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疑問] CR跟UCR不相同的例子

看板PSY作者 (息影對杯)時間15年前 (2008/10/05 22:4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DonLeer (Metaphor)》之銘言: : ※ 引述《Keroro2007 (莫焦慮 莫煩惱)》之銘言: : : 今天把普心課本翻出來看了制約的部分 : : 書上說通常建立制約之後,制約反應跟非制約反應通常是相同的 : : Ex: 鈴聲 跟 肉 都可以使狗 流口水 : : (CS) (UCS) (UCR)(CR) : : 可是有些狀況下,CR跟UCR會有一些不同 : : 我想不太到不同的例子@@ : : 有沒有人可以舉個CR跟UCR不同的例子? : : 謝謝回答 : Siegel & Allan (1998) 提出了一個補償反應模式 : 主要的內容在於說明 CR 應該是採用對個體最具適應性的形式出現 : 而非和UCR 相同,甚至可能會有所相反 : 像 藥物成癮患者耐藥性的解釋 就可以利用這個模式 : 對於成癮者在使用藥物時的各種情境線索(CS)所產生的CR : 就會抵抗那些毒品的效果(這是具有適應性的)而使得毒品的效果(UCR)減退 : 參考資料 : Douglas L. Medin, Brian H. Ross & Arthur B. Markman(2005). : Cognitive Psychology.(4th ed.).New York: Willey 補充白話文 D大說的耐藥性 意即成癮者在習慣場景使用毒品(UCS) 長期下來的成癮性 使得身體對於毒品及場景有了制約反應 各種情境線索(CS)所產生的CR 此時CR反而是種適應性的抑制 毒品的效果(UCR) 會使得成癮者使用毒品每次劑量都需提高 而達到相同程度神經上的高潮( 可以想成CR + UCR=K,K為高潮常數 (有這常數嘛XXD?) (x)+(y) =K,x為負數,y為正數 為什麼會提到這個 是因為往往會有成癮者用藥毒品過量致死 但實際上 成癮者使用的量與往常未必有所不同 深入研究發現 沒有在熟悉場景中 使得原先成癮性需要得到的用藥量 在另外的新場景中被置換了(X消失) 只須少於以往相同的藥量 就能達到相同程度的神經反應 但成癮者不自知 仍舊施打以往慣用的劑量(熟悉場景中 有耐藥性的高劑量) 因而導致死亡 以上 應該比較容易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5.33.118
文章代碼(AID): #18wDDjqt (PS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wDDjqt (P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