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更準確看 消費券 政策弊病 (外一章)

看板Policy作者 (oodh)時間15年前 (2008/11/27 20:07), 編輯推噓3(304)
留言7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引述《LORDJACK (文亞南)》之銘言: : ※ 引述《oodh (oodh)》之銘言: : : 但,實際上人民所得是 (因為同意一次使用消費卷 而)增加了3600 : : 因為「錢多了」所以拿去買「本來不買的東西」 : : 當人們因而多買了東西後,他們花的是不是消費券 對商家而言並沒有差異 : : ex 本來我只買一隻3600的錶,後來改買兩隻對錶7200 : : 店家收到 3600x2的卷 or 7200的現金 or 一半現金一半券 : : 對他而言都一樣「沒有“因為是券,所以有額外收入”的事」 : : 所以店家不會因為收到的全是券,好開心地去多進一點貨,不會。 : : 對店家而言,多賣了一隻錶,不管收到的是鈔是卷,都是多進一錶 : : 所以,雖然的確他多進了一隻表、那筆錢也可能的確用券付; : o 兄阿, 這邊的乘數效應不是這樣用的 : GDP要高, 就是每個人, 賺的多, 也花的多, 哪GDP就自然會高 : 第一個人消費的3600, 是所有中下游的廠商聯合生產的 : 總共只會被算一次 : 所以那種可以扣抵的進貨是不會算進GDP的 : 就像營業稅一樣 : 你進貨花出去的營業稅, 可以抵你出貨時要交的營業稅 : 這邊的第二次增加的乘數效應 : 是賣錶的由於他營業額增加, 導致他的收入增加 : 進而引發的消費, 並不是他由於成本關係所進的貨 : 比較像是因為今天生意好, 龍心大悅, 買了根棒棒糖給女兒 : 以上都還沒談進口問題, 加上進口問題就會更複雜 剛好有上,回一下 我這裡並沒有說是要解釋「乘數效應」 如果你還記得的話,這個討論串是在討論 「商家拿消費卷第二次使用 有沒有經濟效益」 在我之後的討論中有提到一件事「除非商家完全沒收到現金,全是收到消費券」 就拿乘數效應 -- 你上面舉的棒棒糖的例子 今天因為有消費券,商家本來賣一隻、現在買出去兩隻錶 因為他的銷售額增加 --> 他的毛利、淨利增加 他的收入增加後,他決定買隻棒棒糖送女兒 這是乘數效應;那麼,試問, (排除商家整手全是消費券、沒有現金) 這個乘數效應 會不會因為他多賣的那隻錶,是收到現金 而減少呢? 也就是說,會因為手上是 3600*2 的券子 所以龍心更悅? 或 因為手上是 7200 的現金 所以不犒賞女兒嗎? (如果他滿手都是券,那他不得不花掉; 但,已排除這個可能 設想中所有的商家收到的券至少都能開銷在等同銷出額度的進貨上) 我不是不知道乘數效應 但,我的重點是 (不論是消費帶來額外收入 抑或 向上游補貨) 理論上所推演的經濟效益(包含乘數效應) 都是因為消費券的 強制性的 第一次消費 因此 認為「當攤販拿消費券 向上游購物 也會帶來經濟效益」 是不正確的 「消費券的經濟效益 全被算在第一次的強制消費 (包含它所沿生的 多補貨 或 乘數效益) 不會因為商家是否拿它再二次使用而有所變動、 不會因為它在社會上流動很多次而增加」 這才是我的說法 (我想,你是誤以為我認為「消費券沒有乘數效應」 但我是指 「商家只要有因此多銷售 拿到消費券是否二次使用 與經濟效益無關」)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某天我看到的工商時報上 還作了一個表 說明消費券在商家間流轉有效益 不知道是該記者有新解呢? 還是亂寫呢?.... -- 自幼家貧 既無嗜好 不學無術 亦無專長 唯打翻茶杯 或飲料罐 或新鮮屋 不乏瓶水 亦有碗麵 鋁鐵生熟不銹鋼 大小利樂錫箔包 有色無色玻璃 軟殼硬殼塑膠 凡立不曾未倒 寸地無一免溼 初時心喜 觸翻熱湯而後敗興 久之或憂 撞倒汽水反得釋然 本為一時之誤 積久成習 偶一為之 還傲世中無雙 故以為好 便作所長 因姓黃,自號「掐倒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1.146.130 ※ 編輯: oodh 來自: 219.81.146.130 (11/27 20:13)

11/27 20:12, , 1F
當然是有,因為廠商間都有發票流轉
11/27 20:12, 1F

11/27 20:13, , 2F
h大的當然是有 是在回哪句 倒數第二句嗎?
11/27 20:13, 2F

11/27 22:05, , 3F
看你效益怎定義啦
11/27 22:05, 3F

11/28 14:38, , 4F
我覺得不管流通幾次.只要交易的過程有開發票...
11/28 14:38, 4F

11/28 14:39, , 5F
就有增加GDP的效果.不過要限制在沒有統編的發票
11/28 14:39, 5F

11/28 14:40, , 6F
不過如果要看活絡經濟的效果.還是要看有多少的額外
11/28 14:40, 6F

11/28 14:41, , 7F
消費來決定..我覺得如果跟日本一樣有三成就很好了
11/28 14:41, 7F
文章代碼(AID): #19BernVA (Polic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BernVA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