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士族是否不可戰勝?

看板SAN作者 (望斷天涯)時間13年前 (2011/07/18 16:18), 編輯推噓17(1708)
留言25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 (看更多)
(六朝時代)士族天生就是被皇帝戰勝的,因為他們當官的目標就是效忠皇帝、 服務皇上,皇帝難以戰勝或不能戰勝的是權臣,因為少數的權臣會篡奪帝位 ,造成朝代的鼎革。 因為六朝時代的權臣有許多是廣義下的士族出身,所以容易讓人產生士族是不可 戰勝的錯覺。其實權臣很多是軍人家族,後來混到了士族的地位,所以變成士族 出身,如劉裕、蕭道成、陳霸先;或者是寒門士族,靠著從軍的機會成為權臣, 如司馬懿、桓溫。所以軍人才是這些權臣的真實身分,士族外表只是他們努力宣傳 粉飾的漂亮造型,以及政治包裝而已。 ※ 引述《OT2 (無界)》之銘言: : 綜觀三國時代 : 從董卓入京 與士族合作不成而敗亡 : 到曹丕接受陳群的九品官人法 士族階級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 接下來直到魏晉南北朝都是世家大族的天下 : 而三國時期的主事者敢跟士族對著幹的也只有曹操了(不知道諸葛亮算不算?) : 官渡之戰擊敗代表士族的袁紹 殺孔融 殺崔琰 殺荀彧 : 還有維才是舉 : 顯然曹操很明白世襲為官的士族是王權的最大威脅 士族不會是王權(皇權)的威脅,因為這完全違反了士族的倫理與精神信仰(儒家的 忠與孝),所以只有那些不正派、說一套做一套的雜牌士族,才會威脅皇權,如曹操本 人威脅漢獻帝那樣。 比較需要深入考的是,為何六朝時代人人都想當標榜忠與孝的士族?或者連當不成 士族的下層人士,都常常有意無意的強調自己的忠孝之行?譬如許多不是士族的隱士 ,因為無意做官,理論上失去了標榜忠孝的動機,但是他們卻被認為是符合忠孝倫理 的大君子,當朝的高官名士,都樂於和這些高風亮節的隱士做朋友。 最好的解釋就是,六朝時代的特色之一,就是忠孝意識形態的普及。因為儒家經典 教導忠孝的信條,所以守三年之喪就成為士族自我標榜的分類標準。士族常以遵守 三年之喪自吹自擂,自我標榜其身價與特殊地位,因為當時人都知道三年之喪其實 對一般人頗難達成,才會對守喪三年的士族做出一定的尊敬。 守喪最大的困難大概不是披麻帶孝、穿粗布衣,也不在於禁止一切娛樂活動,以及 禁止喝酒吃肉這些高享受的行為,而在於三年之內不得行房。因為妻妾一懷孕,在 六朝時代群居生活而隱私權甚低的條件下,要隱瞞大肚子的機率甚低,而且就算運 氣好隱瞞了懷孕之事,生出來的嬰兒也必須殺掉,才能證明自己守住三年之喪。這 對那些連娶妻都不容易的平民來說,根本是天方夜譚的行為,這成為士族自傲於平 民的最好藉口,強調他們能"忍人所不能忍",也因此在士族口中,平民常被稱做德 行低下的小人(不能守喪),而把同類的士族稱為君子(能夠守喪)。像是"小人"(低層) 出身的劉宋開國君主劉裕,因為家族沒有守喪的習慣,家教不良,所以劉裕的兒子 (宋文帝)在當了皇帝後,在老爸劉裕死後的三年之喪時,因為忍耐不住,居然跟皇后 生了太子出來,產後皇后原本當機立斷打算殺嬰,結果在宋文帝搶救下沒殺掉,只好 把太子藏起來養,等到太子三歲時才謊報年齡,跟大臣宣告說太子出生了。宋文帝的 兄弟表現更差,在外地當都督的二哥,在老爸死後的守喪期,公然跟親信喝酒吃肉, 朝廷派去輔佐的大臣正面勸說無效後,當面嗆小王爺:「(您)不能以禮自處,又不能 以禮處人」。 : 而曹操在與士族的政治鬥爭也不斷勝利 官至魏王 : 與孫權被迫跟江東士族本土化 還有諸葛亮的高壓統治蜀國 強調諸葛亮高壓治國,容易讓人以為魏、吳是寬容統治的錯覺,事實上魏、吳 的高壓比起諸葛亮,恐怕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特別是魏國。 日本學者宮崎市定曾經用「戒嚴令的時代」,來界定六朝時代的特性,我認為 這正是六朝時代的特色之二。 宮崎市定說,因為漢末戰亂和曹操以法治國,所以當曹操逐漸統治華北時,他使 華北處於經常的戒嚴令狀態。也就是說,三國中最早處於戒嚴體制的國家,其實 是魏國,曹操把較晚歸附的士族抓起來,集中在他的幕府中工作,並且用打屁股來 摧殘士大夫的心靈與氣節,所以孫權就曾經說過,曹操末期的士族新領袖陳群, 不過是被曹操壓著頭像牛馬一樣驅使,並非真心效忠曹操。所以曹魏的統治本質 是暴力統治以及(半)軍事化的體制,這就是司馬懿等軍人能夠後來居上的原因。 因為國家與社會都處於戒嚴體制與軍事化,所以只要有辦法掌握軍權或控制將領 ,就能夠篡奪王朝(都仿效曹操,把士族抓來打屁股),這就是六朝禪讓政治的原因。 : 很明顯的魏國在對士族統治上是佔有最大的優勢 : 即使如此 曹丕最後還是接受了九品官人法 魏國從此變質 九品官人法只是讓士族在戒嚴體制下,有高於平民之上的特權與自由而已,魏國 的暴力統治並未變質。而且九品官人法明顯是讓親近曹丕的親魏士族獲利,並打擊 親漢的舊士族,所以初期九品官人法中,受益最大的是東漢的豪族夏侯家與曹家, 成為當時門第最高的家族;220年魏國建立後,新出產的一級名士夏侯玄、何晏、李豐 、諸葛誕等,幾乎都是曹魏的死忠人士,只有司馬師靠著馬屁精老爸的取巧功夫, 是少數非死忠曹魏的例外。 : 從為才是舉變成了世襲為官 最後政權當然落入士族權臣之手 : 我想問的是 以當時魏國的情形 : 曹丕不接受九品官人法 難道就當不成皇帝嗎? 如上所述,曹丕是利用九品官人法才當上皇帝,九品官人法對他是助力而非阻力, 沒有向士族投降的意思。從曹丕之後殺楊俊、鮑勛時所展現的強大殺氣與天威難測 ,恐怕都讓號稱是曹丕好友的陳群與司馬懿都不寒而慄,特別是為楊俊叩頭求情以 至於頭破血流的司馬懿,對於皇上置老友血流滿面而不顧,心中恐怕是冷暖自知。 : 從曹操的統治經驗來看 士族是可以管理的 而為什麼曹操一生都在和士族博鬥 : 到了他兒子卻一上位就投降 難道曹操沒跟他兒子說明這利害關係嗎? 這實在說不通啊 : 還請板上強者們為小弟解惑 感恩感恩 總結來說,忠孝意識形態的普及與戒嚴體制是兩個互補的六朝特色。因為這個時代 的身分地位逐漸拉開,對長官跪拜參見成為魏晉普及化的現象。在這個常常對上級 跪拜的時代,"男兒膝下有黃金"如果不是時人嗤之以鼻的東西,不然就是還沒出現 在此時。跪拜參見的普及化,可以用軍事化中"軍中只能有一個頭"這句投名狀之名言 來解釋,也就是因為軍事的需要,為了強調對長官的絕對服從,所以必須從跪拜參見 開始訓練其服從的習慣。而為了合理化這種非人性化的跪拜與尊卑之分的行為,就 必須從忠孝意識形態的精神面去洗腦下跪者,強調給你職位的長官對你有"君臣之義" ,跪拜服從長官是執行大義的當然行為。但這樣的問題是,全國人民與下層官員,從 來沒有從皇帝手中得到官職,下層官員多數是因為中層官員的提拔才得到官職,所以 對下層官員與平民來說,皇帝並非其長官,所以君民之間不存在"君臣之義",對這些人 來說,殺掉皇帝本質上只犯了殺人罪,在情理法的三層次中,不見得違反情與理。 總之,如果拿台灣戰後的戒嚴時代來比擬,其實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兩蔣的戒嚴體制, 要配合全民義務教育的大中國和三民主義等意識形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57.184 ※ 編輯: age317 來自: 111.249.57.184 (07/18 16:29)

07/18 16:33, , 1F
推~
07/18 16:33, 1F

07/18 16:35, , 2F
推!!!!非常精彩!!!
07/18 16:35, 2F

07/18 16:51, , 3F
不能行房的禁忌真難理解,老人家掛了才要多生幾個來
07/18 16:51, 3F

07/18 16:51, , 4F
讓家族更大以慰在天之靈吧XD
07/18 16:51, 4F

07/18 17:48, , 5F
行房的快感是極樂的滋味,在號稱很悲痛的時期不該享受這種如
07/18 17:48, 5F

07/18 17:48, , 6F
登仙境一樣的滋味
07/18 17:48, 6F

07/18 18:27, , 7F
推。但是不可否認,世家大族兼併土地以及設法逃漏稅,
07/18 18:27, 7F

07/18 18:28, , 8F
最終損及了皇帝的根本利益。也危害了王朝統治。
07/18 18:28, 8F

07/18 19:59, , 9F
讓人質疑的是,究竟士族是家族利益優先還是國家利益優先?
07/18 19:59, 9F

07/18 20:07, , 10F
樓上的疑問,就是六朝為何有「忠孝先後論」的關鍵呀
07/18 20:07, 10F

07/18 22:24, , 11F
感謝詳細的回答 感恩
07/18 22:24, 11F

07/18 22:24, , 12F
推!這篇實在太精采了
07/18 22:24, 12F

07/18 23:17, , 13F
推! 感謝您的詳細說明!
07/18 23:17, 13F

07/19 05:53, , 14F
先秦儒學其實沒那麼不堪,陽儒陰法才讓儒學變統治手段
07/19 05:53, 14F

07/19 14:11, , 15F
因為經學是取士的標準,士族們為了延續權力自然得扮演儒
07/19 14:11, 15F

07/19 14:11, , 16F
者的角色,而最好扮演的自然就是「孝」了。
07/19 14:11, 16F

07/19 16:25, , 17F
說到孝, 小的有疑問想向眾強者請益一下
07/19 16:25, 17F

07/19 16:26, , 18F
守喪期間行房, 最大的麻煩就是妻妾懷孕後很難掩人耳目
07/19 16:26, 18F

07/19 16:26, , 19F
那難道古人都沒有什麼避孕的手段嗎?比如算安全期之類的 0.0
07/19 16:26, 19F

07/19 16:26, , 20F
(我這樣問會不會比較適合po在古人八卦板啊囧)
07/19 16:26, 20F

07/19 22:35, , 21F
殺楊俊時 叩頭扣到流血的是王象不是司馬懿吧
07/19 22:35, 21F
都有 《三國志 楊俊傳》:「(魏文帝)發怒收(楊)俊。尚書僕射 司馬宣王(司馬懿)、常侍王象、荀緯請(楊)俊,叩頭流血,帝不許。」 ※ 編輯: age317 來自: 111.249.57.184 (07/19 22:50)

07/20 00:35, , 22F
這篇該M
07/20 00:35, 22F

07/20 12:06, , 23F
再推
07/20 12:06, 23F

07/24 10:01, , 24F
司馬懿跟楊俊有特殊交情 所以這也是他難得替別人出頭場面
07/24 10:01, 24F

07/24 21:01, , 25F
朝聖推
07/24 21:01, 25F
文章代碼(AID): #1E8-nmWN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8-nmWN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