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請問大4pin轉Sata讓電腦燒掉

看板PC_Shopping作者 (行不行)時間8年前 (2015/09/22 23:17), 8年前編輯推噓36(36078)
留言114則, 3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大家晚安 由於小弟有時候會自己壓線,所以有觀察了一下這種問題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希望有泡兒系的前輩指教一下 一般來說,大4p和sata是可以做在同一條的 所以何以拋爾的不會燒,模組化的也不會 有很多家本身也會直接附大4p轉小4p的線材 唯獨大4p轉sata轉接卻有不少燒毀的例子 記得小時候防災演習有教電線走火的原因,就是太熱 因為阻抗太大而產生的高熱 所以你不要折他,線不要太細,不要靠近易燃物,應該就不會有事 所以對照實例 比較常見的情形都是線太細 不然就是是有編織網熱縮套的,尤其那種為求美觀而把編織網做進去端子的 我自己在壓線的時候,通常電線的皮最耐熱 再來就是熱縮套,不過熱風槍吹太久也會整個捲起來,散發燒焦的魷魚絲味道 最危險的就是編織網了,完全不耐熱,熱風槍吹到兩下馬上斷 通常那種很漂亮的線就是一根一根分開的把整個端子包起來 自然就很容易燒到 所以我個人的理解就是 1. 線要粗 2. 若一定要有編織網,不要像nzxt那種包到端子的 聯力的就不錯,只包中間段,而且線夠粗 至於短路我覺得不太可能導致燃燒,因為電腦會先關機 而且接頭和端子的設計不太可能會短路 生鏽的可能性太低了,大部分的人都是還沒用到那麼久就燒了 最後結論是 設計沒問題,但做工有問題,正確的做工目前沒看過有燒的 (正確的意思是不違背上述兩個原則) 然後自己壓的線可能會比較小心 但是如果沒練過很多條,不要妄想你會壓得多好 最後有個疑問,我想提出和大家討論 也有人在顯卡上使用那類傘兵線材,卻沒聽過燃燒的例子 我想是因為硬碟電源接頭的溫度較高,且一般硬碟的散熱又較差 長時間運轉的結果,燃燒的可能性就大為提升 小弟才疏學淺,希望大家不吝指正 謝謝大家,祝大家電腦都穩穩用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3.101.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C_Shopping/M.1442935020.A.7E9.html

09/22 23:24, , 1F
推~
09/22 23:24, 1F

09/22 23:38, , 2F
專業推
09/22 23:38, 2F

09/22 23:38, , 3F
nzxt 花而不實,聯力 真才實料~
09/22 23:38, 3F

09/22 23:39, , 4F
不過讓我傷心的是,前一陣子我朋友的網站把會員的
09/22 23:39, 4F

09/22 23:39, , 5F
資料作統整,居然沒有會員使用聯力的機殼……
09/22 23:39, 5F

09/22 23:39, , 6F
讓我太傷心了QQ
09/22 23:39, 6F

09/22 23:41, , 7F
明明就是品質很好的國貨……
09/22 23:41, 7F

09/22 23:43, , 8F
貴加上沒那麼炫就很少人用
09/22 23:43, 8F

09/22 23:46, , 9F
因為貴阿XD
09/22 23:46, 9F

09/22 23:47, , 10F
當時買NZXT也是因為只剩下她是比較大的牌子有現貨..
09/22 23:47, 10F

09/22 23:48, , 11F
QQ 好吧QQ 該網站以年輕人為主的確沒什麼錢買
09/22 23:48, 11F

09/22 23:48, , 12F
不然我的殼也都聯力的…
09/22 23:48, 12F

09/22 23:48, , 13F
材質比較好的機殼QQ
09/22 23:48, 13F

09/22 23:49, , 14F
不是前一陣子才有人說聯力也墮落了~品質大不如前
09/22 23:49, 14F

09/22 23:51, , 15F
聯力的結構設計挺彆扭的...作工用料沒話說啦
09/22 23:51, 15F

09/22 23:52, , 16F
只是到那個價位...我就直接買Ncase算啦
09/22 23:52, 16F

09/22 23:52, , 17F
CaseLabs
09/22 23:52, 17F

09/22 23:56, , 18F
推!
09/22 23:56, 18F

09/23 00:05, , 19F
你壓線系?
09/23 00:05, 19F

09/23 00:23, , 20F
我電腦裡面只有銀欣的風扇分接線,應該不會出事吧= =
09/23 00:23, 20F

09/23 00:23, , 21F
燒的點 應該跟編織網無關係 http://goo.gl/nBiFk
09/23 00:23, 21F

09/23 00:24, , 22F
這篇文章的圖 有起火位置
09/23 00:24, 22F

09/23 00:39, , 23F
對阿,看過所有的轉接線都是燒在sata 12v金手指
09/23 00:39, 23F

09/23 00:40, , 24F
這很難下結論跟線材粗細,包覆有直接關係
09/23 00:40, 24F

09/23 00:40, , 25F
對阿模組化確實也是但好像沒燒過?
09/23 00:40, 25F

09/23 00:41, , 26F
一堆人光碟機沒在跑的時候轉接線燒起來,光碟機
09/23 00:41, 26F

09/23 00:41, , 27F
待機哪會吃到12V多少電
09/23 00:41, 27F

09/23 00:41, , 28F
粗細我想很難是成因,真的太細死的時候要嘛是正在操
09/23 00:41, 28F

09/23 00:41, , 29F
硬碟,要嘛是剛上去就燒了
09/23 00:41, 29F

09/23 00:42, , 30F
上面網址內的第二張圖跟線材、編織網好像都關係...
09/23 00:42, 30F

09/23 00:43, , 31F
更別說SSD即使讀寫12V也不到1A.....
09/23 00:43, 31F

09/23 00:45, , 32F
模組化燒得可多了 只是台灣模組化產品買得人不多
09/23 00:45, 32F

09/23 00:45, , 33F
今天燒毀的不是高耗電的裝置,一堆大4P轉顯卡8P在用
09/23 00:45, 33F

09/23 00:46, , 34F
我覺得值得討論的是,如果起火點在接頭處,那為什麼
09/23 00:46, 34F

09/23 00:46, , 35F
似乎都沒聽過Power直出的Sata燒過?兩者構造差異在
09/23 00:46, 35F

09/23 00:46, , 36F
那?
09/23 00:46, 36F

09/23 00:47, , 37F
顯卡12V的8pin只有三條黃線要跑75W,更別說295X2
09/23 00:47, 37F

09/23 00:47, , 38F
整體台灣市場 每月直出線:模組化的比低於9:1
09/23 00:47, 38F

09/23 00:48, , 39F
這類顯卡一個8p中的三條黃線分擔250W共20A
09/23 00:48, 39F
還有 36 則推文
09/23 02:07, , 76F
記憶中SATA開始普及的年代 轉接用得更為頻繁
09/23 02:07, 76F

09/23 02:07, , 77F
但是似乎這種起火案例最近這幾年反而比較多...
09/23 02:07, 77F

09/23 02:07, , 78F
當然也有可能現在資訊傳遞速度遠比以前快
09/23 02:07, 78F

09/23 04:43, , 79F
壓線王給推
09/23 04:43, 79F

09/23 05:00, , 80F
2002年主機板送的SATA電源轉接線 沒出過問題
09/23 05:00, 80F

09/23 06:38, , 81F
我的看法是,大4p轉SATA不耐凹
09/23 06:38, 81F

09/23 07:09, , 82F
起火的幾乎都是接在硬碟那端 如果是不耐凹的問題非
09/23 07:09, 82F

09/23 07:09, , 83F
轉接也是一樣
09/23 07:09, 83F

09/23 07:17, , 84F
會起火通常是線材接頭短路 作工品質太爛
09/23 07:17, 84F

09/23 08:09, , 85F
最後結論應該就是做工問題。
09/23 08:09, 85F

09/23 08:11, , 86F
老師傅可能都退休了,剩下年輕的小伙子吧。
09/23 08:11, 86F
這樣看起來,小弟的估計似乎也不太正確 那是否因為一轉多,造成同一條電源輸出過高的電流呢? 結果整條線都很熱,就在最不耐熱的接頭處燒毀了 謝謝大家指教,小弟受教了! ※ 編輯: daumda (111.243.101.29), 09/23/2015 08:30:38

09/23 08:48, , 87F
可是我一轉都頭都只接一半而已,燒得時候也只水冷有
09/23 08:48, 87F

09/23 08:48, , 88F
在負載
09/23 08:48, 88F

09/23 08:50, , 89F
想了一下,早期主機板之類附的似乎線材比較硬
09/23 08:50, 89F

09/23 08:50, , 90F
現在的好像比較軟的感覺?
09/23 08:50, 90F

09/23 08:52, , 91F
大4p轉SATA的之前出問題大概是集中在SATA接頭是正方
09/23 08:52, 91F

09/23 08:52, , 92F
一種costdown的概念,早期IDE隨便拉都拔得下來
09/23 08:52, 92F

09/23 08:52, , 93F
形那一款..其他的也會這樣?
09/23 08:52, 93F

09/23 08:53, , 94F
現在隨便拉,頭就會留在硬碟上給你看...=_=+
09/23 08:53, 94F

09/23 09:18, , 95F
原po的推斷還是錯的,可以自行google硬碟機與光碟機
09/23 09:18, 95F

09/23 09:19, , 96F
還有SSD的耗電量,在對比各線徑的線材的耐電流
09/23 09:19, 96F

09/23 09:20, , 97F
就可以發現接個幾個上述裝置要讓電線過熱太難
09/23 09:20, 97F

09/23 09:21, , 98F
而且都在末端裝置接頭處燒毀,很難下這樣的結論
09/23 09:21, 98F

09/23 09:25, , 99F
上面幾張照片看起來 還是SATA頭本身"質"的問題
09/23 09:25, 99F

09/23 09:40, , 100F
線徑的容量是足夠沒錯
09/23 09:40, 100F

09/23 09:41, , 101F
但端子處的品質以及使用時間也會造成電阻升高
09/23 09:41, 101F

09/23 09:43, , 102F
看過很多燒電錶跟燒總開關的,我覺得原PO的推斷很合
09/23 09:43, 102F

09/23 09:43, , 103F
09/23 09:43, 103F

09/23 09:45, , 104F
目前刺破型的似乎還沒看到災情?
09/23 09:45, 104F

09/23 11:03, , 105F
我覺得應該是導線本身不純的問題吧! 降低成本之類的
09/23 11:03, 105F

09/23 11:04, , 106F
因為只接水冷+兩台光碟燒錄機也會燒起來@@
09/23 11:04, 106F

09/23 11:20, , 107F
銅線是否足AWG 銅線與端子的銅質夠不夠純 公母插頭
09/23 11:20, 107F

09/23 11:21, , 108F
對插的密合度 任何一個都會造成線體過熱
09/23 11:21, 108F

09/23 11:23, , 109F
多逛國外3C論壇 聯力很多人用的
09/23 11:23, 109F

09/23 12:08, , 110F
線材拿去分析是不是用A線就知道啦...
09/23 12:08, 110F

09/23 16:32, , 111F
                  真相很殘酷
09/23 16:32, 111F

09/23 16:45, , 112F
推專業!!請問是包線系的嗎?
09/23 16:45, 112F

09/25 16:06, , 113F
找伺服器發生案例 看到的http://goo.gl/Lw5wSJ
09/25 16:06, 113F

09/25 16:07, , 114F
跟國外那篇 說法接近
09/25 16:07, 114F
文章代碼(AID): #1M0N3iVf (PC_Shopping)
文章代碼(AID): #1M0N3iVf (PC_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