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有多少人去了解什麼是能源稅?

看板Policy作者 (紅顏知己難尋啊~~)時間14年前 (2009/10/26 20:4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 引述《oodh (oodh)》之銘言: : ※ 引述《shaka1aka (千樹萬樹梨花開)》之銘言: : : 嗯,給大家看看一個說法 : : 說真的,如果潘先生不是這麼誇張替代能源的效益、 : : 不要忽略他所謂「配套」的可性行爭議,與,這些綠產業的促產也是要錢的、 : : 不是把能源稅是「簡稅」說成「減稅」 : : 我會更支持他的論點吧... : : ================================================================ : : 第一個,基於社會公平性,對於高耗能產業有『減稅』與『補助』兩種方式。 : : 這兩種方式都是用收到的能源稅作基礎來協助企業減輕在更新設備上的負擔。 : : 問題在於,工總是希望又減稅又補助--這就吃人夠夠。 : : 是可以將產業撤往現時還沒像台灣一般開始注重環保的中國或其他地區;但等你 : : 廠房設好要投產之時呢,當地政策是否又會發生變化,就不得而知。 : : 第二個,配套本身就是可行的;這在當時兩黨政見中都有列出。 : : 差別在於現今政府設定的計劃是太過急促而未妥善思量。 : : 明明現階段要做的事就是停徵燃料費整合貨物稅成為使用者付費的政策,偏偏要 : : 把日後因能源匱乏而需因應的碳稅與加稅都列出來。 : : 結果就是在爭論中模糊了焦點與現階段該做的事,反而平添罵名。 : : 在遙遠的將來,能源稅是『簡稅』;但在可預知的未來,能源稅是『減稅』。 : 問題是 一筆錢不能當成五筆用 : 今天如果開徵能源稅,姑不論回頭補助是否會抵消課稅時所期待的環保效果 : -- 所謂減稅,最後不一定是抵減新環保設備投資而已 : 這筆能源稅不是 能拿來補貼大眾運輸、抵扣中低收入稅賦、補貼企業投資新設備 : 而是 能拿來補貼大眾運輸 或 抵扣中低收入稅賦 或 補企業投資 : 報導中某位學者的估計 : 能源稅開徵後政府會在十年內多收一千多億 (其他部份是既有的相關稅目整併) : 也就是一年平均才一百億的稅收 : 拆成三份 不論放在大眾運輸、中低收入所得稅、企業抵減 都會不夠具有效益 : 再者,這一千億不是憑空生出來的,就是從人民身上多課的 : 又何來「不是增稅」的說法呢? : 也許可以說「增稅是為了減稅」,但說「不是增稅、是減稅」我不合理 : 最後,據新聞報出的學者估計,目前燃料相關稅目是九塊多 : 2011年 開徵的第一年 他的設定值是八塊多,但之後會逐年上漲到能源加環境稅二十幾塊 : 所以的確是會「加稅」 : 加稅可以為了環保,可以為了促進產業向綠化轉型,可以簡化稅目稅政 : 但不會是 沒有加稅、沒有徵稅卻有一千億可用 所以反而是減稅、同時可以滿足三種效益 : 天底下應該是沒有這麼好的事吧... : 我前文也說了,潘提的配套全都要花錢 : 雖然他可以說這些錢是從能源稅來的 : 但能源稅不拿去發展再生能源或補貼設備更新,就有其他的用途 : 要抵稅、要填國債、要補貼耗能產業損失 都也要錢 : 我只是覺得 要讓人支持也罷、反對也罷,都應該攤開來老實講 : 如果學者也在某些場合對人類劃大餅,又何必厭惡政客呢? : 像台灣的再生能源產業明明就很弱勢 : 垂直式發電機的優勢只是可以靠近都市而已,功率遠不及水平式的 : 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李富城(報氣象那個 好像是他吧) 在新聞哇哇哇上說 : 美國德州有一個目前最大的風力發電場,占地四萬多平方公里 : 台灣全島才三萬多而已 : 這麼大一個風力發電場,能供應幾戶的電呢? 21萬戶 : 台灣真的能倚靠再生能源發電嗎? : 一個發展的方向ok 一點程度上的取代ok 試著發展產業外銷ok : 但要說得好像台灣再生能源大有可為 我是無法相信啦... 這個是四萬多公頃才對 也就是四百多平方公里 再生能源產業弱勢是長期忽視造成的結果 個人覺得中部擁有強大的機械發展能量 但是也要有個火車頭來帶跟政策的支持 再加上台灣擁有的世界第二大風場 我相信只要有機會,絕對發展的起來,也可以進攻國際 只是這個機會還沒到.. 再說,就算岸置式的場地不夠 還可以建構離岸式的,還可以順便結合養殖漁業,弄個箱網養殖之類的 至於燃料稅 基於"使用者付費",這點我是舉雙手贊成 畢竟空污是屬於公害,多付費我是覺得很合理 不過,我也只贊成把現今燃料稅的部分改成隨油徵收 至於收多少當然還要經過計算 如果收的比這個數字多的,我就反對到底 拿能源稅去幫企業減稅或者是補助,那套句最近還蠻看到的話"慷全民之慨" 如果拿去補助大眾運輸,我覺得人民有選擇行的權利 再說,如果大眾運輸真的比自己開車騎車便捷的話,那還有誰會選擇開車騎車.. 這點在都市還有可能發生,鄉下一點的地方,根本很難做到 與其從能源稅下手 個人覺得從牌照稅著手還比較好 這點倒是可以學習一下對岸 對岸買車有所謂的購車稅,是按照車價來計算的 車子越貴徵收的金額越高 如果把這點改成逐年徵收,再按照排氣量分等級 這樣會不會更好一些 如果怕有錢人反對的話,車牌顏色改變一下就得了.. 像是紅色的代表五百萬以上..白色的百萬以下.. 有錢人想要讓人知道身分..看車牌顏色就一目了然..一舉兩得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0.163.139 ※ 編輯: MansonShih 來自: 219.80.163.139 (10/26 20:51)
文章代碼(AID): #1AvPglAH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vPglAH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