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越念越覺得自己渺小

看板PhD作者 (明天好天氣)時間15年前 (2008/10/06 09:3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4 (看更多)
※ 引述《deutschland ()》之銘言: : 其實你不用妄自菲薄 : 我是台灣土博士 : 現在在美國前15內的學校做博後 : 來之前我也覺得國外很厲害 : 但來了之後發現 : 其實台灣博士班學生的水準 : 並不會比美國博士生差 : 當然不要跟MIT之流那種真正很天才的比..>< : 但整體來說我看過的土博士班學生 : 很多都不會輸這邊 甚至要更好 個人覺得美國名校有兩項優勢是臺灣比不上的 第一是資源多、經費充足 不但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設計實驗 以生醫領域來說,各式各樣配好的reagent和kit.. 節省掉很多準備材料的時間 第二就是在名校的faculty 多半是不簡單的狠角色 頭腦聰明靈活、觀念清楚不說 在國際上學界業界的人脈 讓你不但paper 容易發上不錯的期刊 未來也比較能順著老闆的人脈在學界業界發展 : 我現在老闆就說的很明白 : 他不相信美國大學系統畢業的學生 : 美國大學畢業的學生普遍程度比台灣跟中國的學生差一到兩年 : 重要的研究跟事 : 他都會特地交給非美國人的學生或博後做 : 光耐操度 台灣學生就狂勝 : 老美學生每天到實驗室就東摸西摸 : 傍晚不到就閃了 : 假日更不可能出現 : 實驗室最認真的 : 都是非美國人 這也是在美研究的一大缺點 特別是如果你的研究需要和美國人或學校其他單位一起合作時 往往你的實驗進度會被他們拖累 -____- : 25歲拿到博士 : 也不代表什麼 : 人生也不會因為你25歲拿到博士 : 就代表你成功了 : 學術研究的路很長的 : 重點是之後的努力 : 最近科學人有翁啟慧的專訪 : 照你的想法 : 他34算才拿到博士 : 那不是就落後國外很多人八九年了 : 如果你真的對作研究有興趣 : 那就繼續做下去就對了 : 強中自有強中手 : 比來比去永遠也比不完 我倒認為念博士也不見得是為了研究而念 端看個人考量,但是如果能夠早點拿到博士還是好的 畢竟博士階段所做的研究還是under supervision/surveillance的 重點在於掌握研究方法、學到正確的觀念 真正的、屬於自己的戰鬥,是畢業以後才開始的 -- 如果能在開滿了梔子花的山坡上 與你相遇 如果能 眷地愛過一次再別離 那麼 再長久的一生 不也就只是 就只是 回首時 那短短的一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8.40.48.222
文章代碼(AID): #18wMmn8c (PhD)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wMmn8c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