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第一勢力與第二勢力

看板PSY作者 (Metaphor)時間14年前 (2010/04/14 00:4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runrice (尬飯)》之銘言: : 不清楚原PO需要的是甚麼 : 如果是為了考試的話 : 樓下各位大大的推文應該講了很多 : 提出我自己的觀點 : 則不喜歡去分門學派 : 講難聽一點就是很多人所詬病的齊強派 : 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 : 只要我說覺得這兩邊說的都有理 : 就會被唾棄:沒有自己的想法 不肯用心去思考 根本不懂 牆頭草... : 也許現今某派的勢力較為強大 : 但是我想分享的是如何擷取前人的優點 : 開創屬於自己的東西 : 我曾經在一個作業上擬出一個治療計畫 : 跟認知行為學派的經由認知的改變進而改變行為相反 : 希望個案經由行為的改變來改變認知 : 當然只是一個作業所以我也不知道成效如何 : 但是我想要說的是 : 各種學派各種療法 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 這也是心理學迷人的地方之一 我會覺得 就像一個很古老的比喻 一樣 每個學派都像是瞎子摸象般的 去與人的心理做一個接觸 只是他們所切入的角度不同 所以觸摸到的也就不同 我覺得理論上概念的整合也未必不可能 像是這次 臨床心理學年會有請到一位來自外國的學者本身就是針對精神分析 與認知行為作整合的研究 當然,每個學派本身都會有一些限制 如果能透過其他學派的強項 去補足該學派在實作上的限制 我想個案會是最大的收獲者 此外想叉開一點的是 其實認知治療也未必都是強調非得從認知的改變進而去導向行為的改變 像是 Judith Beck (A.T. Beck 的女兒)在其著作 Cognitive Therapy : Basic and Beyond 裡面就有提到 當遇到一些個案在想法上改變較困難時,可以採用行為實驗等較偏行為取向的技術 透過行為實驗的結果,再去修正認知 以上與你分享 -- Notebook No,13 http://donleer.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132.127 ※ 編輯: DonLeer 來自: 218.164.132.127 (04/14 00:47)
文章代碼(AID): #1Bn9_xEZ (PSY)
文章代碼(AID): #1Bn9_xEZ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