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二宮之爭的真意?

看板SAN作者 (金山好吃粥,伸!)時間4年前 (2020/05/01 05:55), 4年前編輯推噓5(509)
留言14則, 4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 建議可以看一下王永平《孫權立嗣問題考論——從一個側面看孫權與世家大族的鬥 : 爭》的觀點,從寒門的皇權與儒學世族之間深刻的內在矛盾來看這件事。 : 按照王永平說法,孫權之子孫登、孫和等都明顯儒家化,特別是孫登重賢愛士,形 : 成以傳統儒學世族為主的集團。在立嗣觀念上,儒學大族遵照儒家立嗣以嫡以長的 : 原則,先後支持大子登、太子和,並希望通過他們來進一步推進孫吳政權儒家化的 : 進程。為扼制儒學大族勢力的上升,孫權主要依靠宗室、外戚人物,並提攜一些寒 : 門才俊之士。扶持魯王霸,培植新的政治力量,以對抗世族政治勢力,可以參考。 茲節錄同位王永平另篇《略論孫權父子之「輕脫」——從一個側面看孫吳政權之性質》 的看法,孫權扼制儒學,王先生認為實乃因吳大帝本身輕視儒學與體制 不過這邊我個人倒覺得似可略修正為,孫權傾向擷取儒學裡,較實用的來用 而沒必要全盤接收,最終目的自然同樣是要扼制儒學 一、孫權對儒學的態度 《吳書》載孫權派張咨出使魏國,被曹丕嘲弄:"吳王頗知學乎?" 張咨回答孫權志存經略,雖有餘閒,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正講明了孫權只在乎儒學裡實用的部份 再來看吳下阿蒙的緣由,《江表傳》云孫權說他並沒有要呂蒙蔣欽治經當博士 但求以今事涉獵往事(呼應上面的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 孫權又說他"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事以來,省三史 、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 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 不讀易經顯然吻合於他要兼通佛儒、同時不爽道家的鬫澤,去當太子太傅 並以他自己百忙中濾掉其他所有儒家經典,而只保留講歷史以及兵學有關的書來看 勉勵呂蔣2人追隨他的步伐,讓呂蒙日後豪氣的講出"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之語 而魯肅的價值觀估計和孫權有很大程度的重疊,方能在孫策指定的周瑜之後 與聽孫權吩咐的呂蒙之前,扛起都督之責 附帶一提,王先生的這篇文章,後面花了些篇幅以吳範、趙達及《抱朴子》、 《建康實錄》等為例,來說明崇信九宮一算的孫權,根本就很哈易經 卻不希望底下的人搞起修仙之術,我猜他意思是易經可以等到當到領導人階級了 再搞也不遲,身處力爭上游的階段時,就還是講求實用比較妥當? 孫權重視近代史,謀求務實的另例見於〈孫登傳〉,"(孫)權欲(孫)登讀《漢書》, 習知近代之事,以張昭有師法,重煩勞之,乃令(張)休從昭受讀,還以授登" 此風氣一直延續到孫休身上,〈孫休傳〉:"孤之涉學,群書略徧,所見不少也; 其明君闇主,姦臣賊子,古今賢愚成敗之事,無不覽也" 既然以實用為導向,則自然對於連劉表都搞過之儒學教育系統裡的,立學官、 立五經博士,就不會有急迫需求了,事實上直到258年,才有孫休下詔立學官跟五經博士 二、孫堅孫策輕視體制,傳承到孫權 孫堅8+9的行徑,從王叡輕薄孫堅、"素遇(孫)堅無禮"(孫堅傳)而被殺,到濫殺張咨等 大家已經對孫堅輕視體制,有個概括認識 接來看其長子孫策,《吳書》有一段孫策對虞翻說:"孤昔再至壽春,見馬日磾, 及與中州士大夫會,語我東方人多才耳,但恨學問不博,語議之間,有所不及耳。 孤意猶謂未耳。卿博學洽聞,故前欲令卿一詣許,交見朝士,以折中國妄語兒" 問題出在有人對高岱說:"孫(策)將軍為人,惡勝己者,若每問,當言不知,乃合意耳。 如皆辨義,此必危殆"(吳錄),高岱亦認同此說,可見孫策極其自負,很怕被打臉 如果孫郎"恨學問不博"屬實,那"惡勝己者"的他,手下大概也不會有什麼文官了XD 可見小霸王只是在自謙,其學問應仍有一定程度水準 但他終究還是殺了無罪的高岱,所以雷同他爸輕視體制,亂世中實用至上 輪到主人翁孫權,《江表傳》形容他隨哥哥打天下時,"好俠養士"、"侔於父兄" 關於俠這字,參照《三國志》其他的描述,其實就在講輕視體制 例如:縣吏斯從"輕俠為姦"、老師"輕俠殺人,藏舍亡命"、"揚士多輕俠狡桀"等 是以果然有遺傳到父兄對體制的看重與否 此外孫吳隨便打理宗廟郊祀制度,為其出自寒門做了最佳詮釋,《六朝事迹編類》: "終吳之世,未暇禮文,宗廟社稷,不見於史" 儘管孫權所重視的《左傳》明講了"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不過孫權對祀與戎 顯然和儒家主張的有所違背,譬如《建康實錄》載232年時顧雍奏"宜修郊廟社稷 以承天意。詔答未許" 同樣一事《江表傳》、《宋書》也有,結果孫權直接放大絕,斥之為"俗儒意說, 非典籍正義,不可用也",然後身為吳大帝居然也不照《禮記》規定而立七廟 猜測孫權想法是宗廟這類繁文縟節,對強化國家競爭力並無助益 在立后、擇姬等婚姻議題上,孫權更完全不理會儒家的門第觀念 我自己的解讀是看背景出身得來的,未必是最幸福的歸宿,應用在注重實用上 便是拋開門當戶對的婚姻,比較有機會來個天作之合 孫權更視輕鬆快樂凌駕於死板板的君臣之禮,按儒家禮法規範所不許的 一些逾矩的嘲弄揶揄,在孫權統治下蔚為常態,有興趣可以自行查閱該文所舉例子 其中〈費禕傳〉寫"孫權性既滑稽,嘲啁無方,諸葛恪、 羊[行中間一個首]等才博果辯,論難鋒至,禕辭順義篤,據理以答,終不能屈" 我想拿來跟《王弼傳》裡,善論縱橫,為當時所推的劉陶來相比,司馬師不吃劉陶那套 最後因故殺了他,然而孫吳君臣竟以此為樂!大概意圖化解緊張氣氛? 先暫時扯到這邊,該篇另提及很多層面,包括統治者治政時,對禮、法的取捨等 有空再消化為個人認為的實用觀點論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5.25.1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M.1588283704.A.49D.html

05/01 13:56, 4年前 , 1F
05/01 13:56, 1F

05/01 23:18, 4年前 , 2F
孫策學問可能真有一定程度,不過周瑜、 張紘肯定更勝
05/01 23:18, 2F

05/01 23:18, 4年前 , 3F
一籌,所以「惡勝己者」應是比較沒有參考價值的評語。
05/01 23:18, 3F
孫策"恨學問不博",不若孫權有特別描述他對於哪方面較有一套 不博者,術業有專攻也,周瑜、張紘肯定"全方位"更勝一籌? 孫權"侔於父兄",以此推論孫策在以古為鏡、強調兵法的書籍方面,有一定水平?

05/02 00:24, 4年前 , 4F
我們能找到孫策哪個學問勝過周瑜、張紘嗎?
05/02 00:24, 4F
孫策史料太少,基本難以比較 換我問你,周瑜善音樂沒有問題,但哪邊有周瑜對音樂以外的學問之史料?

05/02 00:31, 4年前 , 5F
當年怎麼送走大喬的,這次就是老了再來一次而已
05/02 00:31, 5F

05/02 01:04, 4年前 , 6F
簡略回答,主要可先以周瑜出身於三公家族而推估。且周
05/02 01:04, 6F

05/02 01:04, 4年前 , 7F
瑜嘴贏才辯見稱的蔣幹,詞語多能引經據典。足以旁證吧
05/02 01:04, 7F
周瑜同蔣幹的對話,提到蘇秦張儀酈叟,可以說他對歷史有所涉獵 但若要以此認定他很有學問,那"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的劉備 引經據典更不在話下 周瑜家境好所以受良好教育,但連寒門孫權這種只挑他喜歡的閱讀方式,都有個"博覽"來 形容了 三公家族出身又假設很有學問的周瑜,沒博覽就算了,居然連音樂以外的善於XX、長於 XX都沒有? 教給多少東西,未必能吸收全部 (趙咨)荅曰:「吳王浮江萬艘...博覽書傳歷史,藉採奇異..」

05/02 16:52, 4年前 , 8F
易經跟修仙無關吧
05/02 16:52, 8F
《周易》:"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 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 《抱朴子》:"抱朴子曰:復有太清神丹,其法出於元君。元君者,老子之師也... 元君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驂駕九龍十二白虎, 天下衆仙皆隸焉.."

05/02 19:10, 4年前 , 9F
一採陰二採陽,病毒學疑似與修仙有關
05/02 19:10, 9F

05/02 20:29, 4年前 , 10F
樓主不要誤會,我很喜歡這個討論方向,只是覺得有點跳
05/02 20:29, 10F

05/02 20:29, 4年前 , 11F
得太快
05/02 20:29, 11F
對東吳頗有研究、且潛水許久的R大 & a大,都浮出水面了 我想我還是別班門弄斧了<(_ _)> ※ 編輯: Houei (101.10.21.55 臺灣), 05/02/2020 20:48:52

05/03 00:11, 4年前 , 12F
我沒什麼研究,很高興看到你的資料。以前我都不喜歡吳
05/03 00:11, 12F

05/03 00:11, 4年前 , 13F
國,覺得君臣笑話太低俗,不像魏國那麼文青。看了這篇
05/03 00:11, 13F

05/03 00:11, 4年前 , 14F
文章,原來不管是爛笑話還是耍文青,都是寒門標誌。
05/03 00:11, 14F
文章代碼(AID): #1UgqauIT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UgqauIT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