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獎學金誘人 外籍生倍數成長

看板PhD作者 (只是個暱稱罷了)時間14年前 (2009/09/14 15:06), 編輯推噓30(30024)
留言54則, 26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6 (看更多)
http://www.udn.com/2009/9/12/NEWS/NATIONAL/NAT5/5130928.shtml 台灣獎學金誘人 外籍生倍數成長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2009.09.12 06:07 am 教育部與外交部等部會5年前設置「台灣獎學金」,金額比不少大學的獎學金多,成 為吸引更多外籍生來台就讀的一大誘因,從93年度的555人,倍增到98學年度的1385 人,直接讀學位的人數也增加。 教育部表示,台灣獎學金受獎人98學年度有1385人,就讀學位以大學605人最多,占 43.68%;其次為碩士361人,占26.06%;博士215人,占15.52%;先修華語人數逐年降 低,比例為14.73%。 台灣獎學金除提供外籍學生來回機票,還有每個月2萬5千元到3萬元獎學金,有的學 生表示,已足夠支付學雜費和生活費,不少學生都稱讚。 來自海地的艾米勒就是一例,申請到台灣獎學金,目前在淡江大學財經研究所就讀。 他說,台灣是海地很好的邦交國,來台就讀,由於獎學金可拿5年,台灣民眾也很親 切,還想繼續念博士。 來自美國的陳美如說,到亞洲各國旅遊,深刻體會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她喜歡文化與 歷史,台灣又是能夠學到正統中國文化的地方。 現年31歲的麥陶德來自美國,原本在美國IBM當工程師,去年申請到台灣獎學金,目 前就讀台大資訊所博士班一年級。已能說一口流利中文的麥陶德說,台灣獎學金一個 月有3萬元,生活費和學雜費都不用愁。他說,台大在資訊方面研究頗負盛名,他目 前研究人工智慧,除了學專業,更利用上課加強中文聽、說能力。 【2009/09/12 聯合報】@ http://udn.com/ -- 一把辛酸淚,誰解其中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16.111.182

09/14 15:08, , 1F
說真的一個月三萬拿到國際上比還真不怎麼樣
09/14 15:08, 1F

09/14 15:10, , 2F
外藉生學費跟台灣人比是貴很多的 記者知道嗎?
09/14 15:10, 2F

09/14 15:10, , 3F
但是打死一票台灣PhD學生一個月的薪水....
09/14 15:10, 3F

09/14 15:22, , 4F
我只有他的1/5...唉
09/14 15:22, 4F

09/14 16:15, , 5F
09/14 16:15, 5F

09/14 16:20, , 6F
大家眼中都只有錢錢錢錢~~~這是悲哀嗎
09/14 16:20, 6F

09/14 16:27, , 7F
不是悲哀吧,是現實
09/14 16:27, 7F

09/14 16:33, , 8F
本篇重點都劃在錢上了,不討論錢要討論啥?
09/14 16:33, 8F

09/14 16:47, , 9F
外籍學生一個3萬 台籍學生補助卻越來越少...
09/14 16:47, 9F

09/14 17:13, , 10F
哈哈 30K 我是他1/5的水準
09/14 17:13, 10F

09/14 17:17, , 11F
我帶過外籍生的實驗課,中文很爛不加強,英文也不行...
09/14 17:17, 11F

09/14 17:21, , 12F
衛什麼國家不設法培育自己的人才 侵蝕別國的學術
09/14 17:21, 12F

09/14 17:30, , 13F
台灣的生活費,比其他國家低很多,相較之下,算是很好的
09/14 17:30, 13F

09/14 17:33, , 14F
同樣是博士班,我拿8k…不過我相信有更慘的
09/14 17:33, 14F

09/14 17:39, , 15F
我才6K-________-
09/14 17:39, 15F

09/14 17:40, , 16F
其實我不期待我的博班薪水有很多 但是跟我碩班時一樣XD
09/14 17:40, 16F

09/14 17:40, , 17F
就有一點慘XD
09/14 17:40, 17F

09/14 18:38, , 18F
外籍生學費還是補助阿...每個月還有生活費可以拿免做事
09/14 18:38, 18F

09/14 18:49, , 19F
其實說實在的一個月三萬吸引不到什麼真正優秀的外籍生
09/14 18:49, 19F

09/14 18:49, , 20F
吧,美國學術那麼好 PhD 月薪都 1000$ up 了,歐盟為
09/14 18:49, 20F

09/14 18:50, , 21F
了搶人碩士就給 1200 Euro/month, 這種薪水會來的除非
09/14 18:50, 21F

09/14 18:50, , 22F
是有別的原因 (比如說老婆臺灣人之類) 否則都是被這些
09/14 18:50, 22F

09/14 18:51, , 23F
地方淘汰下來了吧
09/14 18:51, 23F

09/14 21:15, , 24F
不然就是有人是衝著要學繁體中文來的 這是台灣的小小優勢
09/14 21:15, 24F

09/14 22:32, , 25F
6k 是蠻慘的 小的拿8k 看來是普通 哈
09/14 22:32, 25F

09/14 23:57, , 26F
歐美生活基本所需及要求高,六七百歐通常是大學生的生
09/14 23:57, 26F

09/14 23:58, , 27F
活費了吧,碩博班的薪水當然要再多囉...
09/14 23:58, 27F

09/15 00:25, , 28F
考慮物價水平的話30k在台灣挺好過的 是我的無限倍QQ;
09/15 00:25, 28F

09/15 00:27, , 29F
1個月3萬不少吧,美國雖然1個月1800USD,但是花更兇
09/15 00:27, 29F

09/15 08:54, , 30F
花錢請他們來泡夜店 真是個好政策...
09/15 08:54, 30F

09/15 09:33, , 31F
如果是要用錢搶人,沒人在考慮物價的
09/15 09:33, 31F

09/15 09:33, , 32F
打個比方,美國出 1500$/month 和印尼出 1350$/month
09/15 09:33, 32F

09/15 09:34, , 33F
您會選哪邊去?大家都知道以上的條件在印尼生活水準一
09/15 09:34, 33F

09/15 09:34, , 34F
定比較好啊
09/15 09:34, 34F

09/15 09:35, , 35F
近年新加坡和香港的學術怎麼衝起來的,也就是錢堆出的
09/15 09:35, 35F

09/15 09:38, , 36F
30K超多的好不好,君不見一堆爆肝賣命的工程師才22k
09/15 09:38, 36F

09/15 12:59, , 37F
SakuraWars的比喻有點怪怪的,因為美國跟印尼的本質差
09/15 12:59, 37F

09/15 13:00, , 38F
異就很大了,大家還是會考慮物價的,前提是要確定所得
09/15 13:00, 38F

09/15 13:00, , 39F
要夠生活阿
09/15 13:00, 39F

09/15 13:01, , 40F
如果今天歐盟跟台灣同樣是出1200歐,同樣消費型態,在
09/15 13:01, 40F

09/15 13:02, , 41F
台灣應該會有機會存比較多的錢吧...
09/15 13:02, 41F

09/15 13:16, , 42F
我的確是不認為歐盟臺灣同樣 1200 歐會有第三國人選臺
09/15 13:16, 42F

09/15 13:16, , 43F
灣進修,不過如果臺灣開出 2000 歐的價碼就難說了
09/15 13:16, 43F

09/15 13:24, , 44F
人家是拿3萬沒有計畫壓力 我們8k卻被狗幹到爆炸掉
09/15 13:24, 44F

09/15 13:24, , 45F
台灣留學生還不是出國也有計畫壓力?
09/15 13:24, 45F

09/15 13:28, , 46F
不過其實這些政策是為"未來"台灣的國際化環境鋪路
09/15 13:28, 46F

09/15 13:29, , 47F
勢必競爭越來越激烈 知名度打開 更多人才可以進來
09/15 13:29, 47F

09/15 16:05, , 48F
本土博士生8K甚至以下一大堆, 我不知上頭的人在想什麼
09/15 16:05, 48F

09/15 16:20, , 49F
SakuraWars新的比喻讓我想到某間美國大學在Qatar開分
09/15 16:20, 49F

09/15 16:20, , 50F
校,其博士後待遇及福利跟本校區的差異
09/15 16:20, 50F

09/15 16:38, , 51F
錢很重要呀!
09/15 16:38, 51F

09/15 18:49, , 52F
很重要呀,錢!
09/15 18:49, 52F

09/19 13:21, , 53F
比大學畢業生起新還高
09/19 13:21, 53F

01/06 22:29, 5年前 , 54F
異就很大了,大家還是會 https://daxiv.com
01/06 22:29, 54F
文章代碼(AID): #1AhUkGfq (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hUkGfq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