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國科會研究審查 捨棄論文計點

看板PhD作者 (吉)時間12年前 (2012/06/27 14:43), 編輯推噓57(570107)
留言164則, 2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作者: 李宗祐╱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6月26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李宗祐╱台北報導】 為扭轉國內學者像小學生為了考試拿高分而念書,一味追求在科研指標「點數」較高的 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研究歪風,國科會決定全面捨棄以論文計點排序的評審模式, ※改以研究成果的實質影響性,做為審查研究計畫經費補助的主要依據。 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昨日以《金剛經》闡述追求佛法的過程,形容這項重大變革, 強調科研指標應該是幫助學者追求卓越的工具,不應該變成限制研究發展的框架, 就像《金剛經》所說的,乘筏渡河追求佛法,在到達彼岸之後,就應該棄筏登岸、 繼續往前走。 台灣要追求學術卓越也是一樣,不應該再執著於追求會讓人變懶的量化科研指標。 國科會副主委孫以瀚指出,國科會目前審查研究計畫,最主要是根據申請者發表論文的 期刊,在SCI(科學引文指標)和SSCI(社會科學引文指標)等科研指標的影響係 數加權處理、計算出總點數,再由審查委員根據研究計畫內容,決定是否給予經費補助。 現有評審方式用公式機械化算出來後,大家就很在意那個指標,發表論文時, 不是考慮投稿的期刊有多好,而是考慮那個有幾個點數,可不可以拉高分數。 國科會副主委牟中原表示,如果大家都只在意發表論文的期刊,可以累積多少點數, 就會天下大亂。學者不能把科研指標當做研究目標,應該要追求傑出和創新的研究。 但國內學者現在卻本末倒置,為追求指標而做研究,就好像小學生為了考試拿高分、 為了得獎而念書。 國科會高層官員直言,現有審查方式不但讓審查委員變懶,僅依申請者科研指標累積點數 排序,就決定誰能夠拿到研究經費補助,更嚴重的是「這個數字會延伸到學校, 做為學校審查教授升等重要依據。」孫以瀚強調, ※新制度從明年起實施,國科會不再計算申請學者的科研指標積分, ※改以發表研究論文或出版專書的實質影響性,例如研究成果發表後, ※是否受邀出席學術研討會發表演講或闡述研究的重要性, ※或者技術移轉給廠商、對產業有貢獻等。 -- 不知道對未來畢業門檻會不會有影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0.78.70

06/27 14:54, , 1F
掌握舉辦研討會資源的人有福了!
06/27 14:54, 1F

06/27 14:55, , 2F
以後可以看見大家搶購研討會門票了XDD
06/27 14:55, 2F

06/27 15:15, , 3F
以前實驗室內部meeting常被拿來當一門課還有學分,現在起校
06/27 15:15, 3F

06/27 15:16, , 4F
系所內seminar也不僅僅是一門課,也是研討會了
06/27 15:16, 4F

06/27 15:19, , 5F
之後就變成老師假開課卻到他系上課,系內賺學分,系外賺演講
06/27 15:19, 5F

06/27 15:25, , 6F
短時間我想很難有甚麼太大改變
06/27 15:25, 6F

06/27 15:27, , 7F
問題就在怎樣評鑑研究成果的影響性和價值啊
06/27 15:27, 7F

06/27 15:43, , 8F
這群人真的厲害 10年前要擠進窄門 就用數paper的方式
06/27 15:43, 8F

06/27 15:44, , 9F
擠掉老一輩的教授 等到自己升上去了 又把數paper的遊戲規則
06/27 15:44, 9F

06/27 15:44, , 10F
改掉 讓自己可以跟以前的老教授一樣爽
06/27 15:44, 10F

06/27 15:44, , 11F
說真的 我實在是太佩服這群人了
06/27 15:44, 11F

06/27 15:48, , 12F
這根本是博士版的十二年國教..不是新制度不好
06/27 15:48, 12F

06/27 15:50, , 13F
只是如果原本就沒有這個風氣跟制度,那要怎麼判斷
06/27 15:50, 13F

06/27 15:53, , 14F
如果從學術觀點出發,那還好..但是一開始就要把產業扯進來
06/27 15:53, 14F

06/27 15:54, , 15F
在沒有標準跟平台的情況下,好玩了...
06/27 15:54, 15F

06/27 16:14, , 16F
問題是出在兩個方面 1. 沒有客觀標準 2. 評判結果的功能
06/27 16:14, 16F

06/27 16:15, , 17F
1.就不用講了 過去就是因為沒有客觀標準才會引入SCI點數
06/27 16:15, 17F

06/27 16:16, , 18F
作為標準 今天又突然說SCI點數不重要了 就回到了過去的老路
06/27 16:16, 18F

06/27 16:17, , 19F
2.一直是我的疑問 這些評斷結果出來的功用到底在哪呢?
06/27 16:17, 19F

06/27 16:17, , 20F
不管新制舊制 不能起到留強汰弱的作用 也只不過是行政單位
06/27 16:17, 20F

06/27 16:18, , 21F
在玩的行政遊戲罷了
06/27 16:18, 21F

06/27 16:45, , 22F
計點雖然很古怪 至少可以保障年輕學者
06/27 16:45, 22F

06/27 16:46, , 23F
現在那種不做研究整天到處演講的大老更有恃無恐了
06/27 16:46, 23F

06/27 16:48, , 24F
隨便發個paper後 整天在演講吹有研究多好就可了
06/27 16:48, 24F

06/27 16:50, , 25F
我個人不是對國科會的新制完全反對 想像中如果是以
06/27 16:50, 25F

06/27 16:50, , 26F
受國際研討會邀請演講的次數作為判定標準
06/27 16:50, 26F

06/27 16:51, , 27F
那其實也是很不錯的一件事
06/27 16:51, 27F

06/27 16:51, , 28F
只是這個方式的空隙在於"國際"研討會的認定 和何謂受邀演講
06/27 16:51, 28F

06/27 16:55, , 29F
在台灣辦個國際研討會就好了 然後分配一下利益
06/27 16:55, 29F

06/27 16:56, , 30F
要防堵這點也很簡單 就說只有境外研討會才算點數
06/27 16:56, 30F

06/27 16:57, , 31F
或者Gordon, Keystone等舉辦的研討會才算數
06/27 16:57, 31F

06/27 16:58, , 32F
不過這有沒有可能 催生新興行業--台灣人去國外辦研討會
06/27 16:58, 32F

06/27 17:02, , 33F
假研討, 真旅遊, 兼得點數升等? XD
06/27 17:02, 33F

06/27 17:04, , 34F
聽起來就很讚阿 我都想改行去開旅行社了 XD
06/27 17:04, 34F

06/27 17:32, , 35F
在國外辦爛研討會、真旅遊,這早就有了..:Q
06/27 17:32, 35F

06/27 17:43, , 36F
好制度!!謝謝國科會邁開第一步!
06/27 17:43, 36F

06/27 18:27, , 37F
受邀演講是oral presentation吧...poster大概沒用
06/27 18:27, 37F

06/27 18:31, , 38F
反正怎樣改都有人會不爽 認為是既得利益者自肥
06/27 18:31, 38F

06/27 18:35, , 39F
真正優秀的研究有需要擔心哪種制度嗎?
06/27 18:35, 39F
還有 85 則推文
06/29 18:10, , 125F
所以以前那些有學養專心教學的老老師 被逼退得很冤枉
06/29 18:10, 125F

06/29 18:11, , 126F
我的導師很多年沒有發表 但是人家還會自己準備給學生的講義
06/29 18:11, 126F

06/29 18:12, , 127F
自己寫課本 就是在前幾年用SCI對老教授的批鬥聲中辦理退休
06/29 18:12, 127F

06/29 18:13, , 128F
現在也是同一批人 開始要求取消SCI制度 荒謬至極
06/29 18:13, 128F

06/29 18:13, , 129F
我們從以前接受的訓練就是要出high impact factor paper
06/29 18:13, 129F

06/29 18:14, , 130F
現在突然說impact factor不重要了 那我們被reviewer 3操翻
06/29 18:14, 130F

06/29 18:14, , 131F
是被操爽的喔
06/29 18:14, 131F

06/29 18:14, , 132F
請看國科會原文吧!! 給P大 的確沒錯 師大前幾年也逼退幾個
06/29 18:14, 132F

06/29 18:15, , 133F
師 只能期待這個制度成熟一點 把這些大師的影響力算進去
06/29 18:15, 133F

06/29 18:16, , 134F
接替這些老教授的人 上課就真的只是念課本而已
06/29 18:16, 134F

06/29 18:17, , 135F
但是研究嘛 我看也做得不怎樣 更後面進去的新進教師隨便一個
06/29 18:17, 135F

06/29 18:18, , 136F
的SCI都可以把這些人比下去 或許是這樣才要求取消SCI吧
06/29 18:18, 136F

06/29 18:19, , 137F
我的理解是 沒有取消SCI 只是多了更多評鑑標準進去
06/29 18:19, 137F

06/29 18:20, , 138F
如果有理解錯誤還請大家多多提出來討論 (仰臥起坐中!)
06/29 18:20, 138F

06/29 18:21, , 139F
教育部的新聞稿就說"不再計算點數了"
06/29 18:21, 139F

06/29 18:25, , 140F
sorry我以為是國科會的事所以沒有跟到教育部的 是否可給連結
06/29 18:25, 140F

06/29 18:33, , 141F
教育部網站沒有找到相關資訊 再請P大有空幫忙補上 謝謝你
06/29 18:33, 141F

06/29 18:35, , 142F
打錯 應該是國科會
06/29 18:35, 142F

06/29 18:36, , 143F

06/29 18:37, , 144F
第十九行: .....RPI......將不再採用.....
06/29 18:37, 144F

06/29 18:38, , 145F
了解 朱主委文中沒有提及"不再計算點數" 而是"像RPI這麼機
06/29 18:38, 145F

06/29 18:39, , 146F
械化的加權指標 ,已達成其階段性任務,國科會爾後將不再採
06/29 18:39, 146F

06/29 18:40, , 147F
用" 可以看一下rpi的定義在最開頭有提及
06/29 18:40, 147F

06/29 18:42, , 148F
你知道AB表嗎?
06/29 18:42, 148F

06/29 23:23, , 149F
AB優酪乳
06/29 23:23, 149F

06/29 23:58, , 150F
我是AB型!
06/29 23:58, 150F

06/30 18:23, , 151F
那六年條款呢? 六年條款還是得看論文點數
06/30 18:23, 151F

06/30 20:54, , 152F
人文和社科根本不適合這種評鑑方式
06/30 20:54, 152F

07/01 01:24, , 153F
國科會的態度是不再主動提供RPI指標,不過大家多少還是
07/01 01:24, 153F

07/01 01:24, , 154F
會看發表成果,國科會想表明的立場就是希望研究的風氣
07/01 01:24, 154F

07/01 01:25, , 155F
能夠有所改變。過去提出RPI,不代表現在就不能改變。
07/01 01:25, 155F

07/01 01:26, , 156F
只看RPI確實讓台灣的研究風氣有點詭異,有所改改不好嗎
07/01 01:26, 156F

07/01 02:30, , 157F
0.,o嗯..年輕助理教授莫名其妙的合作跟博士生莫名的延畢..
07/01 02:30, 157F

07/01 04:07, , 158F
看到制度缺失是每個博士生都可以辦到的 但要怎麼由此開始
07/01 04:07, 158F

07/01 04:08, , 159F
積極努力或不總是悲觀也許還有很長一段路吧。
07/01 04:08, 159F

07/01 21:22, , 160F
PUSH
07/01 21:22, 160F

07/02 13:32, , 161F
話說國科會要這樣搞的話 博士班是不是應該跟進:P
07/02 13:32, 161F

07/02 13:32, , 162F
一堆博士班也是記點才能畢業
07/02 13:32, 162F

07/02 13:34, , 163F
不過不管這個最終會不會有成效 至少國科會開始做了
07/02 13:34, 163F

07/02 14:37, , 164F
所上規定的點數通常不高,恐怖的是老闆心中的那把尺@@
07/02 14:37, 164F
文章代碼(AID): #1FwgkDGV (PhD)
文章代碼(AID): #1FwgkDGV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