之惟恐不及的情況要更常見 因為失業才扒上門來借錢的情況所在多有 平常就要維繫好感情才是正途 平常就要維繫好感情才是正途 平常就要維繫好感情才是正途 : 6.休閒安排 : 當上面各方面的準備都完備後 : 還有剩餘的資金和時間 也別忘了安排一下在職期間比較難安排的旅遊 : 或是從事一些之前一直想要進行但總是沒時間的休閒活動 : 也因為上面的各方面準備如果充足 : 這時你也比較不會陷於待業期的慌亂不安中 : 可以放心盡情的好好享受這段自由時光~ 這個我就不提了 和健康那段一樣 是平常就要做的事情 這樣才有辦法維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品質 而且錢也是關鍵 工作的時候存款一直在增加 那花個十幾萬出國滑個雪很爽很可以散心 但是失業的時候幹這種事只會讓自己更焦慮 也不可能放鬆心靈 : ----- : 自己在確定要進入待業期時 : 就會開始通知過去接案的合作對象 : 通常還沒離職時 手上就有一些案子可以作了 : 練習工作上不足的技能 學習一些新的技術和知識 : 另外也會報名相關領域的研討會 研討會時認識多一些可能合作的人 : (可以準備自己的個人名片 聯絡方式永遠跟著自己) : 也會預想面試時可以拿出哪些待業期間的成果 : (個人作品集裡有不少作品就是待業期間的接案或個人創作) : 待業期間的成果 心得也會分享在相關論壇和個人FB上 : 有時還會覺得待業期間比上班還充實 忙碌~ : 因為有事先準備 所以很容易交待 待業期的問題 : 新的工作也是因待業期間的接案表現不錯 合作愉快 : 獲得朋友的推薦得到面試機會 : 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 也歡迎大家討論各自待業期間的準備~ 再次強調 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在職期間就該持續進行的事情 存款這種事情必須要但可能力有未逮 工作能力的提升可能比較空泛就不提 健康 人際關係 休閒 是關鍵的關鍵 為工作而生活還是為生活而工作 這是很老生常談的話題 但是你如果顧不好這幾項 還談什麼工作 談什麼失業計畫 不管有沒有工作 失不失業都要顧好健康人際關係和休閒 而不是等到失業才想起這些好嗎 有夠可怕的文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134.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514815320.A.D33.html

01/01 23:29, 6年前 , 1F
認同這篇 待業計畫說穿了 是給沒現實壓力的人看的
01/01 23:29, 1F

01/01 23:44, 6年前 , 2F
不用想太多,我是當原文以居安思維的立場所寫,看看就算
01/01 23:44, 2F

01/01 23:44, 6年前 , 3F
了。我也經歷過無預警裁員,待業期的長短是看我想休息多
01/01 23:44, 3F

01/01 23:44, 6年前 , 4F
久、還有想找的工作職位難易度而定,但我不認為需要把這
01/01 23:44, 4F

01/01 23:44, 6年前 , 5F
些心力過程寫得成一篇論文就是了..
01/01 23:44, 5F

01/01 23:55, 6年前 , 6F
認同.. 幾乎每點都是平常都要做了..
01/01 23:55, 6F

01/01 23:58, 6年前 , 7F
可怕的不是文章,是很多人認同待業計畫這種鬼話
01/01 23:58, 7F

01/02 00:03, 6年前 , 8F
非常正確的一篇
01/02 00:03, 8F

01/02 01:26, 6年前 , 9F
莫名奇妙有一堆人贊同,總算有篇正解。原始文章根本弱
01/02 01:26, 9F

01/02 01:27, 6年前 , 10F
者思維,時間寶貴,應該是把握時間賺錢而不是被動面
01/02 01:27, 10F

01/02 01:27, 6年前 , 11F
對,要是像原始發文者這種個性,一堆公司早就倒了
01/02 01:27, 11F

01/02 02:31, 6年前 , 12F
邏輯清楚給推
01/02 02:31, 12F

01/02 03:23, 6年前 , 13F
這篇才是正解 給推!
01/02 03:23, 13F

01/02 08:08, 6年前 , 14F
邏輯清楚給推
01/02 08:08, 14F

01/02 08:20, 6年前 , 15F
XD我原本也想回的
01/02 08:20, 15F

01/02 10:22, 6年前 , 16F
大家都很會嘴啦 我就不信這篇所有推文都這麼勤勞平常上班
01/02 10:22, 16F

01/02 10:22, 6年前 , 17F
還加強自己 定期做運動 寫求職計畫
01/02 10:22, 17F

01/02 10:44, 6年前 , 18F
加強自己看是啥加強 定期運動+就業計畫本來就常做
01/02 10:44, 18F

01/02 12:31, 6年前 , 19F
不管是創業者還是上班族,很拼的根本沒有弱者思維,因
01/02 12:31, 19F

01/02 12:31, 6年前 , 20F
為一樣怕明天沒飯吃,老實說有時間想這退路,不如把
01/02 12:31, 20F

01/02 12:31, 6年前 , 21F
時間用在認真想如何增加收入和技能。
01/02 12:31, 21F

01/02 22:03, 6年前 , 22F
運動本來就該做 我在操得要死的科技業上班 一週還是至少去
01/02 22:03, 22F

01/02 22:04, 6年前 , 23F
跑三天步 同事有騎腳踏車的 有練健身練成大隻佬的 甚至公
01/02 22:04, 23F

01/02 22:04, 6年前 , 24F
司健身房開放時間永遠是滿的 跑步機搶都搶不到 外面至少八
01/02 22:04, 24F

01/02 22:05, 6年前 , 25F
成以上工作一定都比我們空閒 我就不相信沒時間運動
01/02 22:05, 25F

01/02 22:05, 6年前 , 26F
而且就算對現況很滿意 但是定期維護履歷應該是基礎中的基
01/02 22:05, 26F

01/02 22:06, 6年前 , 27F
礎吧 不用到寫什麼求職計畫 但是讀英文 甚至去補英文 讀一
01/02 22:06, 27F

01/02 22:07, 6年前 , 28F
些相關的書籍 甚至讀一些規格書之類的 不然退一萬步來說
01/02 22:07, 28F

01/02 22:07, 6年前 , 29F
讀點商管理財的書也算是加強自己好嗎? 總不可能有人連商管
01/02 22:07, 29F

01/02 22:07, 6年前 , 30F
類的書都沒在看的吧?
01/02 22:07, 30F

01/03 08:36, 6年前 , 31F
原文內容與其說待業計畫,不如說就是日常生活規劃。有工
01/03 08:36, 31F

01/03 08:36, 6年前 , 32F
作與否,都該這樣規劃的不是嗎? 頗認同此篇。
01/03 08:36, 32F

01/08 13:36, 6年前 , 33F
推這篇!!我平常下班就在念語言考檢定&運動,這平常就該做的
01/08 13:36, 33F
文章代碼(AID): #1QIZzOqp (Sala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IZzOqp (Sa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