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國道遊覽車翻覆事件 評論剪貼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血紅蛋白)時間7年前 (2017/02/15 07:58), 編輯推噓4(511)
留言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轉錄來源】 簡維萱 FB 【文章標題】 【國道遊覽車翻覆】評論剪貼簿 【完整內文】 1. 不知道還要倒下多少人、發生多少悲劇,台灣的人們才會覺悟到,良好的勞動環境是一切 的根本;以及,我們的勞工是多麼地可憐,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窮忙。然後,每次有人要跟 慣老闆爭取權益時,還會有這麼多奴隸心態的人跳出來扯後腿。   看交通部長賀陳旦的檢討聲明,通篇沒有提到勞動條件的改善,反而去檢討司機個人紀錄 是否良好、行為是否偏差,然後幾年前大家就在大聲疾呼的禁止拼裝車體,也隻字未提。   檢討司機行為偏差?行為最偏差的就是這群穿西裝的天龍高級官員啦!就是這群最偏袒資 方慣老闆讓台灣勞工持續被壓榨被剝削的可惡政客啦!   (via 陳方隅:https://goo.gl/FFozzY)   -   2. 超時勞動的司機當然是不檢點的。假使失事司機女兒沒有說謊,連續工作16天,未曾休息 ;外加遊覽車品管是否有落實,暫且不論車體本身是否為拼裝車(目前尚未有明確消息) ,但高齡19年的大型遊覽車真的適合跑山路,跑高速公路嗎? 超時勞動當然不檢點,問題是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據聞司機有反應啊,他不要這樣啊,有 能力的那些大官們,誰幫過他了啊。   誘使司機發生不檢點行為的禍因昭然若揭。沒有落實法規的交通部,無能有效監督勞動工 時的勞動部,以及沒有能力約束旅行業者的政府部門。   (via Agnes Hsiao:https://goo.gl/VqevmW)   -   3. 在政府法規、稅率還有惡質的消費習慣當中,面對這樣結構問題重重的業主,能進口整台 完整車體的除了一定規模的運輸財團,一般根本無法負擔,一台遊覽車便宜的3、4百萬, 三天兩頭剎車故障、拋錨、火燒車 ; 6、7百萬算中上價位;進口動輒上千萬的車,這對 於靠行的車主、車司機,或是專跑新車限制路線的業主是很大的負擔。光折舊攤體算一算 ,就只能鼻子摸一摸往更低成本的方案思考,而這當中犧牲掉的就是看不見的「安全性」 。   加上台灣人重視的不是安全配備,反而在意車子的內裝、電子娛樂設備以及車資,惡性循 環之下就是用「生命」出遊,而駕駛也用「生命」相伴。   (via 吳濬彥/我父親是遊覽車司機,我目睹中資一條龍怎麼讓台灣旅遊業生病: https://goo.gl/CCHGQX   -   4. 近年來台旅客不斷增加,政府統計數字顯示,台灣遊覽車數量屢創新高、車齡低,但全台 944家遊覽車業者中,近7成資本額不到4000萬元,加上不景氣、削價競爭,業者利潤薄, 駕駛員負擔變重,遊覽車肇事致死率偏高。   (via 天下報導/一輛遊覽車 一年只賺25萬https://goo.gl/bYbWE8(資訊圖表,推薦)   -   5. 工時過長,工作日過多,都是在殺人;快的像今天的悲劇,慢的就是拖磨的職業病/職災 。 全世界兩百年來的工人運動,為什麼一直在鬥爭縮短工時與工作日?你以為在斤斤計較幾 塊的加班費、放假日?不是的,因為長工時,是會死人的。   (via Yubin Chiu:https://goo.gl/dfXIZz)   -   6. 乘客上車前第一步可以檢查什麼來確保安全?今天西恩教大家兩個方式,首先是「車體年 份」,第二是「行車記錄器」。     最簡單的就是看車身旁邊寫的車體年份,一般來說 15 年內都還可以,超過 15 年份的車 要做報廢處理。    另外,每台遊覽車都有所謂的「騎車黑盒子」行車記錄器,它會記錄行車速度以及駕駛的 時間,從圓形的卡上就可以看出來,駕駛有沒有超時駕駛、出勤時間,以及有沒有開車超 速的習慣,乘客都可要求檢查!   (via 南鯤鯓遊覽車祝您旅途愉快:https://goo.gl/Zl2ige)   -   7. 林姓司機說,司機有2套標準在管工時,一是交通部公路總局頒發的「運輸管理規則」, 另一是勞基法;運輸管理規則中,規定「握方向盤」時間才算開車時間,但司機的前置檢 查作業、中間休息時間都被綁住,時間往往超過勞基法。每每司機講超時,都被業者拿運 輸管理規則來解釋。   (via 聯合新聞網/國道遊覽車32死意外 同業怒批:要政府正視兩套標準: https://udn.com/news/story/2/2283125   -   8. 那什麼叫「業者可將責任轉嫁他人」?舉例來說,若事故原因是過勞,就算駕駛在出勤時 已抱怨疲倦,但只要工時規定表面上看來合法 (譬如未連續工作超過12天),最終也只 會被認定為輕度疲勞、過勞非肇事主因;而若法院認定事故乃因駕駛「對自身技術過度自 信」、「應注意而未注意」,公司就可迴避掉部分賠償責任。   換言之,即使業者跟員工都知道過勞會增加事故風險,但只要出事後業者可以卸責,而消 費者又不知員工過勞、或過勞所帶來的風險,公司就會繼續傾向少聘人力,繼續以高強度 方式進行調度。   在這情況下,就算有某一企業想要增聘人力、提高安全係數,其成本及票價可能高於同業 ,但消費者又不一定能瞭解不同公司間安全程度的差異,最終該企業往往會因票價過高而 遭市場淘汰(除非該企業資本雄厚,能夠撐過以高成本與對手競爭的階段,成功建立長期 商譽)。這便是市場上針對安全的反向選擇。     (via 佘健源、劉玉皙/七休一新制 能改變過勞運輸業嗎?https://goo.gl/fSGdzV   -   9. 最後就是台灣車體廠很爛或是拼裝車的問題。台灣車體廠很爛嗎?總之絕對是比上不足比 下有餘。大抵上台灣現在車輛安全檢驗與法規相當完備,甚至還很奇葩,但是車體廠有十 來家,有大有小,有做工精緻的也有比較抱歉的,有人說為什麼台灣不能進原裝車?這是 個大哉問,當然也是有幾個很簡單的答案:   1.法規問題:以歐美系廠來說,車輛標準寬是2.55m,但是台灣是2.5m,再來歐美的車輛 總重設定也比台灣法規上限的17頓還高,以MAN的車款來說,新的車款總重可以來到19頓 ,但是台灣法規限定只有17頓,這2頓的差距也是會影響到車輛配置的。   2.車價問題:直接進口原裝大客車進來,光繳進口關稅跟貨物稅加一加,一輛車大概就直 逼2000萬台幣了,以現行台灣市場來看,消費者租遊覽車要車價低又想要新車,根本沒有 業者能承受這車價。   (via 鍵盤專家之討論遊覽車安全:https://goo.gl/x07Qtb) 【轉錄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willychien0115/posts/1616918021656311轉錄心得】 本來想轉什麼賴正鎰的無良發言或是交通部的點點點言論, 但轉念一想還是貼些真的會帶來正能量的觀點比較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82.138.15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87116703.A.DF0.html

02/15 08:41, , 1F
此新聞與anti-kmt無關,個人遵循偉大的意志,不予關注
02/15 08:41, 1F

02/15 15:45, , 2F
可是樓上你還是推啦
02/15 15:45, 2F

02/15 16:02, , 3F
喔,對齁,那低調平衡一下
02/15 16:02, 3F

02/15 19:25, , 4F
02/15 19:25, 4F

02/15 19:30, , 5F
02/15 19:30, 5F

02/15 19:58, , 6F
不注重勞權的國家 社會幫老闆付的成本會更多
02/15 19:58, 6F

02/15 21:34, , 7F
02/15 21:34, 7F
文章代碼(AID): #1OevcVtm (PublicIssue)
文章代碼(AID): #1OevcVtm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