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資訊] 國科會研究審查 捨棄論文計點

看板PhD作者 (讀冊人...)時間12年前 (2012/06/30 08:01), 編輯推噓8(8033)
留言41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我覺得, 文章中並沒有說不考慮SCI阿... 感覺國科會的意思 (或是未來的科技部) 是說, 不再偏重採用"數P"的方式進行, 但是並沒有說"P"不重要... 而是希望大家不要考慮"P數", 而是要注重"P質" 說真的... 現在SCI期刊百百種, 要投不上還真的比較難, 與其製造一堆P, 國科會是希望大家提高P質吧! 此外, 從前面的推文來看, 為什麼會有人認為演講, 人脈都不是實力, 這是華人教育的迷思嗎? 明明生動的述敘自己的研究, 做出更好的詮釋也是一種功力阿, 同樣的實驗data, 有些人就只能發到爛期刊, 但是有些人就可以推到science, 這不也是功力? 就像...Aapple產品真的功能比較好嗎? 但人家的包裝就真的讓消費者爽花錢買下去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8.191.4.50

06/30 08:34, , 1F
apple產品是真的有內在的. 人家不是只靠包裝而已.
06/30 08:34, 1F

06/30 12:20, , 2F
你這篇舉的"演講"例子,到頭來還不是看期刊質量決勝負
06/30 12:20, 2F

06/30 12:20, , 3F
難道有人會請你去演講 「講題:我如何投到爛期刊」
06/30 12:20, 3F

06/30 12:27, , 4F
所以你的例子犯了事後Bias 根本引喻失義. 真正受批評的
06/30 12:27, 4F

06/30 12:28, , 5F
是那些「沒學術成就, 靠人脈跟到處演講打知名度」的人
06/30 12:28, 5F

06/30 12:30, , 6F
網友批評的是這種不學無術的嘴砲教授
06/30 12:30, 6F

06/30 12:30, , 7F
不是你說的 「學(術)而優則演講」這種教授
06/30 12:30, 7F

07/01 01:27, , 8F
國科會是不鼓勵只看RPI,但審查的還是會注意其研究成果
07/01 01:27, 8F

07/01 01:29, , 9F
為了完全杜絕不學無術的人拿經費,用RPI把整個台灣的
07/01 01:29, 9F

07/01 01:30, , 10F
研究框得死死的,這樣的發展真得會比較好嗎?我覺得這至
07/01 01:30, 10F

07/01 01:31, , 11F
少是一個台灣目前研究的轉機。讓審查者不要審查時只看
07/01 01:31, 11F

07/01 01:31, , 12F
RPI就決定是否通過,太便宜行事,應該要看更多的東西,
07/01 01:31, 12F

07/01 01:31, , 13F
多花點心思審查。 這樣對大家都會比較好吧。
07/01 01:31, 13F

07/01 09:55, , 14F
我是很想請問一下 除了RPI還有什麼公正的指標可以給國科會
07/01 09:55, 14F

07/01 09:55, , 15F
作為發錢的參考? 教學教得好就可以從國科會拿錢?
07/01 09:55, 15F

07/01 09:56, , 16F
會拍馬屁 在大頭中間當小丑彩衣娛親 就可以拿錢?
07/01 09:56, 16F

07/01 09:56, , 17F
這些是"能力"沒有錯 但我覺得不應該由國科會買單
07/01 09:56, 17F

07/01 09:58, , 18F
學校評鑑可以多元化 但國科會發錢總要有明確的目標吧
07/01 09:58, 18F

07/01 09:58, , 19F
舉個例子Columbia U的某個教授在推廣科學教育 弄了一個部落
07/01 09:58, 19F

07/01 09:59, , 20F
格每週訪問不同的科學家談科學話題 這些花費都是他自己拿錢
07/01 09:59, 20F

07/01 10:00, , 21F
或者募款來的 NIH的計畫裡面可沒有在資助他搞這些東西
07/01 10:00, 21F

07/01 10:00, , 22F
翻開publication人家也一直有在發表 也是在top journal.
07/01 10:00, 22F

07/01 10:01, , 23F
如果在台灣 未來是不是會因為他有"服務" 所以可以不看發表
07/01 10:01, 23F

07/01 10:02, , 24F
國科會就閉著眼睛發錢呢?
07/01 10:02, 24F

07/01 10:12, , 25F
就像國教一樣..打破明星高中的不是在制度,而是家長
07/01 10:12, 25F

07/01 12:51, , 26F
國科會是指出一個新的審查方向,不過實際執行審查的教
07/01 12:51, 26F

07/01 12:53, , 27F
授不可能都不看發表,所以不會因為這樣就讓一堆不會研
07/01 12:53, 27F

07/01 12:53, , 28F
究的人拿到經費。我覺得國科會帶頭只強調RPI的方式,反
07/01 12:53, 28F

07/01 12:54, , 29F
而會讓台灣從上到下都在追求分數。目前這樣的轉變,是
07/01 12:54, 29F

07/01 12:54, , 30F
有機會讓台灣的研究環境有一番新氣象。
07/01 12:54, 30F

07/01 12:57, , 31F
在審計畫的時候,沒有RPI,從主持人過去的發表,還是可
07/01 12:57, 31F

07/01 12:58, , 32F
以知道其研究做得怎樣。如果直接附上RPI,難保審查時,
07/01 12:58, 32F

07/01 12:59, , 33F
審查委員偷懶只看RPI,甚至因為RPI差了幾分,而有某甲
07/01 12:59, 33F

07/01 12:59, , 34F
做得比某乙好的刻板印象。RPI讓審查者方便,但卻太僵化
07/01 12:59, 34F

07/01 13:00, , 35F
為什麼會覺得國科會這樣的想法,表示都不看發表???
07/01 13:00, 35F

07/02 04:49, , 36F
推一下小雞男孩XDDDDD
07/02 04:49, 36F

07/02 08:51, , 37F
國科會花錢的目的何在?研究是解何問題?促不成產業有希望?
07/02 08:51, 37F

07/02 09:20, , 38F
不管那種評量,想要的科技產業起得來嗎?發P變得了產業撐?!
07/02 09:20, 38F

07/02 13:25, , 39F
慘的就是所謂的質量是誰說得算 到頭來 可能還是在看IF
07/02 13:25, 39F

07/02 14:35, , 40F
要不看IF恐怕很難,不過至少,要多看人家做的研究內容
07/02 14:35, 40F

07/02 14:36, , 41F
審的時候多花點心思,畢竟寫一份研究計畫也花不少心力
07/02 14:36, 41F
文章代碼(AID): #1Fxa6zN_ (PhD)
文章代碼(AID): #1Fxa6zN_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