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高屏大橋機車道遇車禍就回堵 機車族要

看板PingTung作者 (希漢)時間5年前 (2019/05/12 03:07), 5年前編輯推噓17(17038)
留言55則, 1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 《chocoball (巧克力球)》 之銘言: :   : 原文網址: 高屏大橋機車道遇車禍就回堵 機車族要求一條安全道路 | ETtoday地方 |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510/1441747.htm#ixzz5nX4NsII3 :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   :   : 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 :   : 高屏大橋機慢車道設計不良,容易發生車禍與回堵,立委鍾佳濱要求徹底改善;公路總局 : 長陳彥伯承諾調整機車専用道寬度;針對鍾佳濱建議設置立體高架機車専用道,將進行評 : 估。 :   :   : 針對高屏大橋機車専用道太窄衍生的車輛回堵與車禍問題,立委鍾佳濱服務處、立委周春 : 米服務處曾與公路總局三工處、屏東縣警察局交通隊實地會勘研商改善作為。由於日前又 : 發生車禍造成車輛回堵達一公里,讓機車騎士怨聲載道。 :   :   : 鍾佳濱表示,高屏大橋每日單側約1萬6千台機車車流量,由於機車専用道寬僅2.5公尺, : 不止難以安全超車,一旦發生車禍就會嚴重回堵,根據統計自2016年至2018年3年間,高 : 屏大橋共發生238件機車機車交通事故,其中屏東側165件比高雄側73件多出一倍多,研判 : 應是屏東往高雄工作的人多,上班時間比較急,易生車禍。 :   : 他提出二個方案,其一,不必設快慢車分隔島,如此一來,機車就不會擠在狹窄的機車道 : 上,也不會一發生事故就造成交通癱瘓;其二是調整機車専用道寬度,將原本的2.5公尺 : 寬調整至3.5公尺,增加安全超車、側風偏移距離,估計所需經費一千多萬元。 在另一篇報導裡有提到,機車道寬多出來1公尺, 是來自縮減單汽車道寬3.5公尺成3.25公尺 (這是法規主要聯外道路車道寬的下限), 以及沿石(分隔島)區寬得來的。 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變化,縮減汽車道寬將有助於降低車速。 而施工上可想而知,一定會封閉車道把沿石砍掉重練, 再重劃車道分格線,也許還有機會順便證明汽機車能安全混流… 因為機車的混入,汽車車速會進一步受限,降低速差。 這也是我第二次提供的意見:汽車讓公路總局煩惱的常態超速, 根本就來自於道路設計有利於高速行駛, 如果反過來縮減汽車道寬並混入機車,車速將會降低如同一般省道; 當然,要是遇上開車過於積極的汽車駕駛而發生事故,死亡率也會上升。 不過平面道路不也如此嗎? : 公路總局長陳彥伯認為將機車道增寬較為可行,將朝此方案規劃。而屏果縣警局交通隊表 : 示,未來高屏大橋汽機車分隔島將規劃設置缺口,發生事故時可開啟讓機車進入。 :   : 推 IOUIOUIOU: 直接取消禁行機車 原車道改為腳踏車跟行人專用道不就好 05/10 23:24 : → IOUIOUIOU: 了 還多花那個冤枉錢 有一種危險叫做政府覺得你危險 05/10 23:24 這個做法就是犧牲一點外側汽車道的容量來服務機車, 如果再打掉沿石、調整汽車道寬、整合慢車道, 那確實解決了缺乏緊急空間和自行車的問題; 就剩下人行道墊高和護欄加高的法規要求了。 …這個我幫你反應過了,看來已經被予以駁回了。XD : → afiend0927: 我是在反串啦!事實就平面道路跟很多橋樑也沒那個分隔 05/11 19:04 : → afiend0927: 島,高屏橋是在糾結不拆為了什麼?是為了隔開貧富差距 05/11 19:04 : → afiend0927: 嗎? 05/11 19:04 來,根據信件轉達,因為公路總局很怕超速的汽車意外撞向機車, 直接橋下見,所以要有沿石保護機車安全。 就是要求婦女多穿點,卻不去減少色狼的意思。 綜合以上,先度過施工的黑暗期,再來看這次重劃成效, 才能在未來進一步爭取將橋面設計正常化。 不過新聞沒提到屏東端匝道車流交織的問題, 下班時間往屏東右轉萬丹的汽車又要和直行機車奮戰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185.21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ingTung/M.1557601678.A.2EA.html

05/12 04:23, 5年前 , 1F
開車好不容易下了加工區的出口,也遵守右轉靠右的禮儀,
05/12 04:23, 1F

05/12 04:23, 5年前 , 2F
並把車往右邊機車道關門關死打著右轉燈,還是會有被政腐洗
05/12 04:23, 2F

05/12 04:23, 5年前 , 3F
腦的民眾硬是要從道路右側外圍經過然後直行...
05/12 04:23, 3F
我也曾經建議過公路總局可以參考高雄端的匝道分流設計, 由左至右改成左轉汽車道、左轉/直行機慢車道、右轉混合車道。 但當時只得到「將現場勘查評估」之類的敷衍。

05/12 04:25, 5年前 , 4F
還好有走出第一步了,如果還有更詳細討論出的結果再麻煩
05/12 04:25, 4F

05/12 04:25, 5年前 , 5F
跟我說,會交給交通部的
05/12 04:25, 5F
坦白說,當初橋面寬度設計就是不夠大, 才會有現在車流容量和緊急備用空間/人行道的拉扯。 依現行改善計畫來看,如果可以修正的話, 「個人」認為應該把擠出來的那1公尺,用在機車道最右邊作為自行車道/緊急空間用, 因為自行車速可以慢至接近走路速度,將與旁邊限速40的機車速差過大。 而機車道剩下的2.5公尺畫上分隔線,各分1.25公尺為機車專用; 這樣做才能避免後方機車撞上慢速的自行車/行人。 原本的機車道本來就足夠兩線道(各1.25公尺)使用,也符合法規, 只是沒畫上分隔線導致很多人騎在正中央,後方又硬超車才容易造成車禍。

05/12 07:04, 5年前 , 6F
根據觀察有99%的直行機車跟100%的左右轉汽車交會
05/12 07:04, 6F

05/12 08:18, 5年前 , 7F
大車比較寬 又是集中行駛外側 可以預見以後會有重大傷亡
05/12 08:18, 7F
其實哪條省道不是這樣?

05/12 09:58, 5年前 , 8F
常態超速問題的話 在橋中間設一支測速照相就可以解決的事,
05/12 09:58, 8F

05/12 09:58, 5年前 , 9F
公路總局沒人想過嗎?
05/12 09:58, 9F
我有觀察過...也許是技術問題吧,所有橋樑上幾乎沒有測速照相桿的蹤跡, 但不知道如果用像ETC那樣門桿式的測速照相,不知可不可行?

05/12 11:19, 5年前 , 10F
應然跟實然面..立法固然可以嚇阻或減少但不會不見,實體設計
05/12 11:19, 10F

05/12 11:20, 5年前 , 11F
去阻絕你實際上無法做到才能真的避免...
05/12 11:20, 11F

05/12 11:21, 5年前 , 12F
印象中上一條高屏大橋蓋好實舊的就是拿來走腳踏車行人
05/12 11:21, 12F
唉,成本啊,不然幫機車道蓋個掩體最安全 XD

05/12 12:19, 5年前 , 13F
機車40公里的速限是哪個腦包想的,我機車儀表板50公里,
05/12 12:19, 13F

05/12 12:19, 5年前 , 14F
還沒看過比我龜速的機車經過
05/12 12:19, 14F
沒有規定通通下車以牽行方式過橋就要偷笑了! XD

05/12 13:07, 5年前 , 15F
上橋前速限70 上橋速限40 尖峰時刻就開始回堵
05/12 13:07, 15F

05/12 13:07, 5年前 , 16F
最好笑的是那條道路理論上行人跟腳踏車都可以走
05/12 13:07, 16F

05/12 13:07, 5年前 , 17F
如果真的有很多行人走上去那保證爆炸
05/12 13:07, 17F

05/12 13:08, 5年前 , 18F
只好來辦個萬人響應一人到場的高屏橋健走活動
05/12 13:08, 18F

05/12 13:10, 5年前 , 19F
其實也不用行人 腳踏車就夠了 還要上坡
05/12 13:10, 19F

05/12 13:28, 5年前 , 20F
有汽機車分隔島的道路,慢車道都是限速40公里
05/12 13:28, 20F

05/12 13:28, 5年前 , 21F
但是以橋上來說這種封閉型道路很難遇到十字路口或是路
05/12 13:28, 21F

05/12 13:29, 5年前 , 22F
臨停啟動的車
05/12 13:29, 22F
我真的很懷疑公路總局裡真的有人在做專業的道路規劃設計嗎? 總不能每次都全民公測後,再由民代提修Bug吧? ※ 編輯: HsihHan (36.236.191.168), 05/12/2019 16:18:58

05/12 16:43, 5年前 , 23F
個人理解是公務員怕橋樑損壞(例如小客車撞壞橋樑護欄),
05/12 16:43, 23F

05/12 16:43, 5年前 , 24F
寧可用最保守的方式
05/12 16:43, 24F

05/12 16:58, 5年前 , 25F
鍵盤後面都以為自己最專業豪棒棒,可笑嘻嘻
05/12 16:58, 25F

05/12 17:02, 5年前 , 26F
交通道路規劃沒有絕對是與非,隨著時代需求檢討
05/12 17:02, 26F

05/12 17:04, 5年前 , 27F
20年後,機車少一半還是倍增,誰知道
05/12 17:04, 27F
身為用路人,不能給平常坐在辦公室的官員建議嗎? 還是台灣所有交通設計都經過專業的驗證與研究,經得起質疑呢? 交通道路規劃就是以限定的預算為前提,去做最有效的設計; 當初在蓋新橋有注意到龐大的汽車流量,所以才有三線汽車道,但是有注意過機車嗎? 機慢車道沒有分隔線,所以是在暗示機慢車道是單線車道? 這是什麼專業設計? 如你所說,交通道路規劃本來就該視實際狀況定期檢討, 但新橋蓋好的這十年間,通通沒有發現問題? 通通不用檢討? 通通沒有超速? 十年耶! 期間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堵過多少車, 現在十年後才終於在民代要求下檢討,我真不曉得可笑的是誰。 20年後,機車數量的變化,當然可以推測; 不然你以為15年前的南二高九如以南,當初根據什麼而只蓋二線道? 各種交通統計數據是做假的嗎? 各種委託研究計劃是在發包心酸的嗎?

05/12 17:14, 5年前 , 28F
我只知道硬要在道路上把機車汽車分開 就是很難搞
05/12 17:14, 28F

05/12 17:15, 5年前 , 29F
道路教育做不好 只好一直扯國情不同
05/12 17:15, 29F

05/12 17:56, 5年前 , 30F
對不起...我在高屏大橋開車車速都100...
05/12 17:56, 30F

05/12 19:41, 5年前 , 31F
我覺得還是要有沿石 生命比塞不塞車重要多了
05/12 19:41, 31F

05/12 21:13, 5年前 , 32F
高屏橋除了照相機前後是正常時速,在橋上開100大概就
05/12 21:13, 32F

05/12 21:13, 5年前 , 33F
是最外側的份而已,我開中線都約120-130是跟上車流的
05/12 21:13, 33F

05/12 21:13, 5年前 , 34F
速度,至於最內線的通常都是我時速120,他們還能咻一
05/12 21:13, 34F

05/12 21:13, 5年前 , 35F
聲過去幾秒內我就看不見了,所以我騎147cc摩托車也是
05/12 21:13, 35F

05/12 21:13, 5年前 , 36F
大概120-140km維持中外線,可以跟上車流
05/12 21:13, 36F

05/13 04:34, 5年前 , 37F
快樂錶
05/13 04:34, 37F

05/13 09:15, 5年前 , 38F
今天早上體驗一下機慢車道,果然騎士的水準都提高了,
05/13 09:15, 38F

05/13 09:15, 5年前 , 39F
全程時速107km/h,都是剛好跟上車流,除了中間有台伯
05/13 09:15, 39F

05/13 09:15, 5年前 , 40F
母慢了一些大概騎80-90 以外,順暢很多了,屏東真棒!
05/13 09:15, 40F

05/13 10:49, 5年前 , 41F
那是快樂錶好嗎...
05/13 10:49, 41F

05/13 10:49, 5年前 , 42F
實際頂多90
05/13 10:49, 42F
a大不好意思,我也覺得這錶稍嫌快樂了點...

05/13 13:53, 5年前 , 43F
90km/h?那綠牌dio就能辦到的速度我阿嬤都騎得到
05/13 13:53, 43F

05/13 16:16, 5年前 , 44F
等你用GPS定位測速就知道
05/13 16:16, 44F

05/13 21:13, 5年前 , 45F
真對不起,我照速限規定開高屏大橋,沒看過你那種速度,
05/13 21:13, 45F

05/13 21:13, 5年前 , 46F
如果真有而且常見,那真的更不能開放汽機車混合。
05/13 21:13, 46F

05/13 21:21, 5年前 , 47F
這速度我每天都在看好嗎?前天我測六檔尾速142時,一
05/13 21:21, 47F

05/13 21:21, 5年前 , 48F
台忍400就從我旁邊直接呼嘯而過,大概幾秒我就看不見
05/13 21:21, 48F

05/13 21:21, 5年前 , 49F
了,後面還一台bmw525追著他跑勒,我只能在旁邊看戲
05/13 21:21, 49F

05/14 07:47, 5年前 , 50F
依照ptt的規定,我是不是應該詢問圖勒?XD
05/14 07:47, 50F

05/14 07:52, 5年前 , 51F
老實說沒圖沒真相。目前除非深夜無人時段,不然我不相信
05/14 07:52, 51F

05/14 07:52, 5年前 , 52F
有一堆人敢直接在橋上玩頭文字D。
05/14 07:52, 52F

05/14 18:36, 5年前 , 53F

05/14 18:37, 5年前 , 54F
忘記說風滿大的
05/14 18:37, 54F
要提議護欄外加蓋防風減塵罩嗎? XD

05/15 16:18, 5年前 , 55F
要說八九十到一百常見但破百以後偶爾才有更不用說120-140
05/15 16:18, 55F
話說「區間測速」這玩意兒不知道能不能套用在高屏大橋? ※ 編輯: HsihHan (36.239.199.176), 05/20/2019 02:11:49
文章代碼(AID): #1SrnsEBg (PingTung)
文章代碼(AID): #1SrnsEBg (PingT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