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政策] 充實道德教育

看板Policy作者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時間12年前 (2012/03/18 23:55), 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4 (看更多)
※ 引述《ilgsu (充任佩君奴隸為樂)》之銘言: : 剛剛看年代那新聞追追追的節目, : 發現一件極為可悲的事。 : 有位主播巴蕾, : 分享她的虎媽、鷹爸, : 一開始就講她的爸爸給了她和她姊還妹還兄弟我忘了, : 總之是給她們兩人各一本論語。 : 想不到此時全場來賓、主持人的反應是發出戲謔的笑聲!!!!! : 我想不透, : 教人看論語到底有何可笑之處? : 像西方不是多半都會看那耶穌語錄,也就是基督教的聖經? : 就算我們不把論語當做東方聖經人人讀之, : 但有人讀之,或有人用它教育小孩,也沒有任何可笑之處吧。 : 不讀論語並不可悲, : 可悲的是竟然將讀論語,或有人用它教育小孩當做可笑之事。 : 這顯示現在的價值觀,至少媒體的道德, : 實在已經到了該撥亂反正的程度; : 可是媒體其實某種程度就是社會風氣的展現, : 畢竟社會風氣不是如此,那講究收視率的媒體就幾乎不會這麼做。 最根本的問題應該回歸到社會面向來看 工業社會演變成後工業社會資訊社會 變化的太快了,教育和一些人沒有作好因應的準備 才會說現在的社會很亂,要求讀傳統思想的東西就可以讓人民變的有道德 讀傳統思想的東西只是讓人民更有人文精神罷了 判斷是否合乎倫理原則還是在人民本身的選擇上,要做什麼也是在人民手上 不要再說什麼教化人民了 都已經民主化了,教化這東西根本不該存在 PS: 教化是上對下的灌輸意識形態,但民主是下對上的授權同意,完全是不一樣的概念 http://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310937942.A.DC9.html : 政府實在應該將生活與倫理作為國民教育最重要、比國英數理更重要的科目。 : 雖然眾所周知不是教了就會教好,但是有教總比沒教好, : 好像你渴到快死的時候,絕對不會因為只有一杯不好喝的白開水你就決定乾脆不喝。 : 補充一下,以下這段我只是提出個方向、主張,可以再討論。 : 關於道德教育,我認為以東方文化來說, : 確實用論語當教材是不錯的,當然,也可以使用別的教材不一定要論語。 : 但至少不要說把讀論語當做一件可笑的事。 : 我是學過"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學生,但當時這科基本上是把它當國文的一支來教。 : 然後,其實大學以後是大學自治,老實講教育部長弄個以高等教育為專業的, : 人家都自治了,法制上是歸你管,但實際上你根本跟人家沒有太大關係, : 你對人家再專精不知道有啥意義? : 所以我認為應該啟用熟悉國民教育的人才來做教育部長以及推動教育政策, : (因為政策其實除了給大學多少錢以外,對大學影響根本就很小) : 不知諸君以為如何? 現在的論語比較嚴重的不是教不教的問題,而是怎麼教的問題,教材如何設計的問題 受過詮釋學影響的讀法和既有的讀法是不一樣的 就好比說: 例子一: 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 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賊仁者育謂之賊,賊義者為之殘。殘賊者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 也。」 既有的讀法是要服從上級的倫理道德是不是? 但是受過詮釋學影響的,這部分可以抓來和康德的自由和義務作為對比 上位者沒有負擔應負的義務,那下位者也不需要負擔責任, 或者上位下位的關係也就不存在了 例子二: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 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既有的讀法是要重視倫理道德是不是? 但是對於西方哲學有底子的,很快就可以把這兩者拉到義務論和效益論做個對比 這也是當代倫理學的兩個學派之爭 ps: 英美用比較多,歐陸不是這麼談 簡單說: 義務論追求的是過程,效益論追求的是結果 效益論認為最大多數人最大的幸福才是善 義務論認為遵守道德原則本身就是道德 例子三: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 乎?」 學而時習之: 解釋成自己變成學術主流後,不會很高興嗎?(不亦說乎的解釋小忘了) 有朋自遠方來: 解釋成自己變成學術派閥後,有人從遙遠的地方來向自己學習 人不知,而不慍: 解釋成其他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幹麻,而且其他人不在乎自己的研究 也不能生氣,那才是君子 整段的解釋是: 自己變成學術主流後,不會很高興嗎? 自己變成學術派閥後,有人從遙遠的地方來向自己學習,不會很高興嗎? 若其他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幹麻,而且其他人不在乎自己的研究,也不能生氣,那才是君子 這和既有的解釋方式差很多,按照國高中課本的解法,那種解法這三句根本兜不起來 沒有邏輯性,都沒人覺得很奇怪嗎? 受過詮釋學訓練的,解法才是這樣 這種讀法,除非是大學受過哲學的訓練才有辦法讀出來 以中文系的訓練是不太可能的 要落實到教學現場,常常變成只是老師要學生背書而已 這是執行上的問題 PS: 雖然某些中文系和哲學系的教授想要自己編教材(認為現在的教材不足) 但問題是這類的教材丟到教學現場恐怕也發揮不了太大作用 ------------------------------------------------------------------------------ 再者,更根本的問題 http://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323123323.A.A8A.html http://www.ptt.cc/bbs/Confucianism/M.1323352453.A.4DB.html 這討論串你自己去看吧 要提升人文素養到不如把中文抽掉,放點哲學的東西還比較實際 結論: 1.師資程度和教材水準不足,在執行上有問題 2.根源的問題,中國思想一定程度的和當代社會脫鉤了, 該教的是西方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東西 3.你提出的手段無法解決你的目的 你認為加強教育中國傳統思想的內容可以讓人民變的更有道德, 但個人的道德和教授什麼是無關的 就以上三點,我反對現階段加強教育中國傳統思想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79.55 ※ 編輯: kuopohung 來自: 140.117.179.55 (03/19 00:41)

03/19 01:53, , 1F
認真回應推! (且似乎頗有道理,但是若仍在人格發展階段
03/19 01:53, 1F

03/19 01:55, , 2F
ex.國小國中階段.這時候難道不該重視道德方面的教育嗎
03/19 01:55, 2F

03/19 01:56, , 3F
若是大家皆朝向功利主義發展,到底結果會是對"多數人"
03/19 01:56, 3F

03/19 01:57, , 4F
好,還是對"自己"好?!若是毫無道德,當利益大過律法時
03/19 01:57, 4F

03/19 01:58, , 5F
按照功利主義,是否很容易去選擇利益而背棄律法?!
03/19 01:58, 5F

03/19 01:59, , 6F
如此一來,社會亂象豈不加劇,對社會整體來說真的好嗎?!
03/19 01:59, 6F
就算是功利主義還有規則效益論(彌爾) 舉個例子: 為了那九十九人的利益,所以殺了那個人 但是殺了之後,會讓那每個人感到恐懼,不知何時會為了另外九十八人而被殺 對於整體社會的效益是減少的 所以不能為了那九十九人殺了那一個人 這就是修正後的規則效益論 效益論(非規則效益論)的其中之一優點在於 可以對於特例作出判斷 例子一: 我老婆得到了絕症,只有某個藥廠擁有特效藥,那我到底要不要去偷這個藥呢 從效益論的角度是要 例子二: 某個惡劣的法律制定出來,讓全體國民痛苦不堪,那到底還要不要遵守這條法律呢? 效益論會說不用 例子三: 某個專制獨裁的暴君魚肉人民,但根據法律不能造反,那到底還要不要遵守法律的規範呢 效益論會說不用

03/19 02:00, , 7F
以上為敝人一點淺見,歡迎大家討論指點
03/19 02:00, 7F
誰說效益論就不能推論出倫理道德? 還是可以阿 這只是一種分析倫理的方式而已

03/19 02:35, , 8F
不懂那個例子三的解釋
03/19 02:35, 8F
某個專制獨裁的暴君訂定的法律是不能造反,那到底還要不要遵守法律的規範呢? 效益論會說不用 恩,我說的仔細一點了 ※ 編輯: kuopohung 來自: 140.117.179.55 (03/19 03:55)

03/19 16:58, , 9F
ㄜ 我是說學而時習之那個例子
03/19 16:58, 9F
文章代碼(AID): #1FPWLkib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PWLkib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