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周瑜的"智力"一問

看板SAN作者時間20年前 (2004/04/10 00:5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57 (看更多)
※ 引述《moonlike (品閑顧曲間)》之銘言: : ※ 引述《Sunjoe33 (武運昌隆ꄩ》之銘言: : : 引子: : : 前段時間,網上對於蜀國的幾位英雄人物(說他們是英雄人物,是因為一部演義對公眾的 : : 深遠影響,先不管他們是否夠得上英雄這個稱號,一切唯歷史論的朋友先別罵俺)。由此 : : 而引發的一陣“肅演義之毒”的大“整風”運動,搞得是轟轟烈烈。當然論史是不能帶有 : : 演義情結的,這點俺非常清楚。但是為啥同樣的史料,同樣的歷史文獻,在不同的人眼中 : : ,結論會是不一樣的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就在於各人看問題的角度和側重點不同,正所 : : 謂“失之毫釐,謬之千里”。大家有不同意見大可以提出來嘛,只要說得通、說得在理, : : 幹啥不讓人說話呢?然而有的人卻大不願意,動 : : 輒自鳴得意地來個“先發制人”,好象一腳踢中了其他論史人的“命根子”。而且最過滑 : : 稽的莫過於“客觀公正”好象只有自己的專利,而擁有著類似於演義裏“尊劉”或是“擁 : : 葛”思想的人就永遠是可笑和不夠客觀公正的。“尊劉”、“擁葛”思想究竟是否值得今 : : 人崇尚,這個可以另開題目討論,但這種觀點本身就沒問題?當然沒問題了!演義是小說 : : 嘛,又不是正史!而且演義為了尊劉而歪曲了不少歷史。那麼擁有和演義相同思想的人永 : : 遠就和這個“客觀公正”扯不上關係了。這叫啥?這就叫偏見!甚至這種偏見其實與擁有 : ^^^^^^^^^^^^^^^^ : : 演義相同思想的人本質上並沒有什麼根本的不同 : ^^^^^^^^^^^^^^^^^^^^^^^^^^^^^^^^^^^^^^^^^^ : 這說的很好,算是道破了某一種不可取的心態。 : 不過看起來還是有些自打嘴巴: : 請看作者周瑜搞的「正名」,不斷強調「羅貫中這樣構思巧妙的伏筆」, : 難道不是是「與擁演義相同思想」? : 既然已經選邊站了,是否也應如自己所言 : 「兩方面的人都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這裡作者應該是要正演義真正為周瑜設的角色,故應該是以演義角度來看。 正文:「先要為周瑜正正名,洗掉點自古以來人們對其的偏見。這裏的偏見,倒不是指由 看演義而養成的周瑜是個心胸狹窄之人這種舊規念,而恰恰是對於沒有看清楚演義真意的 人,所產生的這種理解的誤區的糾正。」 : : 。而唯一的不同就是抱有的那種所謂“高尚情操”,要肅演義之毒!打個比方,某領導在 : 這種抱持以「網路清潔」為己任的人,我個人是討厭的; : 不過要突顯這個問題,有需要去厚誣古人嗎? : : 參觀一藝術展覽時,突然發現牆上掛著許多人體藝術畫。立刻質問其主辦者,為何在這種 : : 地方高掛這種“有傷風化”的裸體畫出來。當主辦者告訴其這是藝術時,他還振振有詞地 : : 道:“這就是公然傳播黃色毒素!”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那些人看來,裸體永遠只是一 : : 種黃色溫床,永遠只是一種激發人性欲的簡單低級下流的催情劑!而殊不知,在藝術家的 : : 眼中,人體卻是包含著天地日月精華的一件完美藝術品。當然要求這兩種眼光看法能統一 : : 起來以現在看來是還為時尚早,因為要求那些渾身上下沒有半分“雅骨”的人,要在短時 : : 間內擁有和藝術家相同的眼光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 : 正文: : : 在批周瑜之前,先要為周瑜正正名,洗掉點自古以來人們對其的偏見。這裏的偏見,倒不 : : 是指由看演義而養成的周瑜是個心胸狹窄之人這種舊規念,而恰恰是對於沒有看清楚演義 : : 真意的人,所產生的這種理解的誤區的糾正。 : : 周瑜,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人。一部《三國演義》把他刻畫成了一個心胸狹窄的人,而正 : : 史上的周瑜為人卻是謙遜有禮的。而在歷史唯一與周瑜有過不睦的東吳老臣程普,都不得 : : 不為其折服,說道“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見《周瑜傳》注引《江表傳 : : 》)。在演義中,其作者花費了大量的筆墨描述了孔明周瑜鬥智,周瑜屢獲不勝,最終飲 : : 恨而終的結局歷歷在目,不免讓人產生一種概念,一種顯而易見的誤解,就是周瑜是個心 : : 胸狹窄,不能容物之人,甚至在演義本身中也有相當數量的這方面詞語。但事實真是如此 : : 嗎?演義第四十四回這樣講到:“孔明早已料著 : : 吳侯之心,其計畫又高我一頭。……此人助劉備,久必為江東之患,不如殺之。魯肅道: : : ‘諸葛瑾乃其親兄,可令招此人同事東吳,豈不妙哉?’瑜善其言。”其實問題已經相當 : : 清楚了。周瑜並非嫉妒孔明之才高於自己,否則決不會答應魯肅請孔明一同至吳共輔孫權 : : 的建議。因為善妒者絕不會頭腦簡單到願意令一個才華遠勝於已的人與自己共輔一主,這 : : 樣做於已今後有何好處?而演義卻說周瑜聽從了魯肅的建議,這不是從側面說明了周瑜氣 : : 度的恢弘嗎?如果硬要說周瑜在嫉妒孔明之才高於自己,倒不如說周瑜在嫉恨孔明如此之 : : 才卻不能為東吳所用。從政治角度上講,對於才不能為我用的人而設計鏟鋤之,顯然是不 : : 能用一個嫉妒就可以說簡簡單單就概括的了的。而事實卻正與之相反,只看過演義的人錯 : : 把演義裏的氣量短小的周瑜當成了歷史中雅量高致的周公瑾,而看過正史的人也被演義沖 : : 混了頭腦,對羅貫中這樣構思巧妙的伏筆卻視而不見。由此看來,這兩方面的人都應該好 : : 好反省一下自己了。 : 這其中是不是有文字上的陷阱? : 難道這樣的「器度恢弘」跟三國志裡面所描寫的「器度恢弘」能等同嗎? : 我持疑問的態度。 : 因為這兩種「器度」,人們對前者評價似乎一直不高, : 試想,萬一演義改寫成周瑜想要邀請孔明而來不成,而一笑置之, : 而沒有後面一連串的小動作,這難道不也是描寫了「器度恢弘」? : 可是這兩者相差何止里許?難道只要是「器度恢弘」就通通都能等量齊觀? : 演義因戲劇效果而犧牲周瑜,即令如此也未嘗不可, : 畢竟這是藝術創作; : 不過未必一定要挖空心思替羅冠中說話, : 不必求備於一人,但也沒有必要把有人的缺點掩蓋來塑造完人。 當然無法等同,但作者此處是說演義裡為周瑜刻畫的角色,非大多數人更誤解演義的本意 。讀正史者也多多少少有人因又誤解演義刻畫的周瑜而大大的貶損其一番。我想作者本意 在此。 : : 當然正名規正名,揭批規揭批。容俺慢慢批來。 : : 前一段時間,網上“完美論”相當盛行。這裏先表明一個觀點,這個完美論不在本篇討論 : : 範圍之內,原因很簡單。所謂“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無論多優秀的人物,其本身必然 : : 有著缺憾和不足。以大象之力巨,皮膚之厚實,而婦人小兒尤能以繡花釘被之針直刺其身 : : 。人如此,天地間萬物亦如此。 : : 批周瑜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其才了。 : : 先說戰略上的。 : : 歷來多譽周瑜為大戰略家,然查究其生平,卻能發現至少在其本人在世時,他的戰略思想 : : 對東吳的幫助遠不如後人想像中那麼明顯。 : 「幫助遠不如後人想像中那麼明顯」相同的話其實可以用來指稱任何一個人: : 舉凡郭嘉、荀彧之流;或龐統諸葛亮之備皆然。 : 因為沒有曹操的能力,郭嘉、荀彧的想法恐怕沒人去聽, : 所以應該把一切歸功於曹操本身? : 再說諸葛亮好了。所謂隆中對,用原作者這種標準來看也沒什麼了不起了: : 既然原作者可以把周瑜的想法看成是不可行,進而作為立論根據, : 言下之意是不是說「可行性」是很重要的? : 周瑜的想法(滯留劉備、取蜀等)可行與否不知道,因為他沒機會去實行; : 可是隆中對呢?有去實行,有成功嗎? : 是否也能就此論斷諸葛亮「幫助遠不如後人想像中那麼明顯」? : [前文已回,敬刪] 其所言戰略方面還有進言不納質及赤壁戰二事,這兩事的確有疑點。 不可諱言,可行性也是評估戰略一個重要的指標,再就全局戰略角度等確有討論空間。 : : 最有問題的當是周瑜死前建議由魯肅代已任東吳都督之職。 : : 《魯肅傳》記載道:“周瑜病困,上疏曰:“當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憂, : : 原至尊先慮未然,然後康樂。今既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邊境密邇,百姓未附,宜 : : 得良將以鎮撫之。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隕踣之日,所懷盡矣。”” : : 正當今人仍在為周瑜是否該扣留劉備在東吳大做討論時,處於病困之中的周瑜倒是已經為 : : 我們解答了這個問題。臨死前的周瑜顯然也重現到了“今既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 : : 邊境密邇,百姓未附,宜得良將以鎮撫之”的問題,這恰與魯肅當時勸孫權借荊州給劉備 : : 時的情況“然曹公威力實重,初臨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多操之敵,而 : : 自為樹党,計之上也”完全一致。而魯肅是繼周瑜之後的江東都督,一直致力於孫劉兩家 : : 友好而奔走著。由於他當初曾勸孫權借荊州給劉備,以致于後來孫權在與陸遜論周瑜、魯 : : 肅、呂蒙時,被稱為“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真是莫名其妙!當初是誰同意魯 : : 肅所提出的意見呢?又是誰“以曹公在北方,當廣擎英雄,又恐備難卒制”而不納的呢? : : 這大概就是東吳之人所慣用那種左右自圓其說的詭辯吧,和流傳於後世的“借荊州”一說 : : 完全相同。(借荊州一事在下篇中另做闡述)然而這個魯肅又是被誰推為江東都督的呢? : : 不是別人,正是周瑜本人啊! : 如果要以此作為批評周瑜,其實也是把自己陷入矛盾的境地中: : 東吳與劉備要如何相處,境內本來就有兩種聲音, : 鷹派如周瑜,鴿派則如魯肅,爭論一直未決。 : 其實爭論本來就應該繼續,因為跟劉備是戰是和,要看的是東吳自身的實力。 : 如果實力是壓倒性的強過劉備,那當然馬上把他吃掉就好了; : 如果實力是顯著弱於劉備,那當然要跟劉備「好好相處」, : 甚至還要依賴其保護呢。 : 偏偏局勢就是在這兩者之間,究竟誰強誰弱, : 即令是今天也很難斷言;因而也無法論斷究竟應該採取鷹派還是鴿派路線。 : 所以即令是周瑜自己在某個時間點突然轉向親劉備路線, : 也不能據此論斷周瑜是個「反覆之人」, : 大環境(東吳與劉備的勢力消長)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 若劉備原本有很大缺點,突然改了而國勢一躍千里, : 與周瑜易地而處,難道還要死鴨子嘴硬跟他對抗到底? : 完全把事情歸咎於個人,而不考慮環境,是會漏掉很多訊息的。 東吳實力那時應該還是強過新得荊州的劉備,不過就全局眼光來看那時的確不適合和備再 開戰。在此處作者應該是強調其反覆太快,用以見其戰略眼光不當。 : : 江表上傳載:“初瑜疾困,與權箋曰:‘瑜以凡才,昔受討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 : : 榮任,統禦兵馬,志執鞭弭,自效戎行。規定巴蜀,次取襄陽,憑賴威靈,謂若在握。至 : : 以不謹,道遇暴疾,昨自醫療,日加無損。人生有死,修短命矣,誠不足惜,但恨微志未 : : 展,不復奉教命耳。方今曹公在北,疆埸未靜,劉備寄寓,有似養虎,天下之事,未知終 : : 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慮之日也。魯肅忠烈,臨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將死,其 : : 言也善,儻或可采,瑜死不朽矣。’”好一個”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啊!周瑜把自己的 : : 身後事,託付給了與自己戰略主張完全相反的魯 : : 肅。不知是何用意?別跟俺說周瑜死後,東吳已經沒有能人了,讓與劉備交好的魯肅來接 : ^^^^^^^^^^^^^^^^^^^^^^^^^^^^ : 其實魯肅就是能人。 : 不過這位能人他選擇與周瑜不同的路而已。 : : 任都督,借出荊州可以緩解曹劉壓力。戰略上,周瑜所提出的戰略構想並未令孫權言聽必 : : 從,相反魯肅是這方面的第一把手;治國治軍方面,周瑜又比不上張昭,當初孫策曾將“ : : 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其臨亡時,又“以弟權托昭,昭群僚立而輔之……然後複為權長 : : 史,授任如前。”(見《張昭傳》)他周瑜雖說也官至中護軍,不過可沒李嚴那“統內外 : : 軍事”那份特權吧?說江東水軍是周瑜訓練出來的不是有何憑據,可沒告訴俺說那是演義 : : 裏說的,這個對許多人來說可並不“感冒”,反 : : 倒是張昭卻很有可能。東吳軍權在赤壁之戰前他周瑜根本沒掌過,十三年春那次戰鬥是孫 : : 權本人親自帶的兵,周瑜不過就是個“前部大督”,說得通俗點就是個檔次高一點的先鋒 : : 官;臨場戰術方面呂蒙、甘甯、呂範哪一個比周瑜差的?順便說句題外話,那個呂范大叔 : : 哪點比周瑜差了?論資歷、論戰績、論戰略主張來看(當初劉備隻身過江,呂範也曾密請 : : 留備),他周瑜老哥哪點比人家呂范強了?當然身份上自然要比呂范強上許多,大概兩個 : 不知所謂「差」與「不差」是從何觀點來看? : 就算這位大哥所言皆是,其他這些人都不比周瑜差, : 難道就代表周瑜差了嗎? 從其戰場表現來看吧? 作者也沒說呂範是有廢到那去啊^^" : : 人之間的差距也就在於此了。要和劉備搞好關係,用魯肅這個親劉份子做個“民事調解員 : : ”不就行了?如果要說周瑜這個推薦是明智的話 : : ,那不等於是周瑜狠狠打了自己一記耳光?對他本人生前的所作所為進行一次完全的否定 : : ?他老哥在赤壁之戰後的一年多時間裏也不容易吧?雖說功勞不一定有他的份,不過跑跑 : : 腿這種苦勞還是有的。而如果要說其後任者,“鴿派”代表的魯肅,要為後來東吳的發展 : : 緩慢負有嚴重責任的話,那用人不明、薦人不智的責任他周瑜也是沒跑了。而且魯肅是什 : : 麼心思,他周瑜當然清楚的很。在對劉備的態度上,魯肅的意見和他本人完全相反。而明 : : 知其人如此,還執意推薦這種人當東吳的都督。說輕了,是周瑜用人唯親,走後門,拉關 : : 係;說重了,是周瑜想在江東留下個完美的形象,有意不想後人搶他的功勞,不讓東吳在 : : 他死後得以發展,其心可誅啊!也由此可見,周瑜臨死前的這份薦表,其問題之多,真是 : : 難以估算。大概這個“大戰略家”的眼光,又一次走了眼吧? : : 綜上所述,一條“莫須有”的戰略建言、一條別人有著大功的戰略決策、兩條不知其可行性究竟有多高的戰略主張、以及一份相當有問題有戰略囑託,這些就是被後人冠以“大戰略家”的周瑜同志,所依據評判的全部依據了!呵呵,而且有意思的是,周瑜那最後兩條不知道其究竟是否可꘺ 瑼: 甄I子,卻又往往又被後人冠以最能體現其“雄烈”和“睿智”的。呵呵,當然,周瑜還是位“大戰略家”,不過充其量也就是14K的了。 : : 再說說其戰術上的。 : : 自古又以周瑜平定江東、赤壁大戰、及拓展荊州做為其戰術上善於用兵的佐證。現試將其 : : 一一道來。 : : 第一、平定江東。《周瑜傳》道:(瑜)遂從攻橫江、當利,皆拔之。乃渡擊秣陵,破笮 : : 融、薛禮,轉下湖孰、江乘,進入曲阿,劉繇奔走,而策之眾已數萬矣。因謂瑜曰:“吾 : : 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卿還鎮丹楊。”瑜還。以瑜恩信著於廬江,出備牛渚,後領春 : : 穀長。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複進尋陽,破劉 : : 勳,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十一年,督孫瑜等討麻、保屯,梟其渠帥 : : ,囚俘萬餘口,還備官亭。江夏太守黃祖遣將鄧龍數千人入柴桑,瑜追討擊,生虜龍送吳 : : 。 : : 以上就是關於周瑜赤壁之戰前所取得的“豐功偉績”。不難發現,在孫策在世時,周瑜最 : : 多算個孫策身邊的“跟班”而已。“遂從攻橫江、當利……從攻皖……”而且這裏還有個 : 所謂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又不知算不算是跟班? 作者本意也許是,也許不是,不知。 但單從此記載而言周瑜確未有獨當一面表現的機會。 : : 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仗打了一半,孫策突然把周瑜從前線調到了自己的後方丹楊。說了 : : 一句“吾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按照一般的理解,大概都會認為周瑜實在太厲害了 : : ,有些大才小用的味道。可如果換一個角度去看,卻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俺這裏有幾 : : 個問題,供各位探討一下。如果周瑜在戰術中真要善兵,那孫策為什麼要把他突然調到後 : : 方去?(聯想一下各位常說的劉備用孔明),難 : 反過來說,難道掉到後方去就是沒用嗎?也請連想一下關羽。 所以這方面舉證有些薄弱 : : 道打仗時,有人會嫌自己能打仗的得力幹將太多嗎?孫策他為什麼不調程普這些人回去, : : 而單調他周瑜?孫策被冠以“善用人”,據通鑒記載,孫策將二張做為自己左右手,臨戰 : : 時常帶一人留一人,秦松、陳端為謀謨,為什麼周瑜不在其中?(那時周瑜還未回袁術那 : : 裏)。而且後來孫策迎瑜歸來,令曰:“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 : : 如前在丹楊,發眾及船糧以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以報者也。”孫策為何對周瑜的善 : : 用兵隻字不提?而這在亂世中卻是最值得被人盛讚的。而且,嚴格意義上說,周瑜不能算 : : 作是平定江東的首功者。原因就在於他中途離開 : 而是不是首功者,跟是戰略家與否,又有何干? : 試想開漢的首功者劉邦說是蕭何,那張良算不算戰略家? 這裡作者是跳至戰術層面了,詳見其本文。 : : 過孫策集團,而且一去就是三年,孫策後期的作戰他本人根本沒有參加。(連在後方搞內 : : 政的功勞都沒有)。孫策後來封了周瑜個“中護軍、江夏太守”。可是極具諷刺意義的是 : : ,周瑜這個江夏太守還真是名不正言不順到了極點了,等到他拿到江夏,都已經是十幾年 : : 後的事了(而且還不是他周瑜老哥自己憑本事拿下來的)。而在這十年中,他周瑜這個江 : : 夏太守在他自己的領地幹過些什麼了嗎?從這點上又可以看出這個“偉大”的戰術家的實 : : 際水平了。直到孫策死後,周瑜才算開始慢慢顯露出來。打了幾個土匪、消滅了幾個強盜 : : 頭子,他周瑜有多厲害啊! : .... : 毛澤東先生...在二次大戰前,也是一副土匪樣, : 偏偏就是沒有人能打敗他。 : 土匪也是有強有弱的。 此處不知作者土匪定義為何。 : : 第二、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是我國歷史上一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周瑜也更因此而流 : : 芳千古。而事實上,影響到赤壁之戰結果的原因相當之多。曹軍方面,仗還沒開始打已有 : : 疾病流行,戰鬥力大為削弱。即使排除曹軍方面的客觀原因,單就吳軍主觀因素來看,周 : : 瑜也分不得半點功勞! : 突然發現,本文作者是不是很愛用驚嘆號? : 一整篇驚嘆號看下來,讓我心驚膽跳...題外。 : 只不知「分不得半點功勞」又是如何談起? : 據我所知,前漢名將李廣,他的士卒奮勇殺敵,因而他常常打勝仗, : 是否也應該將勝仗的功勞通通歸於士兵,李廣「分不得半點功勞!」? 這裡有些疑問…難道是李廣運氣特好,帶到一群強兵,才常打勝仗嗎? : : 《周瑜傳》記載道:“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 : : 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 : 乃取蒙沖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 : : 欲降。……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後,因引次俱前。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 : : 蓋放諸船,同時發火。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 : : ,軍遂敗退,還保南郡”而其注引之江表傳載蓋書曰:“蓋受孫氏厚恩,常為將帥,見遇 : : 不薄。然顧天下事有大勢,用江東六郡山越之人 : : ,以當中國百萬之眾,眾寡不敵,海內所共見也。東方將吏,無有愚智,皆知其不可,惟 : : 周瑜、魯肅偏懷淺戇,意未解耳。今日歸命,是其實計。瑜所督領,自易摧破。交鋒之日 : : ,蓋為前部,當因事變化,效命在近。”曹公特見行人,密問之,口敕曰:“但恐汝詐耳 : : 。蓋若信實,當授爵賞,超於前後也。……至戰日,蓋先取輕利艦十舫,載燥荻枯柴積其 : : 中,灌以魚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龍幡於艦上。時東南風急,因以十艦最著前,中江舉帆 : : ,蓋舉火白諸校,使眾兵齊聲大叫曰:“降焉!”操軍人皆出營立觀。去北軍二裏餘,同 : : 時發火,火烈風猛,往船如箭,飛埃絕爛,燒盡北船,延及岸邊營柴。” : : 其實問題已經相當清楚了。在赤壁之戰這場堪稱中國古代軍事史以少勝多的“奧斯卡”經 : : 典一幕中,黃蓋一人身兼策劃、劇本、文案編輯、道具、擬音、指揮及領銜主演諸大任於 : : 一身,是名副其實的第一主角。而周瑜?“瑜等率輕銳尋繼其後,雷鼓大進。”,大概撐 : 你可能忘了 "製片" 所扮演的腳色了。 但就戰術此一層面而言,周瑜的表現實在是… : : 死也就算是個只會在後邊搖個旗、?個喊,跑個龍套的配角而言,真不知道這有啥可以吹噓 : : 的?演義裏為了烘托孔明的多智,把那個不知所謂的周瑜也提高了一下。撇開狀諸葛多智 : : 而近妖不談,那周瑜不也為此而“火”了一把嗎?演義第四十六回:“瑜大喜,教取筆硯 : : 來,先自暗寫了,卻送與孔明;孔明亦暗寫了 : : C兩個移近坐榻,各出掌中之字,互相觀看,皆大笑。原來周瑜掌中字,乃一‘火’字;孔 : : 明掌中,亦一‘火’字。瑜曰:‘既我兩人所見相同,更無疑矣。幸勿漏泄。’……卻說 : : 周瑜夜坐帳中,忽見黃蓋潛入中軍來見周瑜。瑜問曰:‘公覆夜至,必有良謀見教?’蓋 : : 曰:‘彼眾我寡,不宜久持,何不用火攻之?’瑜曰:‘誰教公獻此計?’蓋曰:‘某出 : : 自己意,非他人之所教也。’瑜曰:‘吾正欲如此……’”這個“吾正欲如此”真是“精 : : 彩”極了!嘿嘿,究竟有多少喜歡周瑜的人狠批過羅老筆下的孔明那真是數也數不清了, : : 可咋就從來沒看到過這些人曾批過羅老筆下的周瑜的?典型的“一雙眼睛用不同的眼光來 : : 看待歷史人物”嘛!說什麼要肅演義之毒、用一種眼光看待歷史人物、一切唯歷史論,那 : : 是胡說八道!拜託,那些喜歡周瑜的人在批羅老妝孔明多智的同時,也別忘了羅老對於妝 : : 周瑜從平庸到多智也有莫大的一份功勞。 : 剛好相反。這只是讓製片去兼導演或演員而已。 : 一個製片本來就不必去"親自"下海演出。 這又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了,但作者重點不在此處。 : : 讓我們再來看看歷代之文人騷客的“唯周瑜論”態度吧。 : "唯諸葛論"呢? : 諸葛大名垂宇宙... : 丞相祠堂何處尋... : 功蓋三分國... : 諸如此類,是否也應該接受同樣的檢視和批評? : 文學創作一定要用這種方法來檢視嗎? 我也不認為文學要依此檢視。 : : 詠赤壁(唐。李白) : :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 : 烈火張天照雲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 : 赤壁詩(唐。杜牧) : :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 :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 : 詠赤壁 (唐。胡曾) : :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開國虎爭時。 : : 交兵不假揮長劍,已破英雄百萬師。  : : 赤壁懷古(唐。王周) : : 帳前斫案決大計,赤壁火船燒戰旗。 : : 若使曹瞞忠漢室,周郎焉敢破王師。 : : 過赤壁偶成絕句二首( 明。王奉) : : 赤壁橫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 : : 天公已定三分勢,可歎奸雄不自量。 : : 赤壁石刻 (明。朱楨) : : 赤壁之山上摩空,三江之波浩無窮。 : : 峭壁窮峙江流東,當年鏖戰乘天風。 : : 百萬北走無曹公,鼎立已成煙焰中。 : : 大書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 : : 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舊還英雄。 : : 好傢伙!“周瑜于此破曹公”、“東風不與周郎便”、“周郎開國虎爭時”、“周郎焉敢 : : 破王師”、“周瑜于此破曹郎”、“千年不泯周郎功”!居然有這許多詩歌讚美周瑜的, : : 然而對於赤壁之戰最大的功臣黃蓋,卻不知又有多少文人騷客願意為他美言幾句的? : : 當然無論這些多麼有名,終究還是比不了蘇東坡那首被後人譽為千古絕唱的《江奴嬌。赤 : : 壁懷古》的。 :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 :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 :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 :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 :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髮發。 : :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 乖乖不得了!好一個“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啊!不過幸虧現在歷史文化知識的普及, : 好像食神的用語 -__-" : : 才讓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到了事實的真相。比方說那個什麼“小喬初嫁”的低級錯誤會出現 : : 在這種“千古絕唱”之中,對此也不知道該讓人說什麼好了。另外,“羽扇綸巾”是周瑜 : : 本人的嗎?翻遍《周瑜本傳》不見有過這方面的描述,唯一有那麼點瓜葛的倒是身著“布 : : 衣葛巾”的蔣幹。而在《晉書。謝萬傳》中卻記載道:“萬著白綸巾,鶴氅裘,履版而前 : : 。”;同樣,在《晉書。顧榮傳》記載道:“榮麾以羽扇,其眾潰散。”可見“羽扇綸巾 : : ”也並非周瑜本人所具有的。詞人為了自己所作 : : 的詞能流傳千古,其基本的歷史常識是不用管的。本來倒也沒什麼,可是在蘇軾之後的羅 : : 貫中同樣出了一部流傳千古的《三國演義》卻不知怎麼搞的犯著眾怒了,現在就是有人想 : : 著法要搞臭他。以致於寫演義前言部分的聶老似乎為了秉承“客觀公正”,都說演義之作 : : 者為了寫諸葛亮用了不漂亮的方法。“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遙想公瑾當年, : :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舳艫灰飛煙滅。’每一句話都是說周瑜的,《 : : 三國演義》把‘羽扇綸巾’等等都拿給諸葛亮了,先把諸葛亮打扮一番。”廢話!“羽扇 : : 綸巾”本就不是你周瑜之所有,你周瑜欺世盜名 : : 了幾百年,如今讓你自己也嘗嘗被別人“剽竊知識產權”的滋味這又有啥不可以的?不過 : : 話說回來,蘇軾總算還是說了句公道話,“談笑間,牆櫓灰飛煙滅”,這個“談笑間”真 : : 是用得恰如其份極了!是啊,是談笑間,不過這不也正好說明了,在火燒烏林中,他周瑜 : : 老哥什麼事都沒做、什麼事都沒幹嗎?!還有,在赤壁之戰中,為什麼周瑜請兵五萬,而 : : 孫權只得了三萬?(可別有人對俺說周瑜不瞭解東吳當時的軍事實力,如果他真不知道, : : 那他不是在那裏誇誇其談?)為什麼孫權要任程普和周瑜並為左右督?為什麼打完江陵後 : : ,周瑜建議取蜀時不求已經被自己感化的程普,而要搭上個孫瑜?為什麼以後孫權在襲奪 : 真正在古時又不是在打電動, : 難道要用程普他就得馬上來前線當先鋒? 這點也有些奇怪。 : : 荊州時,呂蒙不買孫權要令他與孫皎俱進的帳?這些和劉備當時向孫權說過的話,有許多 : : 地方都是可以相聯繫的。為什麼到了後人的眼中,卻成了“曹公、劉備皆欲疑之?” : : 第三、拓展荊州。奪取江陵一役中,史書中記載得也相當簡略。不過就現存的關於此役的 : : 資料來看,仍無法看出周瑜在臨戰戰術方面有何過人之處。這裏還是有必要再次說明一下 : : ,所謂的拓展荊州,不過就是得到了南郡南重鎮江陵,而其北重鎮襄陽還在曹軍手中。然 : : 後再讓我們來看看他周瑜這位天才軍事家(好傢伙,天才軍事家?能被稱之為軍事家的本 : ^^^^^^^^^^^^^^^^^^^^^^^^^^^^^^^^^^^^^^ : : 已廖廖無幾,何況是更淩駕于軍事家之上的“天才”軍事家呢?)在這次戰役中,又有什 : ^^^^^^^^^^^^^^^^^^^^^^^^^^^^^^^^^^^^^^^^^^^^^^^^^^^^^^ : : 麼過人的戰術佈署吧? : 同樣的情形也可以用來形容孔明,比方說 : 好傢伙,智力一百,在普羅大眾中能被認為智力在一般人之上已屬不易, : 何況是更凌駕於一切人之上的智力 "一百" 呢? :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正文一開頭部分): : 「兩方面的人都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 難道現在又有人要抓著擁葛人士的命根子狂打了嗎?^^" : : 不過真是很遺憾,在現存的資料中,我們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找到周瑜手下諸將所提出的那 : : 些英明果敢的作戰過程和戰略規劃。如《甘寧傳》中記載道:“後隨周瑜拒破曹公于鳥林 : 而採用這些計畫的人是周瑜。 : 剛好說明了他有統籌全局廣納意見的能力。 : 難道公司董事長就一定要去直接跟客戶推銷商品? : 難道製片者就一定要兼導演兼演員? : 典型不知分工為何物的想法。 作者只言於戰術層面。 : : 。攻曹仁于南郡,未拔,甯建計先徑進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時手下有數百兵 : : ,並所新得,僅滿千人。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圍寧。寧受攻累日,敵設高樓,雨射城中,士 : : 眾皆懼,惟寧談笑自若。”《呂蒙傳》中又道:“瑜使甘寧前據夷陵,曹仁分眾攻甯,寧 : : 困急,使使請救。諸將以兵少不足分,蒙謂瑜、普曰:“留淩公績,蒙與君行,解圍釋急 : : ,勢亦不久,蒙保公績能十日守也。”又說瑜分 : : 遣三百人柴斷險道,賊走可得其馬。瑜從之。軍到夷陵,即日交戰,所殺過半。敵夜遁去 : : ,行遇柴道,騎皆舍馬步走。兵追蹙擊,獲馬三百匹,方船載還。於是將士形勢自倍,乃 : : 渡江立屯,與相攻擊,曹仁退走,遂據南郡,撫定荊州。”甚至曹軍主將曹仁也有不凡的 : : 表現。《曹仁傳》記載:“從平荊州,以仁行征南將軍,留屯江陵,拒吳將周瑜。瑜將數 : : 萬眾來攻,前鋒數千人始至,仁登城望之,乃募得三百人,遣部曲將牛金逆與挑戰。賊多 : : ,金眾少,遂為所圍。長史陳矯俱在城上,望見金等垂沒,左右皆失色。仁意氣奮怒甚, : : 謂左右取馬來,矯等共援持之。謂仁曰:“賊眾盛,不可當也。假使棄數百人何苦,而將 : : 軍以身赴之!”仁不應,遂被甲上馬,將其麾下壯士數十騎出城。去賊百餘步,迫溝,矯 : : 等以為仁當住溝上,為金形勢也,仁徑渡溝直前,沖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餘眾未盡出, : : 仁複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眾乃退。矯等初見仁出,皆懼,及見仁還,乃歎 : : 曰:“將軍真天人也!”三軍服其勇。”而那“天才軍事家”的表現呢? : : 《周瑜傳》記載道:“瑜與程普又進南郡,與仁相對,兵未交鋒,瑜即遣甘寧前據夷陵。 : : 仁分兵騎別攻圍寧。寧告急於瑜。瑜用呂蒙計,留淩統以守其後,身與蒙上救寧。甯圍既 : : 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戰。瑜親跨馬擽陳,會流矢中右脅,瘡甚,便還。後仁聞瑜臥未 : : 起,勒兵就陳。瑜乃自興,案行軍營,激揚吏士,仁由是遂退。”我倒!退曹仁的功勞居 : : 然全被周瑜一人所獨佔了?!他周瑜究竟幹什麼了?值得被後人如果“粉飾”?仔細看看 : : ,其本人在此次戰鬥中,仍未發表過對吳軍戰勢有所補益的隻言片語。好不容易親自上次 : : 戰場,還沒耍上幾下子,就被流矢射中。唯一可 : : 以值得一提的就是擺擺領導架子,說兩句諸如“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之類的無用 : : 之話。你周瑜如果真關心將士的疾苦,那你多拿出幾條行之有效的作戰方案啊?!在戰場 : : 上讓將士少流點血才是正理。可周瑜卻不是這樣。本來挾赤壁大捷的餘威,東吳將士本可 : : 有番大作為的。可他周瑜老哥卻在進攻江陵的前後一年多時間裏,把士氣高昂的吳軍置於 : 看下來... 這一大段,這位作者根本不知管理為何物。 : 身為一個管理者,讓組織動起來而完成目標是其天職, : 即令他什麼都不做,一切都是由部下做完, : 這人仍然是最好的管理者---因為他做完了。 : 相同的道理,如果管理者什麼事都做一些,雖然自己做不是很好, : 可是部下看了士氣大振因而努力工作,最後做完了, : 這個管理者仍然是最好的管理者---因為他做完了。 : 只要目標達成,他自己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就可暫且不論。 : 周瑜在戰爭中獻過什麼計,跟他是不是好將領,一點關係都沒有! : 只要是好計策,管他是誰提出的? : 黃蓋能提出好計策,難道周瑜硬要說「我有更好的」來展現自己的能力? : 反之,能重用黃蓋、呂蒙等人的計策, : 正好說明了他才是最好的領導者。 : 這是管理學中最基本的道理,竟然會完全被這位作者忽略? : 難道...真的只因為是由大陸轉來的文章? : 所以完全沒有接觸過這些觀念? 作者只言於戰術層面。 : : 結論: : : 周瑜其人除了彈琴吟唱略有風騷外,舉兵治國則完全入不得流。戰略上對於東吳的戰略發展幾乎毫無建樹,在戰術上更是乏善可陳。唯一值得後人稱道的,就是他那完美無缺的品德了。但後人卻又以此而將其才無限擴大化。只是憑著他那與眾不同的“裙帶關係”,以及後世無數不識兵要꨺ 漱: 憭H騷客不知祥情地為其吟詩作賦而顯赫至今。 : 所以這個結論... 實在是... 引了那麼具爭議性的文章,有點被版友群起攻訐的感覺…= =" 現在也來說說我對其的看法。 作者在批周時明指其才,主要是從其被稱為「軍師」的資格, 也就是其在戰略、戰術上的表現來作探討。至於帶兵、識人、 用諸將進計這點倒是沒有多表示意見。尤於小弟不能全知作者 是在何種情境下發表這篇文章,對於其在文中作者自己發表的 意見也不能妄自作闡述詮譯,所以希望就文中「可討論」之處 作討論,否則現在此篇作者也不看這版,豈不叫他被批也無從 得知。想來也有些冤枉。 -- 柔弱,是女子的可愛之處。自以為是,目中無人,才讓人嫌棄呢。我生性優柔,故而對柔 弱之人頗有好感。此等女子雖易受男子欺騙,然生性謹慎,善解人意,且推己及人,所以 可愛。倘能盡心調教,正是最可愛的品性啊。 ~源氏物語 第四回夕顏 源氏公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195.241
文章代碼(AID): #10TjIMIQ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0TjIMIQ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