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跑步會傷害身體??

看板Road_Running作者 (南路鷹)時間10年前 (2013/10/09 08:42), 編輯推噓29(29017)
留言46則, 3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在網路書店看到這本新書,有很前衛的觀念, 乍看之下會覺得很可笑,但是他講的又似乎有道理, 而且他是日本的名醫,實在是無法理解, 下面有這本書的介紹,想聽各位神人的討論: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11203 想健康,先戒掉這些「好」習慣! 「それ」をやめれば、健康になる 作者:岡本裕  跑步讓人健康有活力?   多喝牛奶可以補充鈣質?   被人稱讚是「好人」很得意?   日本良心名醫告訴你……大錯特錯!!!   想健康就不要這麼做!   不要運動!   尤其「不要跑步」,因為跑步容易導致生病和老化!   不要吃藥!   藥物反而會毒害你的身體!   不要攝取過量動物性蛋白質!   你的身體其實不愛吃肉和喝牛奶!   不要吃太多!   減少熱量攝取,反而會讓人活力倍增!   不要當好人!   「好人」就是容易自找壓力的人!   不要盲目相信醫生!   因為醫生的知識是偏頗的!   不要搭電梯!   爬樓梯才是保護雙腿健康的救星!   不要自己一個人!   孤獨會讓人短命,生病時不要獨自面對!   不要當工作狂!   休息,才能讓工作更有效率!   不要熬夜!   熬夜是癌症的「好朋友」!   以上這10個生活習慣,你犯了幾個?原來許多我們平常視為「金科玉律」的觀念,其 實根本是錯的!日本名醫岡本裕根據多年行醫經驗,發現只要改變某些原本已成「自然」 的生活習慣,就能讓慢性病人甚至癌症患者重獲健康,而且不但容易實行,也更能持久! 在本書中,岡本裕醫師即針對其中影響現代人最大的十件事,一一破解健康迷思,並提出 最簡單的戒除對策。   一般健康書總是要你做這個做那個,但其實想要健康,你不用急著做什麼,只要「不 做」,就能從此輕鬆甩掉病痛,安心過生活! 看更多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岡本裕醫師   日本頂尖腦神經外科名醫,畢業於大阪大學醫學部研究所,畢業後長期進行以癌症為 主的臨床研究之後,發覺現今的醫療觀念和做法都已走到極限,於是辭去臨床醫師職務, 之後成立「e-診所」,主要提供癌症、慢性疾病等的醫療與諮詢。   岡本裕醫師多年來一直致力推廣不吃藥的生活,看診也盡量不開藥,不僅治好無數患 者,也讓許多藥物上癮者重新展開健康生活。他更勇於揭發醫師、政府和藥廠之間的共生 關係以及長期灌輸民眾多吃藥無害的錯誤觀念,是日本著名的「良心醫師」。   另著有《90%的藥都不能吃》、《90%的病自己會好》、《90%的病自己會好2》、《 90%的醫生都誤解癌症》等書,以自身豐富的診治經驗告訴讀者,其實只要調整生活飲食 習慣,就能大幅改善身體、提高免疫力。其所提倡的觀念與做法也受到讀者的廣泛肯定與 推崇。 譯者簡介 王華懋   專職譯者,居於好山好水之東部,閱讀翻譯之餘,致力於過好生活。譯作包括推理、 文學、實用類別。   ●【真健康】官網:www.crown.com.tw/book/health 目錄 前言 想健康就不要這麼做 003 第一章 不要運動! 記住:不要跑步! ──氧氣掌握了生病與老化的關鍵 身體不喜歡跑步運動 021 跑步對健康無益,而且意外地危險! 022 你是不是誤以為「跑步」是「走路」的延伸? 023 跑步是交感神經在鞭策身體 027 心情放鬆地走路最好 029 動物不會動不動就用跑的 030 跑步會讓身體遭受重創 032 氧氣不足,癌細胞就容易增加 034 氧氣過剩,也會破壞細胞 036 馬拉松可能會讓你短命 039 還是走路最好 042 避免不自然的行為,對身體才好 044 為了身體著想,不要參加運動競賽 047 第二章 不要吃藥! 停止服藥,會變得更有活力! ──藥物反而會毒害你的身體! 現代人吃太多藥了 054 過去沒事,不代表今後也沒事 056 藥最多只能吃三種 058 問題在十幾年後才會浮現 060 藥物副作用的犧牲者數量驚人 062 藥只能用來「應急」 064 你曾因為吃降血壓藥而渾身不舒服嗎? 066 血壓為什麼會變高? 069 吃藥前,必須先決定好期限和目標 072 不能說的秘密:全民藥罐子計畫 074 感冒和流感本來就不需要吃藥 076 如果醫生要你吃糖尿病藥…… 080 患了糖尿病,必須先讓胰臟休養 084 想告訴醫師「我要停藥」時 086 現代醫學的缺點 088 想辦法停藥 090 第三章 不要攝取過量動物性蛋白質! 你的身體其實不愛吃肉和喝牛奶! ──長壽的人不吃肉,也不喝牛奶 肉和牛奶真的是優質蛋白質嗎?! 094 促進成長是好事嗎? 097 牛奶會促進癌細胞增加? 099 牛奶不能預防骨質疏鬆症 101 肉食跟體力毫無關係 103 癌症增加與肉食的關係 104 女性比男性長壽的理由 106 癌症病人應該攝取牛奶和肉類嗎? 108 健康的人不吃肉、不喝牛奶 110 第四章 不要吃太多! 少吃才能長壽! ──減少熱量攝取,讓人能量倍增! 照一般情況吃的話,容易吃太多 115 體重減輕,原因不明的不適也會減少 117 減少食量的訣竅:每天量體重 120 輕斷食很舒服 122 我要吃糖──這是惡魔的誘惑 123 不會讓血糖值突然升高的進食法 126 熱量過多會使人營養失調 129 讓植物長壽的植化素,對人體也有益 131 第五章 不要當好人! 好人就是容易自找壓力的人! ──小壓力會帶來大創傷 聽到「你真是好人」時,要當成警訊 137 好人自找壓力的原因 139 不擅長排遣壓力的癌症病人 141 小壓力比大壓力更難應付 143 鼓起勇氣,快點從「好人」班畢業 145 健康的人裡面沒一個好人?! 146 第六章 不要盲目相信醫生! 就算相信醫生,也得不到健康! ──醫生的知識是偏頗的 專科醫生看不見整體情況 152 世上幾乎找不到理想的醫生 155 現代醫生普遍都是專科醫師 158 除了現代醫學,還有其他出色的醫學 160 治療方法不只西方醫療一種選擇 163 醫學不能完全以科學角度去看待 165 東方醫學的治療法也不可或缺 168 醫生其實很短命 171 為了自己好,我們本身也必須努力 174 第七章 不要搭電扶梯! 爬樓梯才是保護雙腿健康的救星! ──看到電扶梯就當成敵人 人只要能動、能吃、能睡,要死也很難 179 不能動,等於被判了「紅牌」出場 181 關節使用期限一旦到期,只能靠自己努力 183 樓梯是保持健康的救世主 187 爬樓梯可以為健康存老本 189 關節和肌肉不常用會退化 191 腹式呼吸的好處數不清 193 第八章 不要自己一個人! 孤獨會讓人短命! ──生病時不要獨自面對 伴侶和朋友會拉你一把 201 群體抗癌可以提高治癒率 204 不想落單,就必須付出努力 206 第九章 不要當工作狂! 休息,才能讓工作更有效率! ──為了家人,也為了自己,休息一下吧 好好休息過,才能好好工作 212 不再過度工作,就能快速痊癒 214 工作與休息的「節奏」很重要 216 第十章 不要熬夜! 熬夜是癌症的「好朋友」! ──熬夜對身體真的不好 規律生活是最好的良藥 221 順應自然節奏的人才是贏家 223 違反自然節奏,小心自食惡果 226 一天的節奏,應該在每天一早重新設定 228 睡眠是為今天做保養,替明天做準備 229 提高睡眠品質才是上策 231 結語 一起幸福地邁向健康長壽 234 看更多 序 前言 想健康就不要這麼做   要從頭培養一個「對健康有益的新習慣」,需要大量的精力,讓人很難提起勁去做, 而且即使鞭策自己開始做了,也很難持之以恆。   不過我非常幸運,常有機會接觸到許多運用巧思而活得健康又長壽的長輩,還有成功 抗癌的人們,瞭解他們是如何下工夫去實踐他們的健康妙方。   這些工夫,並不是「刻意去做什麼」,重點更在於「不去做什麼」。   的確,比起從頭培養某些新習慣,改善現有的某些壞習慣,門檻似乎比較低。而且若 只要戒掉某些壞習慣,健康就能獲得明顯的改善,也可以讓人理解這些老人家遠離惡習的 理由。事實上,這些老人家就活得既健康又長壽,因此可信度十足、說服力滿點。   首先,要瞭解到我們現有的某些壞習慣到底「壞」在哪裡,然後一一戒除。如果是像 這樣的程度,即使是懶惰又沒恆心的我應該也辦得到;而既然連我都辦得到,別人當然也 做得來。我就是懷著這樣的想法寫成這本書,冀望造福大眾。   本書中嚴選的十個壞習慣,全是來自於這些健康長輩的智慧,也就是「只要遠離這些 壞習慣,就可以讓健康獲得飛躍性的改善」。再次強調,只要戒掉過去一直有的壞習慣即 可,所以應該比從頭開始培養新的好習慣要簡單多了。   只要確實去理解這些習慣為什麼不好,茅塞頓開,想要戒除應該就不難了。像這樣一 個一個地甩掉壞習慣,大家一定可以變得更健康。   尤其是對五、六十歲的人來說,這些壞習慣是必須火速戒除的。四十多歲的人差不多 要加緊腳步;更年輕一點的人,慢慢來就行了。只要確實地一一戒除,就可以大幅延長健 康的壽命(也就是活得健康,未臥病在床)。如此一來,就可以享受更令人滿意的人生。   我怎麼會想到要寫這本書呢?   我因為一些機緣,以在宅醫療醫師及「e─診所」醫師的身分,接觸到許多長輩及癌 症病人。回顧我的行醫生涯,那種眾人心中描繪的壽終正寢,也就是一直到死前都精神奕 奕、思路清晰,滿足地回顧著自己的一生,然後爽快地嚥下最後一口氣、瀟灑歸西的例子 ,真的是寥寥無幾。   想要朝氣十足地長生,反過來說,就是沒有病痛纏身,健康地離世。換作是我,如果 可以選擇,當然也想要壽終正寢而不想被病痛纏身。我想每個人都不例外。   以機率來說,「壽終正寢」是微乎其微,那麼要怎麼做才能成為其中的一分子呢?   想要安享天年,健康地歸西──要達成這個心願最重要的是什麼?   得以壽終正寢的少數人,與無法壽終正寢的大多數人,他們的差別在哪裡?   這十幾年來,可以說我一直在摸索著這些問題的答案。   一半是無意識地,一半是出於本能地,我尋找著可以說服自己的答案,而有一次在與 老人家相處的時候,我忽然從一位長輩的話裡得到了線索。   「年輕人都不太會去思考死亡跟衰老這些事啊!」   確實如此!   即使理智非常明白這些問題最好快點考慮清楚,但就是覺得它們距離自己太遙遠了。   那位長輩接著說:   「等到真的老了,一切都太遲囉……」   這話說得也沒錯!   冷靜想想,這是再明顯不過的道理,但人就是會忍不住拖延。既然明知到時候再想就 太遲了,那麼早早做準備才是上策,然而卻總是難以付諸行動。   年老離我太遙遠   病痛也不關己事   死的也都是別人   以我本身來說,我真的是經常這麼想。   西藏醫學中有這樣的觀點:   「每個人都是病人。」   健康是一種幻想,存在的只有疾病,或是疾病的不同程度(或不健康的程度)。我們 從出生那瞬間就開始得病,然後衰老,步向死亡。   這完全就是佛教的教誨。   請各位想像一條下坡路:坡道的最頂端,就是我們剛出生的時候。現代人的嬰兒死亡 率非常低,因此健康的最高峰可以說是剛出生的時候吧!那麼,接下來呢?   稍微想一下就知道了──我們開始步向死亡。從出生那瞬間開始,我們的身體就暴露 在各種壓力下,逐漸氧化,一步一步地走下了通往死亡的坡道。   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從出生的瞬間開始,健康程度就不斷地走下坡。換句話說,我 們再也沒有一個人是健康的了。雖然有程度之別,但我們全都是不健康的,然後這不健康 的程度與病痛的程度逐漸增加,每況愈下。我們可以把這段拖著不健康、充滿病痛的身體 走下坡道的歷程,看作是人的一生。   可以輕易想見,下坡的坡度愈陡,就愈快走到終點(死亡);相反地,坡度愈平緩, 就可以愈緩慢地前進,距離終點愈遙遠。   我想用這個例子表達什麼?也就是說,你很健康、你還年輕,並不代表你就與死亡無 緣,可以免除病痛。別說是無緣了,我們從一出生就得了病,從出生的下一秒鐘開始,我 們就朝著死亡一直線地跑下坡道。   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到,沒有人是百分之百地完全健康,每個人都是病人,而健 康的程度深受下坡的坡度所影響。這個下坡的坡度,正是左右壽命長短的重要關鍵之一。   說得再簡單一點,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下坡的坡度。因此不管怎麼想,唯有設 法過著讓坡度變平緩的生活,才是聰明人的做法。   話雖如此,有些人明明是大菸槍,有時候還是個大酒桶,大魚大肉地毫不忌口,完全 不顧身體健康,過的是典型的糜爛生活,卻不知為何活得既健康又長壽。這種情況雖然很 少見,但確實存在著。   這些人一定是天生就具備超強長壽基因的「長壽菁英」。不過,這是極為罕見的例外 中的例外,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如此。如果我們養成跟這些「長壽菁英」一樣的生活 習慣,我可以保證,健康長壽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不過,如果我們也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呢?   如果照平常那樣生活,絕對無法成為長壽菁英,但只要下一點工夫,付出一點努力, 或許我們也能成為長壽菁英一族──如果真有這樣的方法,我認為絕對值得一試。   我並不希望讀者不問原因,只是照著書中的吩咐戒掉這十個壞習慣就好。我希望各位 一一去理解背後的道理,領會並接受,然後再去戒除,並且再接再厲,繼續同樣地戒掉下 一個壞習慣。如果各位能夠因此而變得健康長壽,就是我做為醫師最大的幸福了。請各位 讀者務必讀到最後,以理解箇中道理。 岡本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3.16.223

10/09 08:51, , 1F
盡信書不如無書!也很多名醫認為跑步很好阿!你要聽哪一
10/09 08:51, 1F

10/09 08:52, , 2F
邊?
10/09 08:52, 2F

10/09 09:10, , 3F
其實你這類的書看多了 就會發現 作者是日本人 看看就好..
10/09 09:10, 3F

10/09 09:22, , 4F
他第四點就跟你說不要相信醫生了...
10/09 09:22, 4F

10/09 09:34, , 5F
不要跑步去爬樓梯? 都給他講了
10/09 09:34, 5F

10/09 09:35, , 6F
樓上兩樓點出重點XD
10/09 09:35, 6F

10/09 09:51, , 7F
挺妙的
10/09 09:51, 7F

10/09 09:52, , 8F
一堆限制東限制西的才會讓我短命吧
10/09 09:52, 8F

10/09 09:54, , 9F
他自己就說不要相信他了 XD
10/09 09:54, 9F

10/09 10:03, , 10F
天生就會跑 這本書不就直接打他臉 我自己也是醫師
10/09 10:03, 10F

10/09 10:04, , 11F
醫師在跑的人也不算少數 如果有明顯證據會傷身
10/09 10:04, 11F

10/09 10:04, , 12F
這些醫生就不會跑馬了
10/09 10:04, 12F

10/09 10:14, , 13F
就像英國研究…聽聽就好了
10/09 10:14, 13F

10/09 10:33, , 14F
不要呼吸! 每呼吸六十秒 你麼壽命就減少了一分鐘
10/09 10:33, 14F

10/09 11:41, , 15F
超爛的書,裡面講的一大堆跟英國研究有何不同?
10/09 11:41, 15F

10/09 11:44, , 16F
這些都太片面了
10/09 11:44, 16F

10/09 12:06, , 17F
日本很多書都是很誇大偏頗,這樣才有人要買
10/09 12:06, 17F

10/09 12:19, , 18F
不要喝水會被嗆死
10/09 12:19, 18F

10/09 12:32, , 19F
英國研究:過生日次數較多的人比較長壽
10/09 12:32, 19F

10/09 12:50, , 20F
因為醫生的知識是偏頗的 作者的職業....
10/09 12:50, 20F

10/09 13:03, , 21F
YOLO You only live once
10/09 13:03, 21F

10/09 13:55, , 22F
推"天生就會跑"打臉
10/09 13:55, 22F

10/09 13:57, , 23F
不要運動卻鼓勵爬樓梯?
10/09 13:57, 23F

10/09 14:32, , 24F
照他的說法,哪有動物在打棒球、打籃球、騎腳踏車的
10/09 14:32, 24F

10/09 15:48, , 25F
不要盲目相信醫生!
10/09 15:48, 25F

10/09 16:02, , 26F
第七點不正是自打臉了嗎?
10/09 16:02, 26F

10/09 16:24, , 27F
從以前到現在人們就在跑步 可是不見得都爬過樓梯
10/09 16:24, 27F

10/09 16:25, , 28F
現在都推廣反璞歸真 卻說不要跑步 豈不怪哉
10/09 16:25, 28F

10/09 17:05, , 29F
看完之後,也不能說他錯,只是角度不同
10/09 17:05, 29F

10/09 19:01, , 30F
可是第六點跟第七點,他在自打嘴巴耶...
10/09 19:01, 30F

10/09 19:47, , 31F
你看看日本更有名的南雲醫師寫的,你會笑翻。
10/09 19:47, 31F

10/10 01:19, , 32F
不要盲目相信醫生!因為醫生的知識是偏頗的!
10/10 01:19, 32F

10/10 02:52, , 33F
這講的沒錯呀~只是很多人生活比作者講的那些事更差~
10/10 02:52, 33F

10/10 02:53, , 34F
所以相對的作者講的這些差的事就變得美好了~
10/10 02:53, 34F

10/10 02:53, , 35F
跑步當然會傷害身體呀~你不運動會有運動傷害嗎???
10/10 02:53, 35F

10/10 03:01, , 36F
他說他名醫??誰能證明,之前吹上天的自然醫學神醫,不是後來
10/10 03:01, 36F

10/10 03:01, , 37F
也被踢爆,所謂的自然醫學學會,根本是開在26的自爽單位
10/10 03:01, 37F

10/10 13:45, , 38F
問題一堆 活的快樂就好了
10/10 13:45, 38F

10/10 16:40, , 39F
不要理他~因為可能連他也不太清楚,適度不要太過量其實還好
10/10 16:40, 39F

10/11 00:33, , 40F
腦袋有洞
10/11 00:33, 40F

10/13 22:03, , 41F
好奇特的學說歐~
10/13 22:03, 41F

10/15 23:39, , 42F
好妙喔,第一次聽到
10/15 23:39, 42F

10/16 06:13, , 43F
任何事情不要過度激烈就還好吧。
10/16 06:13, 43F

10/16 09:56, , 44F
照這樣下去還有什麼是可以做的...
10/16 09:56, 44F

12/06 04:55, 5年前 , 45F
因為醫生的知識是偏頗的 https://daxiv.com
12/06 04:55, 45F

04/16 16:37, 5年前 , 46F
因為醫生的知識是偏頗的 http://yaxiv.com
04/16 16:37, 46F
文章代碼(AID): #1ILAQFRH (Road_Running)
文章代碼(AID): #1ILAQFRH (Road_Ru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