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三國志》中的他稱

看板SAN作者 (西曹令史濟陰狼刃)時間13年前 (2011/02/07 09:12),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02/02 12:38,
受益匪淺
02/02 12:38

02/02 12:45,
02/02 12:45

02/02 12:46,
萬萬想不到,簡單的「大人」兩字竟有這麼多種說法呀!
02/02 12:46
 寫得太累忘記提到的一點是,「甘寧大人」這講法在當時有兩種問題,  一個是將對方的名諱(而不是字)帶姓整個講出,另一個才是「大人」  這詞的誤用。重看後有另一點可以強調的則是,「大人」很重要的一項  意義是稱呼異族部落首長的專有名詞;而在六種意義裡被用來稱面前的  「你」「您」的,則只剩唯一一項了,就是對父執輩的稱呼。  回去再想了一下,前文所列六個意思裡比較落單屬孤例的前兩個意義,  「成年人」的例子其實仍可解為那些「諸兒」的父執輩,併入到第六個  意思(這也又加強了稱「大人」有敬對方為父執輩的性質)。而「豪強  望族」的例子裡,抽象上而言與「異族的部落首長」此一意義頗有關,  用現代話簡單來說其實就是該地「大人物」的意思。所以前文六種意義  又不妨進一步省併為四種。

02/02 19:30,
大什麼大,人什麼人~~
02/02 19:30

02/03 11:28,
明太子....是食物XD
02/03 11:28

02/04 18:20,
大推..常看YY小說回古代講"大人",就知道是受日本影響
02/04 18:20
 這個地方又不適合都完全這樣講,畢竟最晚從明清小說裡開始「大人」  有的時候就是敬稱官員了,這樣算來尊稱「大人」在華語已有數百年的  使用,從早期以來的許多古裝影視作品也不見得需要等到受日譯「殿」  的影響。前文的目的只是想指出「至少漢末三國還不這麼用」而已。  另外談古裝影視,一直想說明的是看到演出中「明公」來「明公」去,  或「主公」來「主公」去的劇本總有些可惜。首先,當時人對「明」字  後接頭銜的使用頗為嚴謹有修養,「明公」幾乎一定是稱呼三公、上公  以及大將軍,同時,專稱刺史州牧的「明使君」與太守縣令的「明府」  被大量使用。其次,「主公」很可能是從劉備到劉禪的專稱,而曹操、  孫權也自有「魏王」「至尊」等肅穆響亮的稱呼。

02/06 16:41,
應該是當面前有兩位將軍的時候, 姓+將軍才不會搞錯人吧
02/06 16:41
 這個地方也有些有趣的地方,在曹丕稱「鄧將軍」、曹操稱「袁將軍」  與「徐將軍」這三個在《三國志》的例子裡,首先,第一、第三這兩個  例子,說話的曹丕與曹操的身分都非凡,這點可能不應當忽略。此外,  第二、第三這兩個例子,有可能袁術、徐晃也並不在面前,與先前舉的  諸多例子可以聯繫。所有例子裡,有助於不搞錯人這性質當然都具備,  問題是適不適合做為敬稱面前的人的講法?在下到目前是有些懷疑的,  一個人的姓氏恐怕在當時並不適合在他面前叫,至少可能有些不敬。 ※ 引述《khara (腰廣十圍游泳圈)》之銘言: :  ****** :  倒是說個閒話,《水滸傳》裡面, :  除了少數人外,大半的人物是沒有「字」的。 :  至於渾號,一部分人物本來連渾號都沒有(武松就是), :  而且看起來渾號似乎也不太具有取代名以稱呼的功能。 :  感覺上恐怕所欲描寫的正是另外一個迥異於士大夫層級的群體, :  對於「諱」不「諱」的不太在乎。這恐怕又是另外一種感覺了。  聊到明清小說,在下進一步又發現在《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作裡,  「大人」其實在許多地方仍舊是角色用來稱呼其父執輩。更進一步講,  無論是地方的大人物或是異族的部落首長,其實常帶有出來講公道話的  「長者」「長老」性質。抽象上來說,可能兼具多重的語感,比方像是  「先敬人三分」、所謂「父母官」、或遇官就矮人家半截等種種感覺。  總括來說,至少在傳統社會,稱呼對方「大人」的人本身頗有以子姪輩  自居的性質(不一定是故意,包括很自然、不自覺的);即使是自謙,  做為平輩互稱就可能有些過頭了。因此一系列討論檢視下來,「大人」  這個翻譯是很可以斟酌,而且絕不乏其他詞彙可以代替的;或者說如果  正是要表現以子姪輩自居的說話態度,這種時候用就顯得精準貼切。  還有發現自己前文舉「孫討虜」「孫車騎」為例的講法並不妥(乃至於  「孫會稽」),這些講法沒有一處是當著孫權的面稱呼他,只適合說明  孫權被以討虜將軍、車騎將軍(乃至會稽太守)的地位視之。另外至少  《三國志》裡沒有拿「吳侯」稱呼孫權的講法。 --    不行不能知。惟行而後乃能知其知之真偽與是非也。                            ──《初傳》p.44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TACH1BANA 來自: 140.112.6.39 (02/07 10:15)

02/07 10:36, , 1F
當然不只有敬稱...有時候也是反諷的意味
02/07 10:36, 1F

02/07 10:37, , 2F
例如袁紹那句 "天下健者,豈惟董公" 的董公就有反譏的意思
02/07 10:37, 2F

02/07 10:38, , 3F
再例如回文的時候. "閣下"二字往往也是戰文起手式 (誤
02/07 10:38, 3F

02/07 10:40, , 4F
另也有的時候是想特別強調這個人, 所以加上將軍稱謂
02/07 10:40, 4F
文章代碼(AID): #1DJqRnff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JqRnff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