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2008台灣電影票房 /何瑞珠

看板Ourmovies作者 (消失在迴轉的路口)時間15年前 (2009/01/03 02:34), 編輯推噓1(104)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23 (看更多)
: 呃 ... : 其實我生氣的是這種不知所云文章為什麼這麼多 提海角只是因為剛好舉例說明用到^^b 其實我一直不覺得這篇文不知所云 或許作者非行銷本業, 對統計數字的引用與評述也不夠精準或深入, 一些現象解讀也難免夾雜主觀的意見 但整體來說, 全文看下來應該還是有些參考價值, 我個人對這篇讀出的重點有四: (ps. 不代表我同意這些觀點) 1.電影賣座的因素在於映演通路與行銷 2.電影整體收益應考量全球或區域性海外市場 3.要考量成本回收的效益, 成本必須控制在一定範圍 4.不要迷信明星牌 背後的邏輯大概是, 台灣電影就算沒法和全球走透透的好萊塢大片比, 至少也得想辦法打進華語市場, 而之所以舉出一堆票房數字作為參照, 是為了說明台灣票房不甚理想的電影, 只要有辦法走到華語甚至亞洲鄰近文化圈 一樣可以回收成本甚至大賺一筆 套用作者的觀點來看魏導的下一部作品, 成本約三億的"賽德克巴萊"若還只停留在主打台灣本土的行銷模式, 想辦法觸及到其他市場區塊, 就算在國內能幸運地像海角一樣賣座, 但虧本的機率仍然很大, 這是本文試圖提出的警惕, 而不是對海角現象或國片復甦一味的樂觀 當然這並非啥新穎的觀察, 只是一篇用數字堆砌得較完整的論述, 不過我想應該沒有到奇糟無比、不知所云的境界吧? : 原文作者一直想強調"通路"和"行銷"等於一切 : 但是她對通路和行銷了解都非常有限 真不知為什麼還要拼命提這兩個不懂的東西呢? : 又愛談市場 但是她又根本從心底瞧不起市場 那還談個什麼呢? : 結果當然就是通篇不知所云 我並未從原文中讀到"作者瞧不起市場"的subtext, 只因為她說 "TDK竟輸Mummy3, 台灣觀眾水準有待加強"? 當然這是很主觀的評語 但就影片素質而言, TDK公認比Mummy3好是主流意見, 而票房數字的成績來看, 黑暗騎士也是2008全球票房之冠, 美國海外總票房的第二名, 只略輸水晶骷髏王國 說它是'08年好萊塢全球"叫好又叫座的代表"並不為過 TDK票房輸Mummy 3在台灣連PTT板友都覺得詫異了, 我覺得暫且不用 因作者一句無心的評語, 將 "藐視市場/觀眾"這頂大帽子扣在她頭上吧? : 關於行銷 : 「行銷由產品本身作起」「壞的產品有好的行銷只會失敗的更快」 : 這兩句我想所有國片都適用 尤其是國片大多無足夠預算可以砸大錢行銷 : 因此把心力放在有好的產品上更重要 : 關於通路 : 原文作者似乎沒有觀察到一件很重要的事 那就是海角七號是博偉主動找上門談發行的 : 原因是台北電影節上博偉看完海角七號覺得有潛力 而不是魏導靠什麼關係或後門之類的 : 所以 不要再去滿腦子想什麼行銷和通路 以國片的狀況來說 先決條件就是努力拍好片 : 海角七號已經證明觀眾是願意支持國片的 往後國片更容易得到諸如博偉等大發行商的 : 合作機會 通路的問題已經不像以前那麼嚴苛 你說要從產品本身做起沒錯, 但我覺得原文也沒說錯, 產品內容、行銷宣傳、映演通路 本來是三位一體, 都是一部賣座電影的必要條件, 也彼此互相牽連影響, 國片過去十幾年這三環可能都很弱, 非大眾取向的片很多, 但一些大眾取向或拍得還不錯的片一樣賣不好, why? 我覺得不可能和發行通路被壟斷, 或是曝光不足無關, 而2008的幾部熱門國片證明的是, 片子體質好, 透過網路效應或口耳相傳 而觀眾發現家裡附近戲院看得到, 上述的口碑效應也才得以持續擴張延燒 (片子爛, 宣傳廣告作得大, 映演通路廣 能在第一時間掀起人們觀影的欲望, 即使走出戲院滿是失望, 一樣已經買了帳......成績也不可能爛到哪去, 至少首週票房不會太糟) 而原文只是提出這點觀察, 試圖分析成因 也沒有叫導演或製片"去滿腦子想什麼行銷和通路" : 關於市場 : 我前文說「市場永遠是對的」 我用神鬼三和黑騎的例子說明一件事 : 看電影是娛樂 : 大眾看電影 花200塊是為了開心 為了約會氣氛 為了舒解工作壓力 : 不是為了自以為有知識份子的「高水準」...水準一斤值多少錢? : 我也是個工作很累的社會人士 這是之所以我常常把好不好笑放在第一位的原因 : 先給我好笑 再來談深度 一部電影沒有娛樂性那其餘都免談 對不起這就是觀眾的需求 : 黑暗騎士題材深沉 但是它也一樣提供了相當的娛樂性 雖然笑點比較少 特效比較多 : 對國片來說 特效太貴用不起 那就努力搞笑吧! : 海角七號最值得學習的一點是 : 導演從一開始就努力設想要拍出觀眾想看的片 : 而不是其中的什麼梗 我相信只要有這種精神 不管哪種梗都可以拍出成功的國片吧 你一句"水準值多少錢"評語打到不少"自以為的知識份子", 但我其實不覺得原文有試圖去區分大眾或菁英品味, 她似乎還是蠻在乎"和觀眾溝通"這件事的 另外, 電影是娛樂這件事我只能同意一半, 而我也喜歡大眾娛樂商品, 但搞笑就等於娛樂? "國士無雙"用力搞笑貼近大眾, 我也有笑, 但我一樣覺得很難看, 票房一樣不賞光, 個人覺得很難因為"製造觀眾想看的商品", 觀眾都會真的上門來看, 吸引觀眾來看, 或讓觀眾喜歡的要素太多了, 觀眾的組成也很複雜, 其中變因是多, 風險之高, 恐怕連好萊塢都難抓的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80.98

01/03 12:44, , 1F
魏導有說過 海角是先試探台灣本土市場 賽德克就是要往全世
01/03 12:44, 1F

01/03 12:46, , 2F
界發聲的... 當然也有導演先想好要打入哪些觀眾族群 但是
01/03 12:46, 2F

01/03 12:48, , 3F
海角就剛好在那個浪頭上起來了 卻惹到一些資深圈內人眼紅...
01/03 12:48, 3F

01/04 06:47, , 4F
"賽德克巴萊"預售版權國際間兜售了很久都找不到資金
01/04 06:47, 4F

01/04 06:48, , 5F
以題材、片型來說 應該最多還是只能賣亞洲地區
01/04 06:48, 5F
文章代碼(AID): #19NbuRSN (Ourmovie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NbuRSN (Ourmovies)