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雙重關係

看板PSY作者 (貓蘋果)時間12年前 (2012/07/16 07:13), 編輯推噓8(8017)
留言25則, 5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catfish1415 (喵魚)》之銘言: : 當諮商關係的前提是 真誠一致、同理心、無條件積極關懷 : 這樣的時候,卻又要保持絕對不可以越界,不可以有雙重關係, : 不可以跟個案發生做"朋友"... : 想想,不知怎麼的會覺得有一點矛盾? : 朋友這種東西不就是很自然的在分享經驗,生發信任、彼此喜歡, : 然後就成為朋友了嗎? : "要怎麼刻意的讓自己不是朋友?" : 說到底,所謂的朋友是什麼呢? : 而所謂的諮商關係 和 朋友關係的 界線到底是什麼呢? 我目前想到一般關係和諮商關係不同的地方有三: 1.諮商關係是一段很像____的關係。 空格的地方可以代入親子、伴侶、朋友、師長等等, 但不管諮商關係多像被代入的這些關係,他還是一段治療關係, 只是跟一般的醫師-病人的關係又更深入,諮商師的功能又更多罷了。 2.諮商師本身就是一個跟一般人不同的角色。 我們在一般關係裡,大家都是你說的那樣,自然的分享經驗、彼此信任喜歡等等。 諮商關係就是要建立在你這樣的基礎上, 再同時做到真誠一致、保有同理心、無條件積極關懷, 諮商師會理性分析關係、做到深度的陪伴等, 以此為基礎,進而讓個案遇見自己深蘊的力量。 以朋友關係舉例, 朋友不可能可以永遠對朋友做到你說的真誠一致、無條件積極關懷、同理心。 試問,你真的可以隨時隨地對朋友做到這三種條件嗎? 我是不可能對朋友總是「無條件積極關懷」啦,絕對都是有條件的, 例如我很早睡,我就不可能半夜接朋友的失戀電話, 可是可以在其他醒著的時間,跟朋友約出來,或者線上談天關心他。 也就是說,諮商師即便跟個案建立一個很像朋友的關係, 可是諮商師還是會有算計這段關係接下來這樣做比較好的動作, 這就需要諮商師的覺察能力,我們跟朋友就不可能時時覺察後做些什麼吧? 所以我們才會有這麼多的倫理規範, 因為諮商師要戒慎恐懼的、極有意識的去理解他的諮商關係, 如果不這麼做,只是在傷害個案、操弄個案。 3.諮商關係是一段灰姑娘的關係。 諮商關係有時間限制。 我們一般關係,除非彼此交惡,不然前提都是天長地久的吧? 可是諮商關係只要停了,這段關係就會結束。 諮商關係的時間性也只有建立你跟諮商師約好的那個頻率(ex:1hr/1周)下成立, 諮商師也是人,我們也就不可能對每個人都做到所謂的個人中心三條件吧? (不管是否為個人中心學派) 如果你問我男友:「貓蘋果有沒有對你總是真誠一致、無條件積極關懷、同理心?」 他應該會覺得:「有這樣做到的應該是我吧...我都被欺負...」 然後我男友根本不是讀這科的。 : 另外,當一個諮商結束了以後,是不是註定必須斷絕聯繫呢? : 畢竟沒有治療關係就不應該聯絡,不然那樣的聯繫又算的上什麼? : 而在治療結束之後,案主偶然碰上了心理師,兩人的關係又是什麼呢? : 或許一輩子就停留在案主與心理師這樣的角色裡, : 但想想就會覺得好像有那麼一點不切實際? : 就像一段師生關係結束了以後,隨著年紀漸長, : 師生之間若能相遇,總有一份朋友般相惜的興味在裡面。 這就要看那段關係裡的諮商師與個案彼此的默契是什麼了。 有些人會進入一段非案主與心理師的關係,有些人就會保持這樣的關係, 在不違反倫理規範的前提下他們可以一起選擇。 我是不知道不切實際在哪,是覺得那建立這段關係到底算什麼這樣嗎? 好像是一段又真卻又假的關係? 但我認為,我跟我的諮商師彼此也有一份朋友般相惜的興味在裡面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8.140.102

07/16 19:49, , 1F
我想我的問題是 "無條件"積極關懷,可是如果只能限定
07/16 19:49, 1F

07/16 19:49, , 2F
在諮商的小小空間裡才能存在,那這樣諮商本身不也是
07/16 19:49, 2F

07/16 19:52, , 3F
一種"條件"? 因為我是案主,所以你...OOOXXX
07/16 19:52, 3F

07/16 19:52, , 4F
而出了諮商之外,你我的關係就不復存在,那又怎麼能
07/16 19:52, 4F

07/16 19:53, , 5F
談的上是真誠? 只是我在想像身為個案的感覺,會有那麼
07/16 19:53, 5F

07/16 19:53, , 6F
一絲矛盾吧...不太能想像。
07/16 19:53, 6F
我認為在此的無條件只能建立在有條件的基礎上, 不會有「真正的」無條件積極關懷。 不管是諮商關係也好,一般關係也罷, 一定都是建立在某種條件上所形成的無條件積極關懷。 不過這也提醒我,要重讀Rogers一次了。 但我目前對無條件積極關懷就是如此理解, 也許你是覺得每段關係都可以達成「真正的」無條件積極關懷, 可是,我們真的可以對他人達到這樣的無條件積極關懷嗎? 諮商關係本來就是被「創造」出來的,他不是真正自然發展的關係, 只是一段被造出來讓你在這裡面複製你其他關係的一段關係,以達成所謂的分析、治療。 如果把諮商關係跟我們一般關係做比較,基本上立足點就不同。 ps.推文數要注意不超過五行喔

07/16 20:38, , 7F
「無條件」無法包含形成「無條件」的條件
07/16 20:38, 7F

07/16 20:40, , 8F
而這個問題也具有這種性質,無法單由心理學內部知識回應
07/16 20:40, 8F

07/16 20:41, , 9F
呃...我不是很確定我在說什麼。
07/16 20:41, 9F
不知道lynner要指的是不是我說的這個? 我的若P則Q的邏輯很爛!所以你這樣講我沒有慧根懂!

07/16 21:57, , 10F
對,一部份確實如你所說。
07/16 21:57, 10F

07/16 21:58, , 11F
另一部分是引入其他學科可以讓這個問題更深入
07/16 21:58, 11F
lynner覺得可以引入什麼學科啊

07/17 12:25, , 12F
也就是說...無條件是不可能存在的 hmmmm...
07/17 12:25, 12F

07/17 12:26, , 13F
(嘆氣) 看來果然是這樣的阿...!
07/17 12:26, 13F
嗯你好像很失望的樣子@@

07/17 15:40, , 14F
我以為世界上沒有無條件的關係@@ 即使是親子關係也一樣
07/17 15:40, 14F

07/17 15:40, , 15F
因為父母親生小孩多半還是有目的的(EX:生命延續 自我實現)
07/17 15:40, 15F

07/17 15:41, , 16F
(我只是個正在諮商的人,不是心理師所以可以不用理我的話)
07/17 15:41, 16F

07/17 16:40, , 17F
「不可能」不代表就此放棄,而是永遠要為這個目標努力.....
07/17 16:40, 17F
我是這麼想-在有限的條件裡做無限的努力!(衝啊)

07/17 20:51, , 18F
很失望阿~:P 因為我在念這些理論的同時,都是把自己
07/17 20:51, 18F

07/17 20:52, , 19F
當成個案在設想那樣的感受,當知道不可能被無條件的
07/17 20:52, 19F

07/17 20:53, , 20F
接納,會很失落呢!!! = =+++
07/17 20:53, 20F
catfish有諮商經驗過嗎? 在諮商的時候,真的是無條件的呀

07/17 21:45, , 21F
我是個案(舉手)但我不會失落耶
07/17 21:45, 21F

07/18 09:51, , 22F
可以說是在諮商條件下的無條件? 好繞舌XD
07/18 09:51, 22F

07/18 17:07, , 23F
老實說,沒有耶,沒有諮商過。 不過很想試試 ...
07/18 17:07, 23F

07/18 17:07, , 24F
不過我應該會是挑剔又難搞的個案吧 XDDDD
07/18 17:07, 24F
不管你是否挑剔難搞,你都值得擁有一段美好的諮商關係 我覺得諮商經驗很難用文字說明清楚 如果各個條件許可的話,去試試看諮商我覺得是滿不錯的 ※ 編輯: maoapple 來自: 203.64.83.109 (07/18 17:44)

07/07 12:30, 4年前 , 25F
我以為世界上沒有無條件 http://yaxiv.com
07/07 12:30, 25F
文章代碼(AID): #1G0qwGrd (PS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G0qwGrd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