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氣仙沼BRT:走進重建區的新思維

看板Railway作者 (台中2B月台)時間7年前 (2017/02/02 01:07), 編輯推噓13(14115)
留言30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網誌版: https://rail02000.blogspot.com/2017/02/Kesennuma-BRT-1.html 去年10月跑去搭氣仙沼BRT,來發個介紹文。 氣仙沼BRT是鐵路改的,應該算是鐵道版範疇吧(?) 造訪與拍攝日期:2016/10/11 =============== 東日本大震災後,東北地區許多沿海城鎮被海嘯摧毀,沿線鐵路受損嚴重。地方重建與交 通乃重要課題,除修復鐵路外,BRT亦成為新選擇。本文將介紹気仙沼BRT設備以及實際搭 乘感想。 BRT:「軌道思維、公車運行」 BRT(公車捷運)核心價值是「軌道思維、公車運行」,意即用巴士來跑,但在路線規劃 、轉乘與站內設施,則用鐵路運輸的思維設計。気仙沼即便無BRT系統常見的雙節巴士, 許多路段仍行駛平面道路,最大班距達每小時一班。但就路線及車站規劃上,完全體現了 BRT理念。 專用道、雙節巴士、優先號誌、車外收費等措施,並不全是判斷BRT與否的依據。反過來 說,是為了落實BRT理念,才因地制宜選擇適合的設備。因此自然沒有「獨立專用路權、 絕對優先號誌通行權」才算BRT的說法。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704681505/ 行駛一般道路(松岩-最知) BRT路線概述 東日本大震災後,JR気仙沼線路基流失,修復須配合地方重建計畫,必要時將路線遷至內 陸,可說遙遙無期。2012年5月,JR東日本與地方自治體達成協議,選擇BRT仮復旧(臨時 修復),同年8月20日以代行バス名義行駛,12月22日正式營運。 通車初期大多行駛一般道路,並於車站舊址設置公車站牌,後來再慢慢增設候車室與專用 道。截至2017年1月為止,BRT區間55.3km中,專用道約佔22.7km(約41%,含下述取消區 間)。專用道受阻或配合重建工程,也有停用專用道改走一般道路的情形。例如歌津-陸 前小泉自2015年10月起因河川堤防工程改走国道45号,預定工期3年。 2015年12月,沿線的登米市與南三陸町與JR東日本會談後,同意正式以BRT修復気仙沼線 ,隔年3月気仙沼市亦做出相同決定。BRT便由臨時性質,正式成為災後復興的主角。並於 2016年與大船渡BRT一同獲得日本「GOOD DESIGN金賞」。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587801262/ 沿途重建中(松岩-最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jTe3Xy13cY
駛入專用道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616979381/ 最知-陸前階上 營運型態與班距 https://i.imgur.com/AbIEAcr.png
氣仙沼線、BRT營運模式 前谷地-柳津為鐵路,使用キハ110系各站皆停。 柳津-気仙沼為BRT,為方便旅客轉乘石巻線, 2015年6月起由柳津延伸至前谷地,且通過沿途各站。 目前營運模式主要分為 「前谷地-柳津-気仙沼」、 「本吉-気仙沼(通勤時間延伸至志津川到發)」 「柳津-本吉」白天離峰每小時一班,「本吉-気仙沼」離峰每30分鐘、尖峰約20分鐘一班 。隨BRT增設的ベイサイドアリーナ駅除早晚部份班次,基本上都會停靠。以通過該站之 最短時間來說,前谷地-気仙沼約142分、柳津-気仙沼約103分。 震災前鐵路全線約1~2小時一班,其中兩往返是直達仙台的快速南三陸。前谷地-気仙沼 約70分(快速)・110分(普通)、柳津-気仙沼53分(快速)・平均約86分(普通)。 對照震災前後,BRT每日雙向達60班,幾乎是鐵路時代的2~3倍。白天採定型化班表,比 起鐵路更容易掌握到發時間。但行駛時間是致命傷,整趟跑下來BRT比普通列車慢20~30 分鐘,更不用說快速列車。只能期待透過專用道延伸,進一步縮短乘車時間。 運轉方式與準點度 下車須按鈴、非專用道上車須招手,跟一般公車一樣。基本上各站依時刻表發車,若較表 訂時間還早到,會在站內等候;若已是表訂時間,又無旅客上下車,會直接通過。司機會 在本吉駅交接,停靠時間較長。 本次搭乘気仙沼-志津川,其中本吉-不動の沢遇上放學潮。以個人主觀感受,整體來說還 算順暢,主要瓶頸是気仙沼市區的車流與紅燈。即便系統顯示準點,仍可能晚個1、2分鐘 。 根據気仙沼市議員今川悟的網誌, 2014年準點率達90.5%(抵達終點站時誤點5分鐘以內 )。若資料無誤,狀況比我想像還好。 專用道與號誌系統 專用道大多由鐵路路基改建,包括原本的鐵路隧道與橋樑。 專用道與一般道路路口設有 柵欄,類似平交道,但欄杆阻擋的並非一般道路而是專用道,也許是怕自用車誤闖?也就 是說,即便柵欄升起,自用車照樣能通過,有點微妙。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072637044/ 交叉路口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074377994/ BRT巴士穿過隧道(陸前港-歌津)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489748473/ 隧道口前的交會站。前方路基應該再也不會鋪上鐵軌了(歌津駅) 由於專用道為單線道,車站間設有數個交會站,功能與鐵路號誌站雷同。BRT須先停車等 待感應,若前方區間無巴士,號誌會切換至綠燈;反之要等待對向來車進站。設置地點包 含站距較長處、隧道與橋樑入口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gshLw0pYo
氣仙沼站內交會 車子在專用道內行駛,舒適度雖比不上鐵路,至少還算平穩。但駛入一般道路:国道45号 後,山路蜿蜒崎嶇,晃啊晃的讓人頭暈目眩,長期通勤下來想必是苦差事。 就本次乘車經驗和Google上的資訊,看不出是否有導入優先號誌系統。經過平交道前,也 許是道旁感應,柵欄都會事先升起無須等待。畢竟沿線車子不多,沒必要讓BRT等待自用 車先行。離開專用道後完全遵照一般道路號誌,要塞一起塞。 車載設備方面,我看到駕駛座有台顯示地圖與不明表格的機器,推測與車輛定位有關,但 不清楚實際用途為何。 車站及其設施 專用道車站包含月台、候車室、雨棚,部份設有廁所。一般道路車站有些有候車室,有些 僅設公車站牌。比較特別的是本吉駅與陸前階上駅由鐵路站房改建,志津川駅則有派駐站 員與發售指定券。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616956141/ 專用道車站     (陸前階上駅)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616378771/ 一般道路車站之候車室(松岩駅)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073417554/ 無候車室的公車站牌 (蔵内駅)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406221250/ 內裝簡單的候車室  (歌津駅)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668508536/ 志津川駅售票窗口 站內設有LCD電視顯示BRT動態,進站前有自動廣播。路線圖與票價表比照鐵路形式繪製, 乘車體驗與鐵路無異。部份站內還設有docomo的WiFi熱點,不確定是否免費。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406298890/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616965311/ 月台多採上下行分離,除BRT外亦開放路線巴士或町民巴士停靠,方便居民轉乘。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406294070/ 社區巴士停靠歌津駅 由於重建工程持續進行,周遭地貌隨時都會變化,有時免不了搬遷車站。例如志津川駅預 定於今年3月配合「南三陸さんさん商店街」搬遷,移至距離現址2公里外的位置[新聞稿] 。配合重建進度彈性變更位置,也是BRT的特點。 気仙沼駅將站房側兩條股道改為專用道,提供気仙沼BRT、大船渡BRT、大船渡線間無障礙 轉乘環境。車站原本的跨線天橋目前已停用。站內顯示器與售票窗口皆與鐵路設施共用。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587754132/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587759022/ 車輛 目前以低地板油電混合車為主 (日野ブルーリボンシティ ハイブリッド,型號LNG-HU8JMGP), 並有純電動巴士(いすゞ・エルガミオ)與觀光型巴士各1輛。 車輛歸JR東日本所有,營運則委託宮城交通的子公司ミヤコーバス(宮交巴士), 可看到駕駛衣服上繡著JR東日本與BRT標誌。 可惜造訪當天純電動巴士恰好檢修中,沒有拍到。 車內設備與日本其他公車雷同,後門有刷卡機與整理券發行機,前方螢幕顯示停靠站與票 價。此外還有塊螢幕顯示新聞快訊與天氣,但對觀光客來說並不實用,跟台灣曾出現過的 公車電視水準差不多。到站廣播則採人工而非自動。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617670661/ 油電混合車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587768032/ 內裝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706313355/ 観光型BRT車両「旅」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706325715/ 観光型BRT車両「旅」 觀光型巴士窗戶較大,座椅類似非字形排列,並可透過電視欣賞車頭展望畫面。 票價與票券 一般來說,BRT與鐵路票價各自獨立,故BRT與鐵路相互轉乘時,票價是BRT區間票價+鐵路 區間票價。但若符合官網所示之指定區間,則享¥100折扣。此外,如果是定期票,無論 使用區間是純BRT或BRT+鐵路,皆以鐵路票價計算。 気仙沼BRT採車上收費,站內無售票設備,但支援電子票證。搭乘方式與日本一般公車相 同,後門上車刷卡或拿整理券、前門刷卡或付款後下車。odeca是為気仙沼與大船渡BRT設 計的電子票證,上頭畫著可愛松鼠,十分討喜。可惜這張卡僅限用於BRT,不能搭電車也 不支援小額消費,若非想收藏不然不建議購買。 2015年3月起開放Suica、PASMO、ICOCA等互通之電子票證搭乘,但一樣僅限於BRT上下車 ,不能轉乘鐵路,自然無法從気仙沼刷Suica一路搭去仙台。 若所持之JR Pass使用範圍包含東北地區,也可直接搭乘BRT,只要下車時給駕駛看一下即 可。 未來展望 以短程運輸來說,BRT成本低,同時提供比鐵路更密集易用的班次,算是不錯的方案。行 車時間與舒適度,待專用道延伸後應可獲得解決。根據2013年国土交通省資料, 當 時專用道比例預定達60%,而2016年確定以BRT正式修復後,媒體報導將提昇至90%。但BRT 在市區增設的車站,例如「南気仙沼(市立病院入口)」週邊無設置專用道空間,未來動 向值得觀察。 以往仙台的近郊運輸來說,震災前鐵路班次較少,但能直達小牛田轉乘東北本線。如今 BRT行車時間較長,面對高速巴士與陸續通車的三陸縦貫自動車道,恐怕沒有競爭力。 仙台⇔気仙沼時間 気仙沼線+石巻線+東北本線 震災前:約2小時(快速)、約3小時(普通) BRT :約3小時40分~4小時10分 經由大船渡線(一ノ関轉乘) 東北新幹線:約2小時10分、東北本線:約3小時10分 宮城交通:表訂約3小時(高速バス) 票價方面,2016年JR東日本與気仙沼市的會議中,提及發售仙台-気仙沼期間限定之優惠 車票一事。若異想天開將BRT改為LRT,並仿效歐洲以Tram-train方式與鐵路直通也許是個 方案,但面對日益稀少的乘客,JR東日本投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結語 這趟BRT之旅讓我感到新奇有趣,簡單設備卻能提供類似火車的搭乘體驗。班次倍增與導 入無障礙空間,比起JR許多地方線還要友善許多。受限於車型與道路狀況,不可否認舒適 度比不上鐵路,希望專用道增設後有所改善。對於學生與長者而言,我相信気仙沼BRT是 十分稱職的代步工具。 但BRT或LRT更進一步的理想,是將車站作為社區營造的中心,路線融入整體都市景觀,並 減少自用車比例。而以気仙沼和南三陸來說,自用車使用成本較低,大眾運輸也不夠方便 ,要達到這個理想並不容易。日本學者元田良孝等人在2013年11月的問卷結果顯示,原本 搭乘気仙沼線的乘客中,擁有駕照或住家距離BRT站超過500m者,傾向不搭BRT。[a] https://www.flickr.com/photos/rail02000/30588522062/ 配合重建進度,即將遷移的志津川駅 気仙沼BRT並非日本第一條BRT,国鉄白棚線、名古屋的基幹バス與ガイドウェイバス都算 ,但「BRT」一詞能見度並不高。即便新潟與福岡積極推動,但沒有專用道的狀況下,容 易產生雙節巴士=BRT的誤解。而新潟BRT試辦專用道造成的反彈,幾乎與台中BRT如出一轍 。無論是台灣或日本,政府的硬體推動與民眾的觀念改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相關閱讀 [a] 元田良孝,宇佐美誠史,湯田直人(2015)「東日本大震災被災地での鉄道復旧意識と BRT に関する考察」『交通工学論文集』 <回顧みやぎ>BRT新モデル 被災地から, 河北新報(2016年12月) http://www.kahoku.co.jp/tohokunews/201612/20161220_13016.html ゼネコンにも「鉄道魂」、三陸の復興に燃える, 東洋経済オンライン(2017年1月) http://toyokeizai.net/articles/-/15344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3.113.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485968835.A.859.html

02/02 01:51, , 1F
不曉得JR東的氣仙沼BRT有沒有賺錢?沒的話當初怎麼不丟給台
02/02 01:51, 1F

02/02 01:51, , 2F
中快捷巴士?
02/02 01:51, 2F

02/02 01:54, , 3F
優文推!
02/02 01:54, 3F

02/02 02:14, , 4F
班距長達一小時的路線已無使用雙節車的需求
02/02 02:14, 4F

02/02 02:15, , 5F
而對於未能設置專用道的區間 應有某些路口可設置優先號誌
02/02 02:15, 5F

02/02 02:15, , 6F
以縮短運行時間
02/02 02:15, 6F

02/02 04:24, , 7F
不知按ITDP標準氣仙沼BRT能得多少評分
02/02 04:24, 7F

02/02 07:51, , 8F
跟台中偽BRT比差好多
02/02 07:51, 8F

02/02 08:37, , 9F
我看台中等台灣大道塞車,慢車道插快車就可以整趟跑完
02/02 08:37, 9F

02/02 08:37, , 10F
也四小時了呵呵
02/02 08:37, 10F

02/02 10:01, , 11F
好文推
02/02 10:01, 11F

02/02 10:06, , 12F
02/02 10:06, 12F

02/02 11:26, , 13F
好文 幫推
02/02 11:26, 13F

02/02 12:23, , 14F
push
02/02 12:23, 14F

02/02 12:33, , 15F
畢竟需求不同,氣仙沼大半區間車流不大,沒有專用號誌
02/02 12:33, 15F

02/02 12:33, , 16F
一樣很順。台中是幹線,所以規劃雙節巴士、車外收費,
02/02 12:33, 16F

02/02 12:33, , 17F
還有優先號誌。單就硬體其實氣仙沼更像一般公車。
02/02 12:33, 17F

02/02 13:18, , 18F
推分享
02/02 13:18, 18F

02/02 19:26, , 19F
推好文
02/02 19:26, 19F

02/02 20:07, , 20F
臺中基本教義派完全鄙視JR BRT的
02/02 20:07, 20F

02/02 23:14, , 21F
幫推
02/02 23:14, 21F

02/02 23:27, , 22F
02/02 23:27, 22F

02/03 02:03, , 23F
台中BRT 不問對錯 只問顏色
02/03 02:03, 23F

02/03 02:03, , 24F
樓上噓的那位說說台中BRT偽在哪裏?
02/03 02:03, 24F

02/03 02:19, , 25F
www.thr.mlit.go.jp/bumon/kisya/kisyah/images/63320_1.p
02/03 02:19, 25F

02/03 02:19, , 26F
df
02/03 02:19, 26F

02/03 02:19, , 27F
這邊有一份三陸地圖的高規格道路的資料
02/03 02:19, 27F

02/03 02:20, , 28F
只能講日本政府對這邊真的很好 一次過上好幾條
02/03 02:20, 28F

02/03 02:44, , 29F
台中 BRT 跟人家比根本是笑破內褲等級的爛 浪費納稅
02/03 02:44, 29F

02/03 02:44, , 30F
人錢也敢沾沾自喜
02/03 02:44, 30F
文章代碼(AID): #1OaXN3XP (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