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 最昂貴的原子筆

看板PhD作者 (ggg)時間13年前 (2011/04/21 10:51),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0/20 (看更多)
※ 引述《ggg12345 (ggg)》之銘言: : 前蘇聯在航太領域的領先都是讓老美難安的. : : 蘇聯若要勝出, 當然不能全學老美, 世界上的東坡棋法從來就沒有勝出的. 所 : 謂平手是自我安慰, 因為後手的老帥沒了還可走一步後手嗎? : : 世界上另一個讓老美頭痛的對手是被台灣一直忽略不計的老共, 老毛有句名言 : "你打你的, 我打我的", 用我最拿手的來跟對手競爭, 而不是用我略遜一籌的 : 方法跟強力對手比強, 那可是很難勝出的. : : 有錢了當然要用有錢的辦法, 窮人就得想窮人的辦法, 是解決問題克服難關優 : 先, 至少要能處於不敗才有其他的後續. : : 推 markov:孫臏比賽馬 這可以算中國人的國粹方法了 04/20 12:34 ====================================================================== 孫臏賽馬是改變了對策, 輸少贏多, 積小勝為大勝, 算是方法創新. 印度與中國都有這種 "智勝" 的 "策略". 成了歷史典故 "上駟對下駟", 後人 再演再用, 已經不再算是創新發明了. 西方的創新多數是 "發明新物", 都是要 "做出來賺錢". 這個"動手做出來", 應該是形而上階級意識濃厚的印度或中國容易忽略的. 參考一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4%AA%E7%A9%BA%E7%AD%86 太空筆是一個新發明的新生物, 在 PhD 版這類書生環境或許相差太遠, 甚至 格格不入. 太空筆的發明 1945年,雷諾成立雷諾國際筆業有限公司在美國製造銷售圓珠筆,三個月時間 就賺了500萬美元;同年12月,雷諾聘請保羅‧費雪擔任工程師改進產品。1948 年,雷諾關閉了他的公司退休養老,保羅‧費雪抓住良機成立自己的製筆公司, 名為飛梭太空筆公司。保羅‧費雪是一個處事嚴謹的工程師,為了製造出不漏 油,不褪色的高品質圓珠筆,他選擇最好的材料,超硬碳化鎢筆珠與筆尖精密 結合,一個碳化鎢筆頭需要27道工序製造,筆珠絕不脫落,解決圓珠筆的漏油 問題,特殊超粘油墨保證流暢可靠的書寫功能。在阿波羅1號的失火事故中, 造成三名太空人喪命,保羅‧費雪意識到應該製造一支可以在太空無重力狀態 中書寫的筆。在毫無官方的援助的情況下,他個人投入資金200多萬美元,製造 出成品送去給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經過上萬次試驗與試用。在 1967年完成供太空人在太空使用的飛梭AG7型太空筆。 ====================================================================== 以當年的情況, 在地面上要有真空無重力環境做實驗測試是很難的. 常常是水 中漂浮模擬無重力環境. 猜想是這種模擬環境, 所以這個筆可以在水中寫字. 動手做出來, 當然不是只靠 "一雙手", 而是很多支手, 要讓很多支手肯替一 個工程師做事, 美蘇方法顯然在某些地方不同. 1.帶頭的工程師是能人甚至是傑出的天才, 美蘇當年的火箭設計總師都是如此. 2.美國是用錢招募能人來動手做, 給錢讓其自己花. 蘇聯是制度性特別供應, 要靠擠源頭奶水的黨委給, 後者若無服務心態容易造成不滿, 效率差. 3.美式的工程師發明家多數是賺到自己的錢再投入新發明, 是拿錢找很多支手 來幫. 最後成功的一定是花錢找人幫, 要能賺得到, 花得起, 撐得住. 如果是用翰林供奉這種思惟, 聖上供奉成果也歸聖上, 在各自的自私自利本性 驅使下, 那造就一堆書生找不出肯動手的工程師, 也沒有肯擔當的管理人員肯 恰當處理經費, 那就是舊中國的整個毛病所在囉. 英美工程師, 發明家 造出船堅炮利 改變貿易抽利途徑終究勝出了近代百年歷 史. 再偉大的形而上創意, 再高明的智慧對策, 終究沒有很多支手肯去實現支撐出 具體成果. 那也就無 "物" 可用, 最後導致 "無人肯隨". 台灣 PhD 淪為外洋 所用也就必然. 若現在仍然只停留在孫臏的賽馬策思惟, 動個腦就想全贏, 人家動傢伙的豈是 如此溫良恭儉讓? 若造不出新事物的, 也就不算新思惟了. 今日的 Apple ipad 用兩根手指就讓台灣一堆 IT 產業地動山搖, 不就是創新 發明的範例?

04/22 03:29, , 1F
這篇最後一句是轉個方像打自己臉還怎樣?
04/22 03:29, 1F

04/22 03:30, , 2F
開發 iPad 所耗資金人力豈是 "兩根手指" 這麼輕鬆?
04/22 03:30, 2F
台灣在 2000年就隨 MS 做平板觸控, 當時就是推廣到小學生手寫輸入, 號稱 無所不在的學習. 這個事的失誤在: 只看見都會區的小學生家長有購買力, 但 小學是普及教育, 她有價格上的壓力, 獲利率不可能拉高. 此外, 小學教師畢 竟不如大學資訊系教師對電腦的熟練, 何況鍵盤的存在又何必多個觸控手寫, 手寫的辨識率也不是隨意可得, 更何況是小學生的初學手寫? 一上來的對象就 弄錯, 有只想騙國科會與教育部經費的嫌疑, 根本不是從產業發明商業運作的 角度去看去想. 整個失誤就是國科會亂獎懲導致這種偏差. ipad 的高明處在先針對付得起, 肯付錢的用戶, 是隨著需求走(成功的發明都 是在解決需求). 她不做那個目前還是不足應付小學生的手寫輸入, 而是改為 代替鍵盤的多點移動觸控, 就技術難度言低得多. 此外就是加入像 wii 的加 速度 sensor 能知道地面在那個方向. 這一切就是不用滑鼠與鍵盤的 User Interface, 如同 PC 是省了終端機改用共用記憶體的顯示幕, 是減了材料成 本卻多出個繪圖功能. 平板就是台灣當年號稱的電子書與電子書包. 但沒有深思要在何處勝出. 全 台灣當時都掉入要提高 notebook PC 附加價值, "拉高售價" 的思惟. 學術 界連最基本的 "價廉物美" 商業原則都想只靠意願創新推翻. 任何廠商都喜歡宣稱 她耗費了多少 "天大的資金與人力", 不然何來商業交易 時, 給買方的價值感? 這是資本家玩的把戲罷了. 當然, 勝出的對策與方法永 遠是無價的. 其實PC鍵盤本身就是可以同時多鍵組合輸入, 多點觸控不算特別, 差異在判斷 移動, 就有如前後輸入字符的差異. Apple 就是用兩根手指動動就勝出了, 這 是新發明新應用, 重點是在反應速率, 使用是否流暢? 嚴格說, 手寫輸入的發明會包含移動成線, 所以 Apple 會咬住多點觸控移動, 但定點 斷開移動 仍然在手寫中文輸入的方法裡, 所以這個專利在中文區有得 鬧, 用手寫輸入的招式還是能扳回來.

04/23 00:08, , 3F
手寫輸入這一區. wacom bamboo輸入這算嗎?
04/23 00:08, 3F
平板的觸控或手寫輸入是與顯示幕放在一起, 手寫板通常板上看不見字. ※ 編輯: ggg12345 來自: 140.115.5.114 (04/23 21:00)
文章代碼(AID): #1DhvkhmX (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hvkhmX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