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93歲老站長捐銅牌 一窺70年前重建板橋車

看板Railway作者 (廣平君)時間2年前 (2022/06/14 22:39), 編輯推噓9(9024)
留言33則, 8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原始標題 93歲老站長捐銅牌 一窺70年前重建板橋車站始末 新聞網址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613004555-260405?chdtv 發表日期 111/6/13 全文完整內容 中時 簡立欣  135歲的台鐵,處處是歷史!民國40年台鐵板橋站改建,時任台鐵 局長莫衡特頒署名「重建板橋車站記」銅牌,留下當時建站紀錄;民 國88年板橋新站啟用,舊站的銅牌由前板橋站長簡清期保留。已高齡 93歲的簡清期今(13)日捐出銅牌,本報特地找出銅牌內文,一窺當 年板橋車站興建始末。  今日下午台鐵板橋站舉辦了別開生面的「重建板橋車站記」揭牌儀 式,並邀請捐贈人簡清期擔任嘉賓。  台鐵板橋站原本是木造站房,民國35年台北縣政府遷至板橋之後, 因「市廛與人口並增,行旅共轉輸益盛,對玆站驛既苦迴旋」,市區 人口都增加,南來北往運輸繁盛,板橋車站就顯得空間狹小。民國40 年啟用由修澤蘭女士規劃設計的鋼筋磚造站房,也是台灣光復後台鐵 首座重新建造的車站,時任局長莫衡特頒署名的「重建板橋車站記」 銅牌,留下當時建站紀錄。  民國88年因萬板專案板橋新站啟用,該銅牌於板橋舊站拆除,並由 簡清期保存至今。銅牌內文記載了當年車站數僅78站,至今已有241 個車站,車站站體從民國39年冬天蓋到民國40年6月,站屋面積、月 台面積、混凝土路面面積,用了幾噸鋼筋、幾袋水泥,花了新台幣多 少元,設計師、督工、營造廠名字,都寫得清清楚楚,也見證了台灣 鐵路歷史的演進。  簡清期今日特地獻出銅牌,由台鐵局典藏於今板橋車站地下一樓西 側出口外牆,一旁並設有板橋站歷史風華的照片,互相輝映。另外也 辦理了揭牌儀式,邀請台鐵局局長杜微、專門委員胡雅芳、黃士弦、 文資科長翁惠平、志工隊長俞秋苓、板橋地區士紳先進、鐵路警察及 高鐵公司主管、三峽扶輪社葉社長及社友、以及板橋站賴彥宇站長、 多位現職及退休同仁共襄盛舉。  「重建板橋車站記」銅牌內文全文396字如下:  台灣鐵路縱貫線都七十八站,而板橋車站特隘陋。是地產茶米運轉 所匯,而台北縣移治於此後,市廛與人口並增,行旅共轉輸益盛,對 茲站驛既苦迴旋;而本路承戰火之餘,一切須為安全而努力,站之擴 建力有未遑。然每於籌謀路政之際,未嘗偶或忘之,因有感於經營建 設,恆多於艱難困苦中完成,爰本斯旨,籌款庀材於卅九年冬,闢公 園東隅為擴建站場之地,修澤蘭女士規劃設計,鄒祖焜、于寶珊、陳 茂源三君督其工,而由明進營造廠承建,自當年十二月以迄明年之六 月落成。凡建站屋三百五十平方公尺,增月台四百五十平方公尺,施 混凝土路面一萬四千四百平方公尺,用鋼筋四十五噸、水泥六千袋、 磚瓦五金之屬稱之,總計工料費五十萬新台元,至是工作倉貯之所咸 充備,客貨運輸不復為暘雨所苦矣。顧斯站之重建實承輿論之督促, 地方人士之協助與本路同仁之努力始底於成,而台灣鐵路光復於兵燹 之後,破壞工程之待興者不一而足,繼此而作更大之努力,是仍有望 於輿論之指導,社會人士之協助與本路同仁之貢其所能,爰作斯記以 期來茲。莫衡謹記。中華民國四十年七月。 心得感想 1.網頁有那塊紀念銅板、杜微局長和簡清期老站長的照片。 2.經查相關資料,  修澤蘭建築師35年從中央大學建築工程系畢業後即投入建築設計,  並於36年進入台鐵後不久就在板橋車站整建工程中獨立設計、監造,  甚至這就是她建築師事業的開端。 3.我昨天下午從板橋公車站地下室、經板橋車站地下室往新北市民廣場時,  看到那個地方打燈、且放花籃、與平時經過時不同,於是湊過去看;  但是因為銅板掛得太高、我自己視力又不好而看不到,  所以只知道是介紹板橋車站歷史、不確定細節是什麼。  直到晚上在文資科長翁大哥、師大地理系洪老師都在FB粉絲專頁講了這件事,  才知道這塊銅板非比尋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29.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655217581.A.CA1.html

06/14 23:45, 2年前 , 1F
莫局長這文筆真不是假的,讀起來真舒服
06/14 23:45, 1F

06/15 00:30, 2年前 , 2F
我一直很好奇,這種東西到底是不是站長本人親自撰寫,以前
06/15 00:30, 2F

06/15 00:30, 2年前 , 3F
的人文言文程度真的都這麼好嗎?現在要寫出一篇文言文,
06/15 00:30, 3F

06/15 00:30, 2年前 , 4F
基本上很少人能做到了,像總統褒揚令之類的專用公文,都
06/15 00:30, 4F

06/15 00:30, 2年前 , 5F
還要找特定人士去撰寫
06/15 00:30, 5F

06/15 00:34, 2年前 , 6F
以前人沒有在寫白話文文言文應該不錯
06/15 00:34, 6F

06/15 00:39, 2年前 , 7F
早期公文判決書之類的都是文言文
06/15 00:39, 7F

06/15 00:45, 2年前 , 8F
回2樓,那篇文是局長莫衡寫的,不是站長歐
06/15 00:45, 8F

06/15 00:47, 2年前 , 9F
然後莫衡是交通大學畢業的,也是那年代道道地地的
06/15 00:47, 9F

06/15 00:47, 2年前 , 10F
台鐵最早的收費規則公告也是文言文
06/15 00:47, 10F

06/15 00:47, 2年前 , 11F
菁英了
06/15 00:47, 11F

06/15 00:49, 2年前 , 12F
還被選來當課文
06/15 00:49, 12F

06/15 00:50, 2年前 , 13F
況且對那年代的知識份子來說,大概只是沒那麼口語吧
06/15 00:50, 13F

06/15 00:50, 2年前 , 14F
06/15 00:50, 14F

06/15 01:16, 2年前 , 15F
其實我覺得選這篇鐵路收費章程有點奇怪,真的要選與台鐵
06/15 01:16, 15F

06/15 01:16, 2年前 , 16F
有關主題又能夠讓高中升學一些什麼的話,其實劉銘傳請光
06/15 01:16, 16F

06/15 01:16, 2年前 , 17F
緒同意在台灣建鐵路奏摺才是應該要讓學生好好讀的,劉銘
06/15 01:16, 17F

06/15 01:16, 2年前 , 18F
傳當時就說過鐵路完工之後給民間營運一段時間,最後清朝
06/15 01:16, 18F

06/15 01:16, 2年前 , 19F
還是要收回去,概念其實有點類似現在的bot
06/15 01:16, 19F

06/15 01:20, 2年前 , 20F
清政府沒錢只能搞BOT
06/15 01:20, 20F

06/15 01:21, 2年前 , 21F
後來BOT強制收回國有化也間接導致清朝滅亡就是了
06/15 01:21, 21F

06/15 01:25, 2年前 , 22F
秘書寫的啦 局長哪可能連誰督工都記得
06/15 01:25, 22F

06/15 02:11, 2年前 , 23F
其實台灣高鐵也算是半國有公司了,雖然表面還是民營公司,
06/15 02:11, 23F

06/15 02:11, 2年前 , 24F
但政府的持股已經過半,其實bot本身不是壞事,好好運用的
06/15 02:11, 24F

06/15 02:11, 2年前 , 25F
話確實能讓政府省下不少公共建設的維護管理費用
06/15 02:11, 25F

06/15 02:12, 2年前 , 26F
回樓上,那個鄒祖焜後來好像也蠻大咖的,同時台大有
06/15 02:12, 26F

06/15 02:13, 2年前 , 27F
個法學教授也叫劉茂源,如果真的是同個人,局長能記
06/15 02:13, 27F

06/15 02:14, 2年前 , 28F
住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06/15 02:14, 28F

06/15 07:25, 2年前 , 29F
我覺得能唸書唸到精英那記憶力絕對不同於凡人
06/15 07:25, 29F

06/15 19:13, 1年前 , 30F
日理萬機,要記的東西多了,就算能記住,有沒有那個時間
06/15 19:13, 30F

06/15 19:14, 1年前 , 31F
寫也是一個問題,應該是下屬起草再給長官潤飾定稿
06/15 19:14, 31F

06/16 16:22, 1年前 , 32F
以前拆站不檢討文物,遇到有心人才會撿東西回家保存
06/16 16:22, 32F

06/17 07:43, 1年前 , 33F
這不是文言文,是當時的公文體。
06/17 07:43, 33F
文章代碼(AID): #1Yg9sjoX (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