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數學公式,先背起來再說

看板SENIORHIGH作者 (~口卡口卡 修~)時間12年前 (2012/01/15 14:24),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iMath ()》之銘言: : 學習的方法多如牛毛,有些是將常見的概念作延伸變化,有的則是一反常人見 : 解的特殊思考。但無論如何,只要能接觸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開啟另一 : 種思考模式,即使是他人極力反對的觀念也無所謂。 : 在日本首創「經濟學類書籍」百萬銷量,在「數學類書籍」銷售累積也超過兩 : 百萬本的名人,細野真宏,他便曾提出一個幾乎是與所有教科書對抗的看法: : 數學公式,先背起來再說。 ^^^^^^^^^^^^^^^^^^^^^^ 假設這是原作者所提出的結論,那我還蠻不贊同的 因為即使要先背,也是背那些對自己本身而言有幫助的東西 就好比像以這個年代來說 學會騎機車或開車就好 學開飛機你是想做啥== : 細野真宏認為,許多學生對於數學公式的證明並沒有興趣,他們只想知道公式 : 的應用方法,並能夠靠自己來解開題目。但是,教科書向來是站在「不了解公                                ^^^^^^^^ : 式由來會無法使用」的立場,所以即使學生對證明過程沒興趣,他們也必須先 ^^^^^^^^^^^^^^^^ 其實很多教科書並沒有 based on 這立場   只是做得不是很完善就是了 : 被迫接受繁瑣的證明過程,甚至最後對數學產生反感。 : 就如同電視和電腦,很少人會對它們的構造產生興趣,而數學公式也應該是在 ^^^^^^^^^^^^^^^^^^ : 充分熟悉其應用方法後,再讓有興趣的學生去接觸與思考,因為只有自發性的 ^^^^^^^^^^^^^^^^^^^^^^^^^^^^^^^^^^^^^^^^^^^^^^^^^^              <1> : 思考才能讓人對學問產生興趣。 : 另外,有些人為了不想背太多公式,就會偏好運用理解的方式,將一個公式變 : 成兩三個計算式子或思考邏輯,也就是沒有形成「直覺性的反射」,而這其實 ^^^^^^^^^^^^ <2> : 又會造成「思考持久力」的問題。 : 有邏輯的持續思考是很消耗腦力的,就像我們大部份人都是被直接要求背下「 : 99乘法」,在運用上也沒有問題,那麼,假設在解一道題目必須經過「A=>B」 : 、「B=>C」、「C=>D」的過程,如果缺少反射性的思考,而是「7乘以7,嗯, : 就是把7個7加起來,然後8乘以8,就是有8個8……」,這樣可能在「A=>B」時 : 就用去了太多腦力,還沒達到最重要的「A=>D」目的就先精疲力竭了。 : 細野真宏並不是反對人去理解公式的來源,而是認為這應該放在最後的順序; : 而且在理解之後,就應該當成反射性的工具應用,以便解開更多困難和繁瑣的 : 證明。據說,日本也曾經將「梯形公式」從小學生的課本上刪除,理由是「推 : 導過程容易」,但他們現在似乎又考慮將它拿回來了。 : http://waknow.com/?p=3889 ---- 內文大致可切出兩個重點 (<1> & <2>) <1> 先背再說 簡單說就是,你學習的目的何在 根據你的學習目的,才決定哪些 Knowledge 才是你該著墨的點 而非重心的 Knowledge 就先姑且記著它    等你心有餘力並且有興趣時在下去鑽研 這時我就很喜歡舉以下兩個例子: (1) 微積分基本定理 我相信大家在學這個 thm. 時,老師第一時間都不會去證明      甚至根本不會證明它      反正我們只要知道 導數 跟 反導數 很像是反函數的關係就好      因為看到一個應用問題      如何用微積分 model、如何用微積分技巧算出來才是初微想強調的重心 你會用 MVT 之類的定理證明 FTC 會影響到積分技巧的 whole picture 嗎? 2 3 所以假設要你算 ∫ sin (x) dx for example 0 即使你不會 FTC 的證明也無仿      只要你心有餘力、有興趣的時候在自己鑽研這部分即可 (2) 三角形內角和 = 180度 for 歐式幾何 ─ or 圓切線和 OP 垂直 , 其中O為圓心、P為圓和切線的交點 ... 等等 我相信若高中段考考這些證明      一定可以把一大票學生打掛      因為你沒背一些 postulate 或 property 根本無從下手      可是這是高中數學所該著墨的點嗎 ? 你不會這些證明,會影響到 處理複雜的幾何題目嗎? 以上兩個例子,都是我們沒有先去 care 公式或定理的起源或是證明   而是就直接應用在複雜的 case 上了   這也就是內文所說 充分熟悉其應用方法後,再讓有興趣的學生去接觸與思考 簡而言之就是 先背再說 這句話的背後意思 ------------------------------------------------------------------------------ <2> 直覺性的反射   關於這點,主因是知識只會越來越龐大 遇到的問題也會越來越複雜   因此遇到一個龐大的問題,得做一下切割   就好比內文所舉的例子,把一個大問題切割成 A → B → C → D 四小塊 m n p 若你發現 m、n 是別人已經解決過的問題 那請先直接使用他的結論 您只需思考 C→D  即可   如此一來你的思考鍊或思考網才會夠龐大   不然每次為了偷懶,還得去重新推論一次 m 跟 n 效率上一定輸別人一大截 當然這並不代表你得須把 m 跟 n 相關的公式或定理全背下來 因為現在的科技很發達   上網隨便 google 一下就可以找到您所想到結論   或是也有很強力的 tool 可以幫你一手包辦   所以你甚至只需有一個很簡單的 concept 即可 連背也不需要  (這段是我個人的意見) 只需記得你的目的是 A→D 即可 ------------------------------------------------------------------------------ 所以結論是   會不會公式的證明並非是重點   重點是你要看你的學習目的為何 我是覺得對高中生而言,可能還不太能體會原文所要闡述的意思   畢竟高中數學主要還是 based on 在 calculate 上 也就是對國高中學生而言,學習目的就是考試 因此公式或定理的證明當然顯得很重要,只因為它有可能會考 XD   但是有些很複雜的證明還是可以先略去不看 ( 例如二次曲線的三階判別式證明, 不過這部分教材已經被拿掉了) 可以先姑且背著以備不時之需 等心有餘力再回頭過來檢視證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3.211.139

01/15 17:18, , 1F
感動有人能理解文意(可見標題下得太差了)
01/15 17:18, 1F

01/15 17:20, , 2F
不過即使是國高中數學,定理證明相較於其他題目還是相對地難
01/15 17:20, 2F
文章代碼(AID): #1F4d4Tf7 (SENIORHIG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4d4Tf7 (SENIORHI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