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ASUS ROG THOR 1200W白金電競電源開箱

看板PC_Shopping作者 (港都狼仔)時間5年前 (2018/10/22 12:19), 5年前編輯推噓42(42016)
留言58則, 4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狼窩好讀版: http://wolflsi.pixnet.net/blog/post/67398060 ASUS ROG THOR 1200W(RTSS01-1200P1)產品特色: 1.OLED功率顯示,內建的OLED顯示幕可即時顯示POWER的輸入交流功率耗用情形 2.全橋式LLC諧振轉換+同步整流+DC-DC架構,提供高效率轉換,通過80PLUS白金認證 3.全日系高品質電容,確保產品長時間高負載運作穩定性及可靠性 4.獨家WING-BLADE 13.5公分風扇,具備0dB溫度控制運轉功能,開啟後於低溫/低負載下 風扇將停止運轉 5.ROG散熱片,採用體積加大的造型散熱片,搭配風扇,可有效降低電源內部功率元件的 溫度,避免過熱老化 6.編織線模組化線材(部分線材),搭配固定整理夾,提升機殼配線美觀程度 7.ASUS AURA SYNC,POWER內部有可定址RGB LED,搭配AURA SYNC控制,可自訂出個人風 格 8.具備OPP/OVP/SCP/OCP/OTP保護機制 ASUS ROG THOR 1200W(RTSS01-1200P1)電源輸出接頭數量: ATX24P:1個 CPU12V 4+4P:2個 PCIE 6+2P:8個(4個單頭,2個雙頭) SATA:12+2個(12個原生,2個轉接) 大4P:5個 小4P:1個(轉接線) 外盒正面,黑色底色有亮黑幾何線條裝飾,紅色顯眼ROG標誌字樣在左上角,左側有亮銀 色ROG字體印刷ROG THOR 1200W PLATINUM及紅色GAMING POWER SUPPLY UNIT小字,左下為 ASUS AURA SYNC、80PLUS白金認證、10年保固標誌,右側圖片示範OLED顯示幕及ROG之眼 /THOR RGB LED的點亮效果 https://i.imgur.com/VF6CZKk.jpg
外盒背面有圖樣搭配產品主要特色英文說明,最下方有官方網站/臉書QR碼、廠商聯絡方 式(台、美、德/奧地利)、各種安規認證標誌 https://i.imgur.com/l9EYUIH.jpg
外盒左右側面以亮銀色ROG字體印刷ROG THOR 1200W PLATINUM,紅色小字為GAMING POWER SUPPLY UNIT https://i.imgur.com/t7P86cp.jpg
外盒上下側面為紅色,其中一側面有ROG之眼,另一側面印上產品規格表、各國語言產品 名及序號貼紙 https://i.imgur.com/i3RrRdd.jpg
產品規格表 https://i.imgur.com/jVgJOvr.jpg
各國語言的產品名及序號貼紙 https://i.imgur.com/xMFM9xw.jpg
外盒可直接掀開,上蓋內側黑底有ROG標誌字樣及紅色"WELCOME TO THE REPUBLIC"字樣 https://i.imgur.com/BoNq2pQ.jpg
裡面的小盒上面也有裝飾用幾何線條,底盒下部側面印上紅色"THE CHOICE OF CHAMPIONS"字樣 https://i.imgur.com/LrDSWS1.jpg
取出外盒中的裡面兩個小盒 https://i.imgur.com/VDbBnSx.jpg
裝著電源的紙盒上面有一段紅字,說明當需要RMA時,只要使用此紙盒送回電源本體就好 https://i.imgur.com/8MnhtbW.jpg
打開紙盒,防震泡棉中的電源供應器本體用透明塑膠膜包住 https://i.imgur.com/to9mHS1.jpg
電源本體採消光黑配色 https://i.imgur.com/asJnFRQ.jpg
斜向肋條造型風扇護網,角落處有ROG字樣,可以看到肋條上有一些區域被刻意弄成亮面 黑色 https://i.imgur.com/n6DFC0p.jpg
肋條為立體凹凸造型,從這角度看也可以看到被刻意弄成亮面黑色的部分區域 https://i.imgur.com/BsFSxbJ.jpg
本體側面有ROG之眼、幾何線條裝飾及造型凹槽,此側面的ROG之眼內有RGB LED,電源啟 動後預設為紅色,連接AURA SYNC可控制燈色,左側幾何線條造型中間區域為OLED顯示幕 ,電源啟動時會出現動畫,平常運作中會顯示交流輸入功率 從這個角度看,上面風扇護網處刻意弄成亮面黑色的區域會顯現ROG之眼 https://i.imgur.com/selwPzo.jpg
角落處造型THOR RGB LED,電源啟動後預設為紅色,連接AURA RGB控制器可控制燈色 https://i.imgur.com/ZoMiVpd.jpg
本體另一側面為ROG之眼、ROG THOR 1200W字樣、幾何線條裝飾及造型凹槽 https://i.imgur.com/vWX8P7u.jpg
網狀散熱出風口處有ROG標誌字樣銘牌、交流輸入插座、電源總開關及風扇模式切換開關 比較特別之處是固定用螺絲孔位有分正向與反向安裝,所以可以見到有八個螺絲孔 https://i.imgur.com/Jiphidq.jpg
模組化插座處左上角也有ROG標誌字樣,插座外有白色印刷標示連接裝置 https://i.imgur.com/QES7o3t.jpg
三角形輸出規格標籤,紅色顯眼ROG標誌字樣在左上角,ASUS商標在左下角,產品名稱以 白色ROG字體印刷,其他資訊有型號(RTSS01-1200P1)、製造商、輸入電壓/電流/頻率、各 組輸出電流/功率、總輸出功率、80PLUS白金認證標誌、安規認證標誌、警告訊息、序號 條碼、產地(中國製造) https://i.imgur.com/pxpk7T2.jpg
除了標籤,機身上還多了一張貼紙,這張貼紙是加州環境健康危險評估辦公室(OEHHA) 通過了65號提案(1986 年安全飲用水和有毒物質強制法案)的全新警告規範,對於記錄的 800種化學物質(每年更新一次),進行控管及公布清單列表,加州65號提案要求在加州銷 售產品的企業必須提供清晰且合理的警告標示(例如張貼標籤),並附上加州65號提案網站 連結,向消費者提供更多細節 https://i.imgur.com/dE7xdfI.jpg
配件紙盒打開,上層先看到印有ROG標誌字樣的小配件袋及說明書 https://i.imgur.com/2uq1EUw.jpg
打開下層就可以見到印有ROG標誌字樣的模組化線組收納束口袋及交流電源線 https://i.imgur.com/CAo6tVe.jpg
配件紙盒內容物,有模組化線組收納束口袋、小配件袋、多國語言說明書、交流電源線 https://i.imgur.com/fK8wxsc.jpg
小配件袋內容物一覽,有編織線整理夾、CableMod改裝線組折價廣告單、固定螺絲、ROG 之眼銘牌、塑膠束線帶、印有ROG標誌字樣的魔鬼氈整線帶 https://i.imgur.com/lZDkBlk.jpg
隨附交流電源線為14AWG(2.08mm2 ),15A規格,美式三孔插頭 https://i.imgur.com/FUHd0gp.jpg
自模組化線組收納束口袋中取出用塑膠袋裝著的模組化線組 https://i.imgur.com/5AZ7SO8.jpg
模組化線組均為黑色配色,有三種造型:編織線(ATX20+4P、CPU12V 4+4P、單頭PCIE 6+2P)、隔離網包覆(雙頭PCIE 6+2P)、帶狀(週邊、RGB) https://i.imgur.com/7LP6JWi.jpg
一組ATX20+4P編織線模組化線路,長度為61公分 https://i.imgur.com/pXMpx2s.jpg
兩組CPU12V 4P+4P編織線模組化線路,長度為65公分 https://i.imgur.com/usyRnXE.jpg
PCIE6+2P模組化線路分為兩種,一種為編織線,共有四條,採單頭配置,長度為67公分; 另一種為隔離網包覆線,共有兩條,採一分二雙頭配置,第一段長度為68公分,接頭間長 度為7.5公分,接頭間線路未包隔離網 https://i.imgur.com/R85TkPh.jpg
三組SATA帶狀模組化線路,兩組提供三個直角及一個直式SATA接頭,第一段長度為40公分 ,每組接頭間長度為11.5公分;一組提供四個直式SATA接頭,第一段長度為35公分,每組 接頭間長度為15公分 隨附一條大4P轉兩個直式SATA接頭轉接線,第一段長度與接頭間長度均為15公分 https://i.imgur.com/IjGwhxJ.jpg
兩組大4P帶狀模組化線路,一組提供三個省力易拔大4P接頭,第一段長度為45公分;一組 提供兩個省力易拔大4P接頭,第一段長度為35公分,每組接頭間長度均為11.5公分 隨附一條大4P轉小4P轉接線,長度為11公分 https://i.imgur.com/v5xMXhR.jpg
AURA SYNC RGB控制用線,附上兩種不同RGB信號接頭的連接線,長度為80公分 https://i.imgur.com/deAuooY.jpg
將所有模組化線路插上的樣子,會多出一個週邊用6P插座 https://i.imgur.com/wVK0eji.jpg
斜向肋條造型風扇護網可單獨取下,方便使用者清潔灰塵 https://i.imgur.com/BVC5fQT.jpg
使用POWER LOGIC PLA13525B12M 13.5公分12V/0.4A雙滾珠軸承兩線式風扇 https://i.imgur.com/eheNiVZ.jpg
內部結構圖,ASUS ROG THOR 1200W基於海韻PRIME PLATINUM系列(SSR-PD)進行高度客製 化,主要是改動外殼組合設計、更改內部配色、更換大體積造型散熱片、增加OLED即時交 流功率顯示幕控制電路、ROG之眼及角落THOR造型RGB LED及可定址AURA SYNC RGB控制能 力 https://i.imgur.com/17fjxZQ.jpg
交流輸入端採用插片式連接器,並有絕緣套保護 https://i.imgur.com/g3bIvnJ.jpg
ROG之眼及角落THOR造型RGB LED連接線與插座,右側棕色軟排線連接至OLED顯示幕 https://i.imgur.com/cYiVaST.jpg
拆除交流電源線及風扇模式切換開關的接頭,將後方網狀出風口及標籤處的L型外殼取下 https://i.imgur.com/82FzQCY.jpg
交流輸入插座後方有一金屬隔離罩及透明絕緣片,裡面有電路板連接電源開關、輸入保險 絲及X電容 風扇模式切換開關線路、L/N電源線及上方磁環都有包覆絕緣套管 https://i.imgur.com/9ducFlO.jpg
外殼內側有貼上一塊導熱貼片,協助將二次側MOSFET區域的熱量傳導至電源外殼上,上方 的洞與溝槽都是被電路板上焊點及MOSFET擠壓出來的 https://i.imgur.com/Fy4xeZv.jpg
電路板底部有絕緣用塑膠隔板,於二次側MOSFET處有一方型開孔,讓導熱貼片可以接觸到 https://i.imgur.com/zY8Ru1Q.jpg
固定電路板的外殼本體,上方內側黑色絕緣隔板蓋住OLED顯示幕以及造型LOGO導光板 https://i.imgur.com/kjwBMrf.jpg
主電路板功能分區如下: 紅色:輸入EMI濾波電路 水藍色:橋式整流及APFC電路 黃色:輔助電源電路5VSB 紫色:一次側全橋LLC諧振+二次側同步整流12V功率級 綠色:3.3V/5V DC-DC轉換電路子卡 白色:-12V轉換電路子卡 https://i.imgur.com/H0UUWs4.jpg
主電路板背面為紅色配色,大電流路徑採用敷錫來增大電流承載能力及協助導熱 https://i.imgur.com/wEngnmN.jpg
插片式連接器下方突波吸收器(藍色圓餅狀元件)未包覆絕緣套管,因為保險絲已經設置在 交流輸入插座後方電路板上,所以主電路板上就沒有設置保險絲 https://i.imgur.com/Z3M3IW6.jpg
負責交流輸入功率測量的電壓取樣電阻群(上方)與電流偵測IC(下方),電流偵測IC使用 Allegro ACS725KMA系列高精度霍爾效應電流感測器,用來取樣輸入交流電流值 https://i.imgur.com/02kBpVs.jpg
主電路板上EMI濾波電路具備兩個共模電感、四個Y電容與一個X電容,Y電容有套磁珠,元 件之間使用固定膠固定 https://i.imgur.com/ffa8gHu.jpg
裝在散熱片上,採並聯配置的兩顆Shindengen新電元LL25XB60橋式整流器,其順向導通壓 降Vf為0.92V(一般為1.1-1.4V),較低的Vf可以降低整流時的功率損失,並減少整流器的 發熱量 https://i.imgur.com/99DE0UQ.jpg
夾在橋式整流/APFC功率元件兩個巨大造型散熱片之間的是APFC環形電感,本體包覆黑色 聚酯薄膜膠帶 https://i.imgur.com/swQLjHa.jpg
固定在散熱片上的APFC功率元件,右側為兩顆Infineon英飛凌IPP60R099CP Power MOSFET ,左側為STPSC10H065D SiC Schottky Barrier Diode,因為都不是採用絕緣封裝,所以 使用了絕緣墊圈及導熱墊片進行固定及絕緣,並塗抹散熱膏確保熱傳導能力,功率元件下 方黑色方形元件是電流偵測用比流器(CT),MOSFET的G極接腳有套上磁珠 https://i.imgur.com/mIeA78C.jpg
用來抑制接上電源時瞬間湧浪電流的NTC使用熱縮套管套住本體及接腳,右側繼電器於電 源啟動時將NTC短路,避免造成輸入端的功率損失及發熱 https://i.imgur.com/eD12RRU.jpg
APFC電容採用HITACHI HU系列105度400V電解電容,採一顆470uF與一顆820uF並聯組成, 兩顆電容並聯後的容量可確保此電源有足夠的Hold-up time(斷電保持時間) https://i.imgur.com/MsamrQo.jpg
輔助電源電路一次側功率元件使用STF6N65K3 Power MOSFET,變壓器上包覆黑色聚酯薄膜 膠帶 https://i.imgur.com/SHnifZ1.jpg
輔助電源電路一次側採用Leadtrend通嘉科技LD7750R PWM控制器,安裝在主電路板背面 https://i.imgur.com/kTOEmKs.jpg
全橋LLC諧振轉換器一次側採用四顆Infineon英飛凌IPP50R199CP Power MOSFET,四顆 MOSFET固定在印有ROG標誌的散熱片,因為採用非絕緣封裝MOSFET,為了避免短路,使用 絕緣墊圈及導熱墊片進行固定及絕緣,同樣塗抹散熱膏確保熱量能順利傳導 https://i.imgur.com/glLcj3Y.jpg
一次側MOSFET旁邊子卡為12V功率級控制核心,採用CHAMPION虹冠CM6901T6X SLS(SRC/LLC+SR)諧振控制器,控制一次側全橋LLC諧振轉換器及二次側12V同步整流 MOSFET https://i.imgur.com/JdSw1nA.jpg
子卡位置的主電路板背面有兩顆SILICON LABS芯科實驗室Si8230BD高/低端隔離驅動IC, 其隔離絕緣電壓可達到5KV,用來取代隔離驅動變壓器,作為CM6901T6X控制器與一次側全 橋LLC諧振轉換器MOSFET之間隔離驅動的橋樑 https://i.imgur.com/SWbIVQO.jpg
一次側LLC諧振槽的封閉式諧振電感與諧振電容均使用固定膠固定,諧振電感外包覆黑色 聚酯薄膜膠帶 https://i.imgur.com/rVG3EAP.jpg
偵測一次側電流的比流器(CT)外包覆黑色聚酯薄膜膠帶,並用固定膠固定 https://i.imgur.com/jJnhF4c.jpg
主變壓器於靠近二次側散熱片處貼上黑色聚酯薄膜膠帶 https://i.imgur.com/AEJI9QF.jpg
二次側12V同步整流元件位於主電路板背面,使用八顆Nexperia安世PSMN1R0-40YLD MOSFET組成二次側全波整流電路,旁邊銅箔採大面積敷錫來加強電流傳導能力,並導出 MOSFET熱量至電路板、正面金屬導熱板及散熱片,MOSFET本身也使用膠固定在電路板上 MOSFET左上角處為熱敏電阻,作為風扇溫控使用 https://i.imgur.com/lzoYZTz.jpg
主變壓器旁的造型金屬散熱片,利用螺絲固定在下方金屬導熱板上,以輔助二次側同步整 流元件散熱 https://i.imgur.com/wCUoMzO.jpg
金屬導熱板下方有12V輸出CLC濾波電路用六顆16V 820uF固態電容 https://i.imgur.com/BD1MB53.jpg
12V輸出CLC濾波電路的Nippon Chemi-con電解電容及固態電容(位於左側與中央之間) https://i.imgur.com/6le5tti.jpg
3.3V/5V DC-DC電路子卡,負責將12V轉換成3.3V/5V,DC-DC電路子卡正面配置輸入/輸出 電感及Nichicon固態電容,子卡背後金屬散熱片與模組化插座板之間有絕緣塑膠片隔開, DC-DC子卡、風扇控制子卡、APFC電容之間也有絕緣塑膠片 https://i.imgur.com/UGU1Nr5.jpg
二次側散熱片旁邊安裝一個小片DC-DC電路子卡,用來產生-12V https://i.imgur.com/V6BAisH.jpg
3.3V/5V輸出電流偵測用分流器直接安置在DC-DC子卡輸出焊點至模組化插座電路板焊點之 間 https://i.imgur.com/xCNoG8q.jpg
主電路板側邊的子卡具備交流輸入功率偵測、OLED顯示控制、RGB LED顯示控制、電源管 理等四大功能。 Weltrend偉詮WT7527V電源管理IC,提供輸出過電壓/欠電壓/過電流保護、接受PS-ON信號 控制及產生Power Good信號 ATMEL ATSAM4N8A 32位元微控制器提供交流輸入功率以及OLED顯示幕驅動運作 Microchip SST26VF016B為一16Mbits串列快閃記憶體 遠翔FP6201為交換式升壓轉換器 https://i.imgur.com/DiziujS.jpg
模組化輸出插座電路板背面,未採用透明絕緣片整片蓋住保護 https://i.imgur.com/nVReVjv.jpg
模組化輸出插座電路板正面,使用四支實心金屬條固定電路板,同時也作為傳送輸出電能 的導體,上方配置大量固態電容(Nichicon產品)來強化濾波/退耦效果 https://i.imgur.com/y1LVShq.jpg
接下來就是上機測試 電源PS-ON信號啟動後,OLED先顯示一段開機動畫,然後常時顯示交流輸入功率,ROG之眼 、THOR字樣及旁邊斜線為紅色恆亮 https://i.imgur.com/5zOpD6z.jpg
電源啟動動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eaB1vXf7G4
測試一: 使用電子負載,測試輸出的轉換效率,同時使用紅外線熱影像相機擷取電源內部運作紅外 線熱影像 電子負載機種為四機裝,分配為一組3.3V、一組5V及兩組12V 測試從無負載開始,各機以每1安培為一段加上去,直到達到電源或電子負載的極限, 3.3V/5V則受限於電源規格標示的總和功率輸出能力 使用設備為ZenTech 2600四機電子負載(消耗電力)、HIOKI 3332 POWER HiTESTER(測試交 流輸入功率)、SANWA PC7000數位電表(測試線組末端的各組輸出電壓) 3.3V/5V/12V綜合輸出下各段轉換效率表,於輸出41%時3.3V/5V達到電源供應器標示最大 總和功率125W限制,故3.3V/5V電流達15A以後就不再往上加,於空載至100%之間3.3V升高 76.7mV,5V升高31.2mV,12V升高35mV https://i.imgur.com/2mSFwYl.jpg
各輸出百分比下轉換效率折線圖(橫軸:輸出百分比、縱軸:轉換效率) 80PLUS白金認證要求20%輸出90%效率、50%輸出92%效率、100%輸出89%效率,ASUS ROG THOR 1200W於輸出19%轉換效率為89.4%(-0.6%)、49%轉換效率為90.9%(-1.1%)、100%轉換 效率為88.7%(-0.3%) https://i.imgur.com/6UIHaIU.jpg
電源本體OLED螢幕顯示值與交流功率計讀值的差異表,顯示誤差在10W以內 https://i.imgur.com/eC46tti.jpg
綜合輸出100%下電源供應器內部紅外線熱影像圖,最高溫處為橋式整流區域89.7℃,另外 一次側諧振槽區為中央無風帶86.5℃ https://i.imgur.com/v5ZhJ5M.jpg
綜合輸出100%下電源供應器背面紅外線熱影像圖,最高溫點70.9℃ https://i.imgur.com/BjKNsxm.jpg
純12V輸出下各段轉換效率表,這時僅對12V進行負載測試,3.3V/5V維持空載,於空載至 102%之間3.3V升高59.6mV,5V升高62.2mV,12V升高16mV https://i.imgur.com/cS7iege.jpg
純12V輸出各百分比下轉換效率折線圖(橫軸:輸出百分比、縱軸:轉換效率) 80PLUS白金認證要求20%輸出90%效率、50%輸出92%效率、100%輸出89%效率,ASUS ROG THOR 1200W於輸出20%轉換效率為90.1%(+0.1%)、51%轉換效率為91.9%(-0.1%)、102%轉換 效率為89%(0%) https://i.imgur.com/uhnynEz.jpg
電源本體OLED螢幕顯示值與交流功率計讀值的差異表,在100%滿載輸出以內顯示誤差在 10W以內,輸出超額後誤差會加大 https://i.imgur.com/Gn2RVNs.jpg
純12V輸出102%下電源供應器內部紅外線熱影像圖,最高溫處為主變壓器與二次側區域 82.7℃,另外一次側諧振槽區為中央無風帶78.8℃ https://i.imgur.com/7ZDhuWr.jpg
純12V輸出102%下電源供應器背面紅外線熱影像圖,最高溫點69.1℃ https://i.imgur.com/21KyEX6.jpg
純12V輸出102%下電源供應器模組化插座處紅外線熱影像圖,插座/線組溫度最高點40.9℃ https://i.imgur.com/y9P4PYA.jpg
測試二: 使用常見的電腦配備實際上機運作,並使用SANWA PC7000數位電表透過電腦連線擷取全負 荷運作10分鐘下的3.3V/5V/主機板12V/處理器12V/顯示卡12V的電壓變化,並繪製成圖表 此測試電腦配備CPU/GPU/機械硬碟於全負荷運作下,其直流耗電量約在600W左右 3.3V電壓記錄,電壓最高與最低點差異為31.5mV https://i.imgur.com/xtBtldR.jpg
5V電壓記錄,電壓最高與最低點差異為33.1mV https://i.imgur.com/hRU7DYv.jpg
主機板12V電壓記錄,電壓最高與最低點差異為38mV https://i.imgur.com/NI5bTP0.jpg
處理器12V電壓記錄,電壓最高與最低點差異為64mV https://i.imgur.com/5Xhqhu7.jpg
顯示卡12V電壓記錄,電壓最高與最低點差異為28mV https://i.imgur.com/97QRw1A.jpg
測試三: 使用示波器搭配電子負載進行靜態負載下各路低頻/高頻輸出漣波測量及動態負載測試。 動態負載就是讓輸出電流於固定升降斜率及週期下進行高低升降變化,並使用示波器觀察 3.3V/5V/12V各路電壓變動狀況,目的是測試輸出暫態響應能力 使用設備:Tektronix TDS3014B數位示波器 示波器中CH1黃色波型為動態負載電流變化波型,CH2藍色波形為12V電壓波型,CH3紫色波 型為5V電壓波型,CH4綠色波型為3.3V電壓波型 於3.3V/15A、5V/15A、12V/88A靜態負載輸出下12V/5V/3.3V各路低頻漣波分別為 18.8mV/18.8mV/10.8mV https://i.imgur.com/OfnoQM0.jpg
於3.3V/15A、5V/15A、12V/88A靜態負載輸出下12V/5V/3.3V各路高頻漣波分別為 8.8mV/18.0mV/9.2mV https://i.imgur.com/V0tEfkU.jpg
於12V/100A輸出下12V/5V/3.3V各路低頻漣波分別為18.8mV/11.6mV/8mV https://i.imgur.com/m0ibAD8.jpg
於12V/100A輸出下12V/5V/3.3V各路高頻漣波分別為10.4mV/12mV/8.4mV https://i.imgur.com/PLZUpQy.jpg
在空載下的各路輸出表現正常,無異常波形出現 https://i.imgur.com/nJ0OU2H.jpg
加上12V/8A後,因接近額定輸出10%的極輕載範圍界線,功率級準備切換工作模式,所以 12V輸出會出現比較特別的漣波波形,5V/3.3V不受影響 https://i.imgur.com/Jo2mxyS.jpg
12V/10A下的12V漣波達到最大值,5V/3.3V不受影響,之後負載增加,漣波的波形不會改 變,振幅會逐漸縮小至一固定值(因功率級已進入頻率調變諧振區) https://i.imgur.com/kTqFCWS.jpg
各路動態負載參數設定 3.3V與5V:最高電流15A,最低電流5A,上升/下降斜率為1A/微秒,最高/最低電流維持時 間為500微秒 12V:最高電流25A,最低電流5A,上升/下降斜率為1A/微秒,最高/最低電流維持時間為 500微秒 藍色/紫色/綠色波型在黃色波型升降交接處擺盪幅度最小、次數越少、時間越短者,表示 其暫態響應越好 因此顆電源輸出瓦數較高,為了避免電源輕載下切換工作模式影響輸出,所以會預先加上 12V/20A恆定負載 3.3V啟動動態負載,最大變動幅度338mV,同時造成5V產生86mV、12V產生54mV的變動, 3.3V電壓變動大幅震盪維持時間在200微秒內 https://i.imgur.com/gmzFa6P.jpg
5V啟動動態負載,最大變動幅度為204mV,同時造成3.3V產生56mV、12V產生58mV的變動, 5V電壓變動較大幅震盪維持時間在200至250微秒左右 https://i.imgur.com/VD9yjzV.jpg
12V啟動動態負載,最大變動幅度為242mV,同時造成3.3V產生38mV、5V產生34mV的變動 https://i.imgur.com/fNlxhFE.jpg
本體及內部結構心得小結: 1.包裝外箱用掀開方式打開,外盒底色以紅黑為主,但黑色底色搭配黑色電源圖片時不是 很顯眼,且特色介紹部分也偏重在OLED/RGB/編織線/風扇等部分,其實還有更多資訊(如 轉換效率圖表、風扇轉速曲線等)可以介紹 2.本體側面OLED顯示幕於電源啟動會顯示幾何線條動畫、ROG之眼及THOR字樣後進入交流 輸入功率顯示模式,還蠻搶眼的,顯示準確度在滿額輸出100%以內範圍誤差在10W以下, 但只用來顯示開機動畫與交流輸入功率似乎太過大材小用,應可考慮加上內部溫度顯示甚 至更多電源資訊(風扇轉速/電壓/電流/輸出功率等等),OLED固定在側面的設計也限制了 機殼選擇及機殼安裝/擺放方式 3.側面ROG之眼與THOR字樣在沒有連接AURA SYNC時只會顯示固定紅色,應可考慮依照電源 功率/溫度顯示不同顏色或模式(如心跳速度般改變呼吸閃爍頻率) 4.電源外殼設計自成風格,組合方式有別於一般常見電源,具備正反兩種方向的固定孔 5.凹凸肋條造型風扇護網可單獨取下,方便使用者自行清潔 6.模組化線路具備編織線、隔離網包覆、帶狀三種風格,編織線直徑約為2.3mm,並不會 很粗,另外提供大4P轉SATA及大4P轉小4P接頭的轉接線各一組 7.使用雙滾珠軸承13.5公分風扇,不過風扇靠後側排風出口處沒有設置導風片,無法讓氣 流強制往內走再排出 8.大體積的造型散熱片能提供較佳的散熱效果 9.內部怕鬆動的元件有點上固定膠,風扇模式切換開關信號線、電源輸入L/N線及磁環均 有包覆絕緣套管,一些該加上套管/絕緣隔板/聚酯薄膜膠帶的地方也有加上去,不過突波 吸收器未加上套管,模組化插座電路板後方也未加上整片的絕緣隔板,僅在靠近DC-DC散 熱片處有一小塊隔板 10.內部均採用日系(HITACHI/Nichicon/Nippon Chemi-con)的電解或固態電容 11.二次側同步整流功率元件使用導熱貼片將熱量傳導至外殼上輔助散熱 各項測試結果簡單總結: 115V輸入下要符合80PLUS白金認證,其輸出百分比及轉換效率要求分別為20%輸出90%效率 、50%輸出92%效率、100%輸出89%效率。ASUS ROG THOR 1200W在使用原配模組化線輸出下 ,僅在純12V輸出20%(90.1%)、純12V輸出102%(89%)下滿足認證所要求的效率。綜合輸出 19%(89.4%)、49%(90.9%)、100%(88.7%)及純12V輸出51%(91.9%)均略低於認證要求的效率 0.1%至1.1%之間,造成效率損失的主要可能原因是3.3V/5V轉換效率損失疊加及線路傳輸 損失 從內部紅外線溫度圖來看,綜合輸出滿載下橋式整流區域溫度最高為89.7℃,二次側區域 因為有加大散熱片以及導熱至背面外殼,溫度最高為83.6℃,另外風扇中央無風帶下方為 一次側諧振槽區,最高溫度為86.5℃,在12V/100A輸出下,模組化插座溫度為40.9℃ 實際使用電腦配備測試輸出電壓變動,各路電壓於測試開始/測試中/測試結束時,處理器 12V最大變動幅度為64mV,主機板12V最大變動幅度為38mV,顯示卡12V最大變動幅度為 28mV,3.3V/5V最大變動幅度分別為31.5mV/33.1mV 輸出漣波測試,電源供應器於3.3V/15A、5V/15A、12V/88A靜態負載下的低頻漣波分別為 18.8mV(12V)/18.8mV(5V)/10.8mV(3.3V);12V/100A靜態負載下的低頻漣波分別為 18.8mV(12V)/11.6mV(5V)/8mV(3.3V)。另外此電源的工作模式切換點在12V/8A(96W)至 12V/10A(120W)之間,在此輸出區間內12V輸出漣波有最大值22.8mV 動態負載測試,3.3V有比較大的變動幅度338mV,5V/12V的變動幅度分別為204mV/242mV, 3.3V/5V電壓變動尖波維持時間在200至250微秒左右,另外因為3.3V/5V均透過12V轉換而 來,所以其中一組電壓加上動態負載時會出現輸出彼此略受影響狀況 報告完畢,謝謝收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7.96.1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540181944.A.0F6.html

10/22 12:20, 5年前 , 1F
先推再看
10/22 12:20, 1F

10/22 12:21, 5年前 , 2F
先推再看
10/22 12:21, 2F

10/22 12:22, 5年前 , 3F
先推再看
10/22 12:22, 3F

10/22 12:23, 5年前 , 4F
詳細堆
10/22 12:23, 4F

10/22 12:23, 5年前 , 5F
10/22 12:23, 5F

10/22 12:27, 5年前 , 6F
單路100A…抖
10/22 12:27, 6F

10/22 12:39, 5年前 , 7F
狼大
10/22 12:39, 7F

10/22 12:55, 5年前 , 8F
所以沒有送當初展覽那個錘柄喔
10/22 12:55, 8F
看來是沒有,話說電源供應器要裝在機殼內應該是用不到錘柄

10/22 13:01, 5年前 , 9F
狼大只能推了
10/22 13:01, 9F

10/22 13:08, 5年前 , 10F
10/22 13:08, 10F

10/22 13:09, 5年前 , 11F
我有點好奇單路100A,他OCP要怎做
10/22 13:09, 11F

10/22 13:12, 5年前 , 12F
100A做不了
10/22 13:12, 12F

10/22 13:15, 5年前 , 13F
12V100A的OCP幾乎就是OPP了
10/22 13:15, 13F

10/22 13:27, 5年前 , 14F
推狼大
10/22 13:27, 14F

10/22 13:27, 5年前 , 15F
太專業看不懂 我直接看結論
10/22 13:27, 15F

10/22 13:28, 5年前 , 16F
"均略低於認證要求的效率" QQ
10/22 13:28, 16F
3.3V/5V大電流輸出下疊加的轉換效率損失、線路損失,都可能會導致效率不達標 在下測試盡量以原配線路組合下去以符合一般正常使用狀況 (差異在於3.3V/5V/12V電壓取樣點是在帶負載的線路末端還是電源端的差異)

10/22 13:29, 5年前 , 17F
這真的是電競用途嗎? 搞Dick learning更適合
10/22 13:29, 17F

10/22 13:30, 5年前 , 18F
沒有像死人心電圖一樣,不適合音樂用途
10/22 13:30, 18F
以靜態負載的漣波來說還不錯

10/22 13:30, 5年前 , 19F
8個6+2電源不差好差滿對不起這個PSU
10/22 13:30, 19F

10/22 13:31, 5年前 , 20F
這一篇文章值 3 Ptt幣
10/22 13:31, 20F

10/22 13:33, 5年前 , 21F
不推不行
10/22 13:33, 21F

10/22 13:36, 5年前 , 22F
推狼大
10/22 13:36, 22F

10/22 13:38, 5年前 , 23F
推狼打
10/22 13:38, 23F

10/22 13:41, 5年前 , 24F
看一看以後覺得 阿幾時才要導入無橋~~~
10/22 13:41, 24F
目前測過只有MIJ鈦金用半無橋,海韻PRIME鈦金650是用低壓降橋整,振華鈦金沒有拆

10/22 13:44, 5年前 , 25F
10/22 13:44, 25F

10/22 13:48, 5年前 , 26F
線沒有rgbㄇ?
10/22 13:48, 26F
沒有,除非自己訂作

10/22 13:49, 5年前 , 27F
Dick learning是甚麼?
10/22 13:49, 27F

10/22 13:54, 5年前 , 28F
看起來是海韻代工
10/22 13:54, 28F

10/22 14:05, 5年前 , 29F
10/22 14:05, 29F

10/22 14:05, 5年前 , 30F
我也想學dick learning
10/22 14:05, 30F

10/22 14:10, 5年前 , 31F
10/22 14:10, 31F

10/22 14:23, 5年前 , 32F
基本上這棵就是 海韻白金Prime Platinum系列 修改而
10/22 14:23, 32F

10/22 14:23, 5年前 , 33F
10/22 14:23, 33F

10/22 14:25, 5年前 , 34F
https://goo.gl/mrAc3L 散熱片不同
10/22 14:25, 34F

10/22 14:42, 5年前 , 35F
高度客製惹
10/22 14:42, 35F

10/22 14:48, 5年前 , 36F
那個OLED歪歪的,強迫症患者表示不能接受...
10/22 14:48, 36F
因為是貼在外殼內

10/22 15:09, 5年前 , 37F
先推再看 狼大只能推了
10/22 15:09, 37F

10/22 15:10, 5年前 , 38F
推!
10/22 15:10, 38F

10/22 15:12, 5年前 , 39F
不只是修改 是大改了
10/22 15:12, 39F
電路本體還是海韻PRIME白金

10/22 15:13, 5年前 , 40F
看不懂推
10/22 15:13, 40F

10/22 15:22, 5年前 , 41F
10/22 15:22, 41F

10/22 15:23, 5年前 , 42F
大改應該還好 基本佈局感覺不會差太多 比較明顯rog
10/22 15:23, 42F

10/22 15:23, 5年前 , 43F
外殼 多了些模組頭 散熱片..等
10/22 15:23, 43F

10/22 16:09, 5年前 , 44F
狼大必推
10/22 16:09, 44F

10/22 16:37, 5年前 , 45F
迪克學習
10/22 16:37, 45F

10/22 18:01, 5年前 , 46F
10/22 18:01, 46F

10/22 18:20, 5年前 , 47F
看來我的海運鈦金可以繼續用了
10/22 18:20, 47F
PRIME鈦金等於PRIME白金的更高效率版

10/22 19:55, 5年前 , 48F
10/22 19:55, 48F

10/22 21:06, 5年前 , 49F
好猛開箱
10/22 21:06, 49F

10/22 21:51, 5年前 , 50F
狼大只能推了
10/22 21:51, 50F

10/22 23:47, 5年前 , 51F
最強貼牌
10/22 23:47, 51F
應該算是代工,不是直接把PRIME白金貼成ROG ※ 編輯: wolflsi (114.40.146.129), 10/23/2018 00:54:14

10/23 03:20, 5年前 , 52F
Low dropout可能是現實比較可行的方法 應該是蕭特機
10/23 03:20, 52F

10/23 03:21, 5年前 , 53F
但這種售價私心還是覺得無橋比較香
10/23 03:21, 53F
高效率比較香

10/23 12:43, 5年前 , 54F
狼大必推!!!
10/23 12:43, 54F

10/23 13:01, 5年前 , 55F
推狼大
10/23 13:01, 55F

10/23 15:21, 5年前 , 56F
專業評測推
10/23 15:21, 56F

10/23 16:39, 5年前 , 57F
狼大推 沒有錘子握把差評
10/23 16:39, 57F

10/23 20:30, 5年前 , 58F
缺一角有沒有便宜一點
10/23 20:30, 58F
應該沒有XD ※ 編輯: wolflsi (39.10.42.236), 10/24/2018 13:09:59
文章代碼(AID): #1RpK-u3s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