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10000人的補給量

看板SAN作者時間15年前 (2008/09/26 04:3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waijr.bbs@ptt.cc (時差13HR)》之銘言: > 我覺得為什麼總有人想證明自己比古人聰明? > 這有甚麼意義嗎? > 子午谷本來就是未採納的計謀,進而沒有進一步施行的探討 > 沒有探討有人就想說 魏延完全沒有做這方面的準備, > 請問如何證明? 難道魏延說曹魏偏師十萬來 他要把他們都吞掉 > 也需要證明魏延到底有沒有吃人嗎?...... > 魏延何許人也? 劉備親自登壇拜將,蜀漢第二個擔任前線方面大將的人 > 第一個還是關羽。 > 難道沒有資料 有的人故意就把他當沒有 證明他比較厲害 > 今人勝過古人,這樣很了不起嗎? > 沒有資料討論這麼多有甚麼屁用,根本就沒有進一步的實施細則。 > 你把他沒有 證明魏延很蠢 魏延只會講大話。 > 那恐怕諸位這麼想的人 比楊儀對魏延的偏見還深。 你說到關羽,我覺得他們兩位真的極相似 關羽打樊城也看到有機可乘馬上出兵 關羽和魏延的共同優點是: 進攻與否能當機立斷 兩者都勇而能鬥,但論計謀絕對是跟不上奸巧的司馬懿和巧變的張郃 魏延和關羽,都需要謀士來幫他們分析利害,他們都是能夠看準對手弱點 就斷然出兵取之的那種武將,差別是關羽在荊州無人可管,魏延上面 還有個諸葛亮 三國志沒記載子午谷奇謀,但記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于潼關, 如韓信故事" 若良史三國志沒錯,魏延是不死心的,由始至終都想用自己方法打 所以當蜀漢軍要徹之時,魏延覺得還能打(還有糧嘛),聲稱: 死了一個諸葛仗還要打 ;要諸葛聽我的長安早拿下 然後魏延看姜維等按武侯指示歸國,氣不過便帶兵截斷楊儀等後路 後被馬岱所殺,當阿斗審理此案時,無一人幫魏延說話,故定魏延之罪 魏延的人生,實在是一個莽人的一生,以至於他有才能卻無法伸張,說武侯亡他執意要 進軍,這樣的做法似乎一點腦代都沒有,今天你進軍司馬懿,人家壁壘不出,就算殺個你 死活又如何? 只會讓蜀軍元氣大傷吧 如果要我說子午谷計的最大不可信處,納就是魏延這個人,本身就難以信賴 回到關羽被殺那次,劉備法正壁上觀,關羽由一世豪雄到被抓斬首,一個好的北伐機會 結果只是如此 武人者,少謀而能斷 諸葛亮等政治家,多謀不能斷,因為政治上要計較的地方太多了 魏延永遠以先攻下敵方重要據點為優先 諸葛永遠先把保國放第一而有所矛盾 其實計較一次北伐的失敗,不是拜在不採延計,而是敗在指揮用人 第二到第四次北伐,其實都只能算是小型會戰,蜀漢勝多輸少 第五次北伐開始屯田(也許五丈原這個地形容易屯田吧) 其實在我看來,是很有可能擊潰魏國的,司馬懿一直在防守不敢進攻,但蜀軍屯田 也能夠和司馬相耗,若非諸葛早死,大戰難免 所以魏延在撤退時要求去攻打司馬懿也不無道理,這也算完成武侯心願 然而諸葛亮畢竟是政治家,他認為蜀漢已經無力回天了,必須先自保才行 在臨死前的諸葛,體現出的政治思想是保國,他不認為他的身後有誰可以繼承 北伐遺願,可能怕後人用冒險之計來北伐,害了全國 故他臨死前的託後,都託給政治人才為主,並沒有交代如何繼續北伐 這版上我想沒人說自己勝古人,因為大家都沒戰場經驗 故我認為閣下的發言似乎只存在口水,就不需多回應了 -- ┌─────KKCITY─────┐ KKBOX 可立刻 聽音樂 bbs.kkcity.com.tw 想聽什麼歌 通通不必等 └──From:118.166.66.233 ──┘ http://www.kkbox.com.tw ■■ --

09/26 21:25, , 1F
劉備法正壁上觀...真的嗎?
09/26 21:25, 1F
文章代碼(AID): #18s_L200 (SAN)
文章代碼(AID): #18s_L200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