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捧鐵飯碗人數突破34萬 人事費佔總預66%

看板PublicServan作者 (失落的小卷)時間11年前 (2013/06/22 00:54),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7 (看更多)
※ 引述《budalearning (剩下的20%就請主來幫忙)》之銘言: : 據台灣考試院銓敘部統計,截至去年底止,台灣公務人員人數達34萬3323人,較前年增加 3217人,創7年來新高。而2011年人事費用達1兆1419億元,佔總預算的66%。 : 銓敘部解釋,公務人員人數持續增加,是受公營事業招考及部分縣市升格後員額擴增影響 : ,行政院組織改造雖稱將減少5千公務員,但是否真會減少人數,有待觀察。學者則表示 : ,人事費用佔各地區高比率預算,是各地都面臨的問題,應檢討人力分配合理性。 : 銓敘部發現,台灣公務人員中若以人數分,中央約佔54.5%,地方縣市佔45.5%;若以人事 : 費分,中央佔34%,地方佔41%,公營事業和非營業特種基金佔約25%。公務人員中女性有 : 13萬4000多人,但女性在高階文官比率僅26.9%,依然偏低。 : 有學者表示,現階段政府希望減少公務員員額,新增業務卻越來越多,導致許多機關將應 : 列“人事費”隱藏成“業務費”,用來增加約聘或派遣人力,政府應該通盤檢討各機關人 : 力配置合理性,降低業務量較輕的機關員額數,分配給新興業務較多的機關。2012/02/20 : ==================================================== : http://www.taiwannews.com.tw/etn/news_content.php?id=1846873 : 人事費用的比率 比我印象中要高 請問一下 : 難道是這篇新聞引用的數字有錯誤嗎? : 若無錯誤 人事費用比率如此之高是國家的常態嗎? 這個算法有很大的錯誤根據去銓敘部網站查我不會縮網址 http://www.mocs.gov.tw/pages/detail.aspx?Node=1055&Page=3986&Index=4 提要分析第20頁開始 經彙總100年度中央及地方政府總決算及附屬單位(含國營事業 及非營業特種基金)決算數,本年度人事費為1兆1,757億元。其中 中央各機關(公務決算)3,980億元,占33.85%;地方各機關(公務決 算),4,765億元,占40.53%,國營事業(附屬單位決算)1,772億元, 占15.07%;非營業特種基金(附屬單位決算)1,240億元,占 10.55%。100年度中央各機關歲出總決算為1兆7,349億元,人事 費占22.94%;地方各機關歲出總決算為9,862億元,人事費占 48.32%。 請注意年度人事費是含總100年度中央及地方政府總決算及附屬單位(含國營事業 及非營業特種基金) 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29785&ctNode=5599&mp=4 以101年政府預算案來說 政府收入(不含地方政府)預算(收入支出)可分為三大部份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 非營業基金預算案 國營事業預算案 中央政府歲入為以下數種收入 1.稅課收入 2.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此一部份由國營事業盈餘分配約2127義 )3.規費及罰款收入4.財產收入 5.其他收入總共約為1.7294兆 國營事業收入約為3.2380兆 非營業基金部份作業基金收入約為1.0015兆 因此以這個為基準計算中央政府歲入+國營事業收入+作業基金收入 國家一年收入不含地方政府約為5.9689兆, 中央政府歲出約為1.9389兆 國營事業支入約為3.1477兆(這個算法是扣掉純益的部份) 非營業基金部份 作業基金支出約為9798.9億 101歲出(不含地方政府)為中央政府歲出+國營事業收出+作業基金支出=6.0665兆 以中華民國100 年度直轄市及縣市地方決算審核結果年報(因為101還沒出來) 本年度各直轄市及縣市總決算審核結果,審定歲入決算9,393 億 餘元,歲出決算9,862 億餘元 我先把這個假設為101的直轄市及縣市地方決算數字 101年台灣歲入6.9082兆 歲出7.0527兆 我的數據大概算的~如果不對請指教更正 http://world.dgpa.gov.tw/world/TopicContent.aspx?TopicNo=2 中華民國 ▇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出總額:57,336百萬美元(約新臺幣1,907,567百萬元) ,人事費總額:12,463百萬美元(約新臺幣414,647百 萬元),人事費總額占總預算歲出總額比例:21.74%(文職人員人事費比例:9.2 7%,軍職人員人事費比例:12.47%)(2013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0.245.35

06/22 07:57, , 1F
所以是記者引用錯…
06/22 07:57, 1F

06/22 22:02, , 2F
推認真 不過記者應該是故意算錯的
06/22 22:02, 2F

06/22 22:03, , 3F
而且引用新聞的人也不是來討論的
06/22 22:03, 3F
文章代碼(AID): #1Hn8LGog (PublicServ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7 篇):
文章代碼(AID): #1Hn8LGog (PublicSer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