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三國志》中的他稱

看板SAN作者 (西曹令史濟陰狼刃)時間13年前 (2011/02/12 22:32), 編輯推噓4(4011)
留言1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引述《tzudata (cc)》之銘言: :  被點名了。我做過一點英譯中的東西。 :  但是日譯中應該要請Aprilfool來說明。(挖洞) :  以下是從翻譯的角度來看,而不是從歷史求真的角度來看, :  請大家多包涵。之前跟別人討論的例子是西方漢學家的東西, :  有時候他們筆下的某個概念沒有附上原字, :  有時候雖然附上原字,但是卻跟我們對該字的理解不同, :  所以也會產生類似上述的「殿」的問題 :  在實務上,我會直接跟著西方作者和西方語感來翻譯, :  原因無他,因為真要字字計較,譯者在譯完前都要變成塚中枯骨了…… :  再者,也是為了保持原作者的原始理解。  在下覺得cc兄提這兩點講出很實務的一面,板聚時值得當面討論一番。 :  假使真有餘力和專業能力,大概就是會加譯註。 :  但是,加譯註是在比較嚴肅的著作比較可行,小說裡加譯註, :  恐怕會影響讀者閱讀的流暢度。電玩就更不可能加了。  別說小說加譯註,即使學術著作,也有隨頁註會影響流暢閱讀的意見。  所以註釋改集中於每章節後的情形不少見。 :  問題是,如果遇到「殿」就譯為「大人」,以保持日本人的理解,同理, :  「劉備玄德」是否就該直譯為「劉備玄德」,而非「劉備,字玄德」? :  翻譯上的保守派,恐怕無法接受「劉備玄德」這種用語。  不愧是實務派,這個角度滿值得討論。 :  另外,我好奇的翻譯問題是, :  日本人在三國武將對話中使用「殿」一字,是出於日本人自己的想像嗎? :  日本人在翻譯《三國志》、《三國演義》, :  或是創作三國文學(例如吉川英治三國志)時,是否會使用「殿」一字, :  如果有,又是用於何種場合?  這三個問題在下有兩個不太了解。「是否會使用『殿』一字」這個問題  較易理解;「會用」的話,不「是出於日本人自己的想像」,那麼意指  也可能是受日本以外的人(包括漢人)指示的嗎?而用於何種「場合」  這個問題在下也不知該從何談起?以川本人偶劇這段為例: http://0rz.tw/vktLc  諸葛瑾、關羽即以「関羽殿」「諸葛瑾殿」互稱;另外諸葛瑾也提到了  我主(我家主人)「我が殿」。可憾在下只有立間祥介的日譯一時也不  確定收在哪裡,此外吉川英治、小川環樹、井波律子等的日譯本也都沒  有(莫非是今後敗家的指南 T_T),期待同好們提供意見。  補充一提,原來川本先生去年八月辭世了。當年去紀伊國屋熱血敗下的  立間祥介譯本《三国志演義》文庫本都是以川本的人形劇照為封面的,  當時尤其愛不釋手。在此謹祈禱川本先生之冥福,並且向1982~1984、  他57~59歲的傑作『三国志』人形劇致敬。 --    不行不能知。惟行而後乃能知其知之真偽與是非也。                            ──《初傳》p.44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02/12 22:58, , 1F
說得對 像我在寫傳文時喜歡照原文的大意翻譯 而非照每字翻
02/12 22:58, 1F

02/12 23:02, , 2F
推敗家指南。(逃)
02/12 23:02, 2F
※ 編輯: TACH1BANA 來自: 140.112.25.7 (02/12 23:37)

02/15 09:31, , 3F
其實,日本人給稱謂加上「殿」,這種增添很自然。
02/15 09:31, 3F

02/15 09:31, , 4F
我們在翻譯外文時有時也會順應情況添些東西。
02/15 09:31, 4F

02/15 09:31, , 5F
像是(可能很有問題的)路易十四的名言:
02/15 09:31, 5F

02/15 09:32, , 6F
「L'Etat, c'est moi!」( en: I am the State!)
02/15 09:32, 6F

02/15 09:33, , 7F
在譯成中文的時候習慣是用「朕即國家」,
02/15 09:33, 7F

02/15 09:33, , 8F
但,這個「朕」在原法語是沒有的。
02/15 09:33, 8F

02/15 09:33, , 9F
可是不這麼做,譯「我就是國家」,似乎氣勢就弱了許多。
02/15 09:33, 9F

02/15 09:35, , 10F
只是,反過來說,在日本創作中的三國古人的對話,
02/15 09:35, 10F

02/15 09:35, , 11F
翻譯時機械地將「殿」譯作「大人」,
02/15 09:35, 11F

02/15 09:37, , 12F
但若要在翻譯時適當地不失原味地改寫(畢竟有日人創作內容)
02/15 09:37, 12F

02/15 09:37, , 13F
則對譯者(特別是,對中古史未必熟的)也是個考驗了。
02/15 09:37, 13F

02/15 16:32, , 14F
單稱「殿(dono)」或「殿樣」=「主公」(第二人稱)
02/15 16:32, 14F

02/15 16:34, , 15F
而「○○殿」=Mr.○○或○○先生在官場可以是○○大人
02/15 16:34, 15F
文章代碼(AID): #1DLfdYBx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LfdYBx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