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鐵路下地 4大道縫合台北市容

看板Railway作者 (施抄)時間12年前 (2011/10/22 22:59), 編輯推噓7(707)
留言14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鐵路下地 4大道縫合台北市容 中央社 – 2011年10月22日 上午10:24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22日電) 長達28年的台北鐵路地下化工程終於劃下句點,多數20、30歲年輕人很難想像台北都會區 平面道路曾有鐵路;因鐵路移到地下,大台北多了4條大道,縫合因鐵路阻隔而有落差的 市容。 五星級的君品酒店位置現在車水馬龍,同一建物的京站,更是年輕人喜愛的結合餐飲及購 物流行廣場,很難想像君品的地點以前是台北後火車站。 20多年前,台北火車站的前站因是旅客進出主要出入口,自然形成熱鬧商圈;後站因鐵路 阻隔,人潮難聚集,商業不發達,因發展不易,給人的印象是較髒亂,和前站有如兩個世 界。 交通部從民國72年開始鐵路地下化工程,第1期只有4.42公里,主要是將華山到萬華間包 括台北車站地下化;78年完工後,貫通重慶南北路、公園路,拓建鄭州路,銜接忠孝西路 與承德路,不但台北車站附近交通變得順暢,商家因少了鐵路阻隔,逐漸往原本的後站方 向拓展。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副局長周永暉說,台北鐵路地下化共有4期,並非原先就規劃好; 但第1期做完後,各方反映良好,加上交通量成長,就持續推動華山到松山的松山專案、 萬華到板橋的萬板專案及最後一期的南港專案。 鐵工局統計,大台北都會區因鐵路地下化共消除了40個平交道,多出的平面空間新增了市 民大道、縣民大道及艋舺大道,加上原有的中華路因鐵路地下化及中華商場拆除而變寬; 現在不只台北車站四周都很熱鬧,萬華車站、松山車站早已無前後站之分,板橋新站更帶 動新板特區的開發。 鐵工局南港工區主任陳義明說,強調時尚的微風廣場及京華城百貨,如果不是鐵路地下化 ,也不會存在。 周永暉也提到,因觀念改變,後期鐵路地下化的做法比早年進步,例如現在的台北車站早 年地下化時,因受限法令,只蓋了六層樓,現在看來很可惜;而後來的萬華車站、南港車 站的站體預保留空間,採BOT方式交由民間開發,車站能發揮更大經濟效益。 交通部路政司副司長林國顯說,鐵路無論是地下化或高架,都能讓平面道路減少阻礙,新 增加的廊道空間,有助都市更新發展,具有縫合都市市容的功能,都會區不再因路一分為 二,可以促進都市整體開發,開創都市景觀新風貌;另從環保角度來看,鐵路地下化後已 沒有平交道,車輛不必再因火車通過而停下等待,可減少噪音及廢氣排放,達到節能減碳 。1001022 http://tinyurl.com/3kug9u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30.32

10/22 23:09, , 1F
若真要從環保角度來看, 地下化後鐵路這邊多了隧道照明及
10/22 23:09, 1F

10/22 23:10, , 2F
通風系統的耗電, 也沒有節能減碳到哪裡去啊
10/22 23:10, 2F

10/22 23:19, , 3F
東京也沒有鐵路地下化
10/22 23:19, 3F

10/22 23:38, , 4F
汽車的廢氣是很可觀的
10/22 23:38, 4F

10/22 23:40, , 5F
100個列次 一次2分鐘 就200分
10/22 23:40, 5F

10/22 23:42, , 6F
後站商業不發達? 在搞笑嗎?
10/22 23:42, 6F

10/23 00:36, , 7F
台北鐵路地下化把都市的記憶全部清掉 這真的算是楷模嗎??
10/23 00:36, 7F

10/23 00:36, , 8F
抱歉推錯文...
10/23 00:36, 8F

10/23 00:39, , 9F
京華城的生意好嗎?印象中似乎是不怎樣的說....
10/23 00:39, 9F

10/23 21:09, , 10F
台北後站感覺是地下化後才沒落的,地下化之前可熱鬧了
10/23 21:09, 10F

10/23 22:11, , 11F
後站跟前站相比差很多是真的啊
10/23 22:11, 11F

10/25 00:47, , 12F
萬華車站還不是一樣沒落 沒人 地下街失敗
10/25 00:47, 12F

10/25 00:47, , 13F
又不跟龍山寺站做聯結
10/25 00:47, 13F

10/25 23:13, , 14F
後個頭啦....台北後站在今太原路口那邊 京站是前建成國中
10/25 23:13, 14F
文章代碼(AID): #1EejfgXZ (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