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司法院推動的「人民觀審」制度

看板Policy作者 (oodh)時間13年前 (2011/06/30 11:43), 編輯推噓23(230132)
留言155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本報社評----全力支持觀審員制度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10630/53/2u7ht.html 根據媒體報導,司法院推動的「人民觀審」制度草案已經出爐。這是我國司法制度的一項 革新,也是政府對人民司法改革期待的一種回應,或許各界仍有不同意見,但我們全力支 持這項改革。  從媒體的報導來看,此一制度有幾項特點:(一)適用案件初期只限最重可被判處死刑 、無期徒刑的重大刑案,包括殺人、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強盜致死、擄人勒贖、製造販 賣第一級毒品、運送販賣槍砲等等;(二)觀審員係由五位民眾擔任,與三位法官共同審 判;(三)觀審員可以就被告有罪、無罪和刑期等陳述意見,法官如果不接受,則必須在 判決書中說明理由。  對於此一改革,依據司法院今年六月委託政大選舉研究中心所作電話民調顯示,有九成 受訪者贊成讓人民參與審判。此一民調數據顯示,民眾對法官或司法體系的不信任,因此 才會如此高度人民參與的觀審制。雖然有司法界人士認為,觀審員只能表達意見,對法官 審判並無拘束力,形同浪費資源。  我們認為,此一質疑無疑是保守的聲音,也是阻礙司法改革的力量。就我國司法體系而 言,觀審制的確與美國的陪審制以及日本的裁判員制度不同。美國陪審制是由六到十二位 公民組成陪審團,法官主持審判程序,然而由陪審團採「一致決」來認定被告有罪或無罪 ;若有罪,法官再決定如何量刑。至於日本的裁判員制度,則是由六位平民裁判員與三位 法官共同討論,判斷被告有罪、無罪;如果有罪,再決定應處以何種刑罰。如果討論無法 達到一致,即採多數決。換言之,人民是與法官共同審判。  換言之,觀審制只有「觀察」與「表達」,並沒有審判上的拘束力,而「陪審制」與「 裁員制」則負有審判的角色,是一種實質的參與。我們認為,觀審員雖然沒有表決的拘束 力,但其觀察與表達,仍然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我們認為,觀審員的存在,必然會影響法官問案的方式與心態。依現行制度,法庭之中 的審判程序與方式,完全操控於法官之手,法官予人高高在上的形象,問案態度惡劣的情 形時有所聞。如果有觀審員存在,我們相信,法官問案時則不敢有草率之心態,對於證據 之要求也會更為嚴謹。「抬頭三尺有神明」那是不可見的道德自律,但「座旁三尺有陪審 員」則是活生生的眼睛看著你審理案件,法官豈會不受影響,即使想包庇,心中亦會有所 戒懼。從這個角度來看,觀審制對於人權的保障,應可發揮一定之功效。  觀審員雖然只能表達意見,但法官不能視而不見。事實上,觀審員來自不同領域,對社 會案件可以提供不同的觀察與觀點,對法官應有助益。雖然法官仍負裁判之責,但對於觀 審員的意見,法官如果不接受,必須於裁判書中述明理由。這事實上,就是一個審辯的過 程,法官必須在裁判書中對觀審員,乃至於對整個社會進行說服的工作。我們認為,這個 過程應有助於裁判品質的提升,當然也有助於提升人民對司法的信任。 --------------- 大致上我支持這項改革 不過我支持的原因和這篇評論不同 有人認為觀審制的設計沒什麼用、是浪費司法資源 這篇社評的撰文人認為它「還是有些用」 我認為它「好就好在沒什麼用」 我不認為台灣的司法有必要走向陪審制,也不覺得這就是一種「進步」 按文中所提,未來要設制的觀審制只是一種嚐鮮的作法 它想要影響審判、又不支直接影響審判 變成「法官不受外界紛擾」原則下的例外 -- 一個可以干擾法官的民間聲音 我個人認為它很適合讓大家體驗到觀審制、陪審制下的文化衝擊 台灣人重視「情理法」 對法規條文看得不如自己一時間 看了新聞感傷或悲憤來得重要 這個美國法治精神和日本的自抑、尊重精英不一樣 而觀審制就好像哇莎米一樣 -- 再怎麼樣也就只是嗆而已 台灣倒底適不適合,你吃吃看就知道了嘛 要是台灣真的適合這種平民裁判的體制,那要再改革,十年八年後也可以再說 -- ˙ - . ˍ ◣ _- .︿. ˍ◣ . 千山鳥絕,萬徑蹤滅 ↙ - ˍ ▂ ∕\ ∕ ╲ _ 孤舟簑翁,獨釣江雪 ↖ . . ◢███▃ ▄╱◢ / ╲﹎ - @juor2 ︿ . ‧ ﹑ ▄▁ ▇▅▄▃◢▅▁ ▁▂▁ /\|||||||| ▄▃▂ ‧. ▆▅▄▅▆▇ . √▃▂▃▄ .、 . ▁ˍ_ __ . oodh《殘江雪》‵〞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2.72.120.136 ※ 編輯: oodh 來自: 42.72.120.136 (06/30 11:44) ※ 編輯: oodh 來自: 42.72.120.136 (06/30 11:45)

06/30 12:34, , 1F
我認為看待一件案件可以從情,理,法的角度,有人認為情感面造
06/30 12:34, 1F

06/30 12:36, , 2F
成民粹的思考,我倒認為之所以會有恐龍法官之譏,是理和法的
06/30 12:36, 2F

06/30 12:37, , 3F
衝突,才會造成情感面的發酵,而不是一開始就有情緒思考.如江
06/30 12:37, 3F

06/30 12:38, , 4F
國慶案是基於證物的造假,這是一般百姓根本無從判萬的層面,
06/30 12:38, 4F

06/30 12:40, , 5F
所以基於既有的(錯誤)證物下的理性判斷,而非純粹情緒化反應
06/30 12:40, 5F

06/30 12:42, , 6F
.所以蘇建和案,和近來引起恐龍法官爭議的案件, 外界的批評
06/30 12:42, 6F

06/30 12:45, , 7F
都是以審判不合理為出發點,才有種種質疑,不應抹煞理性層面
06/30 12:45, 7F

06/30 12:59, , 8F
我個人贊同以合理性來導正審判可能的缺失,但觀審制有待觀察
06/30 12:59, 8F

06/30 13:39, , 9F
我本能就就反對這種事情
06/30 13:39, 9F

06/30 13:39, , 10F
你的理性不見得是我的理性,要讓所謂理性進入司法,勞駕
06/30 13:39, 10F

06/30 13:39, , 11F
去推動立法而不是對司法官指指點點
06/30 13:39, 11F

06/30 13:40, , 12F
理和法的衝突?前提是所謂衝突有正確的被報導出來
06/30 13:40, 12F

06/30 13:40, , 13F
才談的上所謂人民情感面發酵
06/30 13:40, 13F

06/30 13:41, , 14F
以性侵/當事人意願要素而被最高院發回那一案子
06/30 13:41, 14F

06/30 13:41, , 15F
事情有被正確的報導出來嗎?
06/30 13:41, 15F

06/30 13:43, , 16F
沒有正確認識基礎就沒有所謂理性判斷遑論情感發酵空間
06/30 13:43, 16F

06/30 13:44, , 17F
這種狀況不改變,觀審,就算變陪審好了,結果也只是人肉
06/30 13:44, 17F

06/30 13:44, , 18F
對象從法官增加到觀審乃至陪審員而已(攤手)
06/30 13:44, 18F

06/30 13:49, , 19F
英美陪審團常常受到律師的舌燦蓮花而喪失判斷力
06/30 13:49, 19F

06/30 13:49, , 20F
但是 觀審制的程度到底能給司法多少制約呢??
06/30 13:49, 20F

06/30 13:50, , 21F
司法的真正問題是立法問題,恐龍法官是因為之前考試
06/30 13:50, 21F

06/30 13:50, , 22F
制度與訓練司法官方式的影響
06/30 13:50, 22F

06/30 13:51, , 23F
倘若台灣司法部門真的想要納入一點點的民意等
06/30 13:51, 23F

06/30 13:52, , 24F
我認為不如讓大法官每四年都要受到公民投票審查淘汰
06/30 13:52, 24F

06/30 13:52, , 25F
或者納入國民參審制的方法等 我不認為觀審制有何實
06/30 13:52, 25F

06/30 13:53, , 26F
質意義 況且容易造成法官推責的管道 這我不熱見y
06/30 13:53, 26F

06/30 13:54, , 27F
或者設置低階的治安法官 或許反而能改變些事
06/30 13:54, 27F

06/30 15:03, , 28F
你的理性不是我的理性,問題比你的法源依據不是我的法源依據
06/30 15:03, 28F

06/30 15:05, , 29F
問題要小.平心而論,立法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如果對於人民的
06/30 15:05, 29F

06/30 15:06, , 30F
理性這麼反感,那不妨統計一下大多數法官對同一件案子的判決
06/30 15:06, 30F

06/30 15:07, , 31F
落差可能也是很大,這才是目前需要探討的,人民反而是其次.
06/30 15:07, 31F

06/30 15:09, , 32F
然後法律要求的無非是盡可能符合社會期待
06/30 15:09, 32F

06/30 15:09, , 33F
不論是司法落立法層面都是如此
06/30 15:09, 33F

06/30 15:25, , 34F
拙者比較在意真的要適用該制,其配套是否完善。
06/30 15:25, 34F

06/30 15:26, , 35F
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媒體公審是否會影響觀審員的心證?
06/30 15:26, 35F

06/30 15:28, , 36F
前陣子很有名的某邵法官因為發回更審被媒體曲解成無罪
06/30 15:28, 36F

06/30 15:34, , 37F
以致社會一面認其為恐龍法官,後判決書一出發現是發回
06/30 15:34, 37F

06/30 15:38, , 38F
更審,究竟是誰在散佈不實的資訊於民眾。更何況我國刑
06/30 15:38, 38F

06/30 15:46, , 39F
事法中無罪推定原則在一般民眾中並無有效的認識。
06/30 15:46, 39F
還有 76 則推文
07/02 10:46, , 116F
成就是比目前好,敗就是比目前差,恐龍判決增加
07/02 10:46, 116F

07/02 13:50, , 117F
恐龍判決這幾個字,就很有問題,很多"恐龍判決"
07/02 13:50, 117F

07/02 13:51, , 118F
是媒體"創造"出來的
07/02 13:51, 118F

07/02 21:26, , 119F
上面某同學,這『重大媒體預斷』是不管在大陸法系跟英美
07/02 21:26, 119F

07/02 21:27, , 120F
法系都是要排除的東西,您這邊居然講『...好過沒有
07/02 21:27, 120F

07/02 21:27, , 121F
媒體的法院』?那到底是誰在判案啊?媒體?
07/02 21:27, 121F

07/02 21:28, , 122F
恐龍判決?有時候我還想罵三葉蟲媒體咧
07/02 21:28, 122F

07/02 21:35, , 123F
美國陪審團選定以後要隔離的,您以為這是為了什麼?
07/02 21:35, 123F

07/02 21:36, , 124F
另外同d兄,我相信那些蹲在開封街麥當勞看小六法的人
07/02 21:36, 124F

07/02 21:36, , 125F
都勝過那些所謂的新聞媒體,就講那個性侵案最高院發回
07/02 21:36, 125F

07/02 21:40, , 126F
我們的媒體有起碼做到詳盡完整報導嗎?
07/02 21:40, 126F

07/02 21:40, , 127F
因為這樣被罵成恐龍判決,你又怎麼能拿恐不恐龍說事?
07/02 21:40, 127F

07/02 21:42, , 128F
還是你就這麼相信在你所謂想媒體先公開的部分,新聞媒體
07/02 21:42, 128F

07/02 21:43, , 129F
會這麼偉光正高大全的完全不帶任何預斷的報導出來?
07/02 21:43, 129F

07/02 21:43, , 130F
你對這些記者的信任,超過從一堆開封街麥當勞小六法啃食
07/02 21:43, 130F

07/02 21:44, , 131F
者中以三趴錄取率考上,考上前起碼都念了四年法律的人?
07/02 21:44, 131F

07/03 09:39, , 132F
記得以前有一台新聞常常有一個什麼法律小辭典的格子
07/03 09:39, 132F

07/03 09:40, , 133F
裡面寫著罰金與拘禁是從刑...我不曉得還有什麼是不會
07/03 09:40, 133F

07/03 09:40, , 134F
媒體所能影響的...媒體太強了...
07/03 09:40, 134F

07/03 12:35, , 135F
民粹問題是法律制定問題 不應該影響裁判
07/03 12:35, 135F

07/03 14:32, , 136F
沒錯
07/03 14:32, 136F

07/03 17:17, , 137F
人民本來就有對裁判有影響力 只是在立法條的時候
07/03 17:17, 137F

07/03 21:54, , 138F
只要法院的審判需要受人民的監督,媒體就有存在的必要.你信
07/03 21:54, 138F

07/03 21:55, , 139F
不信媒體,和老百姓信不信司法,都是自由心證的問題,多辯無益
07/03 21:55, 139F

07/03 21:56, , 140F
至於你的想法是不是社會的趨勢,大家也是心知肚明.
07/03 21:56, 140F

07/04 04:46, , 141F
這跟社會趨勢沒有關係 除非你強調台灣是參與式民主
07/04 04:46, 141F

07/04 04:46, , 142F
否則人民對法院監督就在於程序正義而已
07/04 04:46, 142F

07/04 13:26, , 143F
那誰來監督媒體?
07/04 13:26, 143F

07/04 22:00, , 144F
司法和外交,政治一樣,有沒有人監督媒體?
07/04 22:00, 144F

07/04 22:19, , 145F
社會趨勢和你的想法有沒有關係?
07/04 22:19, 145F

07/04 23:53, , 146F
社會趨勢請去影響立法行政部門 不是直接搞人民公審
07/04 23:53, 146F

07/04 23:53, , 147F
真的覺得司法制度太糟糕 甚至可以提修憲
07/04 23:53, 147F

07/04 23:54, , 148F
社會趨勢當然會影響人民 是為什麼人民可以影響司法
07/04 23:54, 148F

07/04 23:55, , 149F
如基於司法程序 當然有人沒什麼不好 但判決呢?
07/04 23:55, 149F

07/05 08:58, , 150F
問題還是沒解決 那誰來監督媒體?
07/05 08:58, 150F

07/05 08:59, , 151F
我不認為 每天新聞標題的下法 是社會趨勢引導的結果
07/05 08:59, 151F

07/05 08:59, , 152F
反過來問,今天新聞標題的下法,如果跟社會趨勢不合
07/05 08:59, 152F

07/05 09:00, , 153F
是媒體可以引導社會趨勢,還是社會趨勢引導媒體?
07/05 09:00, 153F

07/05 09:00, , 154F
各有鮮明立場的媒體 誰引導了誰的社會趨勢
07/05 09:00, 154F

07/05 13:44, , 155F
媒體監督應該都是說:讓市場機制處理
07/05 13:44, 155F
文章代碼(AID): #1E2_3Zc5 (Policy)
文章代碼(AID): #1E2_3Zc5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